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得不说,主人公幽默诙谐的谈吐,让整个采访变得极为有趣。
此次采访对象是总部设在英国的Huntsworth公关顾问集团Ceo——彼得?查德灵顿(Peter Chadlington)。
初见彼得,记者便领略了他优雅的绅士风度,采访过程中,对中文一窍不通的他,竟也戴上眼镜,端过记者手中的笔记本,像模像样地欣赏起来,惹得在座几人忍俊不禁。
当被记者问及为什么选择公关行业时,一句“除了公关我没别的事情可做”又是引来一阵欢笑。其实,记者早已迫不及待地想与读者分享这位资深公关人的点点滴滴了。
懂得享受就不苦
1974年,还不满30岁的彼得创建了自己的公关公司——宣伟国际公关公司,公司后来与Weber Group合并,成为了现在的万博宣伟国际公关公司。在这之前,彼得做过记者,也在企业从事过公关方面的工作。2000年,彼得创办了现在的Huntsworth公关顾问集团。
将人生40余年的时间都奉献给公关,彼得觉得一点都不痛苦,“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每一天,如果一个人工作着却不享受,他会很痛苦,而我很高兴我的选择是自己喜欢的。”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对这个职业保持着旁人难以比拟的热情与激情,怎么做到的?“我觉得有三个原因,第一,我非常享受创建一个公司的过程,从无到有,无论是当初的宣伟还是现在的Huntsworth,是非常美妙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不可预期的困难和挑战,而我又是一个乐于享受挑战的人;第二,我所创建的公司都是全球化的,这也意味着我面对的挑战不是单一的市场和地域,而不同的地域往往存在不同的挑战;第三,过去的15年里,最让我兴奋的是数字化媒体、互联网对于整个传播界的影响,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具体说来,有两方面的工作深受彼得热爱并潜心专注于此,首先是在团队中找到富有潜质的优秀人才,并帮助他们成长,在专业领域获得更大的成功;其次是给客户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捕捉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某领域的成功。当然,彼得也曾遇到过无数棘手的案例,曾经有一个公司在即将公布财报的前一天,其Ceo心脏病突发离世,用什么样的方式向外界释放这个消息,成为了当时不小的难题。而正是这无数次的挑战和迎难而上,让今天的彼得愈发地从容和有力量。
长久以来对公关的悉心洞察和实践,让彼得对这个行业的实质和价值有了颇为深刻的领悟。“公关一直被人们低估了价值,事实上公关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影响非常之大,大得甚至超过人们的想象。就好比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民选,公关在推进西方国家的民选方面起到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它帮助民选实现更有效的传播;还有就是对于危机的处理,世界上有太多的公司,只有在经历危机后才突然意识到,他们当时没能妥善地处理危机,就在于没有很好地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没有听取公关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其实公关公司往往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最恰当的处理危机事件的视角。”这一段话也是他最想跟读者分享的一个观点。
永不放弃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或几件事,参与了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并奠定了稳固而长久的基础。影响彼得一生的人便是他的父亲。“父亲对我人生最大的影响来自于价值观的影响,他对我说过的三句话让我终生受益,第一句话:一定要勤奋工作,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第二句话:永远不要辜负别人对你的期望;第三句话:永不放弃,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便所有人都反对你,你也要相信自己,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此外,彼得曾给英国前首相梅杰做过私人公关,同时也是现任首相卡梅伦的公关顾问,两位首相的出众与出色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钦佩。
彼得是英国议会上院的成员,由英国首相任命,女王背书。上院由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都取得了很高的社会成就和学术成就。在这里,每一位爵士都有专属的席位和座右铭,彼得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很大程度上,放弃太容易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接近成功,往往在离成功很近的时候放弃了,永不放弃可以引导很多人最大化走向成功。”彼得对记者说。
每年都有一大批公关新人涌入职场,他们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对公关既向往又陌生,往往因不懂得如何开展工作而陷入迷茫。其实,每一个资深公关人士都是在经历了冲动和迷茫的历练之后,沉淀为今天的成竹在胸。彼得最想对新人们说的是:你们要非常勤奋地工作,一旦选择了这个领域,就要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成为自己的骄傲,同时,你们要享受这个过程。
未来三年迅速扩展
2013年4月,蓝色光标收购了全球知名公关集团Huntsworth 19.8%的股份,共计折合人民币约3.5亿元,成为其第一大单一股东。自此,Huntsworth开始被人们熟知,该集团在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2个办事处,并在伦敦证交所上市,其业务重点涵盖消费、科技、金融服务、政府和公共服务、医疗、食品和饮料等领域。Huntsworth旗下拥有四个著名品牌: 其中,Grayling是全球第二大独立的公共关系、公共事务、投资者关系及活动咨询公司,在提供公司企业责任、环境及可持续性及数字化等服务方面具有突出业绩;Citigate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品牌,在iPo和M&a领域具有强劲的竞争实力;Red是一家专注于品牌营销和管理的公关公司,也是英国消费品领域最优秀的公关公司,并拥有较快增长的美国业务和数字营销团队;而HuntsworthHealth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营销及公关服务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和福利行业提供全系列咨询与公关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Huntsworth与蓝标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任命汤蕾(Chris tang)为亚太区Ceo,彼得说,新的合作与任命都表明了Huntsworth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节奏来开拓亚太区的业务。 谈起Huntsworth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陪同采访的亚太区Ceo汤蕾作了详细的阐述:“Grayling擅长消费类传播企业公关,它来中国才两年,我们希望它在未来三年能够站稳脚跟,实现三个目标:1.对于客户来说是值得信赖的思考伙伴的角色,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其价值能够被高端的消费类客户和企业类客户认同,成为最佳合作伙伴。2.在行业内成为同行尊敬的传播咨询公关公司,用更加整合的方式帮助客户找到和解决问题。3.中国公关业优秀人才极度匮乏,竞争相当激烈,不论对于现有团队还是外部潜在人才来讲,我们都希望Grayling能成为最佳雇主。当然,我们对现有人才的培训相当投入,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和成长。HuntsworthHealth到2017年应该有很成熟的中国分支机构,会将内部发展和与外部并购相结合,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区最棒的医疗公关团队。Citigate进入中国已经10年,目前依然是全球很认同的财经公关公司,我们希望未来三年它能够把握好亚太区的机会,迅速扩展。”
在地球中间相遇
1975年,彼得第一次来到北京,1988年,他建立了宣伟在中国的第一家分公司,10年前,还在宣伟的彼得来京出差期间认识了蓝标Ceo赵文权先生,“我非常尊敬和钦佩赵先生带领蓝标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就,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彼此建立起了重要的信任关系。其实两大集团的非正式合作从10年前就开始了。”与蓝标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之后,两大集团共同分享客户、团队,一步步实现协同和共赢。最近,他们又宣布成立了合资公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共同开拓在远东地区和北美的业务。”彼得说。
对于Huntsworth在中国的发展,蓝标能够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呢?彼得表示,他们最看重的有以下三点,首先是蓝标对于中国市场有非常深度的洞察,这是很重要的财富;其次是蓝标对于社交媒体和数字化传播对中国传播业的影响有深度理解;最后一点是蓝标的野心。“蓝标代表着来自中国的公关公司在全球建立自己传媒王国的野心,而我则是代表来自伦敦的希望自己创办的公关王国能够覆盖全球的野心,我们正好在地球的中间相遇了,擦出了火花。”
那么,Huntsworth又将如何帮助蓝标实现在全球建立传媒王国的野心呢?“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泛欧洲的网络,有广泛而深度的布局,有特殊的专业化领域技能,比如医疗公关,这部分技能和团队蓝标是没有的。”彼得告诉记者。
下一步,两大集团合作的重点将集中在数字化传播、医疗公关、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的传播三方面。
非正式合作10年,结为正式的合作伙伴关系一年,蓝标最让彼得欣赏之处在于他们的以客户为导向,“蓝标认为,专业的服务是实现客户满意度的核心,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团队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彼得边说边不断地点头赞赏。
每个人都是大使
蓝标的这次并购,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一起成功案例,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都一帆风顺,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彼得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中国的产品质量在海外的声誉不是很好,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来自中国的公司和品牌在全球获得应有的认可。“如果有这么一个职位,任命我去攻克这个难关,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整个中国品牌在全球的认知,涵盖来自中国的公司和产品,另一方面,欧洲和北美的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日益强大都充满了恐惧,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个认知也是需要管理的。”
基于以上问题,彼得建议中国企业在进入一个未知的市场前,先与当地的利益相关方建立你的品牌和信誉,比如记者、分析师、政界人物等,让他们认为你是好的公司,这件事情通常要花6个月到1年的时间来做相关的准备;一旦进入那个市场,就要明白,那里的评估标准和价值体系完全不同于你的母国。“比如说我非常喜欢中国人,是因为我无数次来到中国,也结识了很多中国的朋友,我能够有机会认识到这个人群的整体,但是国外本土的人不一样,他们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认识了一个举止粗鲁的中国人,而片面地认为所有中国人都是这个样子。我想要强调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当你去到异国,评估你的是当地的体系,如何融入并进行跨文化传播就变得异常重要,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国家的外国人,都代表了自己所在国家的形象,都是一个大使的身份。”
彼得用“戏剧化地成长”来形容中国公关行业未来的走势。“中国公关业会经历一个高速发展,随着数字媒体的应用,中国对世界越来越开放,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光去年就有4个英国贸易代表团访华,我也跟随英国代表团与中国相关公司的Ceo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未来的机会一定越来越多。”
某个周六的清晨,5:30,27摄氏度,天气晴好,舒适惬意,彼得驾着自己的敞篷赛车,飞速奔跑在英国乡村的道路上,放眼望去,四周空无一人,“那种感觉很美妙,用中国话来说很爽!”回家后给自己做了一顿大大的英式早餐。这是彼得最为享受的感觉,风驰电掣,刺激,正迎合了他乐于接受各种挑战的工作态度。打乒乓球和大量的阅读,也是他工作之外的重要构成,毕竟这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在知识面前,我们都是孩子。
此次采访对象是总部设在英国的Huntsworth公关顾问集团Ceo——彼得?查德灵顿(Peter Chadlington)。
初见彼得,记者便领略了他优雅的绅士风度,采访过程中,对中文一窍不通的他,竟也戴上眼镜,端过记者手中的笔记本,像模像样地欣赏起来,惹得在座几人忍俊不禁。
当被记者问及为什么选择公关行业时,一句“除了公关我没别的事情可做”又是引来一阵欢笑。其实,记者早已迫不及待地想与读者分享这位资深公关人的点点滴滴了。
懂得享受就不苦
1974年,还不满30岁的彼得创建了自己的公关公司——宣伟国际公关公司,公司后来与Weber Group合并,成为了现在的万博宣伟国际公关公司。在这之前,彼得做过记者,也在企业从事过公关方面的工作。2000年,彼得创办了现在的Huntsworth公关顾问集团。
将人生40余年的时间都奉献给公关,彼得觉得一点都不痛苦,“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每一天,如果一个人工作着却不享受,他会很痛苦,而我很高兴我的选择是自己喜欢的。”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对这个职业保持着旁人难以比拟的热情与激情,怎么做到的?“我觉得有三个原因,第一,我非常享受创建一个公司的过程,从无到有,无论是当初的宣伟还是现在的Huntsworth,是非常美妙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不可预期的困难和挑战,而我又是一个乐于享受挑战的人;第二,我所创建的公司都是全球化的,这也意味着我面对的挑战不是单一的市场和地域,而不同的地域往往存在不同的挑战;第三,过去的15年里,最让我兴奋的是数字化媒体、互联网对于整个传播界的影响,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具体说来,有两方面的工作深受彼得热爱并潜心专注于此,首先是在团队中找到富有潜质的优秀人才,并帮助他们成长,在专业领域获得更大的成功;其次是给客户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捕捉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某领域的成功。当然,彼得也曾遇到过无数棘手的案例,曾经有一个公司在即将公布财报的前一天,其Ceo心脏病突发离世,用什么样的方式向外界释放这个消息,成为了当时不小的难题。而正是这无数次的挑战和迎难而上,让今天的彼得愈发地从容和有力量。
长久以来对公关的悉心洞察和实践,让彼得对这个行业的实质和价值有了颇为深刻的领悟。“公关一直被人们低估了价值,事实上公关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影响非常之大,大得甚至超过人们的想象。就好比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民选,公关在推进西方国家的民选方面起到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它帮助民选实现更有效的传播;还有就是对于危机的处理,世界上有太多的公司,只有在经历危机后才突然意识到,他们当时没能妥善地处理危机,就在于没有很好地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没有听取公关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其实公关公司往往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最恰当的处理危机事件的视角。”这一段话也是他最想跟读者分享的一个观点。
永不放弃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或几件事,参与了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并奠定了稳固而长久的基础。影响彼得一生的人便是他的父亲。“父亲对我人生最大的影响来自于价值观的影响,他对我说过的三句话让我终生受益,第一句话:一定要勤奋工作,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第二句话:永远不要辜负别人对你的期望;第三句话:永不放弃,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便所有人都反对你,你也要相信自己,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此外,彼得曾给英国前首相梅杰做过私人公关,同时也是现任首相卡梅伦的公关顾问,两位首相的出众与出色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钦佩。
彼得是英国议会上院的成员,由英国首相任命,女王背书。上院由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都取得了很高的社会成就和学术成就。在这里,每一位爵士都有专属的席位和座右铭,彼得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很大程度上,放弃太容易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接近成功,往往在离成功很近的时候放弃了,永不放弃可以引导很多人最大化走向成功。”彼得对记者说。
每年都有一大批公关新人涌入职场,他们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对公关既向往又陌生,往往因不懂得如何开展工作而陷入迷茫。其实,每一个资深公关人士都是在经历了冲动和迷茫的历练之后,沉淀为今天的成竹在胸。彼得最想对新人们说的是:你们要非常勤奋地工作,一旦选择了这个领域,就要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成为自己的骄傲,同时,你们要享受这个过程。
未来三年迅速扩展
2013年4月,蓝色光标收购了全球知名公关集团Huntsworth 19.8%的股份,共计折合人民币约3.5亿元,成为其第一大单一股东。自此,Huntsworth开始被人们熟知,该集团在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2个办事处,并在伦敦证交所上市,其业务重点涵盖消费、科技、金融服务、政府和公共服务、医疗、食品和饮料等领域。Huntsworth旗下拥有四个著名品牌: 其中,Grayling是全球第二大独立的公共关系、公共事务、投资者关系及活动咨询公司,在提供公司企业责任、环境及可持续性及数字化等服务方面具有突出业绩;Citigate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品牌,在iPo和M&a领域具有强劲的竞争实力;Red是一家专注于品牌营销和管理的公关公司,也是英国消费品领域最优秀的公关公司,并拥有较快增长的美国业务和数字营销团队;而HuntsworthHealth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营销及公关服务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和福利行业提供全系列咨询与公关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Huntsworth与蓝标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任命汤蕾(Chris tang)为亚太区Ceo,彼得说,新的合作与任命都表明了Huntsworth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节奏来开拓亚太区的业务。 谈起Huntsworth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陪同采访的亚太区Ceo汤蕾作了详细的阐述:“Grayling擅长消费类传播企业公关,它来中国才两年,我们希望它在未来三年能够站稳脚跟,实现三个目标:1.对于客户来说是值得信赖的思考伙伴的角色,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其价值能够被高端的消费类客户和企业类客户认同,成为最佳合作伙伴。2.在行业内成为同行尊敬的传播咨询公关公司,用更加整合的方式帮助客户找到和解决问题。3.中国公关业优秀人才极度匮乏,竞争相当激烈,不论对于现有团队还是外部潜在人才来讲,我们都希望Grayling能成为最佳雇主。当然,我们对现有人才的培训相当投入,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和成长。HuntsworthHealth到2017年应该有很成熟的中国分支机构,会将内部发展和与外部并购相结合,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区最棒的医疗公关团队。Citigate进入中国已经10年,目前依然是全球很认同的财经公关公司,我们希望未来三年它能够把握好亚太区的机会,迅速扩展。”
在地球中间相遇
1975年,彼得第一次来到北京,1988年,他建立了宣伟在中国的第一家分公司,10年前,还在宣伟的彼得来京出差期间认识了蓝标Ceo赵文权先生,“我非常尊敬和钦佩赵先生带领蓝标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就,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彼此建立起了重要的信任关系。其实两大集团的非正式合作从10年前就开始了。”与蓝标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之后,两大集团共同分享客户、团队,一步步实现协同和共赢。最近,他们又宣布成立了合资公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共同开拓在远东地区和北美的业务。”彼得说。
对于Huntsworth在中国的发展,蓝标能够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呢?彼得表示,他们最看重的有以下三点,首先是蓝标对于中国市场有非常深度的洞察,这是很重要的财富;其次是蓝标对于社交媒体和数字化传播对中国传播业的影响有深度理解;最后一点是蓝标的野心。“蓝标代表着来自中国的公关公司在全球建立自己传媒王国的野心,而我则是代表来自伦敦的希望自己创办的公关王国能够覆盖全球的野心,我们正好在地球的中间相遇了,擦出了火花。”
那么,Huntsworth又将如何帮助蓝标实现在全球建立传媒王国的野心呢?“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泛欧洲的网络,有广泛而深度的布局,有特殊的专业化领域技能,比如医疗公关,这部分技能和团队蓝标是没有的。”彼得告诉记者。
下一步,两大集团合作的重点将集中在数字化传播、医疗公关、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的传播三方面。
非正式合作10年,结为正式的合作伙伴关系一年,蓝标最让彼得欣赏之处在于他们的以客户为导向,“蓝标认为,专业的服务是实现客户满意度的核心,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团队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彼得边说边不断地点头赞赏。
每个人都是大使
蓝标的这次并购,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一起成功案例,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都一帆风顺,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彼得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中国的产品质量在海外的声誉不是很好,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来自中国的公司和品牌在全球获得应有的认可。“如果有这么一个职位,任命我去攻克这个难关,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整个中国品牌在全球的认知,涵盖来自中国的公司和产品,另一方面,欧洲和北美的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日益强大都充满了恐惧,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个认知也是需要管理的。”
基于以上问题,彼得建议中国企业在进入一个未知的市场前,先与当地的利益相关方建立你的品牌和信誉,比如记者、分析师、政界人物等,让他们认为你是好的公司,这件事情通常要花6个月到1年的时间来做相关的准备;一旦进入那个市场,就要明白,那里的评估标准和价值体系完全不同于你的母国。“比如说我非常喜欢中国人,是因为我无数次来到中国,也结识了很多中国的朋友,我能够有机会认识到这个人群的整体,但是国外本土的人不一样,他们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认识了一个举止粗鲁的中国人,而片面地认为所有中国人都是这个样子。我想要强调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当你去到异国,评估你的是当地的体系,如何融入并进行跨文化传播就变得异常重要,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国家的外国人,都代表了自己所在国家的形象,都是一个大使的身份。”
彼得用“戏剧化地成长”来形容中国公关行业未来的走势。“中国公关业会经历一个高速发展,随着数字媒体的应用,中国对世界越来越开放,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光去年就有4个英国贸易代表团访华,我也跟随英国代表团与中国相关公司的Ceo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未来的机会一定越来越多。”
某个周六的清晨,5:30,27摄氏度,天气晴好,舒适惬意,彼得驾着自己的敞篷赛车,飞速奔跑在英国乡村的道路上,放眼望去,四周空无一人,“那种感觉很美妙,用中国话来说很爽!”回家后给自己做了一顿大大的英式早餐。这是彼得最为享受的感觉,风驰电掣,刺激,正迎合了他乐于接受各种挑战的工作态度。打乒乓球和大量的阅读,也是他工作之外的重要构成,毕竟这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在知识面前,我们都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