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主觀情绪控制的阅卷场,最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固化的写作模式,充满匠气的乏味作品,将阅卷者折磨得苦不堪言。此时,如果有一篇带着非凡个性的文章出现,一定会让阅卷者的心情发生改变。文贵出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便有“有创新”这一要求。新,表现在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方面。综观近年来高考满分作文,只要能够在以上方面展示出特色,均能够获得高分。
NO.01见解新颖,观点鲜活
写作议论文,观点是灵魂。从材料中提炼出新颖的见解,并围绕观点进行深刻论述,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整个写作的过程,便是思维发散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对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多角度挖掘,提炼出新奇的观点,给读者一种观点新奇的感觉。思维发散是以观察能力为基础的,每一种事物或现象,都是一个丰富的载体,都体现着方方面面的角度和侧面,备考过程中,以充分而细致的观察为基础,才能透过表面看到深刻的本质,才能产生“鲜活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
示例:以“路”为写作对象,有同学安排了这样一段:
同是面对一条路,为何一些人将其定位为错误,而另一些人在这条路上走得义无反顾?或许,有人会根据经验主义断言:是经验使然!因为人生阅历不同,对路的看法也不同,进而做出不同的决定。然而,又有谁能够断言这条路上的人将渐行渐远,无法回头?事实上,真正的建设者正是走在这些所谓的“错路”上,他们走在人迹罕至的路的前端,探索出一条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新路。因此,我们需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建设精神”。
其实,路的对错本身就是相对的,当代对于错的判断具有时代性,而建设者所做的往往不仅仅满足于当代,更要有超越时代的贡献。因此,当建设精神所指导的行动与主流思想相违时,我们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也应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做出理性的判断。
点评:表达对“路”的思考,作者从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认识入手,由“错路”的正确引出对创新精神的理解,以全新的见解展示出思维的深度。
NO.02材料新鲜,区分度强
如果说观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组成整个身体的血肉。现在高考的一大通病就是运用缺乏新意的材料,从而造成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局面,很难有区分度。真正的写作,是在平时大量积累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确定写作的角度之后,就需要我们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象,从社会焦点、生活现象、历史知识、课本内容等方面进行搜集,找到与写作中心相适应的鲜活典型的材料。同时,还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再创造,进而得出透彻的分析。
示例:写作“平凡人生”,有同学安排了这样一段: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梦想在哪里,生命的价值就在哪里。平凡的人生,因为有梦想为伴,同样精彩。“平凡中透露着追求,磨砺中展现着坚强。”打工人是乐观情绪的代表,是认清了现实,但依然带着积极与热爱生活的一句生活名片。就像笑是对痛的接纳和拥抱,“打工人”也是年轻人对疲惫工作的调侃和释然。“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话也可被理解为“打工人”以嘲笑面对现实,面对现实的毒打岿然不动,笑对生活。当代“打工人”,面对着较大的工作压力,难免会积累负面情绪,“打工人”一词微妙地表明大家工作的实质,同时用带着黑色幽默的方式自嘲贬低,宣泄情绪,宣泄过后依然积极生活。这份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是成就梦想的重要力量源泉。
点评:表达对话题的思考,作者选择了“打工人”这一流行语为材料,借助一些具体诗句,表现出这一流行语的社会内涵。
NO.03构思新巧,行文别致
文似看山不喜平。精巧的构思行文,别致的布局谋篇,能够让文章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构思新巧,不一定非要剑走偏锋,只要能够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之上,以恰当的布局,营造一种不同寻常的表现效果,如通过原点辐射展示中心,借助情境式开头点染意境,行文过程中关联相扣,交叉论述后观点并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灵感一旦被触发,思维一旦被激活,笔下的文章就一定能够让阅卷者爱不释手。
示例:写作“乡村发展与青年责任”这一话题,有同学安排这样一段:
问曰:“何为我的国?”对曰:“中华民族之鹏程万里,直上九霄;华夏子孙巨龙雄起,蛰渊初醒。傲立于世界东方,展示出蓬勃生机,此为我的国。”
又问:“国之根在何处?”对曰:“乡村,承载着民族的血脉,任何人都无法割舍。乡村,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情怀的地方。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便在她的短视频中展示出丰富的乡土情调。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迭重新具备美学意义,让人看到‘劳作’所带给人的生机。”
再问:“振兴乡村,谁堪重任?”对曰:“新时代如同一片沃土,孕育着一代代的新青年。新青年如同一位位运动员,传递着一把把不熄的火炬。故,振兴乡村,新时代青年之使命。且看,那位踏上贵州土地,在触摸乡村的气息后收获了丰盈的家国情怀的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乡村的魅力,毅然成为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时代先锋。”
点评:作者以三次问答组织写作内容,将国家、国家之根、青年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以精巧的构思表现严谨的逻辑。
NO.04发散推理,想象独到
推理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想象的作用固不可少。想象是人脑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思维尽情流淌的一次过程。推理时,如果借助丰富的想象,对写作对象进行更加生动的理解,并从中升华出与众不同的认识,就一定能够打动阅卷者。推理想象,就像一双美丽的翅膀,能够大大增强文章的意蕴。
示例:写作“世界与中国”,有同学安排了这样一段:
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教育体系,这一成果让国人振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加深,政治、经贸、人文等交流合作更加广泛。中国在扩大开放中深度融入世界,为各国发展带来了机遇,到中国商务合作、学习交流、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国际中文教育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可以想象,一位位外国友人沉浸于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传世文献,感受五千年文明的魅力;可以想象,一个个国家的大街小巷都播放着优美动听的中文歌曲,品味旋律中独特的意蕴……中华文明强大的吸纳融合能力保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世界各国在接受中文教育的过程中更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点评:表达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认识,作者在分析的基础之上,用两个“可以想象”引出未来情境,进一步深化了论述内容。
NO.05个性色彩,不落寻常
写作,应该遵循常规写法,但又不能钻在常规的套子里,让文章流于同质化。个性化写作,能够超越平凡的视角,找到不一样的感觉。备考过程中,如果能够关注社会每一个具有个性的现象,留心身边每一个平凡中不平凡的细节,体会人物身上怪异又合理的举动,并能够以超越常规的手法对写作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就会展示不同寻常的风格,成就独具特色的作品。
示例:写作“最佳状态”,有同学便安排了这样一段:
非常荣幸,我是一名学生,一名经历了多年的学习生涯之后总是徘徊在成绩的十字街头的学生。别说我学习成绩不好啊,我感觉那就是我的真实水平,那就是我在最佳状态下取得的最好成绩。什么?你说我这不是最佳状态,而是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好吧,我内心深处其实也隐藏着这个想法,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唉,什么是最佳状态?有的同学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找到了最佳状态,将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轻松之中取得了好成绩,那是让我羡慕的,是真正的最佳状态。有的同学从舒服的角度找到了最佳状态,将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看上去也在学习,其实学习只是牵绊自由的副业,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老师家长也说不出什么,每天早起晚归,但上课时睡得昏天黑地,还得告诉家长自己是怎样辛苦,最终博得家长的同情,比如我,就是个典型。坦白完了,心里也轻松了,以后,我也希望能够调整一下状态,将适合的变成最佳的。
点评:表达对最佳状态的理解,作者以情境设定的方式,在自嘲之中将内心进行了剖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思考改变。整个写作内容个性鲜明,思维别致。
NO.01见解新颖,观点鲜活
写作议论文,观点是灵魂。从材料中提炼出新颖的见解,并围绕观点进行深刻论述,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整个写作的过程,便是思维发散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对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多角度挖掘,提炼出新奇的观点,给读者一种观点新奇的感觉。思维发散是以观察能力为基础的,每一种事物或现象,都是一个丰富的载体,都体现着方方面面的角度和侧面,备考过程中,以充分而细致的观察为基础,才能透过表面看到深刻的本质,才能产生“鲜活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
示例:以“路”为写作对象,有同学安排了这样一段:
同是面对一条路,为何一些人将其定位为错误,而另一些人在这条路上走得义无反顾?或许,有人会根据经验主义断言:是经验使然!因为人生阅历不同,对路的看法也不同,进而做出不同的决定。然而,又有谁能够断言这条路上的人将渐行渐远,无法回头?事实上,真正的建设者正是走在这些所谓的“错路”上,他们走在人迹罕至的路的前端,探索出一条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新路。因此,我们需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建设精神”。
其实,路的对错本身就是相对的,当代对于错的判断具有时代性,而建设者所做的往往不仅仅满足于当代,更要有超越时代的贡献。因此,当建设精神所指导的行动与主流思想相违时,我们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也应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做出理性的判断。
点评:表达对“路”的思考,作者从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认识入手,由“错路”的正确引出对创新精神的理解,以全新的见解展示出思维的深度。
NO.02材料新鲜,区分度强
如果说观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组成整个身体的血肉。现在高考的一大通病就是运用缺乏新意的材料,从而造成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局面,很难有区分度。真正的写作,是在平时大量积累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确定写作的角度之后,就需要我们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象,从社会焦点、生活现象、历史知识、课本内容等方面进行搜集,找到与写作中心相适应的鲜活典型的材料。同时,还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再创造,进而得出透彻的分析。
示例:写作“平凡人生”,有同学安排了这样一段: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梦想在哪里,生命的价值就在哪里。平凡的人生,因为有梦想为伴,同样精彩。“平凡中透露着追求,磨砺中展现着坚强。”打工人是乐观情绪的代表,是认清了现实,但依然带着积极与热爱生活的一句生活名片。就像笑是对痛的接纳和拥抱,“打工人”也是年轻人对疲惫工作的调侃和释然。“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话也可被理解为“打工人”以嘲笑面对现实,面对现实的毒打岿然不动,笑对生活。当代“打工人”,面对着较大的工作压力,难免会积累负面情绪,“打工人”一词微妙地表明大家工作的实质,同时用带着黑色幽默的方式自嘲贬低,宣泄情绪,宣泄过后依然积极生活。这份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是成就梦想的重要力量源泉。
点评:表达对话题的思考,作者选择了“打工人”这一流行语为材料,借助一些具体诗句,表现出这一流行语的社会内涵。
NO.03构思新巧,行文别致
文似看山不喜平。精巧的构思行文,别致的布局谋篇,能够让文章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构思新巧,不一定非要剑走偏锋,只要能够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之上,以恰当的布局,营造一种不同寻常的表现效果,如通过原点辐射展示中心,借助情境式开头点染意境,行文过程中关联相扣,交叉论述后观点并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灵感一旦被触发,思维一旦被激活,笔下的文章就一定能够让阅卷者爱不释手。
示例:写作“乡村发展与青年责任”这一话题,有同学安排这样一段:
问曰:“何为我的国?”对曰:“中华民族之鹏程万里,直上九霄;华夏子孙巨龙雄起,蛰渊初醒。傲立于世界东方,展示出蓬勃生机,此为我的国。”
又问:“国之根在何处?”对曰:“乡村,承载着民族的血脉,任何人都无法割舍。乡村,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情怀的地方。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便在她的短视频中展示出丰富的乡土情调。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迭重新具备美学意义,让人看到‘劳作’所带给人的生机。”
再问:“振兴乡村,谁堪重任?”对曰:“新时代如同一片沃土,孕育着一代代的新青年。新青年如同一位位运动员,传递着一把把不熄的火炬。故,振兴乡村,新时代青年之使命。且看,那位踏上贵州土地,在触摸乡村的气息后收获了丰盈的家国情怀的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乡村的魅力,毅然成为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时代先锋。”
点评:作者以三次问答组织写作内容,将国家、国家之根、青年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以精巧的构思表现严谨的逻辑。
NO.04发散推理,想象独到
推理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想象的作用固不可少。想象是人脑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思维尽情流淌的一次过程。推理时,如果借助丰富的想象,对写作对象进行更加生动的理解,并从中升华出与众不同的认识,就一定能够打动阅卷者。推理想象,就像一双美丽的翅膀,能够大大增强文章的意蕴。
示例:写作“世界与中国”,有同学安排了这样一段:
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教育体系,这一成果让国人振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加深,政治、经贸、人文等交流合作更加广泛。中国在扩大开放中深度融入世界,为各国发展带来了机遇,到中国商务合作、学习交流、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国际中文教育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可以想象,一位位外国友人沉浸于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传世文献,感受五千年文明的魅力;可以想象,一个个国家的大街小巷都播放着优美动听的中文歌曲,品味旋律中独特的意蕴……中华文明强大的吸纳融合能力保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世界各国在接受中文教育的过程中更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点评:表达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认识,作者在分析的基础之上,用两个“可以想象”引出未来情境,进一步深化了论述内容。
NO.05个性色彩,不落寻常
写作,应该遵循常规写法,但又不能钻在常规的套子里,让文章流于同质化。个性化写作,能够超越平凡的视角,找到不一样的感觉。备考过程中,如果能够关注社会每一个具有个性的现象,留心身边每一个平凡中不平凡的细节,体会人物身上怪异又合理的举动,并能够以超越常规的手法对写作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就会展示不同寻常的风格,成就独具特色的作品。
示例:写作“最佳状态”,有同学便安排了这样一段:
非常荣幸,我是一名学生,一名经历了多年的学习生涯之后总是徘徊在成绩的十字街头的学生。别说我学习成绩不好啊,我感觉那就是我的真实水平,那就是我在最佳状态下取得的最好成绩。什么?你说我这不是最佳状态,而是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好吧,我内心深处其实也隐藏着这个想法,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唉,什么是最佳状态?有的同学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找到了最佳状态,将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轻松之中取得了好成绩,那是让我羡慕的,是真正的最佳状态。有的同学从舒服的角度找到了最佳状态,将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看上去也在学习,其实学习只是牵绊自由的副业,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老师家长也说不出什么,每天早起晚归,但上课时睡得昏天黑地,还得告诉家长自己是怎样辛苦,最终博得家长的同情,比如我,就是个典型。坦白完了,心里也轻松了,以后,我也希望能够调整一下状态,将适合的变成最佳的。
点评:表达对最佳状态的理解,作者以情境设定的方式,在自嘲之中将内心进行了剖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思考改变。整个写作内容个性鲜明,思维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