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耕地保有面积的预测及思考

来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贵州省生态脆弱,坡、耕地面积大,加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突出。为此,从考虑粮食安全的立场出发,运用粮食需求法,对贵州省2035年耕地保有面积进行初步推测,为新时代下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等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4种类型的耕地保有面积分别为145万hm2、194万hm2、272万hm2和350万hm2。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和耕地保护冲突较大,进行相关规划建设时需充分考虑耕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
  关键词:贵州省;耕地保有面积;粮食安全;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21)02-0088-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21.02.016
  Abstract:Guizhou Province is ecologically fragile, a large area of sloping farmland,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and land.From the standpoint of considering food security, this study used the method of food demand to speculate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2035 in Guizhou Province, which provides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d space plan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system and the protection of food security in the new er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ur types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for survival, subsistence, well-off and affluent were 1.45 million ha,1.94 million ha,2.72 million ha and 3.50 million ha, respectively.Econom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was relatively conflic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whe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Guizhou Province;cultivated land amount;grain security;the new era
  耕地是我們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基本条件,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大量增长,人们对营养的需求日益增大,而生产粮食满足人们对营养需求的耕地面积随着工业、建筑业的侵占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蔓延全球,部分国家或地区囤储粮食、限制或禁止出口粮食等现象频出,粮食安全问题越演越烈,激起了人们对耕地保护的深刻思考。为了控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耕地破坏现象,我国自1996年以来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国内相关学者认为,受益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效支撑着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开始实施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提升工作,与之前形成的耕地保护制度无法匹配,导致耕地保护工作的进程缓慢[1-6]。
  贵州属于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7],缓慢形成的浅薄且不连续的土层上植被生长缓慢、群落单一,生态脆弱,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了人地矛盾异常紧张[8]。据统计,2018 年贵州省耕地面积452.6 万hm2,15°以上坡耕地占47.66%,25°以上陡坡耕地和石漠化耕地及不宜耕地高达146.37 万hm2,占耕地面积 32.3%,适宜耕地面积为306.23 万hm2,但大部分都是中、低产田,面积达耕地面积的67.66%[9],同时,未开发利用地中有58.07%是裸岩石砾地,难以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紧缺[10],随着贵州城镇化进程推进,占补不平衡导致耕地质量和面积不断下降。本文从考虑粮食安全的立场出发,运用粮食需求法,对贵州省2035年耕地保有面积进行初步推测,为新时代下贵州省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等提供决策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为保障新时代下贵州省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和经济社会正常发展,从考虑粮食安全的立场出发,运用粮食需求法,遵循连贯性、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因地制宜、数据可获取性等原则,对贵州省2035年耕地保有面积进行推测。
  需要考虑粮食需求量、人口总量、粮食自给状况、粮食单产水平、粮食复种指数、粮食播种面积比例等因子,相关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贵州省统计年鉴、相关统计公报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Aq为耕地需求量(万hm2);Pt为人口总量(万人);Fd为人均粮食需求量(kg);Gr为粮食自给率(%);Ry为粮食单产水平(kg/hm2);Mi为复种指数(%);Xe为粮食播种面积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据来源
  根据需要,通过统计年鉴查阅到以下数据,具体见表1。
  2.2 人均粮食需求量
  人均粮食消费量是指每人每年消费的粮食总量,包含了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等。贵州省2010—2019年以来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值为416 kg/a,其中2019年已达到428 kg/a,见图1。
  中国农科院認为,人均年粮食消费量在250至400 kg/a时处于温饱水平,400至600 kg/a时才进入小康水平。此外,卢良恕院士提议全面小康水平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37 kg/a,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到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20 kg/a。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进行贵州省人均粮食需求量推测时,粮食安全标准不能太低,同时,要充分考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均粮食需求量不能定得太高。据此思路,结合国内卢良恕、鲁奇、陈百明、贺一梅等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按照贵州省过去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将粮食需求量分为4种类型,即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表2)。
  2.3 总人口
  采用常用的回归分析法和人口自然增长法两种方法,分别预测2035年贵州省常住总人口,取二者平均值作为最终预测值。
  回归分析法。将2010—2019年的贵州省常住总人口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见图2,得到回归方程y=1.38x2+2.24x+3267.58,R2=0.99。经计算得到2035年贵州省常住总人口为4142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法。根据自然增长法公式P =N(1+R)n,预测贵州省2035年常住总人口,式中P为2035年的人口总;N为基期年的人口总;n为年限;R为人口平均增长率。贵州省2010—2019年人口增长率见图3。
  2019年末常住总人口为 3623万人,2010—2019人口平均增长率为6.61‰,经计算得到2035年贵州省常住总人口为4024万人。
  最终总人口预测值。取上述两种方法预测结果的平均值4083万人为贵州省2035年总人口。
  2.4 粮食自给率
  粮食自给率是指当年粮食产量与粮食消费量之比,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贵州省2010—2019年以来的粮食自给率平均值为76%,其中2019年为67.82%,见图4。我国粮食自给率在95%之上,大部分省份都在90%之上。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实现完全自给;在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90%~95% 之间是可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90%,粮食安全的风险就会加大。按照上述区间范围,结合贵州实际情况,指定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4种类型的粮食自给率至少要分别达到100%、95%、95%和90%。
  2.5 粮食单产水平
  粮食单产是指平均每hm2种植粮食的耕地全年所生产的粮食总量。贵州省2010—2019年以来的粮食单产水平平均值为3690 kg/hm2,其中2019年为3879.96 kg/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20 kg/hm2。见图5。
  粮食单产水平一方面受光热水土、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种植意愿、科学技术等人为因素的控制。依据历年粮食单产水平的发展趋势,结合贵州省农业科学技术条件的逐渐提高,考虑未来惠农政策的稳定性、扶助举措的针对性和农民种植意愿提升的趋势,采用趋势法,得到趋势回归方程y=-6.2097x2+253.27x+3086.6,R2=0.9465,经计算得到2035年贵州省粮食单产水平为5473 kg/hm2。
  2.6 复种指数
  复种指数是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之比,反映种植业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土地利用程度。贵州省2010—2019年以来的复种指数平均值为118%,其中,2019年为123%,见图6。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条件的不断提高和对耕地利用的加强,耕地复种指数还将提高。依据历年耕地复种指数发展趋势,采用趋势法得到趋势回归方程y=-0.0007x2+0.0396x+1.0406,R2=0.99,经计算得到2035年贵州省复种指数为160%。
  2.7 粮食播种面积比例
  粮食播种面积比例是指粮食播种(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贵州省2010—2019年以来的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平均值为56%,其中2019年为48.81%,见图7。
  粮食播种面积比例是权衡种植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即在耕地上生产的经济作物越多,耕地的经济效益就越高。但目前由于市场的多元化,经济作物的市场价值不稳定,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后,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并不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不能作为衡量种植业发展水平的绝对指标。
  据此思路,粮食播种面积比例的推测应根据贵州省自然资源禀赋、区域产业特色和农民传统习俗,以经济效益为标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考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并结合贵州省历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例的发展趋势,指定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4种类型的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为90%、80%、70%和60%。
  2.8 耕地保有面积测算
  从考虑粮食安全的立场出发,运用粮食需求法,考虑贵州省粮食需求总量、人口总量、粮食自给状况、粮食单产水平、粮食复种指数、粮食播种面积比例等因子,分为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4种类型分别对贵州省2035年耕地保有面积进行初步推测。测算结果详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粮食安全法对贵州省2035年耕地保有面积进行初步推测,结论为贵州省如在百年一遇之大变局的极端条件下,解决生存问题的最低耕地保有面积为145万hm2,在建成小康社会之前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的耕地保有面积为194万hm2,在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耕地保有面積为272万hm2,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富裕水平的耕地保有面积为350万hm2。
  除本研究采用的6个因子外,影响耕地面积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国家政策因素占主导,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我省必须2020年保有耕地419万hm2,可由于我省属于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坡耕地面积大,占全省面积的61.01%[11],耕地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较差,建设发展都是占用较平的地方,所以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和耕地保护冲突较大,在进行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耕地保护和建设发展的矛盾。
  因此,耕地保有面积的推测应当更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测算方法除了本文运用的粮食需求法以外,还有预留法、最低人均耕地法、趋势预测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等方法,本文仅用单一的预测模型对贵州省2035年耕地保有面积进行初步测算,其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国家战略部署、农业资源配置、粮食供应市场、粮食和种子安全储备、人口回流、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因素,并结合贵州省的地形决定建设发展难以避让耕地、耕地坡度大质量低且地块破碎、粮食单产水平和自给状况长期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等方面的本底特征来开展耕地保有面积测算研究,更好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提供支撑,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蒋琳琳,赵姚阳.我国耕地保有量预测方法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3):134-138.
  [2] 贺一梅,杨子生.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人均粮食需求量分析[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08(7):6-8.
  [3] 杜为公,李艳芳,徐李.我国粮食安全测度方法设计——基于FAO对粮食安全的定义[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33(6):93-96.
  [4] 赵素霞.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耕地保有量目标预测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220-4223.
  [5] 朱高峰.基于耕地保护视角的耕地转型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9.
  [6] 吴宇哲,许智钇.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J].资源科学,2019,41(1):11-24.
  [7] 罗光杰,王世杰,李阳兵,等.岩溶地区坡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1):233-243.
  [8] 刘彦伶,李渝,秦松,等.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行轮作休耕问题探讨——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26(8):1117-1124.
  [9]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耕地保护情况的报告[R].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015-07-28.
  [10] 王永平,吴晓秋,黄海燕,等.土地资源稀缺地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以贵州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4,30(1):66-69.
  [11] 林昌虎,解德蕴,涂成龙,等.贵州山区坡耕地综合利用与整治[J].水土保持研究,2004(3):211-213.
其他文献
2021年是清华大学110年校庆。有这样一个家庭,50多年间,两代13人从清华毕业,人称“清华之家”!听说过他们的人都惊叹不已,而他们却自认平凡。  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普通人家要是出个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孩子,那肯定是非常光荣的事,其“家教宝典”也会备受追捧。那么这个“清华家庭”一下子就出了13个考上清华大学的成员,其中有什么教育秘诀呢?全家人在清华校门口合影聂昕与丈夫连铮唯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二次联席会议暨工作推进会。为进一步抓好全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上要求:强化责任担当,系统谋划推进。深刻认识到推进产改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髙产业工人素质的有力举措,要紧紧围绕全区发展需求,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金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冷晓燕,中共党员,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街道大海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扎根社区20年,2018年被省委评为山东省城市社区“担当作为好书记”并记一等功奖励;先后荣获“山东雀齐鲁和谐使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烟台市劳动模范”“齐鲁时代楷模”“山东勇于创新奖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摘要】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同时,历史学科有着非常强的趣味性,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并不十分乐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有效策略  初中历史知识比较多,内涵丰富,不仅包含我国从古至今
江苏省苏州市总工会办公室报道4月25日,江苏省首个“工匠日”在苏州设立。经苏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决定,自2021年起,每年的4月28日为“苏州工匠日”。设立“苏州工匠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重要指示,深人挖掘“苏作精神”内涵,助力打响“苏州制造”和“江南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是在人才建设领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提升工匠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工匠、学习工匠、关爱工匠的良好风尚,有利于推动苏州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由制造大
近年来,广西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习教育为主线,通过开展党员大学习、干部大培训、工作大研讨、思想大提升,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重视学习、倡导学习、引领学习。公司一直坚持“厚实、责任、进取”的价值观,践行“敢想敢干,干就干好”的精神,从而取得长足发展。
当下,胃癌综合治疗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2],但外科手术仍是胃癌患者唯一可能获得治愈效果的治疗手段。D2淋巴结清扫术是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标准术式,但由于手术较为复杂,即使经验丰富的胃癌外科医生也常常面临术后并发症的困扰,这也是早期西方学者质疑D2淋巴结清扫术的重要原因[3]。外科医生最为关注的外科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胰瘘、吻合口漏和腹腔感染。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筛选近30年来的相关文献,就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文献综述。结果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众多,涉及到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等,但目前的研究中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不够全面,因此仍缺乏能有效预测颈动脉狭窄外科手术风险的方法。结论充分认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多因素风险预测模型是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承办,中国记协机关工会、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乒乓世界》杂志协办的“中国记协·雪松杯”首都新闻界乒乓球团体邀请赛,5月22日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开赛。
逆向工程的内涵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也就是也存在的模型,通过研究现存的模型,发现其规律,通过改进、创新从而超越现有产品的过程。逆向工程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缩短新产品设计开发周期,大大降低设计开发成本,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后重点以具体设计实例,阐述了逆向工程关键技术在实际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