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制高考模拟试题的还原与审视(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fwe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实用文本阅读版块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着重考查学生的内容分析与理解能力。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实用文本阅读模拟命题实践要做到:语料的选取要立足于主题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命题的内涵要充分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和语文课程标准,创设科学而合理的丰富情境,调动学生课内外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在测试任务中呈现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落实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 高考模拟命题;实用文本阅读;命题审视
   随着新课程高考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基于此认识,笔者结合自身创制高考模拟试题实践,提出一个建立在课程目标基础上的高考实用文本模拟试题研制框架。
   一、命题文本:“公园城市”非连续文本
   【拟题文本】
   笔者结合陕西省2020年12月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实用类阅读命题实践过程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公园城市”无疑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园的建设高度重视。
   (摘编自360图书馆《公园城市系列谈(一):公园城市的背景、内涵和理念特征》)
   材料二:
   规划是一座城市的发展蓝图,总规更是在为城市未来“画像”。成都将建设公园城市的美好愿景,首先落笔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202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方位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成都将公园城市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新模式,坚持以“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为遵循,坚持奉公服务人民、联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推动转型,凸显生态价值,不仅为新时代城市价值重塑提供了新路径,在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
   行动不断,发力不止,创新不歇。2018年7月,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正式提出“公园城市”内涵:公园城市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摘编自《“公园城市”描绘城市发展蓝图》)
   材料三:
   城市的本质在于提供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公园城市作为回应新时代人居环境需求、塑造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实践模式,具有一系列体现时代特点的重要价值。
   公园城市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视野在城市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園中的城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公园城市坚持用美学观点审视城市发展,通过以形筑城、以绿营城、以水润城,将城市全部景观组成一幅疏密有致、气韵生动的诗意城市新画卷,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现代城市新意象。
   公园城市通过构建多元文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在城市历史传承与嬗变中留下绿色文化的鲜明烙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公园城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主引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和绿色资源体系,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形成转型发展新路径。
   公园城市坚持以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为方向,着力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在城市绿色空间中设置高品质生活消费场所,让市民在公园中享有服务,使闲适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摘编自范锐平《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命题材料由三则非连续文本组成,以“公园城市”为中心话题,分别从以下几个不同视角进行阐释与介绍。
   材料一:介绍了“公园城市”这一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介绍成都公园建设发展规划前景及提出“公园城市”内涵。
   材料三:指出公园城市具有时代特点的重要价值。
   【核心价值】
   本试题选取“公园城市建设”系列文本为组合材料,提出“公园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建设策略,突出公园城市“绿色、共享、协调、创新、开放”等特点,凸显生态价值以及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理念。
   二、命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目标部分提出: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1]
   本题设定“公园城市建设”社会情境,2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综合考查信息性阅读的能力,首先,要做到熟悉实用性文本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以及体式惯例等;其次,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做到理清文本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文本材料的内容,正确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作者创作的基本倾向,并理解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发展新的观点;最后,在不同文本之间建立联系,比较多则文本在内容呈现、材料运用、观点表达、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关键信息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三、命题过程:“公园城市”非连续文本命题多维观察
   (1)命题呈现
   4.下列关于“公园城市”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其他文献
良好的餐桌礼仪(二)  在西餐桌上,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如:不要取食右手边的食物,它是传给你右座的客人的;多次取用食物时,要把盘子连同叉子一起递给女主人;吃沙拉时,要用右手拿叉子,等等。  (6) Helping yourself and saying no:  If someone passes food around, he will put the dish at your left han
【编者按】诗言志,表心声。读诗,写诗,读的是文化,写的是胸襟与抱负。诗歌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读诗写诗,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灵魂。这不,防城港市上思县的民族中学就特地开办了诗词写作兴趣班,鼓励同学们努力创作古体诗和现代诗。现刊发部分,以扬诗风。  绝句  12(1)班 黄海南  夏夜露似珠,辗转不能寝。  忽闻庙鼓声,双泪思家亲。  月光寒  10(8)班 黄剑春  透窗静望夜,
【教学设想】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部编初中语文8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里的一篇课文,属于游记散文。作《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教学设计,笔者看重课文能提供较大活动施展空间这一文本特质。故而心生活动立意建构课堂的设想:从体察一滴水叙述视角的独特、巧妙切入,以信息能力的培养为落点,通过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活动安排,搭建语用场景,引发、驱动实践学习,打通学生在由掌握游记散文知识过渡到生成语用能力过程中的壁垒和隔障,
摘 要 说明性文章“四要素”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屡被批评,却难以改变。就初中学段而言,这样局面的产生,其根源还要归结到课程标准对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目标陈述的偏颇。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应当以建构读者的主题信息网络为目标,并围绕此探寻教学路径,依从读者对信息的提炼组织、评估筛选、拓展重构、交流完善的阅读认知和体验过程设计教学,开展活动。  关键词 主题信息;说明性文章;教学目标;教学路径   说明性文章阅
为什么素色的花通常比艳色的花香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花香扑鼻的花一般都是素色的,而艳色的花通常没有香气,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植物来说,开花是为了结果。色彩和气味都是植物引诱昆虫传粉的方法。而昆虫对花朵的要求,远不如人类对花朵的要求那样苛刻。许多昆虫单凭颜色,就能准确地识别出它需要的花朵,而花儿发出什么气味,昆虫是不会关心的。而有一些昆虫,对于花朵散发出来的气味的反应则非常灵敏,仅仅凭着这种灵
在无数个漫长而幽深的夜晚,它独自接受着黑暗的孤寂和清冷,然而它的内心却仿若冰山下的火种,充满着自信和希冀,因为它相信有朝一日,满天的星辰都会为它歌唱。  小时候便听说昙花一现的成语,觉得这花太过可惜,穷尽一生,却只换来流星般短暂美好的时刻。直到爷爷也种起昙花,我便时时观察它,总在想着,它如此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想起爷爷种的其他花,即使在含苞时,也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赞美,到了花开时节,更仿佛众星捧
又一个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二岁的生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传统的文明古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以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就让我们满怀爱国的热情,学习一些课外的,但同样让人感动的爱国诗词吧!    1.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这首《共青团之歌》唱出了青春的活力。青春之歌,曲调高昂。我们是青春路上的向日葵,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青春是跳动的音符。一路欢唱,触动了我们的向日葵之心。在和谐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羞涩地从湿润的泥土中探出绿色的小脑袋。连绵的黄土地上,便开始闪耀着星星点点的绿光。那是青春在悄悄发芽,青春之光在微微闪亮。  青春的世界里,到处
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汉语有独特的造字、遣词、用语及其表情达意的方式,因而也有自己的读解方式。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训诂学理论,留下丰富的训诂资料。汉语文的文本解读首先要从训诂学的角度解读,可从“形训”“声训”“义训”等方面进行,需要恪守传统训诂的边界。  一、“形训” 的解读及其边界  1.形训解读 所谓“形训”解读,就是采用训诂学形训的方法,通过字形分析解释字义,突破关键节点,以解读文本的阅
概念磁悬浮沙发  躺在这个浮在空中的云朵状沙发一定超舒适。它采用磁悬浮技术,在底座所产生的磁力支持下,柔软的上半部分是浮动的。结束一天疲惫的学习后回家躺在上面放松那是多么的惬意!还能有比这样更舒服的方式吗?    独特的云朵雨伞  过去的雨伞基本上都是用撑开的方式打开,而荷兰设计师设计的云朵状的雨伞却是用充气的方式,可以很方便地用内置在伞把里的气筒来充气。使用这种伞的时候看上去就像是天空中飘着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