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被视为现在金融的核心,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重要的部分,它体现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从金融体制创新、完善金融监管等方面论述中国金融改革的热点问题和走向
关键词:金融改革;体制创新;金融监管
自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的必经之路,也成为国内外的热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重大的难题。在国际金融环境自由化的浪潮中,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及未来的趋势如何,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略陈己见。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中国金融组织结构的建立和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分设了专业银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先后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这样中国人民银行专注于国家货币政策。在94年实现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分离,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分离,推动了金融机构进一步的发展,在95年以法律形式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性质,行使国家的货币政策,四大国有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同时还成立了民生银行。最后,成立了投资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地方性的投资信托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二)资本市场在改革中的发展
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商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枢纽,直接影响企业行为和经济效率。在1990年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初步成立,为企业推出了融资平台,与国际金融体制逐渐接轨,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2005年4月进行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缺陷,使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
(三)金融监管在改革中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没有形成现在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在90年代初期,金融监管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资本市场逐步纳入中国监管框架。1996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行使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职责。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成立,统一监督银行、金融资产、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监管、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主要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金融变化万千,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不断出现,改革的任务日益加重。中国金融业面临自由化进程的艰难,金融创新不足,金融监管缺失或重叠等等问题,中国金融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银行业的改革
银行业是中国金融业的主体,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银行和现代银行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已经上市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深化分支结构改革,保持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稳定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要加强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分析研究,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系统,如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力度,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二)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抓好基础性制度建设,打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扩大规模,优化资本市场机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把规模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解决当前任务和中长期发展结合起来。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一是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做强交易所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市场,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二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础,继续推动境内优质大型企业和成长性中小企业上市,严格信息披露制度。三是加快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在中国比较薄弱,有很大发展潜力,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完善证券管理体制、市场发行机制。
(三)中国金融业务和监管的混合性趋势
近几年来,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发展方向。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严格规定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不能实现范围经济和协力优势。在相同情况下,同外资银行相比,不利于抢夺客户和占领市场,限制了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虽然中国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但是部分企业集团控股下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往来,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状态,这样使以机构性为管理特点的分业监管困难重重,监管效率低下,各监管机构可能对不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步调不一致,或是相互争夺权力或是相互推诿责任,造成过度监管或是监管漏洞。因此建立中国统一协调的、管理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具体可以成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对实行金融监管政策的统一制度和执行。
(四)推动中国金融业务和技术创新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深化程度远远不够,在金融领域的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尤其在金融业务中,商业银行利润主要依靠存贷差,缺乏国际竞争力,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大力开拓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推行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业务。继续发展封闭式基金,推行开放式基金。
参考文献:
[1]杨再平,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问题[J],管理世界,2010.04
[2]张大荣,日本金融及其金融监管现状[J],环球经济,2012.05
作者简介:申彦兵(1987-),男,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婷婷(1987-),女,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管理工程系,助理讲师。
关键词:金融改革;体制创新;金融监管
自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的必经之路,也成为国内外的热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重大的难题。在国际金融环境自由化的浪潮中,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及未来的趋势如何,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略陈己见。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中国金融组织结构的建立和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分设了专业银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先后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这样中国人民银行专注于国家货币政策。在94年实现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分离,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分离,推动了金融机构进一步的发展,在95年以法律形式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性质,行使国家的货币政策,四大国有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同时还成立了民生银行。最后,成立了投资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地方性的投资信托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二)资本市场在改革中的发展
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商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枢纽,直接影响企业行为和经济效率。在1990年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初步成立,为企业推出了融资平台,与国际金融体制逐渐接轨,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2005年4月进行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缺陷,使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
(三)金融监管在改革中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没有形成现在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在90年代初期,金融监管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资本市场逐步纳入中国监管框架。1996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行使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职责。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成立,统一监督银行、金融资产、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监管、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主要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金融变化万千,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不断出现,改革的任务日益加重。中国金融业面临自由化进程的艰难,金融创新不足,金融监管缺失或重叠等等问题,中国金融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银行业的改革
银行业是中国金融业的主体,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银行和现代银行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已经上市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深化分支结构改革,保持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稳定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要加强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分析研究,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系统,如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力度,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二)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抓好基础性制度建设,打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扩大规模,优化资本市场机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把规模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解决当前任务和中长期发展结合起来。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一是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做强交易所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市场,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二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础,继续推动境内优质大型企业和成长性中小企业上市,严格信息披露制度。三是加快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在中国比较薄弱,有很大发展潜力,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完善证券管理体制、市场发行机制。
(三)中国金融业务和监管的混合性趋势
近几年来,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发展方向。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严格规定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不能实现范围经济和协力优势。在相同情况下,同外资银行相比,不利于抢夺客户和占领市场,限制了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虽然中国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但是部分企业集团控股下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往来,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状态,这样使以机构性为管理特点的分业监管困难重重,监管效率低下,各监管机构可能对不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步调不一致,或是相互争夺权力或是相互推诿责任,造成过度监管或是监管漏洞。因此建立中国统一协调的、管理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具体可以成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对实行金融监管政策的统一制度和执行。
(四)推动中国金融业务和技术创新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深化程度远远不够,在金融领域的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尤其在金融业务中,商业银行利润主要依靠存贷差,缺乏国际竞争力,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大力开拓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推行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业务。继续发展封闭式基金,推行开放式基金。
参考文献:
[1]杨再平,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问题[J],管理世界,2010.04
[2]张大荣,日本金融及其金融监管现状[J],环球经济,2012.05
作者简介:申彦兵(1987-),男,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婷婷(1987-),女,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管理工程系,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