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课多轮研讨中促进专业成长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中的“同课多轮”课例研讨是任课教师选定的某一节课按照“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的模式由教师自己与同伴共同反复经历多次,对“原行为”和“新行为”的不断反思与修正,从而力求有效的行为过程。这种案例研究不仅能“打磨”出有实效性的课,而且能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培养教师反思教学的意识,并促进教师间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一、审视自己,自我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健全人格的实践性智慧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走进课堂,可以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认真反思,深入探究问题。我们发现事前的分析,因为是预设的,往往失之肤浅,缺乏针对性;事后的反思,因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往往更深入,更具有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因而教师进行以反复反思与修正为特征的同课多轮研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校开展的同课多轮校本教研中,教师在多次的实例比较中,对教材内在价值的挖掘和提升上有了客观、感性的认识,因而能在行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如在执教《詹天佑》一文中,本人设计出的第一次教案在上课过程中就发现比较肤浅,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而在后几轮实践中,我把“反思”和“问题”贯穿始终,扎扎实实地以“提出研讨的问题一学科教研组内讨论一个人思考—集体交流—教研组内上课、集体研讨一再设计、再交流——再上课、再研讨”七步开展活动。以课例同课多轮研讨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凸现了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更好地发挥了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二、同事相助,和谐成长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挑战,教师团队合作成为最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手段。在同课多轮研讨中,虽然是个人执教,但每一轮的集体备课节省了个人大量的备课时间,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让大家的资源交流共享,相互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对执教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受益意义,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有效地营造学校的教科研氛围,使全体教师也都能从中受益。
  我在执教《詹天佑》的同课多轮研讨中,同年段教师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在一轮轮的研讨中,我在大家的帮助和启迪下,不断地修正与完善自己的教案,逐渐优化自己的教学活动。在《詹天佑》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第一轮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同学认真读课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并多读读。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应该不难,可在上课时,学生面面相觑,基本上没人回答。下课后,同年段教师告诉我: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针对性,显得太泛,学生不容易找到答案,而且,这样的问题对这篇课文来说,是一个牵强的问题。她们帮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读一读,把有关句子用不同的记号标注在书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把你的体会批注在书旁。果然,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课堂有了明显的改变。看来,作为教师,认真钻研文本,摸准学情,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让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实质。校本教研,使教学过程一轮比一轮更加有效。我从中也进一步提高了设计与施教的能力。
  
  三、专家指导,促进成长
  
  校本教研虽立足于“以校为本”但也要借助专业研究人员参与研讨,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研究,在他们的带领下,会使教师少绕弯路,有效地将研讨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在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与实践,可以减少盲目性,从而提升校本教研的深度和效度。因为专家指导,首先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理解教材。在同课多轮研讨中。本校聘请的专家陈德燊老师就经常给我们以中肯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其次专家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还会把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出来启迪教师深入思考,或与教师共同研究,因此专家的点拨非常重要。
  还以《詹天佑》为例,在校本教研中,陈德巢老师多次听课。认真钻研教材。反复与我进行交流。他不但与我交流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在上课过程中过于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我应该深入挖掘文本语言文字中表现出的詹天佑人格魅力,如不顾压力勇扛重任的爱国精神,不怕艰险、同甘共苦的敬业精神和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说实在,刚开始我还有点无法接受,怕上成了思想教育课。他一步步地引导、点拨,并亲自做示范,扭转了我的思想。让我受益匪浅。
  同课多轮的校本教研,是立足教学的“草根研究”。它根据教师现实需求,最终实现师生“双赢”,无疑对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熟悉和掌握新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同伴互助的合作精神,形成“学习型”教研组,促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班里有一个叫福的男生,是从厦门转学回来的。福白小跟着打工的父母生活在厦门,因为不守纪律、爱打架,学习一塌糊涂。好不容易念完二年级,不得已只得转回老家继续上学,生活则由爷爷奶奶照顾。  开学不到一个月,几平每天都有同学告他的状。最出格的是一次上音乐课,他居然当面顶撞老师,还差点动起手来。老师气得够呛,当即叫我把他领走。  福低着头跟我进了办公室,没等我开口就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你打电话告诉我爷爷吧,
期刊
《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交往是共存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而互动教学,能让课堂成为充满生命力的“动感地带”。    一、师生互动,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心理充分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展开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树
期刊
一周时间里,我听了两位教师教学古诗词《渔歌子》,教学对象都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两位教师都重视运用教学手段获取诗词所描绘的意象,尤其两位教师都重视引导学生获取前两句诗句的意象,但两位教师采用的教法却又截然不同,课堂状态也大相径庭。那么,如何引导才能有效地获取意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与玩味的。下面我们来比较这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课件出示《渔歌子》前两
期刊
“指导——自主学习”三条教学原则中第二条“先教后学”原则的表述是这样的:“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溶入到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
期刊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读写“碧玉、裁出、剪刀”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认识美  1.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吗?你能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或一首诗来描绘春天吗?  2.动画展示春景,定格河边垂柳婆
期刊
语文怎么教,语文教什么?我们以为“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才是教师应追寻的本色语文,学生需要的实效课堂。    一、质疑问难。激发学习潜能    “学贵有疑”。疑是探究新知的开始,也是探究新知的动力。只有有所发现,有所探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学生每学习一篇文章,学前、学中、学后都会发现一些疑问,我鼓励学生不懂就问,提出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可以从课题、课文内容
期刊
近年来,在教师招考和职称晋升中,传统的说课考核被“片段教学”所取代。在与不少“备考”教师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教师四处拜师研究片段教学的技巧,期望在技巧中能取得真经。殊不知,这种努力却犯了致命的方向性错误。  片段教学能否成功与教师常态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只有常态教学的卓越,才能有片段教学的精彩。那么,如何在常态教学中苦练内功从而获得片段教学的成功?    一、读懂教材是前提   
期刊
诗人在诗词中凭借鲜明的意象来表情达意,观照人生世相,意象是诗人返照生活的意化之物,物化形态。古诗词教学着力点在于:教师引导学生透过古诗词中的语言文字,于文字中展开想象,目视语言生发联想,沉浸文字体蕴形象,学生凭借主体体验,还原诗中的画面,再现诗人心中的意象,以披文得象,以见象生情,以入境悟意。在体味诗句中获得意象,是实现悟情得意的必然前提,离开它,悟情得意如“水中月”“镜中花”。    一、获取意
期刊
一、降低门槛,树立写话信心    对刚接触写话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写话兴趣、树立写话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让学生由愿意写到能动笔写进而向顺利写过度。所以我始终注意从儿童实际出发,贴近儿童的心灵,降低写话的入门难度,让他们感到写话是件快乐、有趣的平常事。  在学生写话的初始阶段,我主要选择最贴近孩子生活的话题,如:问孩子们今天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有孩子说:“我最高兴的事是在超市买东西时阿姨表扬了我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里,就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趣”为先行,使学生愿读书    1.以听讲故事——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愿意接受。教师若能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学生一定能人情人境。每节语文课,利用课前3分钟给学生讲神话故事、中外民间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