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调研报告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329060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省农委的统一部署,2017年11月6日~9日,由委政策调研室主任董国权带队、委政策调研室雷雅淇参加的调研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任务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新20字方针,深入辽源市及所辖的东丰县、东辽县、龙山区“两县一区”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首先听取了辽源市、县、区总体情况汇报,接着与东丰县、东辽县34个涉农部门单位进行座谈,在此基础上,又深入到具有典型意义的龙山区寿山镇、吉林省逸德文化产业庄园、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东丰光伏农业示范园、吉林有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国能辽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等6个典型进行实地调研。
  一、关于各地对“5句话新20字方针”含义的理解
  调研中,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基层干部群众、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型企业负责人等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予高度关注,都结合“三农”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各方面意见,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导向和补齐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所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新20字方针,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要求相比较,立意更深刻,内涵更丰富,站位更高远。其目的就是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进一步解决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问题,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升华版,是更加全面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安排,是保证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顶层设计。
  (一)产业兴旺是前提。产业兴,带动百业兴,农村就能呈现生机盎然、活力迸发、前景美好。这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前提。实现产业兴旺,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种植业、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转型升级,加快农业品牌开发、农机装备、水利林业建设,建设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作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惠及群众,增加福祉。
  (二)生态宜居是基础。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才能在农村落地生根,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对此,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有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生态宜居”是要把农村建设成宜居、宜业、生产、生活、生态一体的综合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村庄建设,做到不劈山、慎砍树、不填湖、少挖沙,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全面落实河长制,做到耕地质量不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全利用,处理好农村垃圾污水,搞好卫生厕所改造。推进传统村落、美丽乡村、乡村民宿、生态农庄、特色庄园、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度假区等与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互促共进、同生共长。
  (三)乡风文明是内涵。乡村美,首先是文化美;乡村振兴,必须文化引领。乡风文明要求农村的发展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效对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为农村发展提供安定团结、和谐有序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引领。只有在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目标,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把培育文明新风作为主攻方向,把文化惠民工程作为有效途径,把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使农村真正成为守护文化建设的精神家园。
  (四)治理有效是保障。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乡村治理体系。这是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举措。发挥自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坚持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挥法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保障作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用权,依法办事,推动基层干部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行为自觉,强化法律在解决农村事务和化解矛盾问题中的权威地位。发挥德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支持作用,弘扬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陈规陋习,树立乡贤好人,倡导祖训家教,激励孝老护幼,爱党爱国爱民,弘扬正气正能量,刹住歪风邪气,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五)生活富裕是关键。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不断丰盛、丰富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實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功。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紧紧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的“路水电讯房”这五个重点来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脱贫攻坚,增强金融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真正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
  这五个方面既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统一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之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实现同步,农业现代化赶上工业现代化步伐,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农业、乡土农村的面貌,真正让农村成为吸引城里人的地方,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和工业一样强大的产业。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让“三农”看到美好明天,更将为国家现代化带来深远影响。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础现状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辽源市及所辖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三农”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为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工作中,还积极开拓思路,打破僵化束缚,大胆改革创新,积累建立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可借鉴的模式。
  (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2017年,辽源市粮食总产量可达到47.7亿斤,比上年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农业增加值完成30.14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全省排第4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2700元,比上年增长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调减籽粒玉米47.91万亩,绿色食品等认证40.5万亩,规模饲养畜禽比重达到80%,建设棚室面积8195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0.5万亩,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835个,土地流转占二轮土地承包耕地面积的40%,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通过微商和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将开发的“■鹭湖”牌有机大米销往全国各地,年外销量达到10万公斤,其中高檔包装的5公斤大米销价达到150~20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地处西安区的吉林有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采取让秸秆变成饲料养牛——用牛粪培育蚯蚓——将蚯蚓作为添加料喂鸡——鸡粪再用来种田的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的模式,年养蛋鸡2万只,所生产的蚯蚓鸡蛋,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通过“两只母鸡”电商平台和有机食品自媒体平台,将产品打入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高端市场,一箱30枚鸡蛋销价118元,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事业日益完善。农村“路水电讯房”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都取得长足进展。仅以东辽县为例,2016年~2017年两年投入8.1亿元,新修和维修农村公路750公里,新建桥梁62座,修复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18公里,使全县13个乡镇、233个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通客车达到100%,硬化路通组达到85%;改造农村危房5801户,现掌握危房户住房改造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达到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服务大厅等“四室一厅”标准,233个行政村村部面积都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建设农村文化休闲广场136个,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其余97个行政村的休闲文化广场将在2018年、2019年建设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28.1万人,参合率达到99.98%,筹资标准每人每年630元,其中个人缴费180元,中央、省、县三级财政补助450元,报销上限提高到20万元,其中乡、县、市、省医院普通疾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75%、60%、55%,重大疾病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65%、65%,贫困人口报销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运用重大疾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一事一议”医疗补助,解决了农民群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问题。
  (三)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深入展开。近年来,辽源市着力实施垃圾污水处理、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卫生厕所改造等一些重大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一是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2017年东辽县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东辽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县财政投入2800万元,委托吉林省康洁智慧环卫公司招聘保洁员1200人,投放11000个垃圾桶,配备49台转运车、工作车,将全县233个行政村、1365个自然屯所生产的生活垃圾,全部实行定点收集、集中分类、统一转运、电厂焚烧,实现全天候垃圾清理不落地和卫生保洁日常化。下一步,他们计划再投入1000多万元,将农业生产垃圾、乡村建筑垃圾、畜禽粪便垃圾以及城乡公路清雪等,全部委托给吉林省康洁智慧环卫公司清理,实现全县整洁、清洁、干净、卫生。二是大力推进秸秆发电。坐落在龙山区国能辽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已经建厂10年,目前每天燃烧秸秆800吨,每年运转330天,年可消耗秸秆26.4万吨,1300克秸秆发1度电,全年发电2.4亿度,每度电国家补贴0.25元。2017年辽源市所辖县区推广了秸秆打包,由合作社经营,每吨秸秆销售190~251元,利润30元,仅销往这个电厂秸秆就可获利792万元。目前,电厂正与辽源市各县区签订秸秆机收、打包、降水、运送、收购合同,如果打包秸秆量大,电厂还可以上一台机组,秸秆吞吐量将翻一倍。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厕所改造。2016年~2017年,东辽县改造卫生厕所3000户,每户省财政补贴4000元,县财政补贴2000元,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目前推广的“三隔式”室内卫生厕所最为实用,排出的粪污经过有氧、厌氧和发酵过程后,过滤出的水可以达到灌溉农田的标准,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四是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辽源市积极推进美丽乡村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创建模式,建成150个休闲山庄和农家乐,2017年创建美丽乡村4个,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2.2万户,其中东辽县朝阳村被农业部评为“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吉林省逸德文化产业庄园采取集农事体验、实景拍摄、婚礼庆典、餐饮娱乐于一体,打造综合性婚庆产业旅游基地,每到夏季顾客爆满,收益可观。
  (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辽源市对每个贫困村都采取了市县两级分别有1名领导、2个部门、1个扶贫工作队包保的办法,在帮助贫困村脱贫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实施政企合作模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引入社会资本投入产业扶贫。2016年东辽县财政投资3000万元扶贫资金,成立众联公司,与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合作撬动工商资本、金融资本5.92亿元参与扶贫,金翼蛋品饲养蛋鸡720万只,当年为贫困户分红400万元,东辽县贫困人口人均分红300元以上,并可实现连续分红、持续分红。二是实施社会保障救助扶贫。东辽县社保局开展“五点双享两救助”精准扶贫。“五点”,低保标准提高一点、社保门槛降低一点、金融机构利(费)率下浮一点、政府补贴一点和个人自筹一点;“双享”,低保和社保双享受;“两救助”,大病医疗和残疾人保障两救助。县社保局与财政、银行、保险公司签订四方合作协议,平均为每位贫困人口每月增加保障收入120元、每年增加1440元。三是实施社会援建扶贫。东辽县规定贫困户危房改造面积一般为40~60平方米,最高不准超过100平方米,分别对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贫困残疾人户等实施不同标准的补贴政策,危房改造发动众联公司援建70万元,帮助65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四是实施政府服务企业回报扶贫。2016年,东丰县大阳镇政府引进东丰光伏农业示范园,企业投资3亿元,占地1100多亩,每天光伏发电13万度,每度电国家补助0.42元,年收入近2000万元,企业获利后,每年为大阳镇提供扶贫资金24万元,每年为每位贫困人口分3000元,并且连续回报政府20年。   (五)农村社会治理扎实向前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农村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断取得新成果。一是推进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由综治办、司法、公安、法学会等部门领导和推动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日臻完善。东丰县197个行政村,建立起365个说事点,112个法律服务站,每村都设有综治协管员、治安员、信息员,每年调解婚姻纠纷、经济纠纷、土地纠纷等4000~5000件,县里每年为每村提供人民调解经费1800元。在农村各个路口设立750个监控点,实现人脸识别、身份证、手机号与探头结合的网上网下、大数据平台、打防管控一体化网格化管理的综治模式,农村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偷盗案件大幅度减少。加强对精神病残疾人员等特殊群体管理,全县农村376个精神病人员,每人落实1名监护人员,每年提供监护经费1800元,防止出现漏管失控。同时严厉打击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规范管理佛教、基督教活动场所及人员。二是加强农村老人妇女儿童法律维权。农村妇女工作由过去计划生育为主转为妇联工作,尤其加强了农村老人妇女儿童法律维权工作。农村妇联组织由过去一人“单出头”变为众人“拉场戏”,村级妇联组织设主席1名,副主席3名,执委15人,妇联主席进村“两委”班子,搭建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婚姻调适、人民调解“五位一体”的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畅通“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防止和处理家庭暴力,为农村老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保障、健康保障、赡养保障。三是建立红白理事会。东辽县安石镇24个行政村,2016年以村为单位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管理农村各类宴请的章程和工作流程,纳入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过去农户每二三年就要办一次宴请。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后,规定只有孩子结婚、老人去世这两项可以操办,而且还限制办宴规模。过去一度盛行的定亲宴、升学宴、生孩宴、祝寿宴、开店宴、盖房乔迁宴、当兵宴、老人去世周年宴等8项全部减掉。朝阳村有500农户,往年平均办宴达到150次,2017年到10月末才发生30次,极大减轻农民负担。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调研中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总体感觉农村形势大好,各行各业、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都有很大进步和喜人变化,但要真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有很多短腿短板,需要今后努力破解。
  (一)必须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建设。纵观辽源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三头独大”的问题,园艺特产业发展不够,棚膜设施建设不足,电子商务刚刚起步,乡村旅游规模很小,一二三产业融合处于典型示范,农业发展后劲小、动能不强。因此,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田园综合体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二)必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总体看,辽源市农民收入构成不够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较大,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占比较少。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仅要靠发展、政策扶持,还必须深化相关改革,激发农村活力和动力。建立稳定的种粮收益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补贴力度。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靠品牌带动增加收入。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經营,让广大农民在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等多环节分享利益和后续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大力支持农村创业就业、返乡创业,积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促进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增加规模效益。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所带来的经营利润和持股分红。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加落后地区贫困群众收入水平。
  (三)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调查中发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大短板是农村基础设施。龙山区寿山镇18个行政村,有村组道路和农田机耕路540公里。他们从2002年开始建设的270公里村组道路都已到了破损程度,近两年虽然维修了90公里村组道路和新建了80公里机耕路,但是还有370公里村组道路和机耕路需要维修和新建,任务重,投资大,出行难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个问题,在全省具有普遍性。建议国家和省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同时积极整合发改、国土、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相关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小流域治理、路边排水沟建设、围墙大门改造、垃圾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项建设,也应加大投入,全面考虑,分步骤加以解决。
  (四)必须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层干部群众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迫切要求。调研中,有的提出村里必须要选择1名好的带头人,提高基层干部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以调动积极性;有的提出现有村级换届周期短,不利于稳定村干部队伍,可否适当增加村级换届周期;有的提出目前农村防火、防汛、防疫、安全生产、环保督查、扶贫攻坚、上访维稳、秸秆禁烧等十几项工作都需要死看死守,农村基层干部压力大、责任大,需要给他们大力支持和倍加爱护;有的提出目前农村随礼风、人情风盛行,五花八门,基层干部掏的腰包多,农民也有意见,这不仅是民风民俗问题,更是歪风邪气,必须狠杀。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五)必须搞好乡村振兴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制定到2020年近期和2035年中远期乡村振兴规划。规划要体现“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要思想,要与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衔接,抓住重点,补齐短板,细化目标指标,明确标准任务,落实配套政策,完善推进措施,分阶段有步骤向前推进。在省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行各业和相关部门单位也要制定配套的行业规划和配套政策,形成合力,整体运作,加快建设。
其他文献
摘要:为研究矮化剂对先玉335的矮化效果,进行了矮化剂不同施药时期实验,结果表明:先玉335玉米喷施玉黄金后株高有所降低,根倒率有所降低,产量有所增加,说明玉黄金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株高,抗倒伏,促进增产作用,建议施用时期正常2叶龄期施用。  关键词:矮化剂;施药时期;先玉335  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60-1    在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
期刊
摘要:文章对30%敌瘟磷乳油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敌瘟磷乳油,120mL/667m2、100mL/667m2和80mL/667m2 3个处理浓度对水稻叶瘟防效分别为97%、92.2%、和89.1%;对穗颈瘟的防效分别为91.6%、86.4%、82.2%,均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0%敌瘟磷乳油作为防治稻瘟病药剂,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敌瘟磷;稻瘟病;穗颈瘟;田间药效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新玉44杂交制种的技术,以期对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帮助。  关键词:玉米;杂交;新玉44  中图分类号:S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02-1    新玉44号由新疆天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2007年3月2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全疆各区示范种植, 表现抗倒伏性好,活秆成熟,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可粮饲
期刊
摘要:在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一致的情况下,以K326为对照,通过小区对比试验对湖南中烟提供的99-2-4、99-2-6、9506三个品种,贵州省烟科所提供的黔烟1号、黔烟5号、黔烟8号,以及安徽烟草所提供的6517、6527,共8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6527均价、上等烟率、亩产值均比K326高,适宜余庆种植。  关键词:烤烟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
期刊
摘要:文章以坝薯10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肥水平及追肥比例对马铃薯生产效益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探讨各种施肥方法与马铃薯生产效益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和生产收益均随施氮量(A)和追肥比例(B)的增加而表现出先增后降,各种施肥方法对马铃薯效益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采用统计分析法得出马铃薯产量≥5400kg/亩,纯收益≥5000元/亩的优化方案为氮肥水平10kg/亩左右,追肥
期刊
摘要:兴城市地处辽西走廊,十年九旱,耕地面积5.9万公顷。耐旱作物花生是该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万公顷,占全市耕种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红崖子、望海、南大、围屏、碱厂等乡镇。由于花生栽培技术一直沿习传统的种植方式,当地花生产量一直徘徊在3000-3500kg/hm2。提高产量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花生种植的重要课题。为此,葫芦岛市农机部门采取了机械化手段,运用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
期刊
摘要:该文以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小区为研究对象,提出景观设计是一门文化,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情感等的设计理念,从而将人的活动从其居住空间引出来,带向其各自向往的环境中,人在此中生活,居之安然,陶之自然。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绿色;简洁;城市家具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70-2    0 前言   一个作品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生活
期刊
摘要:河流廊道作为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体系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河流两岸的绿色植被带成为河流廊道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重要内容。文章借助3S技术,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探讨城市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基于2008年TM数据,构建网络连接度评价体系和景观类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主干绿色河流廊道的网络結构简单、缺乏回路、节点孤立化,不利于生
期刊
摘要:作为地球之肺的林业,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上,还是在净化空气,提高人类所需氧分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自2009年9月以来,我县遭受了50年来最大旱灾,给我县的林业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打破制约我县林业发展的瓶颈,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林业;瓶颈;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91-
期刊
安图县永庆乡朝阳朝阳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落,有人口116人,其中朝鲜族人口33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为种地和出国务工,全村耕地面积为440公顷 ,主要种植农作物有红小豆、蛋白豆等杂粮杂豆。  为积极解决该村的贫苦现状,村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走访、询问,了解主要致贫原因是农业生产信息化严重滞后,村民农业生产信息量不足。对此,村书记徐斌结合村里实情为朝阳村制定了“专心生产杂粮、尝试电商营销”的发展规划。并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