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联性对策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ki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联性和结合对策研究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对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飞速进步,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正是在这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当中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提升,同时也开始寻求各种各样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而在这些方法之中,体育教育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且无法取代的教学手段。为了推动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进步与发展,本文以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关联性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1.1 都为了促进人身心合一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看似是两种教育方式,不会存在什么交集,但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两者却有着深深地联系。通过明确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某种形式使大学生不断来健全自身个人的性格,推动其不断社会化变得更加适应社会人机交往,同时开发出各种潜能,推动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正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两者在目的上有如此相似的同一性,所以说,当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相结合并共同发展时将更好的促进大学身心合一和谐发展。
  1.2 都为了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件事上来说,外力往往是起不到什么主要作用的,重点和关键还是需要看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并推动其自主形成价值观这件事上,每一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和体育教师都在费尽心血地努力帮助学生。对于学生而言,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它会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做每一件事的基本方向,这种正确的价值观会由内而外的影响着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人生挑战,在遇到人生中所无法避免的困难时可以做到即科学又理性地分析利弊,并以此来选取其中的最优解。
  1.3 都为了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体育教育通过集体项目训练学生确立自身、个体在整个团队中所处的位置,使其自身了解自己所最为擅长的方向,同时推动学生们学会互相配合与合作,从而确立起一套完整的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分析学生心理状态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再通过心理调节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确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从以上两种帮助确立自我概念的方式上来看,是有逻辑共同点的。
  1.4 都可以改善情绪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明确自己是否有着心理问题,在发现并确认自身有着心理问题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心理健康咨询老师的方式来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亦或者使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来帮助自身减缓心理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以此来走出自身目前在心理上的困境,进而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而就体育运动来说,其带给我们的好处更多是一种来自生理与情感方面的喜悦。经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对体育运动的科学调查研究可知,人类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大脑自动会释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内啡肽”这两种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的作用就像兴奋剂一样,能够让我们在运动完之后会觉得心情放松、愉悦,变得开心、阳光、积极向上,所以长期运动会让我们每天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心理教育和体育教育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善人的情绪状态。
  1.5 都可以增强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和体育教育都可以使大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前者是通过心理训练和心理调节达到增强心理素质的能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素质提高的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的体现,也就是说在短期之内是很难见到成效的,仅仅只能通过日后遇到困难后的心理状态来评估心理素质是否过关。对于体育教育来说,其是通过体育运动达成,在体育运动全过程中人的身心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挑战,比如来自于天气的考验、来自于运动后身体的酸痛、来自于体育竞技中的失误等,这些困难与挑战都是不断磨砺自己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通过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克服这些困难险阻,逐渐培养其养成或者形成那种不惧困难、热爱挑战的精神状态,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2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2.1 根据大学生四年的心理阶段,开展不同的体育课程
  根据大学生大学四年的情况,大致可以归纳出三个心理阶段,即:大一至大二,大二至大三,大三至大四。就大一至大二这一阶段来说,其可以说是适应阶段,在大一至大二学年的体育教育应开展“同场对抗型”体育项目的课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利用集体项目的团结协作精神来改善心理不良心理状态,进而更加快速的进入到大学集体生活之中。就大二至大三阶段来说,其可以属于舒适阶段,在这一阶段之中,大学体育教育应当倾向于开展“隔网对抗”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引导学生跳出“舒适区”,用竞技的方式刺激学生产出对“赢”的渴望,激发起其内心的胜负欲与求胜心,以此来感受目标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个人项目的体育锻炼可以更加明确对自身的认识,从而更深刻的了解自己。就大三至大四这一阶段而言是比较特殊的,可以被称为迷茫阶段,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当中,大学体育教育应侧重于“耐力型”体育项目,比如:体能训练课程、长跑、竞走、游泳等。这些项目通过长时间的个人锻炼,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产生人心理上的“自我效能感”,进而能够静下来思考更多的问题,以此来缓解压力所带来的巨大焦虑感。
  2.2 将体育精神作为体育教育中的重点内容
  在大学开展的体育教育课程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习体育技能、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三个方面,还应当在体育教育课程中适当加入对“体育精神”的学习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体验不同体育项目所产生的不同的体育精神。比如在“同场对抗型”体育项目的授课过程之中,应该着重于讲授集体主义的力量和团结合作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的提出“同场对抗型”体育项目的体育精神是什么,而不是觉得学生可以自己领悟到,即便可以自己领悟,领悟的程度也有很大差距。所以说,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把体育精神当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以及让体育精神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助力器”。
  2.3 在体育课中体现思政教育
  听起来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似乎是毫不相干,但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育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思政教育的思想。为了把握“全方位育人”的宗旨,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不仅需要提升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更应该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每位教师教学中的关键点与重点,在学校内培养出或者形成全员育人的“大思政环境”。我们应当在体育课中体现出思政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大思政内容的融入,利用体育运动所产生的体育精神来进行育人工作,从而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解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心理预防和引导不够的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并不是互相孤立的两个个体,在大学之中,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而且就体育运动来说,其对于心理健康所起到的积极的影响往往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也无法顶替的。因此在大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要充分认识清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利用体育锻炼来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强化亦或者增强。对于我国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只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高校为党和国家培养出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评价体育课运动强度的方式是学生的运动时的心率,要求在体育课教学时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以此作为靶心率,以衡量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和锻炼效果。然而长期以来运用的最大心率推算公式(220-年龄),并由此推算出的各负荷心率区间已经被证实是具有较大误差和个体差异的,不具有普适性,因此通过一定的心率区间范围并结合学生的自感用力程度(RPE)和谈话测试进行体育课运动
期刊
成熟以后的自然结果是果实脱落,即果实与果树分离,因此,采前落果造成明显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落果,种植者必须用化学物质处理果树。政府的规定和公众意识的觉醒要求种
"一个园区能有10多户制茶企业入驻,形成茶产业聚集发展平台,这在全国都很少见。"
大豆花叶病毒(SMV)是通过蚜虫间断传播的。在两熟制大豆中经常发生由SMV诱导的花叶病,并造成减产。由SMV侵染引起的产量减少取决于侵染时间和发病率间的互作。在开花前发生SMV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并且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要求,并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点,当终身体育思想正在逐有及,需求教育对高校体育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学由传统的填式应试教育向往重学生个性、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培学生终生体能的方向发展游戏能培养学生的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并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