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苓散”治汗证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0p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总结分析了“五苓散”治汗证的经验,认为:在辨证治疗“汗证”的基础上,认识到小便与“汗证”的关系,把“体内水液不分清别浊下承膀胱而为尿,反成水饮生湿外溢,强开腠理而汗出”作为机制,以“利小便为主”为治则,以“五苓散”为主方,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汗证;五苓散;利尿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183-01
  汗证即是汗出异常的证候,也就是从我们身体里排出的汗液是由有关疾病引起的,这就是中医学中的汗证,是一种病,这种病,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汗总是不正常的出现或者是止不住(不会自然停止)。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五苓散”治疗汗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1病例举偶
  在笔者救治的众多病患中.有一个自觉出汗数年的患者。此患者是一个体形比较胖的老年女性,自诉不自觉出汗数年,动则尤其厉害。平时不好运动,因为出汗较多,现时有疲劳感,出汗时以下肢出汗较多,食欲不是太好。脉象沉涩,舌淡苔白腻,脉涩略无力。自述在多处通过治疗,具体治疗过程及用药情况不详。通过治疗患者症状没有减轻,还出现一些新的不适症状。偶然间来我处就诊,通过合参,由于经过治疗时间太久,估计各位医家治疗方式也应该大同小异,于是本人就联想到古人曾有“利小便以实大便”的说法,虽然是用于治疗腹泻。但是我想何不可以来个“利小便以止汗”与之类同的治疗方法。没想到效果很好。
  其实这个观念源自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张新渝教授的启发。
  2机理分析
  其实汗液也是人体的水液,我们可以通过人体水液代谢来解读“汗液”在体内的形成与排泄机制,祖国医学认为汗液也是通过人体的津液而化生。其在人体内就是津液,但是通过腠理而到达体外即是汗液。汗首先要区别是否正常,正常人如果因为劳动,情绪及其外界其他原因导致的出汗应当视为正常。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此当属于生理现象,反之,其他情况则属于异常。中医关于对汗液的学说最早可源自于《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这样来说汗液可示为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调节器。汗并非只属于心之液,五脏皆可导致汗出。
  《伤寒论》是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经典著作,当代很多自成一派就是经方派就是在将张仲景的《伤寒论》的更好的继承。其中之五苓散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代表方剂,此方就是温阳化气利水的常用方,因此更多的都是用在利水,却很少用在汗症上。
  我们通过了解人体水液的形成运行及其排泄等全过程就可以对五苓散治自汗会有一些理论依据的支撑。
  首先《灵枢》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从中就可以大概知晓汗出不止的机理,其意思就是说腠理司开合,是三焦、膀胱生理功能与病理的反映。人体的水液新陈代谢在常情况下,每天的水液排泄是大致平衡的。因此汗出过多或者过少了,也就导致尿液排泄会出现异常,反之亦然。人体内的津液化生出需要排除体外的水液都得通过三焦和膀胱,其通过三焦司腠理而出是汗液,经三焦再下输膀胱最后排除体外的就是尿液。三焦就是水液运行的道路。尿液和汗的形成和排泄都与三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再来探计出汗异常跟五脏的关系。汗与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必然有着很大的关系,《内经》对于汗与五脏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早有探究,认为五脏六腑之病变都有可能导致出汗异常。《素问·经脉别论》:“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和《素问·水热穴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都是有力之證据。汗液与津液有生理病理上也有必然的关系,汗过多则消耗津液,津液耗伤太过则汗大出,正如《灵枢·决气》说:“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诸上这些经典著作说明汗出异常也必然反映着五脏六腑之病理。
  3《伤寒论》五苓散方
  五苓散药物的用法及其用量:
  处方:茯苓90g,泽泻150g,猪苓90g,白术(炒)90g,肉桂60g。
  上诸药研末过极细目筛,诸药混匀封装待用。
  功效与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用于膀胱化气不利之蓄水证。
  用法与用量:上封装待用药末。以湿水饮和服每次3克,一日三次。
  《中国药典》对于五苓散诸药注解: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泽泻:性味甘,寒。归经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热淋涩痛。猪苓:性味甘、淡,平。归经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归经肾、脾、心、肝经。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活血通经。白术:性味苦、甘,温。归经脾、胃经。”
  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肉桂温阳化气,白术健脾益气、运化水湿。
  五苓散功能主治:健脾渗湿,温阳化气,利水止汗,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水肿和自汗符合上述证型都。
  4体会
  汗出异常是由五脏六腑一脏或者多脏作用导致,因水平有限,便不能一一描述。《医碥·汗》云:“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水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将水液代谢讲得很清楚,汗、尿、液其实是津液化生,通过气机运动而散布全身,水液代谢也是由人体多个脏腑协同作用来完成的。故在治疗上也就可以据此理论来对人体异常汗液进行新的路径上产生治法,治汗用利小便的方法,只要小便通利,则通过人体水液动态平衡的原理可以知道尿液,汗当自然减少直到汗止。当然在诊治过程中这些“灵机一动”,也是在临床辨证和辨症的基础上所产生的。
  5小结
  综上所述,关于人体汗证的治疗,本人认为在常规辨证的基础之上运用上古医家的治疗大法固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认识事物普遍规律的同时,要善于考虑其特殊性。就人体异常汗液的治疗方法,在继承上古医家的思想基础上,我们只要用心体会也就会可以更好的让他们留给我们后世从医者的中华瑰宝变得更加光辉灿烂。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目的:以高血压患者为例,对β-受体阻滞剂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袁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钙拮抗剂进行医治,观察组采取β-受体阻滞剂进行医治,进一步对比两组临床医治效果。结果:(1)在医治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4.44%、69.44%,观察组显著要比对照组高(P<0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汪曾祺的《大淖记事》为读者展开了一副优美的自然画、风俗画、人情画.其用白描手法大篇幅地写出大淖东头和西头风俗人情的反差,却用简单的笔触叙述两位青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汶川大地震给诗歌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诗歌在沉寂二十年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热潮。这次诗歌浪潮内容全面,作者广泛,数量庞大,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必将浓墨重彩地大书一笔
【摘要】目的:分析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在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中所取得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诊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92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9.57,组间数据
【摘要】目的:研究法医临床学鉴定意见书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6月240例法医临床学鉴定意见书进行研究,分析质量控制效果。结果:针对案由而言,故意伤害占88.33%,交通事故占5.83%,工商事故占4.17%,其他意外伤占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致伤物而言,徒手占85.83%,砖石占5.00%,火器与烧伤占1.67%,棒类占4.58%,
摘要:《围城》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小说,就语言特色来说,整部小说妙语连珠,字字珠玑。中外典故层出不穷。所用语言无一不是精雕细琢,千锤百炼;就修辞技巧来讲,双关、比喻、夸张、通感等随处可见。本文从文本细读出发,研究小说中通感修辞的功能。  关键词:通感;围城;功能  通感出自希腊语Synaesthesia,直译为“一起或同时感觉”,又称为“通觉”。美学家费肖尔在谈到人的感官在审美活动中的联系时
余华是以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这种先锋性质的写作并不是横空出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国外作家的影响。在余华最初的创作中,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给予他很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