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影响途径与治理念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jjjjjx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应关注后者建设环节与游客游览行为产生的影响,借鉴国际相关改革经验,改善旅游容量治理效果,将上述干扰影响控制在可持续发展范围内。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旅游容量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概况
  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类型多样、区域分布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2005 年),我国84.8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86.27%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珍稀濒危生物的最后栖息地。
  中国自然保护区规模扩张远超预期。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88个,保护区总面积约14944×104hm2,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先后出台的《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与《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年)》分别给出了2010年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的规划目标。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在国土总面积占比分别设定为8%与10%。后者还预设了1200个自然保护区的创建目标。两相比较,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创建规模已超过规划目标。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规模扩张速度快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速度。数据显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较为平稳,对比1995年,保护区数量增加了113.21%,年均新增13个。相对于此,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增速明显更快。同期,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了183.98%,年均增量142个。期间,1999至2004年时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设速度与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速度差距进一步拉大。自然保护区年均增加个数分别为国家级17.8,省级62、市级51.6以及县级78。不仅于此,近几年来地方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仍在激增。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自然保护区是公认的生态旅游理想目的地。此处,自然保护区盖指致力于生物多样性、自然及其相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维持,并通过立法或其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我国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生态旅游可归入四种类型,即野生动物观赏、休闲度假、探险考察及其它。严格来说,上述生态旅游活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应对自然区域的保护做出直接的贡献、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尊重当地现存文化并予以恰当的解释和参与等。
  生态旅游概念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提出,后在1986年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随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有关厄瓜多尔等5国专项研究的开展(1987年),及其成果《生态旅游:潜能与陷阱》报告的出版(1990年),生态旅游概念遂被广泛采纳。期间,生态旅游从特指自然区旅行发展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形态。初期生态旅游即自然区旅行:以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地,开展的回归自然、观赏自然的一种旅游活动。现在的生态旅游概念增添了区域环境保护、当地居民福利状况改善、低影响、负责任等内容。生态旅游成为自然区内进行的、保护环境同时维持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影响途径
  我国自然保护区多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运营经费短缺被视为保护区管理绩效的最大制约因素。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作为拓展保护区管理经费来源,保障当地社区发展权益的双赢途径被广泛采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国内75%的自然保护区正式开展生态旅游,23%的自然保护区正规划开展或已尝试开展小规模的生态旅游,2%的自然保护区未开展生态旅游,因其受到交通、经费等因素制约。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对区内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生态旅游开发过程和旅游产品体验活动均会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需要经过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和维护等系统的开发过程,才能转变为适宜人们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环节的开山炸石、修路筑桥、修建接待设施都可能对景区地质地貌及土壤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体验涵盖了游客到达和离开保护区以及区内的一切活动。游客到达离开保护区、能源、水、食物和日用品的供给、保护区的运作和维持、通讯和废物处理等过程;游览行为对景区地质地貌及土壤造成的直接影响,以水为观赏对象和生活用水活动导致的水体质量变化,尤其是动植物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
  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治理的核心理念
  上述影响或者干扰可能会改变景观中各种自然因素,引发景观格局的改变。需要指出的是适度干扰不仅对生态系统无害,还可促进系统的演化和更新,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不过,景观对干扰的反应是存在一个阈值的,只有在较小干扰作用下,景观稳定性才不会受到影响,一旦干扰规模和强度超过阈值,景观格局就会发生质变。将干扰控制在阈值内,即实施旅游环境容量控制,被视为保障旅游活动发挥生态保护功能,不被其经济功能所挤出的关键,逐渐为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治理者认识并重视。
  就我国情况来看,旅游环境容量控制的必要性正逐渐为人们所正视。开展生态旅游较早的国内自然保护区,不乏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案例,更有甚者成长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领跑者。与此同时,生态旅游客众接待量急剧攀升,保护区内生态旅游开发强度持续加大,开发范围向纵深拓展。生态旅游经济功能的不断强化,并未激发保护区生态保育功能的相应提升。在部分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经济开发行为已对区内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实质性损害,严重者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性后果。对此,自然保护区管理方也开始摸索应对之法。2004年11月,原国家环保局(现国家环保部)下发专项文件,对有关工作提出要求:相关省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和健全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评审标准,确保新建的自然保护区的质量和水平。   就旅游环境容量专项管理工作而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是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规范》)和《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通则》)两份标准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的。《规范》给出的容量测算规定涉及用地生态容量、游人容量和人口容量。其中,“游人容量”被表述为“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证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其关注核心是游客数量。上述思想与Mathieson和Wall的旅游环境容量定义基本一致。根据Mathieson和Wall的观点,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景点的游客人数最大值。经过长期的发展,伴随着定义内涵从自然环境向人文社会环境的拓展,旅游容量概念体系发展出了社会容量、经济发展容量等新分支研究议题,突破了原形而上的科学理论探讨形式,衍生为可论证的实践管理系统工具。许多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旅游容量管理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技术工具的权威性地位,旅游容量亦成为旅游发展系统战略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从这个方面来说,我国旅游容量治理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从国际经验中筛选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治理工作的方向。(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基金来源:国家旅游局科研立项面上项目(15TAAG013)。
  参考文献:
  [1]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2):228-232.
  [2]曾宗永.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J].环境保护,2000,6:29-31.
  [3]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2):228-232.
  [4]贺昭和,秦卫华,王智,徐网谷,蒋明康.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7,16(1):253-256.
  [5]王智,蒋明康,朱广庆,陶思明,周海丽.IUCN保护区分类系统与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的比较[J].农村生态环境,2004,20(2): 72-76.
  [6]石强,高文举.国内旅游生态环境研究进展及趋势[J].旅游学刊, 2007,22 (8):86-91.
  [7]曾宗永.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J].环境保护,2000,6:29-31.
  [8]陈利顶.傅伯杰.干扰的类型、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J].生态学报,2000, 20(4): 581-586.
  [9]张骁鸣.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资源科学,2004,26(4):78-88.
  [10]林明水,谢红彬. VERP对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7,(4):64-67.
  [11]刘青,王智,钱谊,秦卫华,蒋明康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3):11-15.
  [12]吴健,刘昊.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经济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2):2091-2101.
  [13]杨润高,李红梅.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环境剥夺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23-27.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后的温州,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打造了著名的“温州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经济出现了巨大问题,“温州模式”也被质疑。众多学者已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入手,分析温州困局的原因,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如果从温州历史人物入手,简略介绍上个世纪对温州工商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实业家吴百亨生前事迹,可以从吴百亨先生的一些事迹寻找对当前温州经济发展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温州;温州模式;
期刊
摘要:外资银行的开放是我国GATS减让表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速度减慢,2012年外行市场份额为1.82%几近回落到2004年水平,落后于其他类银行。本文以GATS协议“审慎性例外”的模糊性缺陷为视角解释当前外资银行管理制度弊端,结合2国务院657号令讨论外资银行在华国民待遇问题。  关键词:GATS;国民待遇;外资银行  一、 GATS协定下我国外资银行开放承诺  WTO规则下有
期刊
摘要: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公司的股票价格随着财务信息的变化而波动。本文以万科为代表研究了影响房地产企业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上证综合指数对其影响深远,实证检验结果为广大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房地产;VAR;多元回归  一、引言  万科全称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
期刊
摘要: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以来争议不断,它所创立的“湖畔合伙人制”,公司自治的重要创举。本文以公司法基本理论为视角对“湖畔合伙人制”的合理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阿里巴巴;公司法;湖畔合伙人  一、前言  2014年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完成路演,19日在纽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BABA”,正式宣布在美国上市。此次阿里上市,最具争议性与话题性的莫过于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浙江中江集团从成立到破产的历史,根据破产过程中牵涉出来的建行等来分析银行在信贷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同时通过分析银行的相关职位的设定以及信贷流程,通过对信贷流程的分析及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分析,为银行信贷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俞中江;建行;内部控制;银行信贷风险  2012年7月11日,一条名为“建行30亿贷款身陷中江案”的新闻发布出来,导致建行的股价当天下跌了2%,7
期刊
摘要:创新是从经济学的层面上把知识成果商业化的过程。以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创新共同体通过构建创新网络形成创新生态系统,整合创新资源,集成创新活动的各种要素,实现由知识到产品的动态循环过程。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此大背景下,科技园区发展的新趋势——创新共同体成为我国完善自主创新的新尝试。本文对创新共同体的溯源做了梳理,并对创新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做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人民法庭法官在应然与实然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究其原因,可以从制定法的城市性与习惯的乡土性,诉讼结果的僵硬化与乡土人情的可调和化等方面去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适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解决。  关键词:人民法庭法官; 纠纷解决;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20条规定,基层可以设立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法官属法官行列,其更直观的接触贴合中国乡土社会的原生态案件,这些案件虽琐碎,诉
期刊
摘要:在以“宽进严管”为导向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宽进”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其配套的5部规章充实了“严管”的制度内容,但仍需完善。“宽进”为突破,“严管”为关键。对企业的“严管”必须以企业登记信息、异动信息的真实、全面为前提,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也就成为“严管”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工商登记;宽进严管;企业信用信息;公示  “宽进”式的市场准入改革应当是,也
期刊
摘要:玛曲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特征明显、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同时,玛曲湿地风景优美,适合开发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本文以玛曲湿地为例,初步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关键词:玛曲湿地;生态补偿;生态旅游  一、玛曲湿地概况  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
期刊
摘要:农业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是人们在农业科技领域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对完善我国现代农业法律治理、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国内外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从意识、制度、政府行政等多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知识产权;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背景下,完善现代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