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境。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育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可以采取让幼儿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鼓励家长学习教育理论、优化家庭教育;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管理和协调社区教育;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关注低收入家庭,确保教育机会均等等举措。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41-01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需要。幼儿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质量,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一直是学前教育的主要阵地,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巨大。但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仅靠幼儿园单方面努力还不够,因此,将幼儿园教育从封闭的围墙中解放出来,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的学前教育将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方向。
一、建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社区三方的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既有利于幼儿园统一培养目标,加强教育效果,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在管理中汇聚更丰富的智慧与教育资源;又有利于家长、社区了解教育、参与教育,促进家庭、社区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提高保教质量;还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以弥补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幼儿园在有限条件下实现新跨越。
(二)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作为幼儿生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空间,“如果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进行许多高质量的交往和互动,那么就会使这三种影响力拧成一股绳;如果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之间进行频繁的互动,那么就会使更多的儿童更可能从各种各样的人那里获得有关努力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互相帮助等信息。”[1]使幼儿真正走出课堂、走出幼儿园,投身于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之中,受到更为丰富、实在的教育,对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才能及幼儿人格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三) 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
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之一在于幼儿园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保育经验,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正确、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的教师。这些教师能根据幼儿在各发展阶段的特点、规律,切实结合不同儿童的现实需要,设计、实施适合儿童特点的教育活动。而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他们虽然也具有教育儿女的积极热情,但由于教育知识缺乏,家长的一些自发性的家庭教育活动或方法往往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如许多家长片面、过分地追求儿童知识增长,以自己的子女会背多少唐诗、会识多少字作为炫耀,作为自己子女是否“有出息”的标志,或一窝蜂地让子女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完全没有顾及儿童的兴趣、特长。从这些现象说明幼儿园教育必须要延伸到家庭,通过家园沟通、家园同步教育,使家长达成共识,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发展策略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者中幼儿园作为专职的保教机构,必然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心,家庭、社区则应发挥其资源优势,扩展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家、园、社区共育的发展是一项必须长期开展并不断深入的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幼儿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幼儿园教育必须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影响。首先,幼儿园要主动为社区提供服务,如有的幼儿园为了解决社区内小学生中午用餐难的问题,专门在幼儿园开设“家庭小饭桌”,收取低廉的餐费,让小学生在幼儿园用餐和午休,这不仅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还扩大了幼儿园在社区的影响力。幼儿园在与社区交流的过程中,应坚持互利互惠、平等交流的原则。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了解社区对教育的态度,只有社区重视教育,理解并接受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与社区的共育才能顺利进行。其次,幼儿园要致力于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协助社区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网络,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形成区域性的学前教育中心,达到幼儿园、社区资源共享,互相服务,共同培养幼儿的目的。
(二)鼓励家长学习教育理论,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孩子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经验,重视教育但不懂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便是改变这一现象的重要途径。幼儿园首先应改变与家长沟通的模式,建立起情感交流、信息互动的多渠道合作模式,为家长提供最新的育儿信息,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家长要带头学习,营造爱学习的家庭氛围,用自己好学的精神感染孩子,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与孩子一起成长。再次,社区应积极开发亲子互动空间和活动,如亲子教室、亲子园、家园社区亲子趣味竞赛等。应以社区为依托,扩展教育的内容和空间,实现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孩子、社区与家长之间的多向互动。
(三)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管理和协调社区教育
家、园、社区共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这使得三方的交流与合作比较随意,难以形成持久的、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可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社区教育。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可以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纳入政府管理范畴,改变目前比较松散的合作状态,使社区学前教育质量有所保障,职能更趋明确,使经费与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从而让家、园、社区真正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5]在我国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广州、青岛,在社区学前教育管理方面已探索出类似的先进经验,形成了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全新的、合理的社会一体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曹玉兰.关于家、园、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研究的几点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 柳倩.对早期社区整合服务机构运行模式的政策分析[J].幼儿教育,2006,(2).
[3]王峥,朱家雄.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学前儿童整合性服务[J].幼儿教育,2005,(3).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41-01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需要。幼儿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质量,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一直是学前教育的主要阵地,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巨大。但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仅靠幼儿园单方面努力还不够,因此,将幼儿园教育从封闭的围墙中解放出来,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的学前教育将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方向。
一、建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社区三方的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既有利于幼儿园统一培养目标,加强教育效果,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在管理中汇聚更丰富的智慧与教育资源;又有利于家长、社区了解教育、参与教育,促进家庭、社区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提高保教质量;还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以弥补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幼儿园在有限条件下实现新跨越。
(二)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作为幼儿生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空间,“如果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进行许多高质量的交往和互动,那么就会使这三种影响力拧成一股绳;如果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之间进行频繁的互动,那么就会使更多的儿童更可能从各种各样的人那里获得有关努力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互相帮助等信息。”[1]使幼儿真正走出课堂、走出幼儿园,投身于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之中,受到更为丰富、实在的教育,对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才能及幼儿人格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三) 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
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之一在于幼儿园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保育经验,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正确、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的教师。这些教师能根据幼儿在各发展阶段的特点、规律,切实结合不同儿童的现实需要,设计、实施适合儿童特点的教育活动。而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他们虽然也具有教育儿女的积极热情,但由于教育知识缺乏,家长的一些自发性的家庭教育活动或方法往往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如许多家长片面、过分地追求儿童知识增长,以自己的子女会背多少唐诗、会识多少字作为炫耀,作为自己子女是否“有出息”的标志,或一窝蜂地让子女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完全没有顾及儿童的兴趣、特长。从这些现象说明幼儿园教育必须要延伸到家庭,通过家园沟通、家园同步教育,使家长达成共识,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发展策略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者中幼儿园作为专职的保教机构,必然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心,家庭、社区则应发挥其资源优势,扩展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家、园、社区共育的发展是一项必须长期开展并不断深入的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幼儿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幼儿园教育必须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影响。首先,幼儿园要主动为社区提供服务,如有的幼儿园为了解决社区内小学生中午用餐难的问题,专门在幼儿园开设“家庭小饭桌”,收取低廉的餐费,让小学生在幼儿园用餐和午休,这不仅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还扩大了幼儿园在社区的影响力。幼儿园在与社区交流的过程中,应坚持互利互惠、平等交流的原则。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了解社区对教育的态度,只有社区重视教育,理解并接受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与社区的共育才能顺利进行。其次,幼儿园要致力于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协助社区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网络,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形成区域性的学前教育中心,达到幼儿园、社区资源共享,互相服务,共同培养幼儿的目的。
(二)鼓励家长学习教育理论,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孩子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经验,重视教育但不懂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便是改变这一现象的重要途径。幼儿园首先应改变与家长沟通的模式,建立起情感交流、信息互动的多渠道合作模式,为家长提供最新的育儿信息,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家长要带头学习,营造爱学习的家庭氛围,用自己好学的精神感染孩子,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与孩子一起成长。再次,社区应积极开发亲子互动空间和活动,如亲子教室、亲子园、家园社区亲子趣味竞赛等。应以社区为依托,扩展教育的内容和空间,实现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孩子、社区与家长之间的多向互动。
(三)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管理和协调社区教育
家、园、社区共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这使得三方的交流与合作比较随意,难以形成持久的、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可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社区教育。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可以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纳入政府管理范畴,改变目前比较松散的合作状态,使社区学前教育质量有所保障,职能更趋明确,使经费与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从而让家、园、社区真正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5]在我国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广州、青岛,在社区学前教育管理方面已探索出类似的先进经验,形成了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全新的、合理的社会一体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曹玉兰.关于家、园、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研究的几点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 柳倩.对早期社区整合服务机构运行模式的政策分析[J].幼儿教育,2006,(2).
[3]王峥,朱家雄.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学前儿童整合性服务[J].幼儿教育,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