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任务教学法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定任务的难易程度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笔者借鉴Ellis对于任务难度决定因素的论述,从任务目标的设置和任务实施阶段两个角度,解决高级口语教学中任务难易程度的问题。以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为基准,为课程设置了总任务目标、分任务目标与各级子任务;并结合具体事例,针对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分别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任务难易度;梯度设置;实施阶段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在交际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模式。对“任务”的界定,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但在以下三方面达成了一致:(1)任务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2)任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开放性和交际性;(3)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相比语言形式,更关注语言意义。这正可以看作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所在。[1]简要地说,任务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理解和交际,来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自然而然地习得目标语,提高运用目标语的能力。
在任务型教学法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定任务的难度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话题。任务的难易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适宜的难度可以保证学习者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进行表达,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语言能力。
关于影响任务难度的因素,学界看法不一。Skehan从语言的复杂性、认知的复杂性和交际压力三方面划分学习任务的难度,并列举了可能对交际压力产生影响的五个因素:时间压力、方式、规模、利害关系和控制。[2]吴旭东指出影响学习任务难易度的是学习者、输入的语言和活动三大因素各自包含的成分。[3]Ellis指出,任务的难易度受任务本身的特征和属性,学习者的自身因素和任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三方面因素影响。Ellis归纳出影响任务难度的4个主要因素:材料、任务操作过程、认知过程、任务结果。[4]
笔者在分析和处理高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任务难度时,就是主要依据Ellis对于任务难易度影响因素的论述,从任务目标的梯度性设置和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两个方面来解决高级汉语口语课程中任务难易度的确定问题。
二、 任务目标的梯次设置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总原则,笔者将中高级口语大纲,设定为本学期的总任务目标。在总任务目标的指导下,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安排。笔者所采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准高级汉语口语》,本教材共包括十个主题。工作、文化与保护、宠物、遭遇、回家、教育、饮食、爱情、美、节日。笔者将这十个主题进行了重新分类和排序,按照教学目标的难度梯次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被作为分任务目标。
(一)通过合作来相互认识;通过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主题,训练学生针对熟悉的具体话题,运用目标语进行成段表达,从他人的叙述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阶段包括“宠物”、“遭遇”、“节日”三个主题。
(二)通过真实场景的设置,训练学生在不同场合的交际能力,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发表观点,倾听并做出回应。本阶段包括“工作”、“回家”、“教育”、“饮食”四个主题。
(三)进一步训练学生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对于较抽象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能力,针对抽象话题展开讨论,发表观点。本阶段包括“文化与保护”、“爱情”、“美”三个主题。
在分任务目标中,每一个主题是一个子任务,共十个子任务。这十个子任务又会被分解为很多子任务,这样的子任务会具体到每一课时。子任务难度设置也具有梯次,由易到难。如学习“教育”这个主题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探讨东西方的教育差异,笔者便根据课时将其分为三个子任务,这三个子任务的难度是逐步递增的。
1、交换和传递信息类任务: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信息交流,达到互相了解的活动。按不同的国家分组,两人一组来了解对方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经历。然后,让学生来谈对方的情况,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这训练了学生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类任务:笔者设置了两个情景,一个情景模拟的是孩子拿着低分数的试卷回家的情景;另一个是女孩第一次带着男朋友回家的情景,学生分别扮演女孩的父母和女孩的男朋友。学生被分成两组进行表演,一组由来自西方的学生扮演父母,来自东方的学生扮演孩子,另外一组则相反。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东西方教育和观念的差异。这样的任务训练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访: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分别采访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西方人。采访的内容包括:学生时代里,你最自豪的一件事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并在课堂上进行采访汇报,对比采访到的信息,尝试发表自己对于东西方教育差异的看法。训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和以目标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从获取的内容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笔者按照梯次性将学期课程分为总任务目标,分任务目标与各级子任务。各级任务紧密相连,难度依次递增,便于学生对于任务的解决,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 任务实施的阶段性
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任务实施阶段的考虑与设计,直接关系到任务的难度和效果。教师对任务具体实施阶段的有效控制和精心设计,是解决任务型教学中任务难易度问题的关键。Willis提出了任务的三个实施阶段:任务前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任务轮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和报告;任务焦点即任务后,包括分析和操练。[5]笔者参照Willis对于任务阶段的分类,来解决具体实施过程中任务难易度的把握问题。
1、任务前阶段:即常规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任务的情景中。在这一阶段,任务导入的方式非常关键。
任务的导入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如提问题、阅读短文、,也可以借助各种音频、视频。一般来说,视觉材料和书面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而口语材料难度则比较大,应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进行选择,笔者侧重于利用视觉材料辅以简单介绍,视觉材料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将要执行任务,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减轻任务要求带来的压力。
现以“文化与保护”这一主题中子任务的实施为例来进行说明。笔者设计的任务是:某一少数民族从前有利用桦树皮做画的传统,但是因为不盈利,大家渐渐的都放弃了,现在只有一个人会这样的手艺。但是,这个人年龄越来越大,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我们该怎么办?
笔者在话题和任务导入的时候,选择了视觉材料的方式。从网络上下载了京剧的脸谱、民间的剪纸、书法作品等图片。通过给学生们播放这些图片来导入话题,让学生们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对于其后的任务产生很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展示被列为民族遗产的桦树皮画,引入将要执行的任务。用简单的句式和常用词语向学生布置任务。
在通过提问导入任务时,应注意问题的发散性、贴近生活和层次性,这样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采用书面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内容的简明性,便于学生明确任务;采用口语材料的时候,应该重复至少两次以上,并加以必要的提示,避免学生因为没有理解而影响参与任务的积极性或者影响任务的执行。
2、任务环节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执行任务环节,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通过任务的完成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二是学习新知环节,学习完成任务必需的而又是学生不具备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任务执行过程中,多采取小组的组织形式。学生们在小组中与同伴协商,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在降低任务难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语言交际性的练习。一般来说,两人或三人一组是最佳的分组方式。
对于难度比较大或较复杂的任务,要降低其难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任务,由易到难,形成具有梯度的“任务链”。如“文化和保护”中的这个任务,就可以分解为两个子任务。一是让学生分组来说说自己国家文化保护的例子,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对已有实例的思考,为完成接下来的问题做准备。再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任务中的具体问题,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另外,执行任务阶段,教师对于时间的控制也可以调节任务的难度。在介绍任务和语言准备阶段之后,一般给学生5到10分钟的准备时间,增加他们对于任务的熟悉程度,降低因为压力带来的任务难度。
学习新知环节应该渗透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教师应该在学生执行任务之前,温习与执行的任务内容有关的词汇和句型,并结合课文给予补充和完善,自然进入新的语言知识项目的学习,为学生提供进行任务所需要的相关词语,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词汇库。借助这些词汇和表达法,学生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比较容易而且愿意展开对话和小组讨论。
3、任务后阶段:Wllis和Skehan认为,在任务后进行适当的讨论有益于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因为在执行任务时,如果教师不干预,则学生往往偏重意义,而忽略对语言系统长期发展有重大意义的语言形式。[6]所以,在任务后的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多完成的任务作出分析和评价,包括对学生错误的适当反馈,并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反思,关注语言的形式。在相关分析之后也可以重新执行任务,学生会对形式予以更多的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复杂性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任务难易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只有切实地把握好任务的难易程度,才能使这种教学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只是谈到了其中的某些方面,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盛双霞,基于任务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3期
[2]钱季玉冰,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课的任务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吴旭东,外语学习任务难易度确定原则[J],《现代外语》,1997年第三期
[4]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刘壮、戴雪梅,《任务式教学法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
[6]Skehan, 《语言学习认知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关键词:任务难易度;梯度设置;实施阶段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在交际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模式。对“任务”的界定,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但在以下三方面达成了一致:(1)任务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2)任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开放性和交际性;(3)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相比语言形式,更关注语言意义。这正可以看作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所在。[1]简要地说,任务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理解和交际,来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自然而然地习得目标语,提高运用目标语的能力。
在任务型教学法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定任务的难度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话题。任务的难易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适宜的难度可以保证学习者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进行表达,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语言能力。
关于影响任务难度的因素,学界看法不一。Skehan从语言的复杂性、认知的复杂性和交际压力三方面划分学习任务的难度,并列举了可能对交际压力产生影响的五个因素:时间压力、方式、规模、利害关系和控制。[2]吴旭东指出影响学习任务难易度的是学习者、输入的语言和活动三大因素各自包含的成分。[3]Ellis指出,任务的难易度受任务本身的特征和属性,学习者的自身因素和任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三方面因素影响。Ellis归纳出影响任务难度的4个主要因素:材料、任务操作过程、认知过程、任务结果。[4]
笔者在分析和处理高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任务难度时,就是主要依据Ellis对于任务难易度影响因素的论述,从任务目标的梯度性设置和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两个方面来解决高级汉语口语课程中任务难易度的确定问题。
二、 任务目标的梯次设置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总原则,笔者将中高级口语大纲,设定为本学期的总任务目标。在总任务目标的指导下,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安排。笔者所采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准高级汉语口语》,本教材共包括十个主题。工作、文化与保护、宠物、遭遇、回家、教育、饮食、爱情、美、节日。笔者将这十个主题进行了重新分类和排序,按照教学目标的难度梯次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被作为分任务目标。
(一)通过合作来相互认识;通过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主题,训练学生针对熟悉的具体话题,运用目标语进行成段表达,从他人的叙述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阶段包括“宠物”、“遭遇”、“节日”三个主题。
(二)通过真实场景的设置,训练学生在不同场合的交际能力,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发表观点,倾听并做出回应。本阶段包括“工作”、“回家”、“教育”、“饮食”四个主题。
(三)进一步训练学生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对于较抽象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能力,针对抽象话题展开讨论,发表观点。本阶段包括“文化与保护”、“爱情”、“美”三个主题。
在分任务目标中,每一个主题是一个子任务,共十个子任务。这十个子任务又会被分解为很多子任务,这样的子任务会具体到每一课时。子任务难度设置也具有梯次,由易到难。如学习“教育”这个主题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探讨东西方的教育差异,笔者便根据课时将其分为三个子任务,这三个子任务的难度是逐步递增的。
1、交换和传递信息类任务: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信息交流,达到互相了解的活动。按不同的国家分组,两人一组来了解对方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经历。然后,让学生来谈对方的情况,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这训练了学生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类任务:笔者设置了两个情景,一个情景模拟的是孩子拿着低分数的试卷回家的情景;另一个是女孩第一次带着男朋友回家的情景,学生分别扮演女孩的父母和女孩的男朋友。学生被分成两组进行表演,一组由来自西方的学生扮演父母,来自东方的学生扮演孩子,另外一组则相反。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东西方教育和观念的差异。这样的任务训练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访: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分别采访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西方人。采访的内容包括:学生时代里,你最自豪的一件事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并在课堂上进行采访汇报,对比采访到的信息,尝试发表自己对于东西方教育差异的看法。训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和以目标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从获取的内容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笔者按照梯次性将学期课程分为总任务目标,分任务目标与各级子任务。各级任务紧密相连,难度依次递增,便于学生对于任务的解决,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 任务实施的阶段性
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任务实施阶段的考虑与设计,直接关系到任务的难度和效果。教师对任务具体实施阶段的有效控制和精心设计,是解决任务型教学中任务难易度问题的关键。Willis提出了任务的三个实施阶段:任务前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任务轮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和报告;任务焦点即任务后,包括分析和操练。[5]笔者参照Willis对于任务阶段的分类,来解决具体实施过程中任务难易度的把握问题。
1、任务前阶段:即常规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任务的情景中。在这一阶段,任务导入的方式非常关键。
任务的导入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如提问题、阅读短文、,也可以借助各种音频、视频。一般来说,视觉材料和书面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而口语材料难度则比较大,应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进行选择,笔者侧重于利用视觉材料辅以简单介绍,视觉材料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将要执行任务,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减轻任务要求带来的压力。
现以“文化与保护”这一主题中子任务的实施为例来进行说明。笔者设计的任务是:某一少数民族从前有利用桦树皮做画的传统,但是因为不盈利,大家渐渐的都放弃了,现在只有一个人会这样的手艺。但是,这个人年龄越来越大,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我们该怎么办?
笔者在话题和任务导入的时候,选择了视觉材料的方式。从网络上下载了京剧的脸谱、民间的剪纸、书法作品等图片。通过给学生们播放这些图片来导入话题,让学生们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对于其后的任务产生很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展示被列为民族遗产的桦树皮画,引入将要执行的任务。用简单的句式和常用词语向学生布置任务。
在通过提问导入任务时,应注意问题的发散性、贴近生活和层次性,这样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采用书面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内容的简明性,便于学生明确任务;采用口语材料的时候,应该重复至少两次以上,并加以必要的提示,避免学生因为没有理解而影响参与任务的积极性或者影响任务的执行。
2、任务环节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执行任务环节,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通过任务的完成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二是学习新知环节,学习完成任务必需的而又是学生不具备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任务执行过程中,多采取小组的组织形式。学生们在小组中与同伴协商,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在降低任务难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语言交际性的练习。一般来说,两人或三人一组是最佳的分组方式。
对于难度比较大或较复杂的任务,要降低其难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任务,由易到难,形成具有梯度的“任务链”。如“文化和保护”中的这个任务,就可以分解为两个子任务。一是让学生分组来说说自己国家文化保护的例子,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对已有实例的思考,为完成接下来的问题做准备。再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任务中的具体问题,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另外,执行任务阶段,教师对于时间的控制也可以调节任务的难度。在介绍任务和语言准备阶段之后,一般给学生5到10分钟的准备时间,增加他们对于任务的熟悉程度,降低因为压力带来的任务难度。
学习新知环节应该渗透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教师应该在学生执行任务之前,温习与执行的任务内容有关的词汇和句型,并结合课文给予补充和完善,自然进入新的语言知识项目的学习,为学生提供进行任务所需要的相关词语,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词汇库。借助这些词汇和表达法,学生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比较容易而且愿意展开对话和小组讨论。
3、任务后阶段:Wllis和Skehan认为,在任务后进行适当的讨论有益于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因为在执行任务时,如果教师不干预,则学生往往偏重意义,而忽略对语言系统长期发展有重大意义的语言形式。[6]所以,在任务后的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多完成的任务作出分析和评价,包括对学生错误的适当反馈,并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反思,关注语言的形式。在相关分析之后也可以重新执行任务,学生会对形式予以更多的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复杂性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任务难易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只有切实地把握好任务的难易程度,才能使这种教学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只是谈到了其中的某些方面,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盛双霞,基于任务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3期
[2]钱季玉冰,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课的任务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吴旭东,外语学习任务难易度确定原则[J],《现代外语》,1997年第三期
[4]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刘壮、戴雪梅,《任务式教学法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
[6]Skehan, 《语言学习认知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