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世界话心理(上)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p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艺术作品必须能挖掘人的心灵。电影也是如此,每部优秀影片都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不过,下面这些作品更值得用心理学去分析,它们或者直接以心理学为题材,或者描述了某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雨人》(“Rain Man”)与自闭症
  
  《雨人》无疑是心理学题材电影中的经典。在1988年那个时代便能狂收一亿票房,而且拿下奥斯卡多种奖项,可谓叫好又叫座。而“自闭症”这种精神疾患也正是通过这部电影才为公众所熟悉。
  靠倒卖汽车为业的小商人查理与父亲不和,分手多年。某天他突然收到父亲的死讯,300万元遗产正好可以帮他度过生意难关,无奈父亲却把这笔巨款留给他从未谋面的哥哥诺曼。后者是个自闭症患者。查理将诺曼从精神病院拐出,试图从诺曼监护人那里敲诈这笔遗产。但在与哥哥相处的短短几天里,查理被亲情所感染,放弃了对遗产的争夺。
  “Rain Man”这个古怪的片名来自诺曼的名字。在查理两岁以前,诺曼和他住在一起,经常在弟弟哭闹时讲故事安慰他。一次,诺曼不慎将查理放入浴缸热水中。父亲担心他会对弟弟造成危害,便将他送入精神病院。查理长大后从不知道自己有个兄长,但却保留着一个童年的幻想——每当自己内心痛苦的时候,会有一位“Rain Man”(雨人)来安慰自己,这是“诺曼”的谐音给他留下的潜意识。
  一部电影在艺术上能够达到优秀的标准,必须做到表层意义准确、比喻意义深刻,并且和表层意义紧密相联。这部电影的表层意义就是对自闭症症状的细致描述。在这个层次上,《雨人》的编导掌握了大量医学资料,以保证细节的准确性。自闭症患者不合群,对与人接触很恐惧,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刻板行为。比如不停自言自语,一定要每天吃同样的食品,甚至数量都不能改变。
  自闭症患者在智力上并没有问题。有些人还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比如能背诵《圣经》,能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但这些知识无法运用在生活中。影片里,诺曼可以心算复杂的数学题,却不知道一块钱花掉五角后还剩多少。
  自闭症于1938年由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发现,《雨人》恰好上演于半个世纪后。直到今天,医学界仍然没有搞清这种疾病的成因。凯纳本人倾向于它来自父母的冷漠,以及教养行为过分刻板。但这个结论后来被否定,自闭症似乎还有生理方面的原因。
  在将自闭症准确表现的基础上,编导赋予影片的深层寓意更是别具匠心。这部影片真正要表现的是弟弟查理的内心转变。他工于心计、过度理性,总是用面具包裹着自己,不和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女友分享内心感觉。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影片开始时,查理的自闭性格给周围人带来不少精神压力。结果他却遇到了真正的自闭症,同样被哥哥折腾得够戗,被迫去体验和一个封闭的心灵打交道是多么痛苦。
  影片中有这么个情节。由于诺曼一定要按精神病院里的方式来穿衣服,查理按奈不住愤怒,停下车对哥哥说:“自闭症就是一堆狗屎,因为你内心一定是正常的!”影片主题在此鲜明地表达出来,查理也最终明白应该把自己的心灵开放给别人。
  编导之所以选择了“自闭症”这么种罕见的心理疾病来描写,并非为了猎奇,而是用它来比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自我封闭现象。从非病理的角度讲,高度竞争社会里的中产阶级们普遍都有自我封闭现象。
  需要提醒大家,正是由于这部电影,“自闭症”从此广为人知。公众把不爱与人交往的性格也算成自闭症。笔者常听有人说“我有点自闭症”、“某某就是个自闭症”。这是不准确的。自闭症患者由于无法自理,成年后都处于被监护状态。由于缺乏自知力,他们也不会声称自己患了自闭症。
  
  《飞越疯人院》与精神病院制度
  
  《飞越疯人院》于1975年上演,是精神病学题材电影的经典。影片里,犯罪嫌疑人麦克·默菲为了逃避惩罚,伪装成精神病人,被送到精神病院进行为期两周的观察。在此期间,精神病院种种非人道措施令他不满,遂鼓动病友们逃出疯人院,最终被强制实施手术改造。
  一部讲心理学的电影,艺术和科学应该并重。以本片为例,编导在刻划人物性格时将它与精神病症状联系起来,让每个精神病人角色都患有一种富于特色的病,有精神分裂症,有抑郁型精神病,有老年痴呆症。这些病症行为表现差异很大,使得电影尽管角色很多,但每个人一眼看上去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不过,虽然编导对精神病学作了一番深入了解,但本片主题却很值得推敲。编导试图通过精神病院管理体制的不人道,进而影射美国社会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这是电影的比喻意。但电影的表面意义必须准确,这个比喻意才能有力。
  


  如果只就电影表面含义来说,无非是在谴责精神病院的措施不人道。铁棒、铁丝网、暴力压制、电击疗法、脑手术……这便是编导给我们突出展示的一切。为了表现这些手段的“残忍”,编导刻意用患者夸张的痛苦来对比。比如病人在接受电击疗法时,抓住门框拒绝入内,还声嘶力竭地高喊,场面仿佛是纳粹集中营的刑讯室。
  片尾处,主人公默菲被送回病房,呆若木鸡,前额留有一丝刀痕,暗示他被施以手术。这种手术叫“额叶破坏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攻击性。在影片里,这意味着默菲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他的个性被人为改造了。个性被强制改造比死亡更痛苦,在这个主题引导下,病友忍痛将他杀死。
  然而,默菲在电影里的表现只不过是调皮捣蛋、破坏规矩。这类表现并不会被施以“额叶破坏手术”,它只适用于有严重暴力倾向的人。笔者了解的施术案例中,有的患者甚至在打斗时咬下对方脸上的肉!只有手术才能让他不再危险。
  笔者去过精神病院。当你乍看到铁锁、高墙,被锁在床上的燥狂症病人时,你也会有“不人道”的感觉。但这和监狱一样,是为管理而付出的牺牲。为了不让精神病人伤害他人,更为了不让他们自伤,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
  影片中,默菲偷偷带一群病友出海钓鱼。大家有说有笑,最后毫发无损地回来。如果现实中的精神病人真能做到如此程度的自理,那精神病院的严格监管确实很多余。但这只是艺术上的虚构而已。
  在这个问题上,稍后拍摄的《雨人》就现实了许多。《雨人》结尾处,兄弟俩萌生亲情,观众都期待着诺曼能够离开精神病院,但事实证明他无法在院外生活,弟弟只好又把他送回去。
  而《飞越疯人院》中的精神病医生被描写成一群虐待狂。他们明知道默菲没有精神病,但却故意将他留院,只是为了可以合理合法地对他实施电击,或者做“额叶破坏手术”,以报复他破坏精神病院规矩的行为。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现实中的精神病院都在逐渐减少着监管力度,但这更多是出于技术进步,并非意味着过去严格管理是错误的。
  
  《麻木》与心理治疗的缺陷
  
  轻喜剧片《麻木》(Numb)上映于2007年。这是一部小成本电影,票房廖廖,几年后可能就会被遗忘。但在这里它应该被重点介绍,因为该片完全以心理治疗为题材,而且它讲的是心理治疗的缺陷。如果编导对心理治疗现状没有深刻的了解,肯定拍不出这样的片子。
  主人公哈德森靠与朋友合作剧本为生。他与母亲、兄长关系恶劣,生活里缺乏朋友。一次,哈德森连续吸食12支大麻,感觉周围世界虚无飘渺,失去了真实感,从此患上心理疾病。
  关于这种心理疾病的名称,有的翻译成“严重人格分裂症”,有的翻译成“严重抑郁症”。其实都不准确,它的学名叫“感知觉综合障碍”。患者仍然能看到、听到、尝到、闻到、触到外部信息,但在把它们综合起来的过程中发生障碍,缺乏真实感,觉得外部世界飘忽不定。
  


  在影片里,编导确实想直接用镜头来表示哈德森眼里的虚幻世界,不过显然很困难。影片更多还是靠演员动作来表现这一病症。哈德森不停地看自己的手,想把它当成真实的东西。他去打苍蝇,却把台灯拍落在地下。他用冰袋紧贴在脸部,用强刺激来形成真实感。
  哈德森在超市里经常偷小物件。这既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感情关系的转折点,也是这种病的症状之一。患者失去现实感,便希望从外部得到强烈刺激,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甚至不惜犯罪入狱。
  发现自己患病后,哈德森求助了不少心理医生。这些人都顶着吓人的头衔,这位是哈佛的博士,那位毕业于剑桥。对于他的病因,心理医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他是自信心不够,要他多和人接触。有的认为对于这种病多说无用,应该以吃药为主。影片里有个特写镜头,表现哈德森一顿要吃下的药。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药片在桌上排成长队,甚为壮观!
  哈德森走马灯一样奔波于不同的心理医生那里,结果却一无所获。这其中,他遇到了一位专攻“认知行为疗法”的女医生。这种疗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贝克等人发明。他们认为人的错误观念导致变态行为,心理治疗应该以改变患者的错误观念为主要目的。
  这位女医生衣着典雅,举止高贵,不苟言笑,一幅居高临下的样子。接触几次以后,突然间女医生压抑的感情如泉水喷涌,声称自己迷上了哈德森,对他狂追不已,吓得哈德森落荒而逃。
  最后,哈德森找到了“全国唯一知觉障碍专科医院”。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正主儿”。在这里接受三天生理测验和心理测试后,医生和他进行了一段对话,堪称总结了影片的主题。
  “经过测试,我们认为你得了知觉障碍。”
  “是的,这个我早就知道,但是怎么办呢?”
  “医学上还没弄清知觉障碍的原因,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建议你吃点药。”
  “可我已经吃了各种各样的药!”
  “那就建议你忍受吧!”
  对于现实中的心理疗法来说,这是画龙点睛的总结!到目前为止,心理医生确实发现了许多种心理问题,但往往并不知道它们的原因,更不能妥善解决。
  本片编导古德伯格显然对心理治疗非常熟悉。片子里有许多情节体现了心理治疗的真实情况。比如心理医生只在付费的情况下才对患者摆出关心的姿态,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和患者接触。而患者往往把医生的关心理解为一般的体贴,对医生投以虔诚的感情。女医生与哈德森发生关系后,一边迷恋他一边自责,说自己要被吊销执照,得请另外的医生接手。有的心理医生听烦了患者的倾诉,沉沉睡去,鼾声如雷。不同流派的心理医生们各有各的理论,各有各的疗法,彼此不买账,背后骂对方是白痴。
  这些都是心理治疗界的现状,然而大部分对公众并不公开。尤其是在中国,心理治疗推广不久,在公众心目中还有神秘和神圣的色彩。只不过在美国,心理治疗已经有近百年历史,公众对它认识较多。
  既然心理治疗都不管用,主人公的知觉障碍又怎么解决呢?编导给了他一个光明的结局。通过与家人重新沟通,向客户说明真相,与同事恢复关系,不再承受精神压力,哈德森自己解决了问题。不过现实恐怕没有这么完美,导致知觉障碍的生理机制到现在还不清楚,它并非单靠主观努力就能解决的。
  
  《美丽心灵》与精神病幻觉
  
  《美丽心灵》也是一部精神病题材的电影,而且是取材于真实人物的传记片。由于传主是一位数学家,其真实经历很容易让它变得沉闷,缺乏悬念。然而,编导别出心裁,选择了将精神病人的幻境现实化的做法。传主纳什在幻想中遇到“美国情报人员”,后者告诉他,苏联派间谍进入美国,准备将核武器在美国本土引爆。间谍传递消息的方式是将密码隐藏在报刊的公开内容中,所以邀请数学天才纳什从报刊里找到密码。
  这种巧妙设计使影片上半部分近乎惊险片、间谍片,既有神秘人物,又有秘密联系,还有飞车追杀。直到影片中部,纳什已经被确诊入院,编导还玩了一个转折,让观众一时难以分辩到底是真有苏联间谍,还是主人公仍然生活在幻境中。
  不过,影片里的幻境很真实,这并非精神病人幻觉的特点。精神病人的幻觉多是变形的。比如“大形象视幻觉”——看到巨人或者巨兽;小形象视幻觉——将别人看成小人国中的人。或者将身体的某一部分——比如头部——放大许多倍。这些幻觉如果要表现在电影里,恐怕得用特技才行。当然,这在今天也并不困难。或许编导正是为了让观众误入悬疑片的思路,所以才在前半部分设置了逼近真实的幻觉。
其他文献
蜱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lmida,蜱螨亚纲Acari,寄螨目Parasitiformes,蜱总科Ixodoidea,是陆生脊椎动物的专性、非永久性体外寄生虫。它分布广泛,主要侵袭哺乳类、
为了系统的对小鼠十二指肠、回肠和盲肠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进行研究,我们取1、3、5、7、10、15、20、25、35、50日龄雌雄小鼠各4只的十二指肠、回肠和盲肠,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
学位
本试验建立犬髓内针内固定股骨骨折手术模型,通过研究髓内针内固定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及骨钙素的变化,探讨上述三种细胞因子与骨折修复
微型项目以服务业为主,很多项目都得全天候伺候着,5000元资金开业意味着不可能人手充足,这就得要求开业者自己能独当一面,拥有过硬的劳动服务技能。    掌握好业务技能是开业创业的基本条件    微型项目的创业从根本上讲还应归于经验型创业,与它对应的就是靠知识来创业。与后者相比,经验型创业要求我们的开业创业者要尽可能做自己能做的。诚然,熟悉业务和业务操作能力对于所有的创业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创业元素,但
扩张性心肌病,简称DCM,是一种高风险的心肌疾病,能导致人和包括火鸡在内的动物的早期死亡。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多种原因可诱导此病,其中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导致此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关于奶牛乳房炎在细胞水平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 MEC
激光显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色彩优势,激光显示的色域空间比传统显示技术的色域空间大两倍以上,能更好地再现自然界的色彩。   显示技术已完成了由阴极射线管显示向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和等离子体显示为主流技术的平板显示器的过渡,目前,显示技术处于多种技术并存、新型显示发展迅速的黄金阶段,宽色域、高分辨、大尺寸、低功耗正成为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激光显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色彩优势,激光显示的色域空间比传统
体育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手段,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发展改革委: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