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英汉礼貌原则入手,分析了不同的礼貌原则,追溯了各自背后的文化渊源,以期在日常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时有助于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英汉礼貌原则 文化渊源 跨文化交际
1.引言
“礼貌”一词乍看普通,然而要做到却不甚容易,尤其是在英汉跨文化交际时更为不易。本文通过英汉礼貌理论的对比研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渊源,以期在跨文化交际时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2.英语中的礼貌理论
英国语言学家Leech(1983)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礼貌原则。Leech从“损惠”的角度提出六条礼貌准则:(1)得体准则(Tact Maxim):少让他人受损,多使他人受惠最大。(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少使自身得益,多让自己受损最大。(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少贬低别人,多赞誉他人。(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
Leech的礼貌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得体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建立在“损”“惠”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因此可以把它归纳成一条礼貌准则,“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受损最小”(何兆熊,2000)。
3.汉语的礼貌理论
汉语礼貌研究最重要的学者莫属顾曰国先生。顾先生(1992)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在西方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中必须遵守的五大礼貌原则。
(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者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称呼准则即用适切的称呼语主动与对方打招呼,适切与否要考虑对方的职务、职业、熟悉程度、性别、年龄、气氛及场合。
(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
(4)“面子”与求同准则。说话者与听话者在众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的意见时,实施求同准则的策略往往是“先褒后贬”、“先礼后兵”,给对方留足面子,然后才说出不赞成的理由,指出不足之处。
(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孔子认为“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第十四》)。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他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顾曰国先生提出的礼貌五大原则中最首要的是他的“贬己尊人”原则。该准则也是中国礼貌的最大特点,在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4.英汉礼貌差异的文化渊源
4.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西方文化崇尚的是个人主义。西方的个人主义最早体现在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John Lock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中,John Lock的觀点是“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西方人追求个人享受、自由发展,包括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与满足、个人意志、个性自由与自我实现。而在中国,人们会把个人主义同自私自我联系在一起,崇尚的是集体主义。老子在《道德经》里这样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中国自古就强调内在精神与外在物质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平,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4.2隐私与态度热情
隐私是中西方社会都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只是各个国家和社会的表现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就比中国更加重视隐私。年龄、婚姻、收入等话题属于西方人的隐私问题,关系不是很近的人之间通常是避免交谈,否则就是一种冒犯。而在中国,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要表示出相互之间的关心,而且态度要热情,所以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总是会问:“你上哪去?”如果两个朋友好久不见了,问的就更多了。比如:“有女朋友了吗?结婚了吗?”等。
4.3未来取向与过去取向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思想规则和方法延续到现在,被大家所接受认同。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重视过去。中国人做什么事情先考虑从前有没有人做过,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有没有教训可以吸取,生怕做错事情。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他们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价值观念。
4.4谦虚与自贬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表现礼貌的一种方式,中西社会都有,但是谦虚的内涵在中西方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的谦虚是通过贬低自己而抬高别人;西方人的谦虚则是尽量少夸奖自己。这一差别体现在对称赞的回答。在西方,当别人称赞对方时,对方会欣然地接受,说句“Thank you”,这很平常。但是,中国人在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衣着时,会很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很便宜的,在街上一个地摊买的。”
4.5低权力距离与高权力距离
Hofstede曾经对权利距离作了调查,发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是一个低权力社会,低权力距离可以理解为平等一致,即平等、亲密的关系。西方人崇尚独立、平等。同龄人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在中国,宗法社会结构是最典型的传统结构。伦理成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规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构成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尽管这种格局在当代中国已不存在了,但它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现代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度,在中国的家庭里,孩子是从不敢直呼长辈的名字的。
4.6坦率与间接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说话比较坦率直接,而中国人说话喜欢绕弯子。中国人之间的交流讲究“意会”,即说话绕弯子,不直说;而西方人讲究“言传”,即说话坦率、直接。
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西方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所表现出的对礼貌理解的不同,追溯了礼貌背后的文化渊源。
5.结语
礼貌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特定社会文化群体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必须考虑到礼貌背后的文化渊源。如果能做到入乡随俗,语言就会相对礼貌,言语行为就会相对得体,交际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Longman,1983.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 英汉礼貌原则 文化渊源 跨文化交际
1.引言
“礼貌”一词乍看普通,然而要做到却不甚容易,尤其是在英汉跨文化交际时更为不易。本文通过英汉礼貌理论的对比研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渊源,以期在跨文化交际时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2.英语中的礼貌理论
英国语言学家Leech(1983)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礼貌原则。Leech从“损惠”的角度提出六条礼貌准则:(1)得体准则(Tact Maxim):少让他人受损,多使他人受惠最大。(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少使自身得益,多让自己受损最大。(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少贬低别人,多赞誉他人。(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
Leech的礼貌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得体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建立在“损”“惠”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因此可以把它归纳成一条礼貌准则,“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受损最小”(何兆熊,2000)。
3.汉语的礼貌理论
汉语礼貌研究最重要的学者莫属顾曰国先生。顾先生(1992)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在西方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中必须遵守的五大礼貌原则。
(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者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称呼准则即用适切的称呼语主动与对方打招呼,适切与否要考虑对方的职务、职业、熟悉程度、性别、年龄、气氛及场合。
(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
(4)“面子”与求同准则。说话者与听话者在众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的意见时,实施求同准则的策略往往是“先褒后贬”、“先礼后兵”,给对方留足面子,然后才说出不赞成的理由,指出不足之处。
(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孔子认为“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第十四》)。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他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顾曰国先生提出的礼貌五大原则中最首要的是他的“贬己尊人”原则。该准则也是中国礼貌的最大特点,在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4.英汉礼貌差异的文化渊源
4.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西方文化崇尚的是个人主义。西方的个人主义最早体现在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John Lock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中,John Lock的觀点是“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西方人追求个人享受、自由发展,包括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与满足、个人意志、个性自由与自我实现。而在中国,人们会把个人主义同自私自我联系在一起,崇尚的是集体主义。老子在《道德经》里这样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中国自古就强调内在精神与外在物质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平,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4.2隐私与态度热情
隐私是中西方社会都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只是各个国家和社会的表现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就比中国更加重视隐私。年龄、婚姻、收入等话题属于西方人的隐私问题,关系不是很近的人之间通常是避免交谈,否则就是一种冒犯。而在中国,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要表示出相互之间的关心,而且态度要热情,所以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总是会问:“你上哪去?”如果两个朋友好久不见了,问的就更多了。比如:“有女朋友了吗?结婚了吗?”等。
4.3未来取向与过去取向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思想规则和方法延续到现在,被大家所接受认同。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重视过去。中国人做什么事情先考虑从前有没有人做过,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有没有教训可以吸取,生怕做错事情。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他们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价值观念。
4.4谦虚与自贬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表现礼貌的一种方式,中西社会都有,但是谦虚的内涵在中西方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的谦虚是通过贬低自己而抬高别人;西方人的谦虚则是尽量少夸奖自己。这一差别体现在对称赞的回答。在西方,当别人称赞对方时,对方会欣然地接受,说句“Thank you”,这很平常。但是,中国人在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衣着时,会很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很便宜的,在街上一个地摊买的。”
4.5低权力距离与高权力距离
Hofstede曾经对权利距离作了调查,发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是一个低权力社会,低权力距离可以理解为平等一致,即平等、亲密的关系。西方人崇尚独立、平等。同龄人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在中国,宗法社会结构是最典型的传统结构。伦理成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规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构成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尽管这种格局在当代中国已不存在了,但它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现代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度,在中国的家庭里,孩子是从不敢直呼长辈的名字的。
4.6坦率与间接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说话比较坦率直接,而中国人说话喜欢绕弯子。中国人之间的交流讲究“意会”,即说话绕弯子,不直说;而西方人讲究“言传”,即说话坦率、直接。
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西方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所表现出的对礼貌理解的不同,追溯了礼貌背后的文化渊源。
5.结语
礼貌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特定社会文化群体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必须考虑到礼貌背后的文化渊源。如果能做到入乡随俗,语言就会相对礼貌,言语行为就会相对得体,交际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Longman,1983.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