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一座墓园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束发读君诗,今来展君墓,清风江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呜呼,有才如君不免死,我固知君死非死,长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
  秋风瑟瑟。我站在一座墓园前,低声反复吟诵三百年前清代诗人黄景仁过李白墓所作诗句,涌动着相似的情愫。面前却不是当涂太白墓,而是同样在安徽长江边的另一座墓园。
  夕阳无语。几行萧疏的树木,轻轻摆动尚未完全枯黄的叶子。周围没有房屋,也没有人影,墓园是寂寞的。
  并不是无主孤坟,也不是乱草丛中的荒冢。墓前也有一块墓碑,碑前也有一方几米见方的小空地,供人凭吊,供人祭扫——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来送过花圈。
  简朴的碑石上,只有五个大字:
  
  陈独秀之墓
  
  碑石背面,简单的两行字,记载出生和逝世年月:一八七九年十月九日和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墓园安详地躺在墓主家乡安庆市郊。陈独秀奔走坎坷一生,遗骨总算由长江上游的江津小城沿着浩浩江水东归,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青山依旧,江流依旧,沧桑几度,人事全非。
  他曾经令一代青年学子尊为思想启蒙的导师,奉为向旧营垒冲锋陷阵的旗帜;他曾经博得万人景仰,拥有煊赫的声名;他曾参与并且领导一场改变历史、改变民族命运的搏斗,率先创立一个新兴的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政党,担任它的最高领导人,在急剧变幻的斗争风云中起伏沉浮;他也曾受到创伤,在一片谴责声中离开政治舞台的中心,又被敌人投入监狱,最后幽居小城,穷愁潦倒,病骨支离,终于郁郁以终。
  一个大起大落的奇特经历。
  一部充满悲剧意味的人生史记。
  而今,那些开天辟地的宏图,纵横捭阖的雄文,语惊四座的辩才,那些叱咤风云、出生入死的壮举,一切都随江上吹来的西风悄然逝去了。留下来的,是太多的慨叹,太多的怅惘,太多的迷惑,太多的疑问。百感交集,万般无奈。
  滚滚长江东逝水可以作证,也应该作证:陈独秀雄奇的一生都是在这条民族的母亲河畔度过的。
  江水曾看见年轻的陈独秀从安庆登船沿江东下,怀着拯世济民的壮志,去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暗夜沉沉的神州大地上发出雄鸡的鸣声,呼唤新世纪的曙光。他最早地为被几千年封建意识、封建礼教的枷锁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民族呼唤“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科学)的到来。他接受蔡元培的邀请,去北京大学主持文科教学,同李大钊等一批先行者推动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现代史的新纪元。五四运动的影响和威力,它留给后代人的思考、憬悟、追求、探索,一直贯穿整整二十世纪,而且一定还将延续到下一个世纪。
  我自己是个幼稚的后辈,“五四”时期还没有出生,知道陈独秀的名字时他已是毁誉集于一身了。但无论毁誉如何,毛泽东始终不曾忘记过这位“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再三讲过,陈独秀对他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从《新青年》上许多论著,特别是他为《新青年》“罪案”的答辩书,就不难看出毛泽东何以对“五四”时期的陈独秀崇敬有加。那些豪气如虹、慷慨激昂的文章,不能不使人热血沸腾,拍案心折: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出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头断流血,都不推辞。”(1919年1月15日,原载《新青年》)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誓言,震响了八十年。直到今天,依然使人精神振奋。正是为了服膺和拥护“这两位先生”,陈独秀矢志不懈地唤起民众,缔造中国共产党,为之终生奋斗。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政局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登上历史舞台,担负起历史赋与她的重任。作为党的主要负责人,自然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有杰出的贡献,也有不可推卸的失误。何况共产党那时才只有六岁,在漫长的道路上刚刚起步,如果说上帝允许青年人犯错误,能苛求于一个乳臭未干的幼儿吗?


  然而,陈独秀的后半生,一直背负着沉重的精神镣铐,承担着有些确实应该由他承担、有些则不应该由他承担、至少不应该全部由他承担的罪责。他辞去共产党总书记的职务不久,就被开除出党。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囚居南京狱中,直到1937年“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十天后出狱,最后蛰居长江上游的小城江津五年。
  铁窗中一灯如豆,凄惨阴森,但他安之若素,潜心著述。他拒绝一些好心的朋友劝他写自传的建议,却埋头研究文字学,撰写了《实庵字说》等一系列论文,同时作《小学识字课本》,想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纠正前人研究“小学”中的谬误和不足,建立科学的中国文字学体系。可惜的是直到他在贫病交加中病逝,这部极有价值的文字学专著也未及竣稿。狱中五年,他还写了大量感时讽世、抒怀述志的诗,成为他一生诗作的又一辉煌的巅峰时期。完成于1934年、由五十六首绝句构成的大型组诗《金粉泪》,对南京城里蒋家王朝种种媚日卖国、残害黎民、尔虞我诈、贪脏枉法的倒行逆施,作了多方面辛辣而鲜明的勾画。最后一首云:“自来亡国多妖孽,一世兴衰照眼明。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表明了身在缧绁失去自由的诗人,依然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大众命运的关怀。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间,拒绝国民党政府的威胁利诱,宁愿丧失自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决不出卖自己的灵魂,既未曾当叛徒,更未曾沦为汉奸。他仍然是一位忠贞的爱国者和革命家。
  晚年在江津曾有赠友人诗云:
  
  何处乡关感乱离,蜀江如几好栖迟,
  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
  


  可以想见,那几年春朝秋夕,一位须发渐斑的老者独步江边,看江水滔滔东去不舍昼夜,也许会想起几千里外吴头楚尾间的家乡,想起少年时代读诗书、写文章的清狂往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而,若是回首生平,引起他心潮起伏的,未必只是安庆故土吧?他更多的思绪会随江水去到武汉,去到南京,去到上海,去到万里波涛的大海吗?无人知晓。“且喜疏狂性未移”,其铮铮铁骨,坦坦襟怀,恐怕是至死也不会改变的。正像他那个时期书赠画师刘海粟的一副对联:
  
  行无愧怍心常坦
  身处艰难气若虹
  
  水流千转归大海。我在那次萧瑟秋风中怅望墓园,已是十三年前的事。在经历了几十年土掩尘封之后,这些年来,事情毕竟悄悄地出现一些变化,我们终于陆续可以读到一些与过去不同的说法,出现一些与陈陈相因迥异的评价。
  回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全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都按照共产国际的规定,将自己作为“国际”的一个支部推行本国革命运动,而且事无巨细都要听命万里以外的某些人发号施令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似乎只有两位始终对此持怀疑以至反对态度,认为中国的事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决定,不必也不应该完全听命于并不了解中国实情的“国际”和他们派遣来的代表,并由此导致“国际”对他们的不信任和愤怒。这两位中共领袖,先是陈独秀,后是毛泽东。不过,两人的命运却有天渊之别了。
  大江流日夜。它从雪域高原走来,穿过千山万涧,奔腾呼啸,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悠长岁月中,剧烈艰巨的斗争风云中,出现过无数浴血牺牲、前仆后继的先进人物,视死如归、从容就义的革命先烈和英勇搏斗、献出青春与生命的英勇战士,出现过意志衰退、动摇蜕变的懦夫,也出现过出卖灵魂、投敌求荣而终于没有好下场的叛徒。此外,还有不少谜一般的人物,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若明若暗,在人们的心头留下许多疑团。
  然而,历史是不会永远不明不白的,迷雾总有廓清的时候。
  不久前,读到萧克老将军为《陈独秀诗集》写的序,那是一篇足以震聋发聩的文章。老将军摘引了他本人1981年在中共成立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几段发言:“陈独秀问题,过去是禁区,现在是半禁区,说是半禁区,是不少人在若干方面接触了,但不全面,也不深入,大概还有顾虑。”“不认真研究陈独秀,将来写党史会有片面性。不久前看纪录片《先驱者之歌》,就看不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和创党的最主要人物;在创党的镜头中,一出现就是李大钊。然而,‘南陈北李’,是合乎历史事实的定论。李大钊作为创党主要人物之一是对的,但陈独秀应属首位。”接着,老将军列举了研究陈独秀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重要方面:“对陈独秀的研究,我认为不能仅限于他在党内及其以前的时期,而且应包括托陈取消派时期,中国的托陈取消派和外国的托派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纲领如何?对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态度如何?对共产党的态度如何?对帝国主义尤其日本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在国民党监牢里的态度如何?出狱到去世时的政治态度如何?都在研究之列。”
  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冷静地评价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剖析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严正而坚决地洗刷掉那些强加给他的污垢。我期待读到真正符合实际、符合陈独秀本来面目的传记,一直空空地等待着。前些年听说王观泉先生写了一本《被捆绑的普罗米修斯》,虽没有看到书,但也大大地松一口气——终于可以撰写和出版陈独秀的传记了,这不啻空谷足音,使人欣喜。书名匠心独运,形象地表明一个伟大的也是苦难的盗火者的命运。最近又从报上看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任建树先生近作《陈独秀大传》出版的消息。报上介绍:其中使用大量新的史料,如第六章的“反对国际联络委员会、反对警告鲍罗廷”,使用了最新、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档案资料。还使用了一百零二封陈独秀亲笔信的资料。当然可读性、可信性就强了。
  有些学者大声疾呼:应该把陈独秀当作正面人物来写!我想,凡是对历史抱着严肃态度的人,都会赞成这个呼吁。不过要做到也真不容易。不说别的,只说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的陈独秀,不都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对立面的反面形象、最多也仅是一个处于陪衬地位的配角出现的吗?这能说是公允和真实的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无情也有情。它终久会冲涤尽一切不应该存在的污泥杂草,还每一个人物以本来面目。是非黑白,忠奸正邪,是什么样就该是什么样。盖棺也未必能定论。被认为已经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若是钉错了,也必定会重新取下来。
  前不久,从中国近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出版的《陈独秀研究动态》上获悉:安庆市已决定重新修葺陈独秀墓地。这真是一条好消息,遥望皖江,不禁雀跃。我盼望它早日修好,可以让后人多一个凭吊缅怀的场所,也让诞生已一百二十年、逝世也已五十七年的陈独秀有个灵魂安憩的地方。若是还有些杞人忧天的顾虑,就是希望它不要修成金碧辉煌的殿阙,也不要搞成红红绿绿的风景点。对他来说,真正的丰碑不在安庆长江畔,而是在千秋青史中,在亿万人心头,多少云雾烟雨都掩盖不住的。
  一九九九年秋 ■
其他文献
原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文杰:我深信《百年潮》会在21世纪留下20世纪的风采。当代人写当代人的历史是困难的,有局限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百年潮》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社会认可,难能可贵。我对《百年潮》的方针与思路表示赞赏,向《百年潮》人的见地与胆识表示敬佩。  《百年潮》作为一本回首20世纪的历史杂志,对近百年特别是近50年的历史变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问题做了多层次、多侧面的介绍。偶尔也画
期刊
彩票进入中国大约是1850年以后的事,当时称之为白鸽票。言下之意是,当你手持彩票时,好比怀抱一只白鸽,人见人爱,浮想联翩;开彩之后,大多数人中不了彩,犹如两手一撒,  白鸽一去不复返,因此,清政府视之为赌博,严禁发行。1899年,为了筹集救灾款项,清政府解禁。此后对彩票的争议从未停止过。历届政府此时而严厉禁止,时而弛禁放纵。严禁之时,彩标的有害性被突现出来,因为其主要受害者是社会的低收入阶层;此时
期刊
包产到户初创    农民对合作化的“反抗”,最早是“闹社退社”。大约在1956-1957年,曾有过一个退社风潮,随后被压了下去。那以后农民就转而使用“包产到户”的办法。农民“闹社退社”是想从农业社中退出来。也可以说是“反对”集体所有制;“包产到户”则是在集体经济之内给体制一些“修改”。这是一个例证,表明农民如何利用传统,又实现创新:公有土地、家庭“承包”权来影响制度变迁。  包产到户是在1956才
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即将完稿,其中人物条目释文所加的颂扬性评价语(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等等),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则谁加谁不加或如何加很难处理;二则影响大百科全书今后各卷对同类问题的处理,每有一新的问题均将向中央请示,使中央不胜其烦;三则加了这类颂扬性评价语将使我国大百科全书难以保持与各主要国家的同类辞书具有同等的客观性、稳定性,影响其科学水平。为此,经与尚昆、一波同志和党史研究室主任
期刊
李宗仁想划江而治 中共希望李白倒戈    2月中旬,名曰下野的蒋介石得到汤恩伯的密报,一个电话就撤了公开主和且密谋和共的浙江省主席陈仪的职,然后又秘密将其从上海逮捕押往浙江衢州看管。这件事让李宗仁坐卧不安,颇有点后脊生风的感觉,不得不把他原来的警卫团调进南京来保驾。想不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5日,受桂系影响的南京《救国日报》发表了题为《蒋公不出国则救国无望》的社论,像是在舆论界平空甩了一颗重
期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雷阳:  各位体听众,上午好!我是雷杨 ,欢迎您收听由我主持的《周日新观察》节目。如果您经常收听这个节目,您会发现,我一直在给您推荐《百年潮》杂志,不过由于受节目时间的限制,每次我们都只能简单地介绍最近一期《百年潮》杂志的主要栏目和部分标题。尽管这样,还是有不少听众通过这挂一漏万的介绍认识了《百年潮》、爱上了《百年潮》,也有些听众来信说,很希望我们更全面地介绍一下《百年潮》杂志
期刊
楼适夷与周扬的通信    1979年楼适夷与周扬曾有一次关于冯雪峰的通信。信中所谈内容,对人们研究周扬、冯雪峰的关系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将信转录于下并结合有关材料稍加说明。    楼适夷给周扬的信:    周扬同志:  想来看望你,知你在医院治牙,想必很快可以出院。冯雪峰同志改正问题,中央已批示,现在在筹备重新举行追悼会,大家盼望您写篇纪念文章,这是有历史意义的事。从雪峰遗物中,发现了他最后写的一
期刊
近日读到邹削强先生的《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诗之另一解》(《百年潮》1999年第10期),我感到惊讶。邹先生对本人文章旨意的任意歪曲是罕见的。这使我不得写此文以说明真相。  邹先生文章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多少年来,不少人认为毛泽东《七律·吊罗桓荣同志》一诗的主题是‘毛泽东对林彪的不放心与疑问’,是‘毛泽东在接班人问题上的踌躇’(许全兴《为毛泽东辩护》当代中国出版社)”。这是邹先生为自己争鸣而树的
期刊
国共两党从1936年开始秘密接触,1937年谈判合作,一直到整个抗战期间,实际上都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谈判。1945年战争结束之后,双方的谈判更是达到最高规格,蒋介石和毛泽东都亲自出马,美国杜鲁门总统也派来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充任特使居间调处。国、共、美三方组成全套班子,整整搞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弄到1946年底还是以破裂告终。两党从1946年夏实际上就已经拉开架式大打起来,只打了一年,双方的力量对比就
期刊
我是1966年4月调离陶铸办公室的。离开后虽仍在中南局机关工作,但和陶铸的接触就很少了,只能通过有关会议知道他的一些观点和动向。有几个会议是“文化大革命”中带关键性的,其中一些内容又是鲜为人知的,因此很值得回忆。    突然给自己扣上“右”的帽子    陶铸上调北京前作的最后一次报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一些议论。这就是1966年5月19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的上万人的动员“无产阶级文化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