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泰安城市建筑基于泰山的历史文化, “和谐中求变化”对城市文化建筑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泰山文化;传承;创新;和谐中变化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泰安是我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五千年前出现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等九处文化遗址,形成泰山文化圈,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泰安在泰山的南面阳坡,在泰山脚下,泰安的城市建筑文化理念就是城在山中,城中见山,城不压山。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是必去的,然后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秦汉以来,随着帝王的封禅,儒、释、道教的相继传入,泰山建筑亦陆续营建。这些建筑围绕朝天、升仙、祈福、登览的主题,因山就势,巧妙利用自然环境,与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名山文化的例证。
一个城市的文化不是跟风,去追求、模仿其他城市的文化,而应该是从自身的历史和特色出发,寻找自己的风格和神魂。因此,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于它必須是承载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其次要展现现实,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文化产业、产品,承载城市文化的内涵;其三要昭示未来,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必须要象研究其他建设一样,始终把握它的文化定位,既要反映城市文化建设的普遍性,又要反映其特殊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千城一面,重复建设。地方特色应充分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一个地方的建筑与当地的气候、水土、地质等条件密切相关。缺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深思熟虑,又不以尊重和保障每个市民的生活发展权利为前提,只能是脱离社会发展现实的短期行为,造成千城一面的形象。
目前,虽然国内不少省市已经制订了城市文化保护、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涉及文化概念的规划,但是未能与法定的城市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导致城市文化严重脱节。
城市建设不仅应该注重空间环境与形态的塑造,还应强调人文关怀以及对空间文化内涵的挖掘、保护与发展。张锦秋指出,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必然要求城市规划与时俱进,从传统的物质空间单一应用性学科向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研究型学科转变,实现城市规划向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轨道上发展。
城市建筑的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拓和发展,我们的城市建筑应体现泰山特色、泰山风格、泰山气派,并把这些内容有选择地、恰当地继承和创新。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反映着一个地区久远的历史进程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而城市建筑正是这种进程的最好见证和体现,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同时,新建筑要尊重老建筑,尽可能不要消弱和破坏老建筑的审美取向,二者要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思考,我国城市建设中是否存在如下问题:侧重于经济发展而忽略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侧重于城市拓展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侧重于城市物质建构而忽略城市精神文明的职能,侧重于城市外观效果而忽略基础设施建设,侧重于进度与数量而放松质量和品质的追求等。为此,建设应该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保障城镇化进程的科学合理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建设的质量对于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建设角度来看,和谐统一是保留城市特色的关键。在总体规划层面,应该深入研究城市文化特色并确定城市文化战略,提出城市特色风貌区和需要进行城市设计的重点区域,原则确定相关的控制要求和设计标准。还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重点地区、特色风貌和标志性建筑进行管理,监督其设计、审批、建设和使用,以确保城市文化特色被正确展示。
城市建筑的文化品位,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三个方面。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最集中体现。城市建筑除了表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财富各方面的进步以外,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文化。以往所追求的高度和外形美不再成为城市建筑的惟一指标。那么,城市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和建筑本身就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
城市和建筑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靠简单的行政命令建设的“城市建筑”也许一时具有较强的政治功能,但离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建筑,即使勉强建起来,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能持久的,不能成功的。有的城市不顾及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不惜代价,只要新、奇、特、高,大兴土木,投资兴建,穿着伪文化外衣的“城市建筑”在城市的角落泛滥开来。贪大求洋、比高论新、抄袭雷同、过多过滥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城市建筑要有现代风格的气息,要表现当代人们的生活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要体现出时代特征的发展趋势。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某一时期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比如从早期的岱庙,它是一种完全古代建筑的风格;老火车站,是一种带有古代建筑的元素和符号,又受西方分化影响的建筑;而1989年建成的华侨大厦,则运用了很多的现代手法,但充分考虑了泰山悠久的文化和周围的环境。刚刚建成国华经典住宅小区,运用现代的手法处理第五立面与泰山协调,又带有南方江南建筑的味道。市政大楼则是完全现代的处理手法采用寓意的方式与泰山文化和泰山山体协调,它是一座体量很大的扁长建筑,远远望去,寓意山的基座。以上典型建筑的发展无不镌刻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烙印,是人类文明的一部“无字的史书”。作为人类劳动的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可以说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我们在从事建筑这项活动时就应该继承与发扬我们的优秀民族风格而不是一味的求“新”求“洋”尤其在泰安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的城市,尤其要注意把本土文化融入建筑风格中。
泰安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委市政府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和改革创新的双重任务。对泰安城市文化建设进行了远期规划。从泰安文化的整体环境出发,提出了整体化的城市设计理念,使建筑与环境在秩序功能、风格等方面协调,并为之带来新的活力和兴奋点,在周围环境中富于个性而不失于突兀,在文脉传承上表现时代而不割断历史。总之,“和谐中求变化”是泰安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宗旨。
【关键词】泰山文化;传承;创新;和谐中变化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泰安是我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五千年前出现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等九处文化遗址,形成泰山文化圈,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泰安在泰山的南面阳坡,在泰山脚下,泰安的城市建筑文化理念就是城在山中,城中见山,城不压山。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是必去的,然后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秦汉以来,随着帝王的封禅,儒、释、道教的相继传入,泰山建筑亦陆续营建。这些建筑围绕朝天、升仙、祈福、登览的主题,因山就势,巧妙利用自然环境,与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名山文化的例证。
一个城市的文化不是跟风,去追求、模仿其他城市的文化,而应该是从自身的历史和特色出发,寻找自己的风格和神魂。因此,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于它必須是承载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其次要展现现实,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文化产业、产品,承载城市文化的内涵;其三要昭示未来,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必须要象研究其他建设一样,始终把握它的文化定位,既要反映城市文化建设的普遍性,又要反映其特殊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千城一面,重复建设。地方特色应充分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一个地方的建筑与当地的气候、水土、地质等条件密切相关。缺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深思熟虑,又不以尊重和保障每个市民的生活发展权利为前提,只能是脱离社会发展现实的短期行为,造成千城一面的形象。
目前,虽然国内不少省市已经制订了城市文化保护、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涉及文化概念的规划,但是未能与法定的城市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导致城市文化严重脱节。
城市建设不仅应该注重空间环境与形态的塑造,还应强调人文关怀以及对空间文化内涵的挖掘、保护与发展。张锦秋指出,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必然要求城市规划与时俱进,从传统的物质空间单一应用性学科向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研究型学科转变,实现城市规划向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轨道上发展。
城市建筑的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拓和发展,我们的城市建筑应体现泰山特色、泰山风格、泰山气派,并把这些内容有选择地、恰当地继承和创新。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反映着一个地区久远的历史进程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而城市建筑正是这种进程的最好见证和体现,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同时,新建筑要尊重老建筑,尽可能不要消弱和破坏老建筑的审美取向,二者要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思考,我国城市建设中是否存在如下问题:侧重于经济发展而忽略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侧重于城市拓展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侧重于城市物质建构而忽略城市精神文明的职能,侧重于城市外观效果而忽略基础设施建设,侧重于进度与数量而放松质量和品质的追求等。为此,建设应该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保障城镇化进程的科学合理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建设的质量对于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建设角度来看,和谐统一是保留城市特色的关键。在总体规划层面,应该深入研究城市文化特色并确定城市文化战略,提出城市特色风貌区和需要进行城市设计的重点区域,原则确定相关的控制要求和设计标准。还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重点地区、特色风貌和标志性建筑进行管理,监督其设计、审批、建设和使用,以确保城市文化特色被正确展示。
城市建筑的文化品位,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三个方面。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最集中体现。城市建筑除了表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财富各方面的进步以外,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文化。以往所追求的高度和外形美不再成为城市建筑的惟一指标。那么,城市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和建筑本身就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
城市和建筑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靠简单的行政命令建设的“城市建筑”也许一时具有较强的政治功能,但离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建筑,即使勉强建起来,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能持久的,不能成功的。有的城市不顾及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不惜代价,只要新、奇、特、高,大兴土木,投资兴建,穿着伪文化外衣的“城市建筑”在城市的角落泛滥开来。贪大求洋、比高论新、抄袭雷同、过多过滥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城市建筑要有现代风格的气息,要表现当代人们的生活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要体现出时代特征的发展趋势。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某一时期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比如从早期的岱庙,它是一种完全古代建筑的风格;老火车站,是一种带有古代建筑的元素和符号,又受西方分化影响的建筑;而1989年建成的华侨大厦,则运用了很多的现代手法,但充分考虑了泰山悠久的文化和周围的环境。刚刚建成国华经典住宅小区,运用现代的手法处理第五立面与泰山协调,又带有南方江南建筑的味道。市政大楼则是完全现代的处理手法采用寓意的方式与泰山文化和泰山山体协调,它是一座体量很大的扁长建筑,远远望去,寓意山的基座。以上典型建筑的发展无不镌刻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烙印,是人类文明的一部“无字的史书”。作为人类劳动的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可以说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我们在从事建筑这项活动时就应该继承与发扬我们的优秀民族风格而不是一味的求“新”求“洋”尤其在泰安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的城市,尤其要注意把本土文化融入建筑风格中。
泰安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委市政府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和改革创新的双重任务。对泰安城市文化建设进行了远期规划。从泰安文化的整体环境出发,提出了整体化的城市设计理念,使建筑与环境在秩序功能、风格等方面协调,并为之带来新的活力和兴奋点,在周围环境中富于个性而不失于突兀,在文脉传承上表现时代而不割断历史。总之,“和谐中求变化”是泰安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