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讲的就是对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进行回顾、反省,检查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学记》中也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教育学家波斯纳就教师成长提出一个公式,即“经验十反思=成长”,强调反思的作用。
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如果把教学中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灵感和成败好好思考一下,做个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迅速接收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安乐是一个小地方,但安乐人提倡的教学反思却小有名气,我们在教学上的成功无不得益于此。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坚持搞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我的教学工作从生疏发展到日渐娴熟,从上课不好发展到能自由地驾驭课堂。坚持这样做,确实有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顺利地进入“自由王国”。
教学反思是教师再次备课的必要补充。诚然,教前备课是相当重要的,它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各个环节,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可是,单有课前备课还是很不够的。因为整个课堂教学是极为生动丰富的,是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如果教师的教学经验有限,上课以后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临时调整,那么有些问题就并非教师一厢情愿所能左右的。教完一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静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比此堂课更精彩。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教师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时辛辛苦苦备好的课,在有些场合下竟是那样的不近人意;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有时反而会卡壳;而备课中没有特别注意到的问题,有时却发挥得当,成为这节课的教学得意之处。出现这些情况,有的是教师在备课中有疏漏,有些却是因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致。教师若把这些课上的失误与意外的“收获”记下来,就会收到比上一节课进一步的功效。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好办法。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教两个并行班时,常是第二个班的课讲得比第一个班好,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前一个班。原因在于教师上完第一个班的课以后,习惯于对刚上过的课做简短的思考,对其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这些思考在短时间内仍能记忆犹新,可对教案做及时的修改。若相隔时间太久,会使一些颇有新意的教学体会从我们记忆的长河中白白流失,十分可惜!
教学反思也是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常用的方法之一。写教学反思正是许多教师探索自己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它是教师提高能力的好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又要走自己的路。只要我们从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积累点滴教学经验,就一定能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探索适合自己教学的规律,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教学后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呢?主要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二者相互促进、提高。
一.记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这节课安排的内容太多或太少了;要是先讲这个,再讲那个,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在教学反思中记录:讲哪些内容用了多长时间,预想的什么内容没来的及讲,或还应添加什么,学生的学习思考时间是否足够等等。
二.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更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如巧妙新颖的引入,形象贴切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画龙点睛的小结,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或启发得当,或例证精辟,或情境创设成功,或过渡语言生动,或“灵感”顿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归类整理,势必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大有益处。将这些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记录下来,目的是为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所产生的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往往是“突如其来,突然而逝,不由自主”,我们应及时利用教学反思去捕捉这些“偶得”,否则会转瞬即逝,造成不尽的遗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课堂上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时启迪其他学生的思维。
三.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中,无论设计多完善,也会有疏漏,无论课堂教学多么成功,也难免有失误之举。比如语言表達的失误、教材内容处理的不当、教学方法使用的不妥、学法指导欠佳、教学重点不突出或偶发事件估计不足、课堂气氛调控不好,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等。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认真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取长补短,才能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四.记教学中学生的“疑惑”
疑难问题在备课、上课、作业等过程中都能反映出来的,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疑难,不应武断地推测解决,而应理智地综合思考、最终寻求尽善尽美的解决方法,并在今后教学中予以特别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困难,作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问时差生的错例、解题误区记录下来,用于以错为戒,以错促思;以增强再教时的针对性,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写好教学反思能助你写出好文章,能帮助你再上新台阶。
撰写教学反思,我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要简单扼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二要迅速及时,有时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及时记录,如果事过境迁,在追补记忆,效果就相差甚远。三要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尝试和探索的实验项目,应重点记录,使其成为再实践的第一手材料。
总之,不进行课后反思,以后再教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简单重复,这样下去,教师教学水平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有基础上。如果及时准确、坚持不懈地撰写教学反思,重内容、求实效,不拘形式,记录一孔之见、点滴收获、细小疏漏,或系列探讨、专题研究,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实践证明:反思教学中的得、失、疑,它能使我们以后的教学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李会文,教师,现居湖南武冈。
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如果把教学中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灵感和成败好好思考一下,做个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迅速接收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安乐是一个小地方,但安乐人提倡的教学反思却小有名气,我们在教学上的成功无不得益于此。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坚持搞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我的教学工作从生疏发展到日渐娴熟,从上课不好发展到能自由地驾驭课堂。坚持这样做,确实有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顺利地进入“自由王国”。
教学反思是教师再次备课的必要补充。诚然,教前备课是相当重要的,它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各个环节,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可是,单有课前备课还是很不够的。因为整个课堂教学是极为生动丰富的,是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如果教师的教学经验有限,上课以后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临时调整,那么有些问题就并非教师一厢情愿所能左右的。教完一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静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比此堂课更精彩。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教师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时辛辛苦苦备好的课,在有些场合下竟是那样的不近人意;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有时反而会卡壳;而备课中没有特别注意到的问题,有时却发挥得当,成为这节课的教学得意之处。出现这些情况,有的是教师在备课中有疏漏,有些却是因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致。教师若把这些课上的失误与意外的“收获”记下来,就会收到比上一节课进一步的功效。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好办法。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教两个并行班时,常是第二个班的课讲得比第一个班好,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前一个班。原因在于教师上完第一个班的课以后,习惯于对刚上过的课做简短的思考,对其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这些思考在短时间内仍能记忆犹新,可对教案做及时的修改。若相隔时间太久,会使一些颇有新意的教学体会从我们记忆的长河中白白流失,十分可惜!
教学反思也是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常用的方法之一。写教学反思正是许多教师探索自己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它是教师提高能力的好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又要走自己的路。只要我们从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积累点滴教学经验,就一定能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探索适合自己教学的规律,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教学后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呢?主要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二者相互促进、提高。
一.记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这节课安排的内容太多或太少了;要是先讲这个,再讲那个,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在教学反思中记录:讲哪些内容用了多长时间,预想的什么内容没来的及讲,或还应添加什么,学生的学习思考时间是否足够等等。
二.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更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如巧妙新颖的引入,形象贴切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画龙点睛的小结,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或启发得当,或例证精辟,或情境创设成功,或过渡语言生动,或“灵感”顿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归类整理,势必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大有益处。将这些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记录下来,目的是为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所产生的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往往是“突如其来,突然而逝,不由自主”,我们应及时利用教学反思去捕捉这些“偶得”,否则会转瞬即逝,造成不尽的遗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课堂上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时启迪其他学生的思维。
三.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中,无论设计多完善,也会有疏漏,无论课堂教学多么成功,也难免有失误之举。比如语言表達的失误、教材内容处理的不当、教学方法使用的不妥、学法指导欠佳、教学重点不突出或偶发事件估计不足、课堂气氛调控不好,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等。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认真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取长补短,才能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四.记教学中学生的“疑惑”
疑难问题在备课、上课、作业等过程中都能反映出来的,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疑难,不应武断地推测解决,而应理智地综合思考、最终寻求尽善尽美的解决方法,并在今后教学中予以特别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困难,作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问时差生的错例、解题误区记录下来,用于以错为戒,以错促思;以增强再教时的针对性,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写好教学反思能助你写出好文章,能帮助你再上新台阶。
撰写教学反思,我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要简单扼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二要迅速及时,有时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及时记录,如果事过境迁,在追补记忆,效果就相差甚远。三要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尝试和探索的实验项目,应重点记录,使其成为再实践的第一手材料。
总之,不进行课后反思,以后再教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简单重复,这样下去,教师教学水平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有基础上。如果及时准确、坚持不懈地撰写教学反思,重内容、求实效,不拘形式,记录一孔之见、点滴收获、细小疏漏,或系列探讨、专题研究,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实践证明:反思教学中的得、失、疑,它能使我们以后的教学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李会文,教师,现居湖南武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