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深度学习,让宪法意识培养落地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l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在宪法学习的课堂,推动深度学习,教师通过确立高阶的学习目标、多维解读和整合学习内容、创设深度参与的课堂环境等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宪法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领会宪法的意义及价值,使宪法意识培养落地。
  2017年秋季开始启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设立了法律专册。该专册是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目的。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基于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推动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可以通过确立高阶的学习目标、多维解读和整合学习内容、创设深度参与的课堂环境等,促使学习方式转变,使宪法意识培养落地。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
  一、确立高阶学习目标
  研究表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机械累加,它首先需要寻找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或者经验之间的关联,其次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新的知识结构形成后,再运用在具体情境中,在情境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发展能力,获得体验和感悟。所以,深度学习的课堂,学习不能是碎片化或浅层次的重复操练,也不能停留在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它需要把所学核心知识运用新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转化应用或创造,能体悟知识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等。“在识记、理解”基础上,确立高阶的学习目标,如“分析、评价和迁移”等,是深度学习的要求。
  具体到宪法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宪法法条是不够的,简单把结论教给学生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应用”,需要学生通过对真实情境的理解和分析,对活动参与的反思和体验等,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发展问题分析的能力,体会宪法的核心价值,理解宪法的精神。 例如在八下第一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宪法原则的学习,学生对“坚持宪法至上”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可以借助案例,从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公民生活等层面展示和分析 “宪法至上”的贯彻和坚持,达到增强宪法的认同,自觉践行宪法的目的。
  高阶的学习目标确立,首先是要根据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其次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走进课堂的八年级学生带有个人生活经验,也有相应法律知识积累,教师要预评估八年级学生已有的基础,在“最近发展区”确立相应的学习目标。
  二、结构化学习内容
  教学实践中,教师习惯依据教参甚至是教辅资料把教材分解、细化成一个又一个知识内容顺序完成,忽视了知识系统性;教师又出于应试的需要,更多关注具体的有形知识,往往忽视其背后的学科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结果学生获得的是孤立、碎片化的知识,这与深度学习要求相背离。“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不是指教学内容越深越好,而是相对于知识的内在构成要素而言,知识教学不停留在符号层面,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
  (一)整合学习内容
  教师整合学习内容,可以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围绕核心知识,借助核心问题及其子问题展开。例如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围绕“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这一要求,以宪法知识的学习为主线,探究公民和国家的关系,这是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又分为两个方面:从“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探究宪法和国家的关系,从“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探究宪法和公民的关系,通过这两个关系的探究,领会到宪法是“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即宪法的意义价值。对“宪法和国家的关系”的探究,又可以具体到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国家的机构性质和职责等,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对“宪法和公民的关系”的探究,又可以具体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关系等,增强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二)解讀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
  深度学习还需要避免功利性的教学倾向,忽视无形的学科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宪法知识,要引导学生增强宪法意识,体悟宪法知识背后的精神和价值。例如学习协商、调节、仲裁和诉讼等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不能局限于四种维权方式的了解、比较及使用等,还要通过四种维权方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依照法定程序办事。
  三、创造支持深度学习的环境
  课堂教学中依靠教师的精讲、细讲等,虽然学生很容易就 “掌握”了学习内容,但对内容的学习是停留在记忆、理解等层次,高阶的学习目标如“分析、评价和迁移”由于学生缺少体验、批判、反思等过程参与,无法有效实现。推动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少讲”,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并且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鼓励他们互动式参与课堂学习。
  (一)激发深层学习动机
  深度学习是激发深层动机的学习。深层动机来自学生的成长需要,来自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中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可以先与学生的个人经验相联系,捕捉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随后通过不同层面引导学生对个体生活经验进行表达、分享、交流、反思等,激发学生持续地思考和探索的热情,在经历冲突、碰撞、共认等过程中获得思考和探索的乐趣。
  (二)创设真实的情境
  真实的情境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特征,所产生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思辨性,知识的应用具有系统性,有助于学生更完善地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法定义务须履行”的环节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经验——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接着借助具体的情境:“在某地,小刘丢了一部手机,联系上捡到手机的某中年男子后,该男子拒绝归还,小刘报警处理。”说明公民“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公民法定义务要自觉履行。这是浅层次的,过于单一性,就八年级学生而言,能力培养不足,思维提升不够,也无法产生深刻的体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可以把简单情境改为复杂情境:“在某地,小刘丢了一部手机,联系上捡到手机的某中年男子后,对方索要1000元酬谢费。小刘不同意,说最多给500元酬谢费,该男子一口回绝,无奈之下小刘报警。”然后以“拾到他人遗失物,索要报酬该不该”为话题,提出两个相关问题“拾金不昧是传统美德,失主可以自愿支付报酬,但拾到者不应该主动索要”“归还失物,索要报酬无可厚非”,通过两个问题的比较分析,学生不仅理解了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还进一步意识到履行义务是自觉的行为,也是必需的行为,否则就是违法。与前者相比,对于后者的学习过程,学生首先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认识更加到位;其次在比较分析中,学生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最后,在“中年男子该不该索要报酬,小刘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中,学生收获了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教师恰当的深度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的。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可采用项目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发学生参与和思考,教师退到“幕后”,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但不是学生自学,教师要有恰当的教学引导。课堂学习中,从经验的感知到观点提炼、从思维的碰撞到观点的形成、从价值观的引领到行为践履,每一个环节的推进,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引导。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阅读、倾听、讨论、讲解、练习、实践等环节,学生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上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责任编辑 林 娟)
其他文献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纳入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认识,既要做好高中物理知识教学,又要做好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研究,注重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至相关教学环节中。本文结合以往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中课堂创设问题情境谈谈自己的看法,给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涉及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方面内容。在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劳动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无疑有着独特优势。习近平主席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段重要讲话为中小学开展劳动实践给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常常是科学方法上获得一定突破的结果。”居维叶之所以能够创立“比较解剖学”,提出著名的“器官相关律”理论,成为著名的动
积极应用生物农药防治果树病虫害在防治苹果病虫害中应用效果最好的生物农药是多氧霉素(多抗霉素、宝丽安)、阿维菌素和Bt。多年实践经验证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最佳药剂
畸形家庭因爱的缺失,教化缺失,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导致孩子们在生活、学习、做人等各方面出现种种问题。面对现实,教师只有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找出病因,对症下药。用一
在鳜鱼苗培育过程中,饵料的配套成为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要注意给鳜鱼苗提供适当的饵料。
信息技术进入校园,必然会促成教育的信息化。我借助校园班班通和网络,积极制作课件进行词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体会到利用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网络单词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有了一个教英语的“家庭教师”,解决了很多孩子没有人辅导英语的问题。  无论学习哪一门语言,都要从学习该语言的词汇开始。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
【摘 要】艺徒是指以一定技术为职业的工人。在我国古代社会,早期开展的职业技能教育与传袭活动,一般采用言传身教、以师带徒的学徒制方式进行,后来才逐渐出现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艺徒制同样经历了发展、成熟及衰落各个时期。对艺徒制及其演变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古代;职业教育;艺徒制;演变  所谓艺徒,一般指以一定技术为职业的工人,即
饲料成本约占南美自对虾养殖成本的70%,因而,降低饲料成本,在养殖中合理地节省饲料,是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较好效益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