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站动车组存车设施应用条件研究

来源 :铁道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hl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间站动车组存车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单独设置动车存车场,利用车站到发线存车.通过对全路既有设施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潜在规律,对比两种形式的适应性,提出中间站采用动车存车场或利用到发线存车的应用条件.
其他文献
采用尾管回接技术开发潜山气藏在渤海油田尚属首次,潜山地层温压条件复杂,产气量大,回接后的井筒完整性面临挑战,必须确保尾管回接的可靠性与回接后的固井质量.阐述了潜山气井中尾管回接技术的作业难点;介绍了尾管回接装置和回插风险预案;对高温气井固井水泥浆配方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该技术在BZ19-6区域首口开发井上的施工作业.应用情况表明,尾管回接一次性到位,固井质量优良,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对尾管回接技术在渤海油田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针对我国站场同类设备失效数据库不足的现象,通过对失效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故障树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专家意见,利用模糊概率得到基本事件概率,对传统故障树的定量分析加以改进.以某个站场加热炉安全仪表系统为例,定性分析后得到了12个最小割集以及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定量分析后加热炉安全连锁保护(燃气低压保护)失效概率为0.077257,失效可能性等级中等,其中逻辑控制器PLC故障、压力变送器故障以及安全栅故障的重要度较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相符.研究结果可为站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结束后,为保障管道的焊接质量,需按照有关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测.GB/T 20801.5—2020《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规定中,一般对于管道壁厚小于或等于30 mm的均采取射线检测.某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受现场条件制约,对厚壁管采用射线检测存在困难,提出超声波检测代替射线检测.考虑附近装置的操作员工以及高空作业操作人员安全,经过对无损检测方式的调研,组织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提出常规超声波加相控阵超声波检测代替射线检测,并对其使用范围和条件加以要求,既保障管
引入了考虑水化作用的弹性模量损伤张量,基于硬脆性泥页岩考虑水化损伤作用时井眼周围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结合数值或解析方法求解了非均匀应力条件下硬脆性泥岩的井周应力分布规律.以渤中某油田X井为例进行井周水化应力分布及坍塌压力分析.计算发现:钻开100 h后,水化损伤造成的地层刚度下降明显,井壁失稳首先发生在井壁内部,在最小地应力方位坍塌风险更大;水化膨胀性能对应力分布影响程度有限,仅在井壁附近对切向应力有微弱影响;硬脆性泥页岩的坍塌主要与水化损伤导致的岩石刚度性能下降和岩石强度参数劣化有关;该井段坍塌周期较
为满足油藏开发需求,渤海某油田需进行水平位移超过3000 m的大位移井钻井作业.该井面临着稳斜段长、井斜大、井眼清洁困难、下套管摩阻大等诸多挑战,通过多种技术的应用,成功实施了浅层大位移井X35井.该井完钻井深3672 m,垂深1397 m,最大井斜78°,水平位移3125 m.形成了适合该油田的大位移井钻井作业技术体系,为该油田后续进行同类型井作业提供借鉴.
一体化自交联乳液型压裂液APFR-6产品组分少,超快速溶,清洁环保,携砂能力强,减阻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及剪切稳定性能好,易破胶返排,可重复配液,很好地兼顾了携砂和减阻两项功能,构成一体化压裂液体系.通过改变其质量分数,既能制成可携砂的滑溜水,也可以制成优良的携砂液替代冻胶,实现携砂液和滑溜水的一体化操作.现场应用表明,该压裂液体系残渣少、配伍性好,便于配制,性价比高.
根据“双碳”战略背景下“十四五”期间特高压线路在建和规划情况,预测“十四五”期间两种情景下的煤炭需求替代量,对比煤炭替代量与铁路煤炭运量之间的关系,得出2019年至2025年特高压受端省煤炭替代总量/铁路调入总消费量比例将由15.21%提高至20.54%.最终得出特高压的建设和运营对煤炭需求的替代量将逐年增加、对铁路煤炭运输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结论,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煤炭调运结构、优化铁路运输结构、创新铁路运输方式等措施建议.
针对伊拉克H油田分层注水单井日注水量大、腐蚀结垢风险高、分层层数少等特点,提出了采用地面分层注水技术.以177.8 mm(7“)生产套管内二段分层注水为例,对地面分层注水技术在H油田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外层油管选择101.6 mm(4”)加厚油管,油管允许下入深度3792 m;内层油管选择60.3 mm(2?\")整体接头油管,油管允许下入深度3836 m.在分析注水管柱摩阻基础上,预测单层日注水量达到254~859 m3,单井日注水量达到509~1654 m3.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分层注水技术能够
随着地震勘探的深入,需要对开发老区以及油气勘探成熟区重新部署采集,这些区域分布多种障碍物,常规的拖缆采集设计在这些障碍物附近已无法实施.提出了一种过障碍物变观系统设计方案(“单船+双船”变观采集模式),并将这种方案应用到EP24三维地震采集中.单船变观和双船变观过EP23-1平台应用实践表明,传统的施工方式造成的采集面元缺失现象被充分弥补,满覆盖面元分布更加均匀,地震资料品质得到很大提升.该方案的成功应用,为海上类似过障碍物变观系统设计提供一种参考.
打捞多层砾石充填防砂管柱是一项高风险的复杂修井作业,如何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打捞防砂管柱施工是提高作业时效、控制作业周期及作业成本的关键.通过对WC19-1-A13井砾石充填防砂管柱打捞难点进行分析,选择分段切割打捞工艺,将切割工艺进行对比,优选出小尺寸水力割刀切割工艺.对该井分段切割防砂管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小尺寸水力内割刀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以后相同类型的砾石充填防砂管柱分段切割、打捞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