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对信息时代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研究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缺陷,进而探索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新模式 财务管理一体化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生产生活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高校作为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的基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中高校的运行管理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内部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一体化管理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实现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E时代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挑战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的各项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由其衍生的各项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作为信息化社会中的核心技术力量,信息技术将会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我国高等院校普遍认识到了这一形势,在内部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但是很多高校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不高,难以有效运用新兴技术,加之高校缺乏针对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得信息技术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受到了较大限制。同时很多高校对于财务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处理财务工作只是在哗众取宠,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没有多大意义。另外,很多高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应用的仅是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对于学校管理并没有形成多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高等院校管理运行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变得愈发的冗繁、复杂,还依靠传统的人工处理或是仅浅显的利用信息技术很难得到解决,进而造成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1]。
(二)经济环境对高校理财的挑战
民办高校进行自主办学,其本质是社会法人,具有一定的盈利性质。办学模式的突破使高校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权利,进而深深地影响着学校的各项工作。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对财务运行机制、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体制等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而有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冲击,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需要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否则将会面临淘汰的风险[2]。
二、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缺陷
第一,会计核算层的缺陷。当前许多高校的财务会计流程还存在一定问题,事后保障、事后算账仍是很多高校主要的会计工作,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共享远未实现。第二,财务控制层的缺陷。当前高校虽然引入了信息技术进行预算编制、财务分析、资金管理等工作,但是并没有使这些工作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主要是因为财务部门对实际业务信息核实不到位,进而引发了财务失控现象。第三,财务决策支持层的缺陷。当前我国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主要为国家统计活动服务,真实的高校办学竞争力和效果很难反映出来[3]。
三、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策略
(一)构建一体化管理的IT技术构架
B/S技术构架具有进行点对点的远程通信,保存数据等功能,是构建一体化管理IT技术构架的不二选择。建立一体化管理技术构架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第一,通过将业务数据存储到校园数据库中实现了“口径一致,数出一门”。第二,能够实现信息的跨部门精确提取,有效的延伸了管理价值。第三,利用科学的权责划分明晰了管理的层次。第四,能够动态、实时的监督和查询正在开展的各项任务。第五,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4]。高校财务工作在一体化管理技术框架的支持下,不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有效性,还能够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对其他管理活动的积极影响,进而在高校的管理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财务一体化的主要管理步骤
高校实现财务一体化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发展。高校中校园一卡通的运用以数字化校园为基础,它有效地整合了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并提升了校园信息的标准化水平,这有效地解决了高校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管理问题,其产生的信息成为高校管理活动和决策活动的重要依据。其次,构建全面控制体系和预算管理。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以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网络财务系统,并在完善预算管理和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贯彻集中管理细想。最后,动态控制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资金的有效控制实预防财务风险[5]。
(三)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应当建立能够自身发展要求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就是绩效指标,其最早应用于西方,西方高校通过运用简洁、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有效的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和管理。不仅高校能够从指标测量中获得益处,政府部门还可利用这些测量数据进行相应决策,并提升教育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拓展高校绩效指标评价的范围,应当在财务指标中融入高校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财务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高校只有综合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才能够使高校的整体情况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来[6]。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指标,还应当构建合理的评价主体,使其根据科学制定的评价规范真实的展现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成效。
四、结语
相对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在运营管理上面对着更大的资金压力,这就要求民办高校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财务管理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需求,高校应当顺应这一形势,积极改革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然,肖敬,高雁.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4):216-217.
[2]蒋珊.浅析“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教育财会研究,2015,(03):55-58.
[3]吴晓恺.高校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与对策[J].商,2015,(08):64.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新模式 财务管理一体化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生产生活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高校作为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的基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中高校的运行管理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内部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一体化管理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实现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E时代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挑战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的各项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由其衍生的各项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作为信息化社会中的核心技术力量,信息技术将会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我国高等院校普遍认识到了这一形势,在内部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但是很多高校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不高,难以有效运用新兴技术,加之高校缺乏针对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得信息技术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受到了较大限制。同时很多高校对于财务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处理财务工作只是在哗众取宠,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没有多大意义。另外,很多高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应用的仅是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对于学校管理并没有形成多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高等院校管理运行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变得愈发的冗繁、复杂,还依靠传统的人工处理或是仅浅显的利用信息技术很难得到解决,进而造成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1]。
(二)经济环境对高校理财的挑战
民办高校进行自主办学,其本质是社会法人,具有一定的盈利性质。办学模式的突破使高校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权利,进而深深地影响着学校的各项工作。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对财务运行机制、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体制等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而有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冲击,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需要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否则将会面临淘汰的风险[2]。
二、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缺陷
第一,会计核算层的缺陷。当前许多高校的财务会计流程还存在一定问题,事后保障、事后算账仍是很多高校主要的会计工作,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共享远未实现。第二,财务控制层的缺陷。当前高校虽然引入了信息技术进行预算编制、财务分析、资金管理等工作,但是并没有使这些工作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主要是因为财务部门对实际业务信息核实不到位,进而引发了财务失控现象。第三,财务决策支持层的缺陷。当前我国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主要为国家统计活动服务,真实的高校办学竞争力和效果很难反映出来[3]。
三、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策略
(一)构建一体化管理的IT技术构架
B/S技术构架具有进行点对点的远程通信,保存数据等功能,是构建一体化管理IT技术构架的不二选择。建立一体化管理技术构架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第一,通过将业务数据存储到校园数据库中实现了“口径一致,数出一门”。第二,能够实现信息的跨部门精确提取,有效的延伸了管理价值。第三,利用科学的权责划分明晰了管理的层次。第四,能够动态、实时的监督和查询正在开展的各项任务。第五,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4]。高校财务工作在一体化管理技术框架的支持下,不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有效性,还能够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对其他管理活动的积极影响,进而在高校的管理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财务一体化的主要管理步骤
高校实现财务一体化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发展。高校中校园一卡通的运用以数字化校园为基础,它有效地整合了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并提升了校园信息的标准化水平,这有效地解决了高校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管理问题,其产生的信息成为高校管理活动和决策活动的重要依据。其次,构建全面控制体系和预算管理。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以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网络财务系统,并在完善预算管理和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贯彻集中管理细想。最后,动态控制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资金的有效控制实预防财务风险[5]。
(三)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应当建立能够自身发展要求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就是绩效指标,其最早应用于西方,西方高校通过运用简洁、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有效的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和管理。不仅高校能够从指标测量中获得益处,政府部门还可利用这些测量数据进行相应决策,并提升教育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拓展高校绩效指标评价的范围,应当在财务指标中融入高校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财务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高校只有综合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才能够使高校的整体情况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来[6]。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指标,还应当构建合理的评价主体,使其根据科学制定的评价规范真实的展现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成效。
四、结语
相对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在运营管理上面对着更大的资金压力,这就要求民办高校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财务管理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需求,高校应当顺应这一形势,积极改革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然,肖敬,高雁.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4):216-217.
[2]蒋珊.浅析“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教育财会研究,2015,(03):55-58.
[3]吴晓恺.高校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与对策[J].商,2015,(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