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十大臭毛病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让人喜欢还是让人讨厌的上司?在你还是个小下属的时候,你的老板是不是有些毛病让你无法容忍?你的中层经理是不是业绩出众,却常常受到下属的抱怨?
   很多经理人都喜欢说:“领导是门艺术。”不过多数人都很难身体力行地将“领导”艺术化,能做个让人喜欢的上司已经不容易了,千万别再给自己贴上“讨嫌”的标签。《中国新时代》杂志日前对本刊读者俱乐部中的300名经理人进行了调查,并列出最不招人待见的10个经理人“恶习”,身为上司的您,不妨对照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太臭或太香
  关于“气味”的确是很多办公室人士的一大烦恼,尤其是面对自己的上司,“气味”是个很难启齿的问题,太臭或者太香都让下属敢怒不敢言。
  太臭的事例很多,太香也让人受不了。香水再好也不用撒那么多,这完全会干扰你的下属的注意力,因为他们都在担心长此以往自己会患上鼻炎。
  建议:味道绝对是“形象”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其破坏力绝对大于一件不合适的外套或者颜色不对的唇膏。
  2.极度炫耀
  喜欢炫耀的人必定有点傲慢,尤其是对下属。谁也不愿意被当作炫耀对象,而偏偏有些经理人就是热衷于把什么都拿来当资本,学历、收入、孩子上哪个小学、家里新装了个浴缸也恨不得全天下人知道……
  建议:想想别人在你面前炫耀,你不想听又不得不听的感受。这的确很无聊,改吧。
  3.假正经+打官腔
  这听起来非常“80年代”,确实如此。但遗憾的是,时至21世纪,依然有人热衷于这个劣习。比如,明明可以用一封电子邮件说清楚的事情,偏偏要开个会,一开会就官腔十足,总之就是非常希望大家时刻注意到自己是个头儿。
  建议:老板绝不认为常开会就代表忙碌效率高,有时反而让人觉得效率低下。下属也更喜欢亲切随和的上司,所以要加快沟通效率,多使用现代通讯工具,比如电子邮件和电话。
  4.表演狂
  与那种表现欲极强的经理人相似,“表演狂”也是那种只顾自己、自以为是、很少考虑别人内心感受的人。他们往往以为自己是公司的明星,老板眼里的红人,常常不分场合有机会就上。不合时宜地拍马屁,毫无节制地随声附和,在聚会场合自以为高明地调动气氛等等,都是表演狂的典型表现。
  建议:每次忍不住想发表什么想法的时候,先在心里默数到十,这样既能减少发言次数,也能让自己养成想好了再说的习惯。
  5.不嫩装嫩
  在办公场合,装嫩或许并不表现在不合年龄的穿着——职业套装显老的效果总是比装嫩好。更多的时候,一个上了岁数的上司的装嫩往往体现在语言和行为上,比如不合年龄身份的大笑,言谈举止咋咋唬唬,在不应该张扬的场合表现得过度兴奋,表情夸张,对异性同事过于随便,像小年轻一样说话发嗲,或者以令人肉麻的称呼在公众场合叫别人等等。
  建议:年龄的魅力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可能比青春活泼精力过剩更重要,对于希望在职场上有所成就的经理人,装嫩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6. 主意多+变化快
  这是很多“老大”常犯的毛病——早上已经决定的事,中午就改了主意,下午又说有了新的想法,主意一天三变,让下属无所适从,对于决策的执行顾虑重重,生怕费了半天的功夫全白费了。小事上还不要紧,如果遇到大事,下属“等等看”的惯性思维就很可能就会贻误时机。
  而下属的下属就更惨,上司心情不顺,他们就是出气筒,整天担心做错事挨骂。所以聪明的中层经理都不那么早把大老板的意思传达给属下,就是怕被变来变去的计划弄得人心惶惶。
  建议:别听风就是雨,拿准主意;有想法的时候先跟“亲信”们聊聊,别匆忙就宣布决定。
  7.过于小气
  这条不仅是“讨嫌”,简直可以上升为“恶劣品质”的高度。有些经理人各方面都好,偏偏是个吝啬鬼,尤其是跟下属在一起的时候,能省就省,能蹭就蹭。即便是能报销的工作餐,也要以没带现金为由,让比自己工资低一半的下属掏腰包,最后还很无聊地加一句“反正能报销”。
  建议:小处才能看出大人格,节俭是好品质,吝啬就容易让人看低。适当地大方,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受欢迎的。
  8.过于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的人总是透着那么一种骄傲,意思是“我比你强”,这多么令人不舒服。尤其是对平级的经理人,没有人愿意别人对自己负责的事情指手划脚。
  事实是没有谁比谁傻多少,好为人师的另一个恶果就是暴露自己的无知,尤其是在下属面前,当你自鸣得意地发表见解的时候,可能你的下属在一旁笑得肚子疼了。
  建议:有一条金科玉律是这么说的: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越懂得谦虚。如果真的想表现自己的高明,不妨追求一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抢功劳+不负责任
  身为团队的领导,总是把整个团队的功劳说成自己的,很少在大老板面前表扬下属;与此同时又从来不敢承担责任,出了事就想到部下,生怕连累自己。
  另一种不负责任则是不考虑后果,盲目自大听不进去任何意见或建议,让整个团队共同承担一个人刚愎自用造成的后果。
  建议:承担责任是一个经理人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否则早晚被人替了。
  10.性别错位
  女上司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动不动就对男同事称兄道弟,仿佛女人升到一定的职位就必定“男人”起来,否则就不能体现她的能力。所以那种身处高层还葆有“女人味”的女性经理人就特别受人喜爱。
  男上司要是过于阴柔就更让人受不了——热衷于跟女下属讨论怎么选化妆品,指导男同事如何着装,即便言行上没有女里女气,也不免让人觉得过于婆婆妈妈琐琐碎碎,不像个“大男人”。
  建议:其实没什么难改的,在这个造星年代,找个对象学习一下就好了。
其他文献
不得不承认,叶莺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1997年元旦,叶莺弃政从商,出任柯达大中华区副主席,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8年时间里,她的美丽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而她率领的柯达中国却越来越变得和她一样多彩。  政治记者、外交官以及跨国公司高层,叶莺似乎永远有机会在顶级舞台展示其翩翩之美。在充满压力与无奈的现代社会,叶莺声称自己的每次抉择都出自自我的真心意愿,这使得她的几次转身都堪称完美。    选
期刊
经历了陌生、敌视和混乱之后,已有10年历史的中国猎头业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翟谦现在经常能从声音里感受到电话线那头的陌生人的兴奋:“哎呀,你是猎头公司的,你终于找到我了!”  这些兴奋声音的背后,掩藏着这样的心态:如果有猎头公司找“我”,那么在这个市场上,“我”的能力和经验被认可了,“我”可以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管理层的人被猎头推荐到一个更好的公司了。  30多岁的翟谦,气质优雅,声音稍带
期刊
智猪博弈是博弈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案例,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取吃一点残羹。   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小猪
期刊
最近听说上海的楼市暴涨,好多老百姓拼了小命也要买上2万元左右一平米的房子;北京的交通越来越糟糕,现在更是连停车都成难题了。可以肯定,我们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了。就连想象的空间也不如从前,比如最近我总是梦见考试。可见,连做梦的内容都远不及小时候丰富。  不过有失必有得,人们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拥挤的时候,就在其他地方得到了补偿,比如说——网络!  前几天,我的一个热心好友给我发了一个邀请,让我“免费”使用
期刊
收购新浪标志着陈天桥战略思想的成熟。如果有一天陈天桥成为中国的“默多克”,那么2005年必将值得回忆    网络业界历来不缺乏冒险家,这一次风头最劲的非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陈天桥莫属。  今年2月,盛大利用新浪股权分散的特点,一举收购后者19.5%的股份后,成为中国第一新闻门户的最大单一股东,然而就在业内为此次收购议论纷纷——支持者称盛大有可能改变中国互联网发展格局,而反对者则
期刊
“涉艺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这是我国明代《菜根谭》里的一句话。其意思就是说:“涉世不深的人,沾染的不良习惯也少;阅历比较丰富的人,权谋奸计也多。所以做一个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如淳朴天真;与其处处谨小慎微,不如行为狂放,不拘不节。”这与经济学中的合成谬误道理是相通的,个体的理性会导致群体的非理性,也就是说个体的最优选择会造就群
期刊
三位股东在庄吉形成了权力的平衡。为什么没有出现兄弟阋于墙、将相争于利的结局?  2005年3月28日,庄吉集团在北京高调宣布,与世界顶级面料商意大利 的LORO PIANA 公司的合作,进一步发展高档男装。这家来自温州的民营服装企业不仅显示出其国际化的视野和雄心,而且还向记者私下透露,庄吉已进军商业地产领域,在天津的庄吉商业中心已破土动工。    1993年,庄吉由郑元忠一手创办。成立集团公司时,
期刊
你会信任一个外来的陌生人吗?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这种对于“陌生人的敌意”,是引致恐惧、防范、攻击和冲突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根源。而弥漫于公众中的天然的防范心理,则会使得突然暴发的公共安全危机,从单一的医学、食品健康和日用品等领域迅速蔓延成一场社会性的信任恐慌。  再想想德隆、巨人、爱多的例子。又有多少企业是因为来自银行、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不信任恐慌,致使资金链断裂,企业就此休克而死。  恐慌不仅会造
期刊
王建平和她的家人经营着分布在北京使馆区里的11家连锁店,25年前,她还只是生活在河南农村的一名普通妇女。    “你等等啊,等等。”王建平一边接电话一边用笔飞快地记录,同时也没忘记招呼一下记者。在她面前的并不宽敞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地堆满了各种票据、记账本、传真纸,以及三部电话一个传真机一个打印机,还有一塑料袋100元面值的人民币。  混乱而忙碌的办公桌。这是王建平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王建平,这
期刊
这就像坐跷跷板,如果两边都维持平衡,就能坐得稳妥。假如一不小心,就可能使跷跷板的整个结构坍塌。  一人之上,数人之下,2号人物地位的显赫与微妙显而易见。如何让企业按照董事会的要求良性发展、如何让员工满意让董事局主席放心,是一个近乎两难的问题。  “2号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行为方式固然会影响到他所在企业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教授王辉对《中国新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