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自然角里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活动。种植活动它不仅仅体现在单纯的种植活动,更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活动,通过种植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协商、合作、测量、管理、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本文主要以前期调研—种植的头脑风暴;初期实施—小组自主式的操作模式;中期监测—小组合作式的项目管理;后续推进—小组研究式的项目跟进;后期品味—小组实践式的食物探秘等多种策略,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幼儿自主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丰富探索经验。
关键词:小组合作;项目活动
关键词释义:
小组合作即指幼儿以分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前期调研、初期实践、中期监测、后续推进、后期品味的种植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在本文中主要指幼儿将种植项目活动分为期初选种、投票分组、分配任务、动手实践、探究奥秘等若干个小分支,以便教师更好的管理和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有效资源,让幼儿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不断的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近年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虽然也在逐步的优化,但是教师包办、幼儿间缺乏互动联系、记录表流于形式等现象依然存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幼儿的天性,发挥自然角最大的优势,让幼儿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幼儿在活动中对自己种的植物形成责任心,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的种植项目活动应运而生了。
二、由种植区种植引发的项目活动
(一)前期调研——种植的头脑风暴
1.种植什么 运筹帷幄
项目开始前,教师通过给幼儿布置小任务“请幼儿与父母一起上网查找关于适合本季节种植的植物”,丰富幼儿的认知,为接下去的谈话活动做足准备。此环节为接下去的种植项目做了很好的铺垫,能充分激发幼儿对种植项目的兴趣。
2.自主投票 个性分组
教师将幼儿们提及的植物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并通过投票的方式,让幼儿选择一种最喜欢种的蔬菜。在投票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请幼儿在自己最喜欢的植物上贴上宝贵的一票。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为接下去开展的种植活动做准备。
幼儿投票如下:青菜4人,白萝卜2人,胡萝卜13人,土豆7人,白菜2人,芹菜0人,如此不均衡的人数分类,显然不利于接下去的项目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将票数进行一定的均衡,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和策略,将每组人数调配在6人左右。
3.讨论种植 准备材料
人数确定好后,材料的准备和日后的管理又是一大难题。因此,教师通过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我们种植蔬菜后,由谁来管理呢?”幼儿说到:“可以轮流!”老师追问:“怎样轮流呢?”又有幼儿说:“可以按组员人数进行每天轮流。”可是在实际绘制轮流表的时候,幼儿们又遇到了问题,“一个星期只有五天,可组里却有6名孩子,那怎么办呢?”有幼儿又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可以有一天安排两个人共同来照顾,这样正好一周轮一次。”
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实际去解决这些问题,幼儿们通过集体的智慧,讨论出种植需要的工具有铲子、锄头、泡沫箱、种子,还有的幼儿说到了种植需要的条件,如阳光和水等。之后,教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们按组别来讨论、协商各自带什么工具和材料,有的幼儿认领了种子,有的幼儿认领了种植用的泡沫箱,有的幼儿认领了种植用的工具……
(二)初期规划——小组自主式的操作模式
1.小组团讨——分配任务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集体的智慧,讨论出种植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后,教师抛出问题“那小组成员间自己商量,如何分配任务?”,这个环节中就能够很好的发展幼儿的协商能力,他们要相互协商好谁带泥土,谁带种子,谁带工具等进行任务分配的问题。
2.小组合作——一共同装饰
种植活动要开始了,班上的几个女幼儿说:“老师,这白白的泡沫箱一点都不好看,我们把它打扮打扮吧。”基于幼兒的学习兴趣,老师也提供了彩色的不干胶、油画棒、彩色笔等材料。幼儿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有的幼儿用彩色的不干胶剪了很多的花贴在泡沫箱上,有的幼儿用彩色笔花了很多的花草在泡沫箱上,还有的幼儿用油画棒画了一些彩色的波浪在泡沫箱上……瞧,一只只富有生命力的泡沫箱就诞生了。
3.祖辈参与——项目支持
接下去就是种植的环节了,这也是最激动的时刻了,幼儿们忙的不可开交,有的幼儿用铲子把袋子里的泥铲到泡沫箱里,有的幼儿用小铁锹在给泥土松土,有的幼儿把种子洒在泥土里,还有的幼儿在忙着搬运小工具……在种植活动时,又能很好的体现出了幼儿之间的团结互助能力,一起铲泥土,一起种植,活动后又忙着一起整理等。
种植活动从刚开始的话题讨论到确定小组人员再到拿工具材料,整个过程中少不了家长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在种植当天,好几个家长都主动的来参与这次的种植活动当中,家长的参与让幼儿们兴奋不已,更让这次的种植活动更加井然有序的开展。
(三)中期管理——小组合作式的项目管理
距离种子播种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幼儿们从最初的选种—播种-照顾-记录,看着种子一天天的长大,变成小芽芽;小芽芽一天天的长大,变成小苗,再到现在长出了大片的叶子。看着植物的点滴成长,相信幼儿一定会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因此,通过这个“小汇报”的形式,即能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达,又是对植物的变化进行了很好的梳理。
1.小组汇报 经验碰撞 教师请每个组的组长拿着记录本,对这段时间里观察到的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行简单的汇报。杭杭是白菜组的组长,她手上拿着记录本,边翻边说:“刚开始,我们观察到种子有点冒芽了。”……
2.遇到难题 群策群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小难题,当面临难题时,教师选择站在幼儿的身后,细观孩子的变化,在幼儿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因为教师相信我们的幼儿完全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案例:测量土豆长高了
开学后的第一天,土豆组组长馨馨带来了土豆。小朋友发现土豆长高了很多。
幼儿纷纷前来围观,老师说:“那我们来想想办法吧!”老师的问题一抛出,幼儿马上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杭杭用手指着种植区的展板说:“要不,我们就用这个吧,老师,你来帮我们裁成条状。”
3.动手实践 突破难题
当幼儿想出用KT板做尺子的材料后,教师马上提供了充足的材料支持。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是仅仅提供材料,而对于怎么做尺子的问题还是选择了保留,相信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想出解决策略的。
案例:制作尺子
老师将KT板切割成了长40厘米,宽5厘米的长条形若干,还有尺子、铅笔,并把这些材料投放到了区域活动当中。杭杭拿着KT板,皱着眉头,说:“这个刻度该怎么来画呀。”瑶瑶拿着一把尺子,对杭杭说:“你可以看看这把尺子,比着来画。”听完瑶瑶的话,杭杭把尺子整齐的叠放在KT板上,慢慢的画起先来,并从下到上写上了1、2、3、4……的数字。
(四)项目生成——小组研究式的项目跟进
1.发现秘密 众说纷纭
案例:土豆的叶子变黄了。
一天早晨,贝贝走过土豆种植区,突然大声的叫起来:“你们看,土豆的叶子怎么变成黄色了?”听到她的叫声,宝宝蹲下来,把头一歪,说着:“真的,下面也有一些叶子变黄了。”洋洋蹲下来,摸摸土豆的叶子,说:“你们看,它的茎也有点变得枯萎了。”
2.初步猜测 探究奥秘
指南中指出“成人,特别是教师的参与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当幼儿有疑问时积极对待并和幼儿一起讨论,当受到邀请时作为一份子参与幼儿的探究,认真并热情地倾听幼儿的表达和分析交流并给予适当的回应,都是对幼儿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在此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即“发现土豆的叶子变黄了”,并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探究活动当中,能更好的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案例:土豆的叶子为什么会变黄色。
这时,老师摸摸他们的脑袋说:“为什么会变黄呢?”洋洋说:“也许是它很久没有喝水了吧!”贝贝说:“那我们就给它多浇点水吧!”宝宝说:“我去拿水壶”。很快,宝宝就接来了一大壶水,并给土豆喝饱了水。接下去的几天里,土豆组的小朋友也都每天按时按量给土豆浇水。
3.再次设疑 寻觅答案
当幼儿基于土豆叶子变黄,不是因为缺水的问题而再次疑惑时,教师并没有给予答案,而是将以建议查阅资料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找身边人寻求答案的方式来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案例:土豆的叶子怎么还是黄色的
土豆组的幼儿们都闹开了,贝贝说:“明明每天都给土豆浇水了,怎么叶子还是黄的?”洋洋说:“对呀,你们看,它连新长出来的小叶子都是黄色的了。”贝贝说:“谁来拯救我们的土豆。”洋洋掰开黄叶子,说:“你们看,土豆变黄了,它会不会是老熟了?”老师也参与了幼儿们的讨论,“那我们要不网上查查看资料吧!”
4.查阅资料 验证猜测
指南中指出“允许幼儿出错、弄错甚至是弄错。”因此,在活动中,幼儿们在讨论着关于土豆叶子变黄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渴了,可能是因为它成熟了,教师并没有判断幼儿的对错,而是以一种建议的方式如“网上查找答案”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查阅资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以此来发展幼儿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猜测孩子们知道了其中的缘由。
(五)后期品味——小组实践式的食物探秘
1.小组商榷 投票决定
案例:土豆可以做什么?
餐后,老师组织幼儿一起来挖土豆,很快七八个土豆被挖了出来,孩子们个个兴奋不已。老师还组织幼儿讨论:“土豆可以做什么?”有的说土豆可以做成薯条,有的说土豆可以做成薯片,有的說土豆可以做成土豆饼,还有的说土豆可以用来烧菜……最后,投票结果显示炸薯条和蒸土豆的幼儿人数最多。
2.分组劳动 自给自足
土豆的幼儿们又忙开了,在切土豆时,乐乐说:“老师,我们可以把最后一个土豆留下来吗?这样,明年又能吃到很多的土豆了。”乐乐的想法得到了集体的认可。就这样,留下了一个小土豆种子。
3.美食分享 味蕾之旅
起床后,小朋友看到桌上放着一盆薯条和土豆块,都很惊喜。馨馨说:“真香啊。”宝宝说:“这比肯德基的薯条还要好吃。”贝贝说:“这是我吃过味道最好的薯条了。”
土豆组的幼儿已经完成了土豆收获的全过程,从播种到管理到收获再到品尝,整个过程中,幼儿们收获到了满满的成功感。然而,作为种植项目活动不能仅仅关注可食用部分,其实,植物的每一个部分都具有意义。例如青菜组种植的青菜,它们经历了播种——出芽——长大——开出油菜花——油菜籽,那么油菜籽去哪里了?油菜籽有什么用?这些都是可以引导幼儿去观察和讨论的话题。
三、成效与反思
(一)小组合作式种植——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
1.小组合作 提升交往能力
种植项目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创造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幼儿之间以小组探究式的模式开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升华。我们对研究一天中幼儿主动到种植区交流记录的人数进行了统计。研究前主动交流人数为10%,研究后为60%,如下图所示: 2.自主管理 激发责任意识
在种植项目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和支持的者的角色参与其中。幼儿通过以分小组的方式对所种植的蔬菜进行管理,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断改变,从“教师要我管”逐漸发展成“我要自己管”,同时幼儿的责任意识也随着角色的转换而不断增强,会主动的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给予相应的照顾和管理。
(二)小组合作式种植——提升幼儿自主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观察记录 跟踪生长变化
教师和幼儿一起开展种植项目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植物的持续观察,发现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很多秘密,如观察到了植物从种子到慢慢发芽再到长出叶子的过程;土豆的高度已经超出尺子的高度了;植物的叶子变成黄色的了等等一系列的变化,幼儿在不断的观察中提升了自身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2.小组合作 生发探究发现
在开展种植项目的一系列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行持续观察,逐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正是科学素养中的关键所在。例如当幼儿们发现土豆叶子变黄后,他们非常的好奇,他们会去猜测其原因,这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们最后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过程,其实最后的结论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习得这些科学的素养才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三)小组合作式种植——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丰富探索经验
1.同伴交流 协商分享经验
指南中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在项目中,教师通过让幼儿自主投票、小组汇报、共探奥秘、品味美食等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经验。
2.小组合作 增强团队凝聚力
在项目开展中,幼儿从最初的选种到选组再到分组管理再到分享成果这一系列的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一次次的讨论、交流、协商、分享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小组间的团队凝聚力也在慢慢的增强,通过自主种植活动的课程真正发挥了团队的力量,体验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虞永平.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教育教 学,2010(5):6-7.
作者简介:吴吉欣,杭州市西湖区天虹幼儿园,学历:本科。
关键词:小组合作;项目活动
关键词释义:
小组合作即指幼儿以分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前期调研、初期实践、中期监测、后续推进、后期品味的种植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在本文中主要指幼儿将种植项目活动分为期初选种、投票分组、分配任务、动手实践、探究奥秘等若干个小分支,以便教师更好的管理和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有效资源,让幼儿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不断的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近年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虽然也在逐步的优化,但是教师包办、幼儿间缺乏互动联系、记录表流于形式等现象依然存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幼儿的天性,发挥自然角最大的优势,让幼儿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幼儿在活动中对自己种的植物形成责任心,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的种植项目活动应运而生了。
二、由种植区种植引发的项目活动
(一)前期调研——种植的头脑风暴
1.种植什么 运筹帷幄
项目开始前,教师通过给幼儿布置小任务“请幼儿与父母一起上网查找关于适合本季节种植的植物”,丰富幼儿的认知,为接下去的谈话活动做足准备。此环节为接下去的种植项目做了很好的铺垫,能充分激发幼儿对种植项目的兴趣。
2.自主投票 个性分组
教师将幼儿们提及的植物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并通过投票的方式,让幼儿选择一种最喜欢种的蔬菜。在投票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请幼儿在自己最喜欢的植物上贴上宝贵的一票。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为接下去开展的种植活动做准备。
幼儿投票如下:青菜4人,白萝卜2人,胡萝卜13人,土豆7人,白菜2人,芹菜0人,如此不均衡的人数分类,显然不利于接下去的项目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将票数进行一定的均衡,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和策略,将每组人数调配在6人左右。
3.讨论种植 准备材料
人数确定好后,材料的准备和日后的管理又是一大难题。因此,教师通过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我们种植蔬菜后,由谁来管理呢?”幼儿说到:“可以轮流!”老师追问:“怎样轮流呢?”又有幼儿说:“可以按组员人数进行每天轮流。”可是在实际绘制轮流表的时候,幼儿们又遇到了问题,“一个星期只有五天,可组里却有6名孩子,那怎么办呢?”有幼儿又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可以有一天安排两个人共同来照顾,这样正好一周轮一次。”
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实际去解决这些问题,幼儿们通过集体的智慧,讨论出种植需要的工具有铲子、锄头、泡沫箱、种子,还有的幼儿说到了种植需要的条件,如阳光和水等。之后,教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们按组别来讨论、协商各自带什么工具和材料,有的幼儿认领了种子,有的幼儿认领了种植用的泡沫箱,有的幼儿认领了种植用的工具……
(二)初期规划——小组自主式的操作模式
1.小组团讨——分配任务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集体的智慧,讨论出种植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后,教师抛出问题“那小组成员间自己商量,如何分配任务?”,这个环节中就能够很好的发展幼儿的协商能力,他们要相互协商好谁带泥土,谁带种子,谁带工具等进行任务分配的问题。
2.小组合作——一共同装饰
种植活动要开始了,班上的几个女幼儿说:“老师,这白白的泡沫箱一点都不好看,我们把它打扮打扮吧。”基于幼兒的学习兴趣,老师也提供了彩色的不干胶、油画棒、彩色笔等材料。幼儿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有的幼儿用彩色的不干胶剪了很多的花贴在泡沫箱上,有的幼儿用彩色笔花了很多的花草在泡沫箱上,还有的幼儿用油画棒画了一些彩色的波浪在泡沫箱上……瞧,一只只富有生命力的泡沫箱就诞生了。
3.祖辈参与——项目支持
接下去就是种植的环节了,这也是最激动的时刻了,幼儿们忙的不可开交,有的幼儿用铲子把袋子里的泥铲到泡沫箱里,有的幼儿用小铁锹在给泥土松土,有的幼儿把种子洒在泥土里,还有的幼儿在忙着搬运小工具……在种植活动时,又能很好的体现出了幼儿之间的团结互助能力,一起铲泥土,一起种植,活动后又忙着一起整理等。
种植活动从刚开始的话题讨论到确定小组人员再到拿工具材料,整个过程中少不了家长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在种植当天,好几个家长都主动的来参与这次的种植活动当中,家长的参与让幼儿们兴奋不已,更让这次的种植活动更加井然有序的开展。
(三)中期管理——小组合作式的项目管理
距离种子播种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幼儿们从最初的选种—播种-照顾-记录,看着种子一天天的长大,变成小芽芽;小芽芽一天天的长大,变成小苗,再到现在长出了大片的叶子。看着植物的点滴成长,相信幼儿一定会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因此,通过这个“小汇报”的形式,即能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达,又是对植物的变化进行了很好的梳理。
1.小组汇报 经验碰撞 教师请每个组的组长拿着记录本,对这段时间里观察到的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行简单的汇报。杭杭是白菜组的组长,她手上拿着记录本,边翻边说:“刚开始,我们观察到种子有点冒芽了。”……
2.遇到难题 群策群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小难题,当面临难题时,教师选择站在幼儿的身后,细观孩子的变化,在幼儿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因为教师相信我们的幼儿完全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案例:测量土豆长高了
开学后的第一天,土豆组组长馨馨带来了土豆。小朋友发现土豆长高了很多。
幼儿纷纷前来围观,老师说:“那我们来想想办法吧!”老师的问题一抛出,幼儿马上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杭杭用手指着种植区的展板说:“要不,我们就用这个吧,老师,你来帮我们裁成条状。”
3.动手实践 突破难题
当幼儿想出用KT板做尺子的材料后,教师马上提供了充足的材料支持。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是仅仅提供材料,而对于怎么做尺子的问题还是选择了保留,相信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想出解决策略的。
案例:制作尺子
老师将KT板切割成了长40厘米,宽5厘米的长条形若干,还有尺子、铅笔,并把这些材料投放到了区域活动当中。杭杭拿着KT板,皱着眉头,说:“这个刻度该怎么来画呀。”瑶瑶拿着一把尺子,对杭杭说:“你可以看看这把尺子,比着来画。”听完瑶瑶的话,杭杭把尺子整齐的叠放在KT板上,慢慢的画起先来,并从下到上写上了1、2、3、4……的数字。
(四)项目生成——小组研究式的项目跟进
1.发现秘密 众说纷纭
案例:土豆的叶子变黄了。
一天早晨,贝贝走过土豆种植区,突然大声的叫起来:“你们看,土豆的叶子怎么变成黄色了?”听到她的叫声,宝宝蹲下来,把头一歪,说着:“真的,下面也有一些叶子变黄了。”洋洋蹲下来,摸摸土豆的叶子,说:“你们看,它的茎也有点变得枯萎了。”
2.初步猜测 探究奥秘
指南中指出“成人,特别是教师的参与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当幼儿有疑问时积极对待并和幼儿一起讨论,当受到邀请时作为一份子参与幼儿的探究,认真并热情地倾听幼儿的表达和分析交流并给予适当的回应,都是对幼儿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在此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即“发现土豆的叶子变黄了”,并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探究活动当中,能更好的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案例:土豆的叶子为什么会变黄色。
这时,老师摸摸他们的脑袋说:“为什么会变黄呢?”洋洋说:“也许是它很久没有喝水了吧!”贝贝说:“那我们就给它多浇点水吧!”宝宝说:“我去拿水壶”。很快,宝宝就接来了一大壶水,并给土豆喝饱了水。接下去的几天里,土豆组的小朋友也都每天按时按量给土豆浇水。
3.再次设疑 寻觅答案
当幼儿基于土豆叶子变黄,不是因为缺水的问题而再次疑惑时,教师并没有给予答案,而是将以建议查阅资料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找身边人寻求答案的方式来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案例:土豆的叶子怎么还是黄色的
土豆组的幼儿们都闹开了,贝贝说:“明明每天都给土豆浇水了,怎么叶子还是黄的?”洋洋说:“对呀,你们看,它连新长出来的小叶子都是黄色的了。”贝贝说:“谁来拯救我们的土豆。”洋洋掰开黄叶子,说:“你们看,土豆变黄了,它会不会是老熟了?”老师也参与了幼儿们的讨论,“那我们要不网上查查看资料吧!”
4.查阅资料 验证猜测
指南中指出“允许幼儿出错、弄错甚至是弄错。”因此,在活动中,幼儿们在讨论着关于土豆叶子变黄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渴了,可能是因为它成熟了,教师并没有判断幼儿的对错,而是以一种建议的方式如“网上查找答案”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查阅资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以此来发展幼儿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猜测孩子们知道了其中的缘由。
(五)后期品味——小组实践式的食物探秘
1.小组商榷 投票决定
案例:土豆可以做什么?
餐后,老师组织幼儿一起来挖土豆,很快七八个土豆被挖了出来,孩子们个个兴奋不已。老师还组织幼儿讨论:“土豆可以做什么?”有的说土豆可以做成薯条,有的说土豆可以做成薯片,有的說土豆可以做成土豆饼,还有的说土豆可以用来烧菜……最后,投票结果显示炸薯条和蒸土豆的幼儿人数最多。
2.分组劳动 自给自足
土豆的幼儿们又忙开了,在切土豆时,乐乐说:“老师,我们可以把最后一个土豆留下来吗?这样,明年又能吃到很多的土豆了。”乐乐的想法得到了集体的认可。就这样,留下了一个小土豆种子。
3.美食分享 味蕾之旅
起床后,小朋友看到桌上放着一盆薯条和土豆块,都很惊喜。馨馨说:“真香啊。”宝宝说:“这比肯德基的薯条还要好吃。”贝贝说:“这是我吃过味道最好的薯条了。”
土豆组的幼儿已经完成了土豆收获的全过程,从播种到管理到收获再到品尝,整个过程中,幼儿们收获到了满满的成功感。然而,作为种植项目活动不能仅仅关注可食用部分,其实,植物的每一个部分都具有意义。例如青菜组种植的青菜,它们经历了播种——出芽——长大——开出油菜花——油菜籽,那么油菜籽去哪里了?油菜籽有什么用?这些都是可以引导幼儿去观察和讨论的话题。
三、成效与反思
(一)小组合作式种植——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
1.小组合作 提升交往能力
种植项目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创造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幼儿之间以小组探究式的模式开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升华。我们对研究一天中幼儿主动到种植区交流记录的人数进行了统计。研究前主动交流人数为10%,研究后为60%,如下图所示: 2.自主管理 激发责任意识
在种植项目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和支持的者的角色参与其中。幼儿通过以分小组的方式对所种植的蔬菜进行管理,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断改变,从“教师要我管”逐漸发展成“我要自己管”,同时幼儿的责任意识也随着角色的转换而不断增强,会主动的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给予相应的照顾和管理。
(二)小组合作式种植——提升幼儿自主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观察记录 跟踪生长变化
教师和幼儿一起开展种植项目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植物的持续观察,发现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很多秘密,如观察到了植物从种子到慢慢发芽再到长出叶子的过程;土豆的高度已经超出尺子的高度了;植物的叶子变成黄色的了等等一系列的变化,幼儿在不断的观察中提升了自身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2.小组合作 生发探究发现
在开展种植项目的一系列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行持续观察,逐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正是科学素养中的关键所在。例如当幼儿们发现土豆叶子变黄后,他们非常的好奇,他们会去猜测其原因,这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们最后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过程,其实最后的结论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习得这些科学的素养才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三)小组合作式种植——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丰富探索经验
1.同伴交流 协商分享经验
指南中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在项目中,教师通过让幼儿自主投票、小组汇报、共探奥秘、品味美食等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经验。
2.小组合作 增强团队凝聚力
在项目开展中,幼儿从最初的选种到选组再到分组管理再到分享成果这一系列的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一次次的讨论、交流、协商、分享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小组间的团队凝聚力也在慢慢的增强,通过自主种植活动的课程真正发挥了团队的力量,体验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虞永平.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教育教 学,2010(5):6-7.
作者简介:吴吉欣,杭州市西湖区天虹幼儿园,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