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说鲁迅”学习活动引发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两周半的时间完成《阿Q正传》的课文教学,按照教学安排,接下来是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我说鲁迅”。教材为此设计了三项活动:一、我所了解的鲁迅;二、参观鲁迅纪念馆;三、我与鲁迅的对话。因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参观鲁迅纪念馆”条件不具备,而“我与鲁迅的对话”更多地带着虚拟想象的色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因而我在教学中侧重选择的是“我所了解的鲁迅”这一活动。我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介绍你读过的鲁迅作品,说说作品的内容,谈谈读后感;
  2.介绍鲁迅的一段生活,或者是一个小故事,然后就此谈谈你对鲁迅的评价,比如鲁迅的思想、人格等;
  3.介绍评论鲁迅的文章,转述评论者的观点,阐明你的态度。
  在开展活动之前,我要求学生把小学以来所学过的鲁迅作品全部搜集起来,同时鼓励他们到图书馆、书店和网络搜集有关鲁迅的故事、评论鲁迅的文章等资料,然后要求每人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我心目中的鲁迅》。要求是:第一要说真话,你想怎么说就怎么写;第二要言之有理。
  批阅完学生所写的习作之后,我很是吃惊,所任教班级共90名学生的习作取材视角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大部分学生表达了自己对鲁迅的独特理解,而这种理解与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迥异,且一些同学所阐述的观点之锐利、新颖更是前所未闻。可以说,从学习活动的开展这一角度来说,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是让我感到疑惑的是,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联系当前各地课程改革中鲁迅作品所遭遇的尴尬,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当今的教材改革及流行的“个性化阅读”等作一番深入思考。
  
  学生眼中的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自小学以来,语文教材选了鲁迅的十几篇作品,鲁迅应该是学生最耳熟能详的作家了,可是学生的脑海里对鲁迅到底留有多少印象呢?且看学生的作文片段:
  1.鲁迅,一个有“一”字胡须的老头,印象中感觉只是在中学学过,经常在语文课上遇到的一个人。
  对于他的身世,我不太清楚,听老师讲过,可是没什么兴趣,自然也没装进耳朵里去。不过,我读过他的几篇文章后,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但具体内容大多都忘了!记忆中,他有一条“一”字型的胡须,样子还算英俊,可是看他那照片,感觉挺凶的……
  2.从小学到现在,我接触的无非是鲁迅作品的一些皮毛而已,从未对他的作品作深入研究。对于鲁迅本人也一样,只知道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仅此而已。
  应该说,不了解鲁迅生平,学过鲁迅作品后仅对课本扉页的鲁迅照片留有印象或产生兴趣,以致曲解鲁迅的同学并不在少数。而对鲁迅作品,学生是怎么看的呢?
  1.在智者的眼里,鲁迅是个伟人,一个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现了他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可是,在我们看来,它就是一篇文章,一篇充满讽刺的文章,我们无法从他的笔下理解到什么。这也许就是我无法成为智者的原因吧。
  2.鲁迅,老实说,虽然你是中国文化的巨匠,读你的小说时却感到你所写的那些东西既没有什么价值,又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修养,让人觉得你好像在写没有意义、逗人发笑的材料。
  大部分学生对鲁迅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其讽刺艺术,并把它归结为作品的全部:
  1.在我的脑海里,鲁迅写的小说都是讽刺别人的,而他笔下的人物也个个都那么会讽刺人,我真不明白。就如《阿Q正传》来说,……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无从接受。
  2.先生的作品,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两个字——“讽刺”。
  如果说,上文的习作者并没有真正读懂鲁迅的话,下边这篇习作片断则显得有点耐人寻味,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
  在那些专业人士和读者的眼里,鲁迅是文学界的骄傲,是一匹骏马,但在我看来,他不是最好的,伟大的作家应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
  鲁迅笔下的世俗生活,总是表现出一种愚民社会的封闭落后。那里人情淡薄,充满失意者的颓废气息。从那些茶楼、酒店、家庭流露出来的除了凄凉还是凄凉。我不喜欢鲁迅作品的风格,先不说那是不是当时生活的写照,只是觉得读者看了之后会很难受,很压抑,以致对生活产生了恐怖,产生了抗拒。我相信生活是美好的,没必要写得那么灰暗。
  在《阿Q正传》里,那些人物形象大多是非常单一的,大多是病态生活里的病态人生。他们不是穷困潦倒就是愚昧麻木,很难看到一个精神健全的人。在鲁迅的文章里,我只看到病态,没有看到希望。鲁迅的杂文,还有小说多是悲剧,笼罩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孤寂色彩。读了他的作品,我觉得会让人陷入困境,丧失奋斗的目标;看多了只会让人变得更加冷漠尖刻……
  那么,学生从鲁迅那里究竟学到了什么呢?除了上文所说的“无法从他的笔下理解到什么”和“看多了只会让人变得更加冷漠尖刻”外,还有部分学生这样表达自己的不解与迷茫:
  1.为什么他写的文章我们都要拿来学习?是要学习他的什么精神,还是……这样说来,感觉我上的课都白上了。
  2.像这样的作家,对我来说,只能当作学习过的一个人物,学到一点点精神,但课后也就没用了。既不能当明星来追捧,也不能当神来供奉,所以,在我的世界里,他只是一个只要念过书的人就会懂的一个人物,如此而已。
  应该说,在本次学习活动中,对鲁迅生平不了解、对其作品不理解进而误读鲁迅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另有部分学生的习作只是“介绍鲁迅的一段生活”或“介绍评论鲁迅的文章,转述评论者的观点”而未表明自己的态度,是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的。
  人们常说,阅读是人格与精神的对话。在读与感之间为自己的卑琐、势利、狭窄而愧疚与不安,就是人格对话所催生的精神增长和心灵提升,而学生阅读鲁迅作品却全然没有这种感觉。看到这些“言为心声”的学生习作,我不能不惊叹学生的理解与想象力!这是一个崇尚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时代,写作本身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我们无法对学生求全责备,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经过十几年的中小学教育,学过十余篇鲁迅作品,为什么学生最终的收获却只是懂得“在我的世界里,他只是一个只要念过书的人就会懂的一个人物,如此而已”?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鲁迅作品该不该淡出教材
  
  郁达夫曾经说过,鲁迅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以来最杰出的代表,“鲁迅的小说,比这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步。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飘逸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然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阿Q不敌胡斐”,人们不禁要问:鲁迅作品该不该淡出教材?我们需要怎样的教材?
  关于语文教材的选编思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规定:“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也就是说,教材编写应注重时代性、关注人文精神、难易适度以及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中国的语文教育常常是过分神化了教材的教化功能,承载了太多非语文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的承受心理,致使教科书好像总是板着一幅面孔,成了说教的工具,学生究竟接受了多少知识,是不在其列的。
  长期以来,鲁迅都被“脸谱化”,加上对鲁迅作品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等因素,鲁迅给人的印象往往除了晦涩就是深奥,除了激进就是尖刻。难怪部分学生看了鲁迅作品之后“很难受,很压抑”,认为“他的小说多是悲剧,始终笼罩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孤寂色彩”。因此,可以说现实中真正喜欢鲁迅作品的并不多。泰山学院教育系的臧秉武副教授曾作过一项调查,他发现,中学生最熟悉的作家往往不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几位在“最熟悉”一项中排名靠后的作家,在“最喜欢”一项中的名次却非常靠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或许可以理解鲁迅作品遭遇“寒流”的原因。
  教学是一个对话与交往的过程。教材作为教学的媒介是一种潜在的文本,要实现其意义和价值,必须通过“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营造尽可能广阔与自由的言语环境,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文本。学生由于受知识积累、社会阅历和审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与鲁迅作品的认知对话中,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的编者与授课的教师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因此,教材编者要善于设计问题与引导,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接受心境,使目标的预设与教学的生成相辅相成,减少学生的误读。
  鲁迅的著作很多,编者在选编鲁迅作品作教材时,是否多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体验和接受能力等,处理好所选编的“激愤而又批判锋矛毕露”的作品与“在险恶的背景下透露出亮色和暖意”并充满“温馨的回忆”的作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适当编排部分介绍鲁迅日常生活和回忆、评价鲁迅的文章,让鲁迅走下神坛?这样,不仅无损于鲁迅的崇高与伟大,且对于远离鲁迅时代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更能全面正确地理解鲁迅,并“看到美好与希望”,也更能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这样也不至于“感觉课都白上了”。
  有人说“金庸取代鲁迅是语文教改的堕落”,也有人为武侠入选教材而鼓掌,更多的人认为教材改革折射出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功能之争。其实,对教材取舍的争议并非坏事。《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从来没有关于教材必须“从一而终”的规定。时代在发展,教材同样要“反映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编者应该用一种长远和宏观的目光来看待时代,进而选择教材的内容,做到既要传承文明,又能够面向未来,否则就会被时代的滚滚大潮所淹没。而武侠小说与明星进入教材作为语文教材开放与创新的改革探索,可以是还原文学审美本质功能的一次尝试。
  
  怎样看待学生的误读
  
  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然而,学生却不这样认为,反而“望鲁迅而却步”,误读连连。这是为什么呢?
  阅读鉴赏既要尊重作者和文本,又要在文本语言的指引下,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尊重作者和文本,就是要正确地理解作品,把作品、作家还原于时代,尽可能接近作者的本意。文学鉴赏的主观性则强调必须以文本为依据作出合理的引申和想象,要善于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学生由于知识积累、社会阅历和审美能力等原因,决定了他们和文本之间必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的“对话”既可能相应,也可能相悖,这必然产生种种误读。这种误读有时可能与文本的本义南辕北辙,但它仍然是一种正常的普遍性的阅读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当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愿意不符,但却符合文本或生活的客观实际时,这类误读可以是一种创造。在阅读鉴赏中,我们既要鼓励学生个性化与创造性地解读,又要认识到这种解读是受一定限制的(也就是“多元有界”),应尽力避免那种“歪曲作品,糟蹋名作”的“另类解读”。
  鲁迅,由于他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切实的思考,形成了独立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理解,更不用说当今时代的中学生了。因此,学生对鲁迅产生一种不可理喻的“误读”,也是正常的阅读现象。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阅读鉴赏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找到现在的学生生活世界与鲁迅文本意义世界的关联点,找到两者之间同质同步关系命题,进而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考虑学生怎样解读作品,怎样联系学生的内心世界,怎样进行意义生成,在阅读的言语感悟中,在价值评判中丰富扩展其精神世界,达成心灵的、语文素养上的自我构建。■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慈山分院)
其他文献
<正> 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三周年之际,日本《中外日报》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发表了从日本奈良时代到室町时代(即我国唐代到明代
期刊
坐落于呼兰河西岸的兰西县第一中学,建校于1949年4月10日,1978年被确立为首批办好的县级重点中学,2005年被晋升为“黑龙江省一类高中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485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
我公司原采用2套氯气处理装置,1套为3万t/a烧碱氯处理能力(3万t/a隔膜烧碱系统),另1套为8万t/a烧碱氯气处理能力(现运行4万t/a离子膜烧碱系统).由于2套装置并行,旧工艺氯气含
我厂用水,原来不是全厂综合利用,离子膜循环水只用于本车间,平常只使用2台132 kW和2台55 kW的双吸泵中的各1台,2台冷却塔风扇只有1台在夏天反复使用,设备闲置率高.
文章在分析传统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从管理思想、管理决策、道德教化、人际和谐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介绍了氯化石蜡-52的生产方法,着重探讨了尾气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尾气系统改造方案的建议.
<正> 真可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真可(1543—1603),字达观,晚号紫柏。祖籍句曲(今江苏句容县),父亲沈连,世居苏州吴江。真可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据说他长至五岁,尚不能言,
家里原有一台台式机通过ADSL虚拟拨号上网,近日添置了一台本本,于是也想将其接入宽带中。双机相连“捆绑”上网方法不少,但是都会在台式机和本本之间留下一根网线,影响本本的移动
应用ELTRAOH900氧氢测定仪,高纯N2作载气,测定钛中氢含量,对是否需要舒茨试剂对样品气中CO净化并使用碱石棉去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气中CO净化和不净化两种条件下
1反应机理和生产过程1.1反应机理烷基磺酰氯是由液蜡与氯气及二氧化硫发生氯磺化反应而生成的.氯磺化反应是自由基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