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案例及反思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1964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营造气氛,激趣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
  小朋友们,在这张中国地图上,你们看到云南省了吗?今天我们就要去位于云南省西南端的西双版纳。
  (出示西双版纳风景图,配乐——《月光下
  的凤尾竹》)师简介西双版纳。
  2.西双版纳是傣族之乡,这几天,傣族人民正在过他们的新年,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齐读课题):欢乐的泼水节。(指导学生读准“泼”,师板书,生书空)
  (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在美丽的画面里,教师深情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朋友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
  (生字词的听、说、读、认以自主学习为主)
  三、精读指导,融情于文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展示课件)
  A.读准了这些词语,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吧!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B.听了他的朗读,你们知道了什么?
  C.什么叫“一年一度”?
  D.从“迎来”这个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E.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这欢乐的节日,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第一自然段。
  (创设情境,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A.盼望已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咱们这回来西双版纳,正巧赶上,大家开心吧!想去感受泼水节的快乐吗?请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B.读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对第二段整体感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过渡:大家想参加吗?老师刚刚接到一个邀请,傣家人民要我们去过泼水节呢。大家快去准备准备,读好1-2两句话,我们就去。
  (2)A.你做了什么准备?(理解“提、端、滴、
  撒”“早早”,加上动作,有感情朗读1-2两句)
  B.开始泼水了,自读3-4两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此时你的心情怎样?(观看泼水节录像)观看后、体验后,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带进句子里再读一读。
  (这个环节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实现师生和文本的对话过程)
  C.(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谁来读一读?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呢,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去幸福啊!带着新的感受再读一读第5句。这个“!”在这里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让我们带着高兴、幸福的心情齐读这句话。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有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再加上你的老师、同学,你最想把这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的身上?最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地突破难点,同时升华情感,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D.请用你们的声音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大家,齐读第二自然段。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A.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许多喜庆的活动呢!到大街上走一走,别忘了举起你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那美好的瞬间。
  B.你拍了什么照片?
  (载歌载舞)
  C.喜庆的活动还在继续,欢乐也还在继续。清晨,你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而现在已经夜深了,怎么还不肯回去啊?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瞬间、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D.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现在的心情如何?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一次齐读课题。
  四、实践练习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傣族有泼水节,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这个实践活动在课文与课外读物、课堂与课外、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之间架起了桥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五、知识迁移
  请你来当小作家,模仿本学期的《识字1》,编写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词串。
  (这是个复习旧知、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孩子们经历思维训练、发挥创造力的综合过程)
  【教学反思】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记叙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读题就知道“欢乐”是全文的主线。
  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的欢乐场面和泼水的象征意义。在教学中,我以突出文章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语为主进行教学,贯彻了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自读、感悟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由于我们的小朋友对泼水节比较陌生,因此,如果仅靠朗读来进行教学的话,学生就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基于这点,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将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放给小朋友们看,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以文为本,举一反三。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教会一两篇课文上,而要凭借教材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如果说这节课中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是“举一”的话,那么教学第三自然段的阅读就是“反三”。学生们循着读第二自然段时我指点的路子——“寻找欢乐,感受欢乐”,自己花费心力去摸索门径——寻找喜庆活动中的欢乐。虽然他们打破了课文的叙述顺序,但是将他们找到的那些看似琐碎的“欢乐”穿起来,便是一串闪亮的珍贵的项链:他们获得了真知识,掌握了真本领,养成了好习惯。
  如果说课文是“举一”的话,那么本堂课末尾的“实践活动”——交流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是“反三”。这个实践活动在课文与课外读物(课前下发了相关的阅读材料)、课堂与课外、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之间架起了桥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教材中课文篇与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本册教材的《识字1》介绍了春节等四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本课讲的泼水节是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节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所得知识进行学习迁移,创设“请你来当小作家”的情境,让学生编写关于傣族泼水节的词串。这个复习旧知、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孩子们经历思维训练、发挥创造力的综合过程。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某校夏天仍要求孩子戴红领巾,一位班主任却有不同意见:孩子夏天戴红领巾太闷热,我宁愿班级天天被扣几十分,也不让他们戴红领巾,更不稀罕什么“文明班”的荣誉。  这位老师敢于向学校说“不”的勇气可嘉,目的也很明确,但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向学校说“不”的方式也值得商榷。  试想,全校学生都按要求佩戴红领巾,唯独这位老师所带班级的孩子不佩戴红领巾,学生对此会作何感想呢?老师该如何向
我国于2004年颁布了《电子签名法》,明确了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法律地位。不断增长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的网络资讯和网络应用,标志着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与职责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对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多重角色,要透过有效的教学引导给予学生更多启发,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可以在生活中利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想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这必须教师的教学角色与职责有合理的转变,这样才能够打造更
对多种航空抛放弹贮存前后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给出了可靠度计算结果. The reliability of a variety of aviation projectiles before and after storage was evaluated, and
从安全性、装配率和作用可靠性三方面对两种电煤管进行了分析,并对B1电爆管进行了作用可靠性评估。结果表明,B1电爆管的安全性和装配率符合要求,作用可靠性大于99.85%(置信度r=0.95),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十余年的改革最终在2011年颁布实施,在这十余年之中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着不屑的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研究,有的
基于学生共处能力的弱化、教师写作意识的淡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浅化等原因,江苏宜兴市大浦小学进行构建“协一”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建设,借以提升学校文化。研究着重围绕“协一
从弹上系统及艇面火控系统精度入手,对各级海情下使用不同攻击方式时,潜艇在不同距离、不同舷角对中小目标导弹攻击的命中概率进行了计算,并绘制了等概率阵位图,从而解决了使用阵
鉴于飞机投弹时自身安全和突然袭击等多方面的原因,飞机投弹速度逐日提高,已由以前的亚音速投弹向跨音速和超音速发展。作为航弹引信广泛应用的旋翼机构目前尚无超音速运动数学
介绍法国海军“克莱蒙梭”级航母的研制和改装简况,航母上的生活设施、人员编制、武备配置和舰载机及其配套设施;并简述航母编队的战术应用。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