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后传至世界各地,形成了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我国艺术家在西方芭蕾舞剧原有的基础上,依托中国历史文化,从民族思维方式出发,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围绕这一艺术现象,本文结合对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音乐、舞蹈语汇、舞美艺术的民族化分析,着重从题材与主题、人物与风格、舞蹈语汇与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问题,指出中国芭蕾舞剧成功的民族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芭蕾舞剧 民族化 民族气质
中图分类号:J723.4 文献标识码:A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后传至世界各地,形成了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1957年北京舞蹈学院开设了芭蕾舞专业,并受俄罗斯学派的影响,排演了世界著名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吉赛尔》等,从而奠定了芭蕾舞剧在中国的基础。但是那时,人们对芭蕾舞剧的理解就是王子与公主的美丽故事,人们的感觉只限于想象中,不能理解芭蕾舞语汇传达出来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芭蕾舞剧有了新的要求,芭蕾舞剧在中国演出,就要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意识,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因此,在1964—1965年间,我国艺术家经过不断积累探索和不懈追求,创作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两部芭蕾舞剧,这两部舞剧打破了在西方芭蕾舞剧中,以神仙、公主、王子等为主人公的惯例,使普通中国百姓,特别是深受压迫的劳苦人民成为舞剧的主人公。这两部舞剧的诞生,使中国芭蕾舞剧开始了成功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民族化之路,成为国际舞坛中一朵独具特色的奇葩。
一 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民族化,一般来说是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符合民族的审美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是指我国艺术家在西方芭蕾舞原有的基础上,保持并创作了具有中国芭蕾舞剧的特有艺术风格,从民族的思维方式出发,把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人民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伦理关系揉进芭蕾舞剧中,不断扩大表现的题材,丰富中国芭蕾舞剧的艺术表现力和技巧,使人物形象塑多样化、深刻化,逐渐融入在民族气质之中,形成独具魅力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例如中国版本的《葛蓓莉娅》,我国艺术家第一次将西方芭蕾舞剧作品进行了改编,把木偶制作师葛白留斯变成了崇尚中国气功的学者,并把中国气功溶入木偶葛蓓莉娅的形体。形成“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心理现象,使个体溶入一种自然的朦朦胧胧飘飘然的美感,葛蓓莉娅的形象获得了中国的民族气质,产生了艺术魅力,受到国人的承认和喜爱。
二 分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民族化特色
由张艺谋导演、陈其纲作曲、王新鹏编舞、中央芭蕾舞团创作并演出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而改编,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一名女学生孤苦无依地生活在世上,后被地主选中,强行纳为妾室,虽然每天锦衣玉食,然而却失去自由,没有爱情,每天生活在妻妾的斗争之中,最后抑郁而疯的故事。舞剧只保留了原著中老爷、三位姨太太,同时增加了三姨太的情人——戏班年轻武生。故事围绕着三姨太与武生之间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展开,通过序幕中三太太被迫出嫁时,回忆旧时恋人的“纯情”双人舞;二幕中戏班武生唱堂会时,与三太太相逢的“倾情”双人舞;三幕中三太太不顾家法,以身相许旧时恋人的“偷情”双人舞;尾声中戏班武生与三太太被老爷杖刑夺取年轻生命的“殉情”双人舞,建构了整个舞剧的结构骨架,将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渗透在芭蕾舞剧之中,尽可能地把日常生活舞台再现化,在保留传统芭蕾元素的同时,将中国国粹艺术“京剧”与现代芭蕾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在艺术手段方面有着大胆的创意和创新,使中国文化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文化韵味,是一部极具观赏性并有着深厚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舞剧。
1 音乐的民族化特色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从音乐上,把京剧、现代音乐和传统的舞蹈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了民乐、民间曲调、戏曲打击乐等元素。如在序幕中运用京戏青衣的吊嗓引出身着学生装的女主角三姨太,幽怨绵长的音乐使女主角回忆起对旧时恋人的留恋。
2 舞蹈语汇的民族化特色
该剧特别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但也很注重舞蹈语汇的装饰性,在舞剧中多次借鉴了中国皮影戏的表现手法。如在第一幕洞房花烛夜中,通过皮影戏的方式,含蓄地表现了两个人斗争的实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地主的恶霸与强势。另外,舞剧中点灯群舞、轿夫群舞、麻将群舞和水袖集体舞都非常有民族特色,尤其是麻将舞,使满台皆活,把赌台上的惊心动魂和大宅门里的飞短流长的扭曲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很好展现了民族特色。
3 舞美艺术的民族化特色
这台舞剧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就属舞美艺术。序幕中亮起的44只大红灯笼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深刻体现。在第一幕中,导演巧妙地用了临时组合的花轿,被拆散花轿的在女子挣脱时从四个面进行阻挡,这四个面形象地体现了强大的封建势力对人们的压迫。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幕中“看戏”一场,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一个“重叠式圆门”,男女主角先是站在圆门两旁,圆门内展现的是唱戏的场面,随着重叠式门的关上,给人一种溜出大厅的感觉,再在灯光的协调下,一面表现了唱戏的场面,另一面又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约会的场面,时间性与空间性都得到了最好的调度。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标志着我国芭蕾舞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某种程序上来说,它打开了中国芭蕾舞剧的眼界,扩大了芭蕾舞剧的舞蹈语汇,不再把动作局限于芭蕾技巧,而是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使肢体活起来,极大地丰富音乐舞蹈的表现手段,给人以强烈的听觉,视觉冲击。可以说,《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芭蕾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三 对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思考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是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尝试,各种探索都是必要的。特定的中国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民族气质、审美情趣等等都会对芭蕾舞剧的艺术产生影响,要做到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我们应该在向中国人民介绍世界各国优秀古典芭蕾舞剧和现代芭蕾舞剧的同时,创作具有我们民族独特风貌的芭蕾舞剧。基于此,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1 舞剧题材与主题的民族化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首先体现在其题材的民族化上面。题材是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无论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地道的中国题材,民族特色十分鲜明。例如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以我国大革命时期一支极富传奇色彩的娘子军连英勇斗争的故事为题材,刻画了中国革命的盛大场面,反映了革命生活,富有民族特色。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也体现在其主题的民族化上面。可以说,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正是以主题的民族化为灵魂与核心的。而所谓主题的民族化,包括民族思想、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等诸多内涵。
2 舞剧人物与风格的民族化
人物是人物形象之简称,是舞蹈作品中的主体。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同样是以人物的民族化为主体的。例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从一个女奴成长为一个政治成熟的革命者,从只知道报自家之仇,成长为一个胸怀全局的共产党人,也是典型的中华民族女革命者的艺术形象。
同时,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还建立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之上。风格就是指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风格的民族性,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历史基因、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所决定,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综观中国芭蕾舞剧,其民族风格同样融合了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心理结构、民族社会生活与民族经济基础,并充分调动了舞蹈、音乐、美术等各种手段,共同营造出浓浓的民族艺术风格,成为芭蕾舞剧民族化的精髓与魅力。
3 舞蹈语汇与技巧的民族化
语汇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单位。舞蹈语汇由动作构成,动作是舞蹈语汇的基本材料与物质前提。因为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汇、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舞蹈语汇是舞蹈经过创造性思维,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段,对生活动作进行加工、改造、发展,使之具有传情达意、沟通情感、引起共鸣的交流作用。而舞蹈语汇的民族化,则是指在民族美学原则与美学精神的指引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化舞蹈语汇。这种美学原则与美学精神,又表现在三大方面:其一是形神兼备。即舞蹈语汇是以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部的形动。其二是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是主客观的统一,也是情与境的统一。其三是艺术辩证法。对立统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具有特色的辩证思维观,对中国传统美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刚柔相济、动静相生、虚实相宜、等等。中国芭蕾舞剧中的舞蹈语汇,在充分继承西方古典芭蕾舞剧足尖舞基本语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成民族化的舞蹈语汇。例如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喜儿与杨白劳的男女双人舞“贴门神舞”、“红头绳舞”等舞蹈语汇,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典型的民族化舞蹈语汇。
与此同时,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还体现在其技巧的民族化上面。舞蹈中的高难度技巧,也是为表现人物的情绪、情感,营造环境气氛与意境,揭示主题,体现出特有的艺术风格。中国芭蕾舞剧在以西方古典芭蕾舞剧的足尖舞“平转”、“大跳”、“托举”等一系列传统规范的高难度技巧为基础的同时,也广泛吸收了中国民族舞乃至戏曲舞蹈中的艺术精华,使之更具有中国风味与中国韵律。例如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舞剧一开始时,琼花独舞中的一组“小蹦子”、“点地翻身”等急促有力的中国古典舞技巧的运用,令人耳目一新,恰到好处,成为一大亮点。
题材与主题、人物与风格、舞蹈语汇与技巧浑然一体,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独特风貌的芭蕾舞剧,这是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艺术生命和灵魂所在,是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成功之处。
四 结语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道路,使中国人民接受了西方古典芭蕾舞剧,对芭蕾舞剧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要求,更具有舞蹈美学价值,为舞蹈美学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和研究的新项目,它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和艺术形态的局限,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被中国人民所承认和喜爱,同时也被世界各国人民和芭蕾艺术家们所承认和喜爱。中国芭蕾舞的民族化,不仅不会失掉西方芭蕾艺术形式特有的艺术光华,而且还会使中国芭蕾舞剧艺术增添更加艳丽的色彩和无限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隆荫陪、徐而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2] 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北京舞蹈学院。
[3] 郑慧慧:《舞蹈创编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4]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6] 王克芬、苏祖谦:《中国舞蹈史》,文津出版社,1996年。
[7] 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8] 金涛:《舞韵探踪》,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
[9]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
[10] 中国艺术研究所:《舞蹈舞剧创作经验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贾琳,女,1976—,河南漯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舞蹈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工作单位:郑州大学。
关键词:中国芭蕾舞剧 民族化 民族气质
中图分类号:J723.4 文献标识码:A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后传至世界各地,形成了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1957年北京舞蹈学院开设了芭蕾舞专业,并受俄罗斯学派的影响,排演了世界著名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吉赛尔》等,从而奠定了芭蕾舞剧在中国的基础。但是那时,人们对芭蕾舞剧的理解就是王子与公主的美丽故事,人们的感觉只限于想象中,不能理解芭蕾舞语汇传达出来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芭蕾舞剧有了新的要求,芭蕾舞剧在中国演出,就要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意识,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因此,在1964—1965年间,我国艺术家经过不断积累探索和不懈追求,创作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两部芭蕾舞剧,这两部舞剧打破了在西方芭蕾舞剧中,以神仙、公主、王子等为主人公的惯例,使普通中国百姓,特别是深受压迫的劳苦人民成为舞剧的主人公。这两部舞剧的诞生,使中国芭蕾舞剧开始了成功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民族化之路,成为国际舞坛中一朵独具特色的奇葩。
一 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民族化,一般来说是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符合民族的审美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是指我国艺术家在西方芭蕾舞原有的基础上,保持并创作了具有中国芭蕾舞剧的特有艺术风格,从民族的思维方式出发,把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人民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伦理关系揉进芭蕾舞剧中,不断扩大表现的题材,丰富中国芭蕾舞剧的艺术表现力和技巧,使人物形象塑多样化、深刻化,逐渐融入在民族气质之中,形成独具魅力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例如中国版本的《葛蓓莉娅》,我国艺术家第一次将西方芭蕾舞剧作品进行了改编,把木偶制作师葛白留斯变成了崇尚中国气功的学者,并把中国气功溶入木偶葛蓓莉娅的形体。形成“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心理现象,使个体溶入一种自然的朦朦胧胧飘飘然的美感,葛蓓莉娅的形象获得了中国的民族气质,产生了艺术魅力,受到国人的承认和喜爱。
二 分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民族化特色
由张艺谋导演、陈其纲作曲、王新鹏编舞、中央芭蕾舞团创作并演出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而改编,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一名女学生孤苦无依地生活在世上,后被地主选中,强行纳为妾室,虽然每天锦衣玉食,然而却失去自由,没有爱情,每天生活在妻妾的斗争之中,最后抑郁而疯的故事。舞剧只保留了原著中老爷、三位姨太太,同时增加了三姨太的情人——戏班年轻武生。故事围绕着三姨太与武生之间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展开,通过序幕中三太太被迫出嫁时,回忆旧时恋人的“纯情”双人舞;二幕中戏班武生唱堂会时,与三太太相逢的“倾情”双人舞;三幕中三太太不顾家法,以身相许旧时恋人的“偷情”双人舞;尾声中戏班武生与三太太被老爷杖刑夺取年轻生命的“殉情”双人舞,建构了整个舞剧的结构骨架,将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渗透在芭蕾舞剧之中,尽可能地把日常生活舞台再现化,在保留传统芭蕾元素的同时,将中国国粹艺术“京剧”与现代芭蕾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在艺术手段方面有着大胆的创意和创新,使中国文化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文化韵味,是一部极具观赏性并有着深厚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舞剧。
1 音乐的民族化特色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从音乐上,把京剧、现代音乐和传统的舞蹈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了民乐、民间曲调、戏曲打击乐等元素。如在序幕中运用京戏青衣的吊嗓引出身着学生装的女主角三姨太,幽怨绵长的音乐使女主角回忆起对旧时恋人的留恋。
2 舞蹈语汇的民族化特色
该剧特别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但也很注重舞蹈语汇的装饰性,在舞剧中多次借鉴了中国皮影戏的表现手法。如在第一幕洞房花烛夜中,通过皮影戏的方式,含蓄地表现了两个人斗争的实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地主的恶霸与强势。另外,舞剧中点灯群舞、轿夫群舞、麻将群舞和水袖集体舞都非常有民族特色,尤其是麻将舞,使满台皆活,把赌台上的惊心动魂和大宅门里的飞短流长的扭曲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很好展现了民族特色。
3 舞美艺术的民族化特色
这台舞剧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就属舞美艺术。序幕中亮起的44只大红灯笼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深刻体现。在第一幕中,导演巧妙地用了临时组合的花轿,被拆散花轿的在女子挣脱时从四个面进行阻挡,这四个面形象地体现了强大的封建势力对人们的压迫。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幕中“看戏”一场,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一个“重叠式圆门”,男女主角先是站在圆门两旁,圆门内展现的是唱戏的场面,随着重叠式门的关上,给人一种溜出大厅的感觉,再在灯光的协调下,一面表现了唱戏的场面,另一面又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约会的场面,时间性与空间性都得到了最好的调度。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标志着我国芭蕾舞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某种程序上来说,它打开了中国芭蕾舞剧的眼界,扩大了芭蕾舞剧的舞蹈语汇,不再把动作局限于芭蕾技巧,而是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使肢体活起来,极大地丰富音乐舞蹈的表现手段,给人以强烈的听觉,视觉冲击。可以说,《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芭蕾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三 对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思考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是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尝试,各种探索都是必要的。特定的中国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民族气质、审美情趣等等都会对芭蕾舞剧的艺术产生影响,要做到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我们应该在向中国人民介绍世界各国优秀古典芭蕾舞剧和现代芭蕾舞剧的同时,创作具有我们民族独特风貌的芭蕾舞剧。基于此,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1 舞剧题材与主题的民族化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首先体现在其题材的民族化上面。题材是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无论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地道的中国题材,民族特色十分鲜明。例如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以我国大革命时期一支极富传奇色彩的娘子军连英勇斗争的故事为题材,刻画了中国革命的盛大场面,反映了革命生活,富有民族特色。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也体现在其主题的民族化上面。可以说,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正是以主题的民族化为灵魂与核心的。而所谓主题的民族化,包括民族思想、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等诸多内涵。
2 舞剧人物与风格的民族化
人物是人物形象之简称,是舞蹈作品中的主体。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同样是以人物的民族化为主体的。例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从一个女奴成长为一个政治成熟的革命者,从只知道报自家之仇,成长为一个胸怀全局的共产党人,也是典型的中华民族女革命者的艺术形象。
同时,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还建立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之上。风格就是指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风格的民族性,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历史基因、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所决定,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综观中国芭蕾舞剧,其民族风格同样融合了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心理结构、民族社会生活与民族经济基础,并充分调动了舞蹈、音乐、美术等各种手段,共同营造出浓浓的民族艺术风格,成为芭蕾舞剧民族化的精髓与魅力。
3 舞蹈语汇与技巧的民族化
语汇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单位。舞蹈语汇由动作构成,动作是舞蹈语汇的基本材料与物质前提。因为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汇、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舞蹈语汇是舞蹈经过创造性思维,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段,对生活动作进行加工、改造、发展,使之具有传情达意、沟通情感、引起共鸣的交流作用。而舞蹈语汇的民族化,则是指在民族美学原则与美学精神的指引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化舞蹈语汇。这种美学原则与美学精神,又表现在三大方面:其一是形神兼备。即舞蹈语汇是以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部的形动。其二是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是主客观的统一,也是情与境的统一。其三是艺术辩证法。对立统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具有特色的辩证思维观,对中国传统美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刚柔相济、动静相生、虚实相宜、等等。中国芭蕾舞剧中的舞蹈语汇,在充分继承西方古典芭蕾舞剧足尖舞基本语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成民族化的舞蹈语汇。例如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喜儿与杨白劳的男女双人舞“贴门神舞”、“红头绳舞”等舞蹈语汇,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典型的民族化舞蹈语汇。
与此同时,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还体现在其技巧的民族化上面。舞蹈中的高难度技巧,也是为表现人物的情绪、情感,营造环境气氛与意境,揭示主题,体现出特有的艺术风格。中国芭蕾舞剧在以西方古典芭蕾舞剧的足尖舞“平转”、“大跳”、“托举”等一系列传统规范的高难度技巧为基础的同时,也广泛吸收了中国民族舞乃至戏曲舞蹈中的艺术精华,使之更具有中国风味与中国韵律。例如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舞剧一开始时,琼花独舞中的一组“小蹦子”、“点地翻身”等急促有力的中国古典舞技巧的运用,令人耳目一新,恰到好处,成为一大亮点。
题材与主题、人物与风格、舞蹈语汇与技巧浑然一体,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独特风貌的芭蕾舞剧,这是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艺术生命和灵魂所在,是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成功之处。
四 结语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道路,使中国人民接受了西方古典芭蕾舞剧,对芭蕾舞剧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要求,更具有舞蹈美学价值,为舞蹈美学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和研究的新项目,它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和艺术形态的局限,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被中国人民所承认和喜爱,同时也被世界各国人民和芭蕾艺术家们所承认和喜爱。中国芭蕾舞的民族化,不仅不会失掉西方芭蕾艺术形式特有的艺术光华,而且还会使中国芭蕾舞剧艺术增添更加艳丽的色彩和无限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隆荫陪、徐而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2] 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北京舞蹈学院。
[3] 郑慧慧:《舞蹈创编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4]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6] 王克芬、苏祖谦:《中国舞蹈史》,文津出版社,1996年。
[7] 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8] 金涛:《舞韵探踪》,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
[9]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
[10] 中国艺术研究所:《舞蹈舞剧创作经验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贾琳,女,1976—,河南漯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舞蹈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工作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