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注重推理和论证的实证性学科。在历史学科的五大要素中,史料实证作为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品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史料实证的培养,对于加强学生历史研究能力、锻炼历史思维、形成正确时空观念、提高历史解释水平和养成家国情怀有着重要作用。[1]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素养和高阶能力的培养,建议教师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把握学习中的关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单元主题或跨单元主题教学,是整合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为例,浅谈“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与实践。
一、研读教材内容,找准核心主旨
上好一堂历史课,前提是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熟读于心。作者反复研读教材,将本课的核心主旨定为: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天朝末路的民族危亡时刻,为救亡图存所做的一次突破性尝试。革命的历程艰辛曲折,革命党人不断探索,最终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但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让革命党人对“共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另辟一条新的救国救民之路做了奠基。这其中,“清末新政”中的内容作为促使革命党人破釜沉舟的“最后一根稻草”,放在了辛亥革命背景中略讲。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辛亥革命的知识已有所了解,在前一个单元学习中又回顾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程,因此在授课时可略讲具体事件,将主要精力放在回答“革命党人为何在此时掀起辛亥革命”这个问题上。结合教材内容与特色,作者重点培养和实践学生的“史料实證”这一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客观辩证地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感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
二、走近历史情境,提炼“真问题”
如何让学生结合前一个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思考“辛亥革命”在此时爆发的迫切性与重要意义,并能够将“辛亥革命”与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相联系,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这一历史事件,是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作者打通教材,将“辛亥革命”置于20世纪初风云际会的天朝末年,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天朝末路、艰辛探索和革命回眸,带领学生走近“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情境。
1.巧用历史漫画,探究深层信息
历史漫画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史料。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漫画悲愤济世、慰藉大众,它们为启蒙开道,为民主摇旗;为社会伸张正义,为民众洗雪屈辱,在中国近代史留下了生动的春秋史笔。[2]在环节一“天朝末路”中,用“漫画中世纪之交的中国”,设置了第一个探究问题——“辛亥革命为何在此时发生?”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中给出的《时局图》(1898年)、《依样画葫芦》(1905年)、《扯线木偶》(1905年)、《舆论的号角》(1907年)四幅漫画(摘选自《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一书)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情况,认识到天朝在世纪之交面对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迫切性。出示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指导学生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理解孙中山等人从和平改良走上革命之路的原因。设计“不同阶级的救亡图存之路”表格,带领学生回顾前一个单元所学知识,引出清末新政中清政府的自救行动与其局限性,梳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在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通过透视历史漫画中的深层信息,结合不同阶级救亡图存努力的先后失败,学生自然可以分析出此时走向革命的必然性,回答“辛亥革命为何在此时发生?”
2.整合复杂信息,提炼核心要点
辛亥革命从爆发到发展,有非常多的关键性历史事件,如果面面俱到,将陷入“散而无神”的局面。本文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革命历程的核心特征——“艰辛曲折”。教师从革命党人自1894年开始的革命准备入手,设计曲线图“勾勒辛亥大事记(1894—1912年)”,引导学生根据视频信息与教材第一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第二目“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内容,提取关键事件,根据时间线索填写在抛物线上,并将最高点设置在“1912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也让学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基于“1912年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得出革命特征“艰辛曲折”,更深刻地感悟革命党人不畏艰辛、前赴后继的精神,提高家国情怀。
三、整合教学内容,培育“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一种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能力与方法,在任务一“解析漫画中的历史信息”和任务二“勾勒辛亥大事记”中,着重锻炼了学生提取、分析和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环节三“革命回眸”中,设置了三个迁移环节,巩固和检测“史料实证”的培养实践成效。
分别为:“史料分一分”、“史观选一选”、“评价谈一谈”三个步骤,逐步夯实“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如在“史料分一分”中,给出了多则史料,包含小说、新闻报道、照片、后世研究等多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学生判断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认识不同史料类型的史料价值,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来评价辛亥革命。给出的史料如下:
材料一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2014年)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
材料三: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
材料四:身穿十二章衮服的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摄于1913年)
材料五: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提升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全新法令的实施更是从根本上刺激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辛亥革命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它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
——阳启明《文化论坛》(2011年)
根据所给出的史料,学生不仅对史料的分类及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强化了史料的辨析能力,也多元地认识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最后,又请学生围绕“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从不同视角下进行评价。
视角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不同的视角有:①文明视角;②革命视角;③现代化视角; ④社会视角;⑤唯物视角。
下面是五位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
甲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乙说:“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丙说:“辛亥革命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
丁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了;但它同旧势力妥协,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失败的。”
戊说:“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请学生将不同视角与五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匹配,并说明理由,这样夯实了学生从多个视角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学生的回答和相互补充中,学生也渐渐意识到了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最后,请学生课后思考:“你支持哪位同学的看法?请结合本环节中的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看法。”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较高层次的问题,也是一个综合性考查学生运用“史料实证”来分析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问题。在经过前几个环节的铺垫后,学生已经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并能进一步认识到在当时时局下革命的艰辛与局限,理解中国近代化转型的艰难。教师对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评价反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单独辅导,最终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反复研读,结合课程标准、教材与学情,有所侧重地落实、巩固和检测。尤其是部编版新教材在容量和编排的新变化,教师也应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转变,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有计划地在课堂上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贯彻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这也是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继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注释】
[1]陳凤武:《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2页。
[2]周鲒:《梦醒狂言——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页。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素养和高阶能力的培养,建议教师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把握学习中的关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单元主题或跨单元主题教学,是整合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为例,浅谈“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与实践。
一、研读教材内容,找准核心主旨
上好一堂历史课,前提是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熟读于心。作者反复研读教材,将本课的核心主旨定为: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天朝末路的民族危亡时刻,为救亡图存所做的一次突破性尝试。革命的历程艰辛曲折,革命党人不断探索,最终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但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让革命党人对“共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另辟一条新的救国救民之路做了奠基。这其中,“清末新政”中的内容作为促使革命党人破釜沉舟的“最后一根稻草”,放在了辛亥革命背景中略讲。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辛亥革命的知识已有所了解,在前一个单元学习中又回顾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程,因此在授课时可略讲具体事件,将主要精力放在回答“革命党人为何在此时掀起辛亥革命”这个问题上。结合教材内容与特色,作者重点培养和实践学生的“史料实證”这一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客观辩证地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感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
二、走近历史情境,提炼“真问题”
如何让学生结合前一个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思考“辛亥革命”在此时爆发的迫切性与重要意义,并能够将“辛亥革命”与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相联系,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这一历史事件,是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作者打通教材,将“辛亥革命”置于20世纪初风云际会的天朝末年,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天朝末路、艰辛探索和革命回眸,带领学生走近“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情境。
1.巧用历史漫画,探究深层信息
历史漫画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史料。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漫画悲愤济世、慰藉大众,它们为启蒙开道,为民主摇旗;为社会伸张正义,为民众洗雪屈辱,在中国近代史留下了生动的春秋史笔。[2]在环节一“天朝末路”中,用“漫画中世纪之交的中国”,设置了第一个探究问题——“辛亥革命为何在此时发生?”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中给出的《时局图》(1898年)、《依样画葫芦》(1905年)、《扯线木偶》(1905年)、《舆论的号角》(1907年)四幅漫画(摘选自《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一书)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情况,认识到天朝在世纪之交面对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迫切性。出示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指导学生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理解孙中山等人从和平改良走上革命之路的原因。设计“不同阶级的救亡图存之路”表格,带领学生回顾前一个单元所学知识,引出清末新政中清政府的自救行动与其局限性,梳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在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通过透视历史漫画中的深层信息,结合不同阶级救亡图存努力的先后失败,学生自然可以分析出此时走向革命的必然性,回答“辛亥革命为何在此时发生?”
2.整合复杂信息,提炼核心要点
辛亥革命从爆发到发展,有非常多的关键性历史事件,如果面面俱到,将陷入“散而无神”的局面。本文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革命历程的核心特征——“艰辛曲折”。教师从革命党人自1894年开始的革命准备入手,设计曲线图“勾勒辛亥大事记(1894—1912年)”,引导学生根据视频信息与教材第一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第二目“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内容,提取关键事件,根据时间线索填写在抛物线上,并将最高点设置在“1912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也让学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基于“1912年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得出革命特征“艰辛曲折”,更深刻地感悟革命党人不畏艰辛、前赴后继的精神,提高家国情怀。
三、整合教学内容,培育“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一种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能力与方法,在任务一“解析漫画中的历史信息”和任务二“勾勒辛亥大事记”中,着重锻炼了学生提取、分析和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环节三“革命回眸”中,设置了三个迁移环节,巩固和检测“史料实证”的培养实践成效。
分别为:“史料分一分”、“史观选一选”、“评价谈一谈”三个步骤,逐步夯实“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如在“史料分一分”中,给出了多则史料,包含小说、新闻报道、照片、后世研究等多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学生判断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认识不同史料类型的史料价值,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来评价辛亥革命。给出的史料如下:
材料一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2014年)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
材料三: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
材料四:身穿十二章衮服的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摄于1913年)
材料五: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提升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全新法令的实施更是从根本上刺激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辛亥革命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它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
——阳启明《文化论坛》(2011年)
根据所给出的史料,学生不仅对史料的分类及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强化了史料的辨析能力,也多元地认识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最后,又请学生围绕“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从不同视角下进行评价。
视角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不同的视角有:①文明视角;②革命视角;③现代化视角; ④社会视角;⑤唯物视角。
下面是五位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
甲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乙说:“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丙说:“辛亥革命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
丁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了;但它同旧势力妥协,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失败的。”
戊说:“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请学生将不同视角与五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匹配,并说明理由,这样夯实了学生从多个视角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学生的回答和相互补充中,学生也渐渐意识到了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最后,请学生课后思考:“你支持哪位同学的看法?请结合本环节中的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看法。”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较高层次的问题,也是一个综合性考查学生运用“史料实证”来分析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问题。在经过前几个环节的铺垫后,学生已经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并能进一步认识到在当时时局下革命的艰辛与局限,理解中国近代化转型的艰难。教师对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评价反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单独辅导,最终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反复研读,结合课程标准、教材与学情,有所侧重地落实、巩固和检测。尤其是部编版新教材在容量和编排的新变化,教师也应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转变,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有计划地在课堂上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贯彻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这也是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继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注释】
[1]陳凤武:《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2页。
[2]周鲒:《梦醒狂言——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