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 家园共育模式下家长角色转变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w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春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级学校实施“停课不停学”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成为主要学习途径。由于幼儿缺乏独立学习能力,无法独立完成教师在网络视频课程中的学习任务,需要靠家长的帮助与指导完成每一次活动。因此,家园共育具有空前的现实意义。
  幼教专家陈鹤琴认为:“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成效。”也就是说,只有家园之间展开有序协调的交流互动,使教师与家长成为真诚的合作伙伴,才能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疫情期间,教学整体进程容不得耽误,尤其幼儿阶段是兴趣与潜能激发培养的黄金时期,因此需要培养“教师型”家长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教师型”家长发挥的作用
  (一)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教师型”家长能与教师就幼儿教育工作开展有效合作,提升教育质量。在居家学习期间,幼儿学习网课的效果与家长教育水平息息相关。教师虽然能提供有趣的教学材料,但真正发挥现实引导教育作用的却是家长,家长全面肩负着教育者的职责。例如,幼儿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师提前录制好视频,并配上图文发布到了幼儿园公众号。教师使用丰富的材料以及有趣的游戏来开展知识教学,但是幼儿并不具备单独视频学习以及参与线上讨论的能力,需要家长协助引导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家长也能实现通过材料与游戏来教育幼儿。可见,具有幼儿园教育理念与能力的家长能够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二)发挥家庭榜样作用
  幼儿获取的教育很大程度是来自家庭影响,因为幼儿一半时间是与家长相处、与家长一起生活。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会学习家长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型”家长要在科学教育观的影响下,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进行约束与改变,努力做好积极示范。例如:家长在疫情期间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活动,严格检测体温,那么幼儿自然会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甚至是很寻常的,并加以模仿和学习。相比枯燥的口头教学,其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培养“教师型”家长的方法
  (一)转型之路,《指南》引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揭示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一般规律,系统描述了3~4岁、4~5岁、5~6岁每个年龄段儿童发展的典型表现,并提供了相應的教育建议。
  我们应善于抓取机会,向家长传达《指南》精神。例如:在开设线上家长会议宣传防疫知识时,教师不仅可以将《指南》(家长版本)推荐给家长参读,还可以将常见幼儿园教学方式、教学技巧以及科学的教育理论分享给家长,他们就能对适合幼儿教育的一些方式方法有所了解,并在实施居家教育中得到科学理论的指引。当然,由于居家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仍有一些不同之处,家长不能盲目照搬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但将幼儿放在首位、拥有正确的儿童观等理念,应是不受任何因素影响的。
  (二)自主学习,共同成长
  自主学习是提升家长教育能力最根本的方法。当家长意识到只有与幼儿园通力合作才能真正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时候,他们就会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一般而言,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都会自觉学习教育技巧,并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对于一部分文化水平相对不足或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其在幼儿教育方面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家长自我学习和积极主动的时间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积极交流。很多家长在对幼儿开展教育遇到难题时都会积极向教师取经,或者与其他家长交流心得感悟,以便及时发现幼儿问题并进行矫正,获得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其次,阅读书籍。现如今有关幼儿教育的国内外书籍十分丰富,家长可以买来阅读,利用空闲时间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最后,学习网络课程。家长可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幼儿教育知识。
  (三)实践活动,家长引领
  为了成为“教师型”父母,家长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真正完成转型。实践主要体现在家长在生活中落实幼儿行为教育。教师线上课程会安排趣味横生的活动,覆盖阅读、科探、益智、美工以及体育等多个领域。家长学习到教学技巧之后,可以在家中开展儿童活动,投放材料,积极引导,与教师形成高效配合。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
其他文献
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如成年人,他们的内心十分脆弱,缺少坚毅性,一旦出现心理损伤,很可能是一辈子不能抹去的阴影。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恐惧、担忧和威胁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态和性格会变化,更严重的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出现一些因为自身教育原因造成的幼儿心理损伤。本文对造成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幼儿师源
呼吸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系统疾病,如何进行合理预防是现阶段困扰人们的难题。  呼吸道疾病極易受到各类细菌和病毒的影响,病毒的占有率高达90%,其病毒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感染病毒后将引发细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较为常见的类型,肺炎支原体也比较常见。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是指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却没有明确定位的疾病。由各种因素而引发的上呼吸道炎症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与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交互式一体机正被广泛地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交互式一体机的作用  中班幼儿身心发展有其特殊性,经过幼儿园小班一年的学习与生活,已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中班幼儿开始将自己或别人的具体行为与普通行为规则相互联系在一起,且能够对自己与他人的言行作出肯定或否定性的评价,中班幼儿同时具有“乐群感”,喜欢与同伴一起三五成群地游戏玩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营养摄入过量,加重了人体器官的负担,极易诱发糖尿病。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糖尿病已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糖尿病的治疗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现阶段糖尿病却难以完全根治。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调养显得就至关重要。饮食调养  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通常糖尿病患者每日饮食中的三大营养素所含总热量的比例,其中碳水化合物的總热量占比为6
高血压是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血压超过140/90mmHg,并且通常伴随着心脏、肾、脑部或者视网膜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通过药物干预的方式控制血压。下面为大家介绍有关高血压用药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种高级神经功能以及代谢紊乱所引发的全身性疾病。起病的初始阶段,患者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仅仅伴随有浑身乏力、失眠、頭晕等轻微症状。许多患者
急诊科是急救患者进行集中抢救的主要场所,也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科室,因此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须及时评估危重患者病情状况,给予有效抢救措施,防止患者病情恶化,提高患者抢救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针对急诊科急诊患者临床病情状况,急诊科医护人员要有效整合急诊治疗方法,不断改善临床医疗服务水平。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  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病症之一,是指患者由食管到肛门的消化道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这种疾病的病情是可以改善的,但是想要根治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建议老年人通过中西医、保健药物和科学的体育锻炼等多种方法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医学上也鼓励预防大于治疗的养生理念。本文主要介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病因与危害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产生的原因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和周围的组织因为某种因素受到了感染而导致的一种炎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
相关实践表明,能否有效投放适宜性游戏材料是影响科学区游戏教育价值体现的重要因素。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在幼儿科学游戏区的材料投放存在材料投放单一、不美观、缺乏趣味性和探究性等问题。本文谈谈幼儿园科学区域游戏中材料的有效投放,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实践有所帮助。  材料具有趣味性,  激起幼儿参与热情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以来,各幼儿园广泛开展区域活动,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区域活动主要是自主游戏
子宫肌瘤又叫作子宫平滑肌瘤。是生长在子宫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造成子宫肌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造成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结构存在于子宫内,进而形成了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  子宫肌瘤就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讲,尚未明确病因。但是大量研究均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性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长的主要原因。但是同时子宫肌瘤的发病与遗传
大多数人对护士这个行业存在错误认知。其实,护理工作的范围很广、专业性很强,在临床上,医生和护士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病人的康复治疗。护士的种类有很多,本文重点介绍手术室护士以及其具体工作内容。手术室护士的分类  (一)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是手术中一个重要岗位。除特殊情况外,巡回护士不得擅自离开手术室,要随时注意手术室的整洁,帮助医生擦汗,根据要求及时调整手术的灯光和室温,及时添加手术所需物品,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