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民间情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h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文化异彩纷呈,婀娜多姿,各自散发出独特的芬芳,闪耀着截然不同的民族色彩。民歌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侧影,凝聚了世界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而情歌犹如民歌中的一颗夺目之星,在历史的积累与沉淀中毫不褪色。情歌的更新与发展,离不开对中西文化审美方式的关注、思索和研究。审视中西民间情歌感情表达方式的异同,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许多差异。对比两者的音乐表达与语言表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两种文化的历史个性和独特风格。对中西民间情歌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情歌 中西文化 表现手法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非常宝贵的组成部分,它根植于民间,是审美与实用、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统一,既蕴藏着民族精神,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我国著名学者乔建中先生在他的《中国经典民歌指南》一书中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不管他们住在高原、山地、平原、海滨还是森林、草原,不管他们选择何种生活、生产方式,也不管他们的历史有几百年或几千年,他们都会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独有的歌声。这歌声,是世世代代生活在不同土地上的人们‘矢口寄兴’‘放情长言’之唱。是世界上许多古老文化的原发点”。而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唱民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它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方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流之一贯穿其中,他把乐作为一种教化工具,注重发挥“乐以治世”的社会功能,提出“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追求“尽善尽美”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等思想。正是受到这样的影响,人们在音乐的感情表达方面,已不单纯是“乐者乐也”的宣泄工具,而是负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追求、行为规范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人的感情表达往往崇尚委婉与含蓄。而西方文化却是以古希腊文化为基础不断深化演进,它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求真,故其感情表达直白、坦诚而热烈。例如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萨福,是当时最富盛名的歌手,她的情歌善于抒发恋人间的情爱与悲伤,其感情真挚,音乐性极强,具有特别感人的艺术魅力。
  众所周知,爱情被人们公认为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它一经灵心善感的歌者吟咏和精湛的艺术加工,最易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情歌作为民歌中最精美的艺术品种之一,是特殊形式的爱情语言,中西民间情歌中那些情真的唱词、意深的旋律,每每如刀刻石一般铭刻在人们的心扉。审视中西民间情歌感情表达方式的异同,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许多差异,对比两者的音乐表达与语言表达,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历史个性和独特风格。在此,我们把中西方的民间情歌放在一起,以细致的观察、冷静的分析、科学的认识、理智的沉思进行比较研究,就可以找到它们不同之中的相似之处,进而可以找到这些相似之中的细微差异,从而得出理性的结论。以下,试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就中西民间情歌的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第一个把华夏民歌编辑整理刊布后世的人是鲁国学者孔丘,但是早在诗经问世前,民歌就已响彻长江黄河两岸。传说长江上游的涂山脚下,治水英雄大禹的妻子涂山氏苦苦守候治水13年未归的丈夫时,就唱过一首闻名千古的情歌——“候人兮猗”。经过历史岁月的冲刷、研磨,它仅仅留下了四个字:候人兮猗。但请想想,这位妇人的一声“等啊,等人啊”,不是有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气势吗?这种期盼,在后世民间之唱中,被不断重复、演绎,以至到了20世纪,我们照样能听到它们:
  “高高山上一树槐,
  手把栏杆望郎来,
  娘问女儿你望啥?
  我望槐花几时开。”
  这首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第一句以高山、槐花起兴,其旋律高起,给人以放眼望去视野开阔的感觉。第二句歌词中的“手”“望”,生动表现了沉浸于幸福爱情之中的姑娘,急切张望心上人的神情和心态。第三句旋律的开始音较低,似模拟年迈之人低嗓音的效果,使曲调趣味横生。末句“我望槐花几时开”,通过放慢的结束句来显示姑娘故作镇静、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母亲怎么会不了解自己女儿的心事呢,只是中国的母女就是这样,彼此心知肚明,言语却丝毫不予点破。如果让一个西方人欣赏这首情歌,他或许很不容易理解其中的韵味所在,因为西方人的感情表达是直白、坦诚、热烈的。就拿一首白俄罗斯的《不要责备我吧,妈妈》来说吧,同样是对母亲说的话语,这首情歌与《槐》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
  “不要责备我吧,妈妈!我是那样爱着他。
  没有他,我一人生活多么痛苦忧伤。
  忽然平地起了风波,我的心被粉碎了。
  不知道我该怎么办好,我只能哀哭彷徨。
  一切我都不感兴趣!一切我都不喜欢!
  我的心像火焰燃烧,我愿为他受凄凉。
  不论白天不论夜晚,不论是醒还是梦。
  泪水朦住了我的双眼,只想飞到他身旁。
  我不要珍宝和锦缎!也不要任何嫁妆!
  只要我能见到他呀,我的心就亮堂堂。
  可怜我亲爱的妈妈!不要再来责备我。
  我的命运该就是这样,他永远在我心上。”
  就这首歌曲的歌词,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金发美少女,为了自己的爱人,跪在自己的母亲前,表白着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她将自己内心的渴望、痛苦和幸福一览无余地展现给自己的母亲。“不要责备我吧,妈妈!”说明即使母亲反对,她也会为自己的爱情而坚持到底,“我的心像火焰燃烧,我愿为他受凄凉”“只要我能看见他,我的心就亮堂堂”,多么直白的宣告,多么撼人的感情啊!
  以上两首情歌它们的曲式结构都是四句式的。然而《槐》是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不》是西洋的小调式,风格截然不同。《槐》与《不》的主音相同,节奏节拍不一样,《槐》是略带自由的2/4拍,而《不》则是严整的3/4拍。《槐》的音乐旋律既有融合了亢奋与清丽的一面,更有细腻与柔润的独特个性,表面平淡、含蓄,实质却火热、急迫,可谓含蓄不尽、韵味无穷。《不》每一句都是从弱拍唱起,而且每一句的第一小节都是富有特性的带附点的音符,这种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与这种特殊节奏型的结合,使音乐既有真挚优美、坦诚直率的一面,又给人以坚定的信念。
  中国的民间情歌多借物传情,一语多意,通过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寄托思想感情,如民歌《人家都在你不在》:
  “盘算起亲亲跑口外,泪蛋蛋流得泡一怀。
  刮起了东风水流西,看见了人家想起你。
  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
  你走口外亲亲上后套,你扔下了妹妹好孤少。
  你走口外亲亲上后山,你扔下了妹妹受困难。
  你走口外亲亲没有安住家,你叫我少食无燃怎见活。”
  这是一首山西河曲的民歌,歌词的第三段“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以无生命的山、水、石头来比喻有思有情的“亲亲”,歌声似乎在问,连它们都知道应该“在”一起,而人为何不能相守呢?它把人的期盼、思念写到了一种极致。而西方人却放任激情如狂风暴雨式地席卷一切,包括理智甚至生命,如匈牙利的民歌:《让我死,让我死》
  “让我死,让我死,让我离开人世,
  让我就此长眠,坟墓里去安息!
  为了你,亲爱的,我才这般痛苦,
  不想吃不想喝,每天在受折磨。”
  这首富有伤感色彩的民歌,开篇就是令人震撼的“让我死,让我死”,歌中唱出为了心爱的人所承受的内心折磨和情感煎熬,为了爱不想吃、不想喝,忧伤寂寞,孤独苦闷,饱尝着失去爱情后的万般苦楚。表现出了因美好的爱情从此失去,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唯有去死似乎才能解脱不堪忍受的凄凉绝望之情。
  我们仅从歌词方面对二者加以比较,就可以感觉到中国人在感情表达上多给人以幽怨凄婉的感觉,所体现爱情的甜与苦都是温和与柔软的,而西方人感情的表达则是或激情澎湃或悲恸苦闷的,他们表现的爱情的甜与苦是张扬而又棱角分明的,具有激进开放、直率大胆的一面,奔放、坦露为其特征。
  通过以上四首歌曲的比较,中西民间情歌的表现手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括:
  就调式而言,中国民间情歌的旋律主要采用五声调式的体系,这种体系是区别于西方歌曲调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西方民间情歌以大小调体系为基础,这两种调式体系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旋律方面,中国民间情歌的旋律是以线的形态做横向运动的,它“是一种非几何化的线条”,通过运用我们本民族特有的音乐语汇,使音乐的旋律含蓄、幽婉、虚幻、深邃。这种表面上简略的音乐表现形式,包容性更大,联想空间更广,为人们留足了体验、感受弦外之音的余地。除此之外,还常常在旋律进行中的音与音之间运用装饰的手法,曲曲折折、变化无穷的“弦外之音”要比实际记谱丰富得多,这在我国的民歌中到处可见,体现了我国人民特有的审美感。在西方民间情歌中,旋律同样作为整个作品的主要部分,它注重逻辑的思维,借助和声、复调、配器等手法制造冲突,把主题表现得直率、具体、逼真、深刻,这种“深刻”是明晰的,是能够诉诸理性的。另外,在西方音乐的旋律发展过程中,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注重的是到位和准确性,较少细腻委婉、曲折迂回及装饰性(“弦外之音”)的东西。这种特有旋律表现手法的效果就是直截了当、庄严、浓重、奔放、崇高、神圣等,其音乐进行的特征主要是几何形的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民族的思维特点及审美感。
  从节奏上看,我国民歌大都节奏自由,无明显的旋律性节拍重音,尤其在历史上的记谱法中,没有形成音高和节奏的精确量化和特定的符号,没有特别独立的表情、速度、力度、节拍等规范体系,所以给予演唱者创作的自由度和不确定性很大,这种风格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一些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而西方音乐的节奏体系具有明确的节拍重音,由于受五线谱那种坐标图表式的记谱方法的精确规定,其音高、节奏、强弱等一目了然、确定无疑,给予演唱者二度创作的余地要小得多。这种节拍点的严密性主要是按严格数学数字规定所构成的时间关系,如2/4拍中有1个二分音符、2个四分音符、4个八分音符、8个十六分音符的等分原则。
  在音乐表现手法方面,我们通过演唱可窥见一斑。中国人在演唱时主要强调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声音“沉于底,贯于顶”方可使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甚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竭”。如演唱《槐花几时开》时,我们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在连绵不断的状态下那种以声传情、寓情于声的韵味与魅力。而在演唱西方民间情歌时,强调呼吸,讲究气息的“连贯”性,其科学性在于以少量气息获得丰满的共鸣,达到最好的歌唱效果。如演唱《不要责备我吧,妈妈》时,为表现歌者的感情,演唱时气息的运用就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会获得通畅、舒展、松弛、优美的声音,也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音乐所传递的感情。
  综上所述,中西民间情歌的感情表达不同,归根结底在于其哲学基础的不同,其中思维方式是体现中西方哲学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综合,西方人的思维特点是分析。中国自古以来,音乐就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而存在,古人评价艺术的标准始终是“琴、棋、书、画”四样在一起而论的,而西方人则把音乐早已分为声乐、器乐、和声、配器、曲式等各种分门别类的独立的音乐文化而存在于诸多文化之中。中国人的音乐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事物各方面的普遍性,而西方人的音乐,则是从微观处着眼,将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地考察。这种差异,可看作是形成中西民间情歌乃至中西音乐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与西方情歌之奇葩,各自摇曳着独特的风姿,散发出截然不同的芬芳,闪耀着截然不同的民族色彩。我们应以平等的态度和对话方式,对中西民间情歌表达方式的差异进行研究,客观对中西民间情歌这一特殊文化的复杂性与多层面性加以认识和区别。中西民间情歌的比较和研究,是为了融合出新、繁荣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当然,这种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不能因出新与发展,丢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民间情歌的出新与发展,离不开对中西文化审美方式的关注、思索和研究。
  
  作者_段晋中
  Author_Duan Jinzhong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张鸿懿、张静蔚.中国名曲欣赏.北京出版社.1987.
  [4]温恒泰.外国民间歌曲选(第一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5]周青青.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6]梁一儒、卢晓辉、官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7]翟社泉.我国民族声乐与欧洲传统声乐的比较分析.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8]杨中华.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学术定位.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
其他文献
钢琴具有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的特点,因此在声乐演唱中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用钢琴为歌曲即兴伴奏,可以帮助歌曲更深层次地表现音乐背后的情感色彩。本文通过列举高师学生钢
构建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的基本目标,是使作为微观经济基本主体的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济主体,崇独立、找市场、趋利润、
性是维系你和他情感的一条最重要的纽带。不少人部认为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话题,属于个人隐私。但你知道吗?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你和他之间可能很少就“性”事进行沟通,结果致
大汗天下传媒有限公司(Da Han World Media Co.,Ltd)是一家卓越的经纪管理与娱乐制作机构,拥有丰富而广泛的传媒与娱乐资源,致力于艺人经纪、影视剧生产和电视节目制作。公司
自17世纪的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在众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喜爱的还要数柴科夫斯基的《
本文通过讲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另外的美感”的过程与感受,阐明自己在普通高等院校现代舞教学过程中的发现和探索。旨在让学生们体会现代舞的精神追求,在重新认识自己的
在构建主义的理论视野中,分层协作教学理论和发展个性的弹性教学理论,为高师钢琴教学法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教师职业意识为导向、以构建基础音乐教师、基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去年8月,我指导的一名9岁学生在第12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省内选拔赛中获得业余三组第一名,获得赴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消息传来,我在高兴之余感到身上的
灯箱广告、传单广告、气球广告等广告形式对人们来说都不陌生,但用身体做广告的活体广告并不多见,这种广告形式不仅随意而且传播度高,并且这种活体广告成本低,效果绝佳。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