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居住”的新构想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iamei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海华府住宅小区在设计与实施中,力图将滨海特色与地域居住文化相结合,创造高品质、温馨、浪漫的具有滨海特色的居住小区。
  关键词:滨海居住、高层公寓、Townhouse、户型设计、山海华府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况:
  舟山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海域,背靠长江三角洲辽阔腹地,面朝宽广的太平洋,是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山海华府住宅小区坐落于舟山市普陀区东港地块,距海面1.3公里。该地块南与中天旅游集散中心为邻,北为规划支路,东临海莲路,西侧毗邻保留山林,交通便捷,风景如画。
  整个住宅区地上总建筑面积107562.54㎡,建筑密度为28%,容积率为1.5,绿地率为30%。项目包括高层公寓、Townhouse、配套商业等各类建筑形式。本项目设计将地域文化引入设计理念之中,充分利用周边优美丰富的环境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合理而独特的总图布局、单体设计和环境设计,营造出温馨、浪漫、休闲的宜居环境。
  二、设计理念
  分析该地块的周边条件,我们认为依山傍海是该项目最大的环境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在设计中应着重体现以下几点:
  空间、场所形态的特质与海洋文化内涵相吻合。我国长三角区域的海洋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进、整合与重构,时至今日,其基本精神呈现为:海纳百川的开放性,恢宏博大的气魄,兼容并蓄的亲和力,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此在设计中,应对各种尺度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进行组织,使之富有特殊的逻辑性,以空间的语言演绎海洋文化的精神本质。
  建筑形态与滨海居住相协调。滨海居住建筑应该是一种极富感性和浪漫情怀,富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建筑形式,承载着对生命和大自然无限抽象的感悟。在建筑造型的设计中,应试图探索一种独特的建筑构成语言,使之对外成为未来街区景观,乃至海岸天际线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内契合本地域的大众居住心理,成为温馨的居住家园。
  营造的生活氛围和居住方式与沿海地域特点相适应。项目用地西倚群山,东望大海。纵情于山海之间,或听山风,或观海潮,人生居住的最理想模式也莫过于此。如何不辜负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自然条件,将其化为居住生活中独特而又真切的亮点,也成为摆在设计面前的一道难题。
  
  同时,在分析地块周边的住宅种类分布,以及对本项目规划指标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在本项目中提出了Townhouse+高层公寓的布局方式。
  Townhouse起源于中古时代的英国,一开始作为暂居城市的贵族使用,是一个相对于“Country house”(乡间住宅)的概念,是一种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升级版的排屋。就现今中国的居住用地状况而言,城市中心的Townhouse档次明显要高于一般的公寓式住宅,可以作为本小区良好的市场切入点和重要的定位因素。同时为了平衡用地内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固要条件,在Townhouse之外,小区内还配置了较大户型的高层公寓,作为Townhouse之外的一种补充,也是对周边山体分布格局,以及城市景观、海岸天际线的一种呼应。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以下几方面处理手法,作为对上述理念的遵循:
  1.在空间设计中,对入口广场、集中绿地、组团绿地、住宅院落等各类不同特质的空间进行有序的排列与渗透,使之统一在特定的内在逻辑之下:南入口广场及低层的Townhouse组团构成富有亲切尺度的前导空间;自南而北随着地形的抬高,形成层叠、错落的住宅形象组合,犹如波浪的起伏;而越往深入,就越被建筑和绿化植被所形成的“海”所包围,逐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嘈杂;空间也由开放转为私密与静寂,由此形成了丰富变化的空间层次。
  而西侧布置挺拔的高层公寓,屹立于高出路面的地台之上,犹如海浪拍打在山体之上的余波,同时也成为对小区边山体庞大体量的一种图景上的消解。高层和低层,独立与群组,“点”和“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二元对话,由此丰富了小区的空间层次,体现了兼蓄并包的精神与创新、多变的活力。
  在建筑外形设计中,高层每户设置大型的错层阳台,外端用圆形柱子支撑,形成层次交错的建筑景观,消弭了通常点式高层建筑的柱状形态,给人以“浪”、“帆”、“云”的联想。同时由南向北,六幢高层公寓的层数以18层起始,25层居中,18层结束,形成一个平行于东侧海岸线的波状排列,体现了海洋的节奏。在Townhouse的外形设计上,采用了拱券、柱廊、坡顶等元素,充分体现欧式地中海风情。此外整个居住区的建筑均采用暖色系外墙材料,使人充分感受到温馨、浪漫家园的气息,为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放松心情。
  在住宅户型设计中,一方面充分尊重舟山当地对海的偏好,因地制宜,将高层公寓朝向扭轉至东南偏东,使得8层以上的住户开窗即能享受海景。另一方面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重视室内空间组织和室外景观组织的渗透。在高层公寓设计上摒弃传统的公寓阳台设计,通过错层设计,每户形成两层通高的空中花园,增加人与海,与自然的交融空间。Townhouse的设计上,利用平面的进退关系,形成露台,把它作为室内外空间交流的一个重要过渡。此外,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在户型上,坚持功能分区明确,尽可能做到公私分离、动静分离、洁污分离、食寝分离、居寝分离,创造私密、舒适的生活空间。
  总体规划及组团设计
  小区内路网明晰,空间层次丰富。主要出入口设置于南侧,结合沿街的商业用房进行布置。小区内的道路通达顺畅,南侧设主入口,东侧设人行次入口,内部设置环道,既保证小区与城市的自然连接,又保障了小区内交通的有效循环。
  进入主入口即为小区的Townhouse组团。一条景观轴线贯穿南北,景观水体穿插其间,由南向北延伸至6个Townhouse组团,将6个组团串联起来。各个Townhouse组团通过道路及景观轴线进行划分,每个组团均有对主环路的出入口,并拥有明确的入口形象。在每个组团的空间变化中内通过相似的景观、建筑要素进行统一,并与整体环境进行融合,到达封闭与开敞并存,共性中又体现个性。Townhouse组团在每户住宅内设置一个室外停车位和一个半地下停车库,保证了车位配比的充足,提升了Townhouse住宅的居住价值,也增强了住宅单体的领域认同感。
  基地的西侧,围绕Townhouse组团,建筑体量由低层转变为高层,由南向北设置了6幢18至25层的高层公寓,使其成为Townhouse建筑的余波,也丰富了建筑群的体量层次,增加了小区的整体景深。高层住宅每幢设置单独的机动车库,避免了高峰时段机动车出入库的拥堵问题。各幢高层公寓的竖向标高根据其所接入的内部环路标高与半地下车库顶板的高差关系而定,其高差基本保持在1.5米左右,缩短了汽车入库坡道的长度,节约了用地,同时顶板的高度也不至于影响人的视线连续,保证了景观的整体性。另外,此种设计改善了地下车库的采光通风条件,减少了机械排烟和电力照明的成本。
  
  建筑单体设计
  紧紧围绕“滨海居住”这一特色,我们力图在建筑形象、户型设计等方面创新,使之既满足现代居住的功能使用要求,又带有浓郁的滨海特色和地域文化,让人们充分拥有与地域特色相吻合的居住体验。
  商业元素--配套商业设计
  小区的商业配套用房布置于基地的主入口--南入口两侧。建筑的商业界面延南侧规划道路展开,既作为小区内外的分隔屏障,又在入口处营造了一个浪漫休闲的生活氛围。
  建筑以3层为主,设置了精品店、酒吧、咖啡店、银行等。与之隔街相对的是本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及特产商店,二者相辅相成,成为小区乃至本区块内极具人气的场所。
  商业配套用房采用了低矮建筑体形和错落有致的平面构图,配以暖色系的外墙色彩,以及大坡顶、柱廊、拱门、退台等建筑元素,使店铺立面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形成了活跃的商业气氛,也使整个小区生活环境在舒适、高雅、静谧的基调下又充满了便利和情趣。
  居住元素--Townhouse及高层公寓设计
  Townhouse设计以并列式为主,均为大开间、短进深户型。底层客厅采两层通高,二、三层通过前后退进形成丰富的露台空间,地下设置大面积的视听及仓储空间,并通过地下光院的设置来保证地下室的采光和通风。高层住宅均为一梯三户的点式住宅,住宅标准层为一梯三户,均是大面积的三室两厅或四室两厅平面层户型。户型内采光通风良好,室内空间宽敞方正,阳台面积加大至25~40㎡而成为客厅、卧室的室外延伸,从而形成“空中花园”。同时将单数层与双数层的阳台在投影方向错开布置,使得每户的阳台均为两层通高,从而让阳台空间更为开放,减少了大面积阳台对下层房间阳光的遮挡,也有利于阳台植物的生长。
  公共元素--邻里交往空间及休闲活动空间设计
  “邻里”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它是指在地域上的相互靠近这一自然条件上,结合了友好往来和亲戚朋友关系而逐步形成的守望相助、共同生活的群体。积极重视邻里交往,推动居民适度交往行为的发生,才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优化居住生活的质量。因此在高层公寓的设计中,我们引入了入户前导空间的概念,在每层走廊的东西两端前设置了开放式的休憩场所,使楼梯和走廊构成富于变化的生活、交往空间。在Townhouse组团中,我们主张相邻两户之间的南北花园采用通透式的篱笆、灌木进行分隔,避免生硬的封闭性隔断,从而使私人院落成为邻里间方便交流的平台。房屋的南北间距控制在15米左右,既保证私密性,又提供了交流的可能。在公共区域,利用道路、铺装、地面的高差、小桥流水、休憩亭阁等,对邻里空间进行平面领域的界定。
  
  
  
  
  
  作者简介:林轶扬、1979年生、男、籍贯(上海市)、现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邮编310006)建筑师职务、工程师职称、工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产品使用的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需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日
期刊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中,有时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凹坑、波浪、车辙、桥涵与路面连接處高低不平、路面接缝台阶等路面不平整现象。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涉及的方面很广,影响因素很多,情况十分复杂。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理的好坏对平整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缝处理技术对于路面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缝处理技术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接缝
期刊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设备和材料要求高、施工安全保障难度大等特点。近几年来,随着钢混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趋于成熟、完善。本文将以惠安天山广场的高层商住楼施工为例,简要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期刊
摘要:本文概述了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进行造价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了加强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招标与采购过程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和管理工作  1.1 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造价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1)工程招投标环节的影响。通过招投标可以确定中标价,而合同价是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厂房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厂房建筑结构形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项化,因而对结构设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将以某工厂为例深入探讨如何如何选择和处理工业厂房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工业厂房,建筑结構形式,处理。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功能空间需求分析  设计人员首先要对建筑的功能和空间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在根据其具体要求
期刊
摘要:人们对在改性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玄武岩纤维有了一定的探索和施工经验,特别是对纤维掺量的多少有了许多研究。由于投资原因,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一般采用普通沥青混凝土,极少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本文主要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弯沉、压实度检测来评价不同长度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普通沥青混凝土稳定性的影响,探索适合湖北省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公路路面结构常用的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玄武岩
期刊
摘要:工业遗产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也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是资源可持续发展、城市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适度的保护利用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对维也纳煤气罐厂改造工程的研究,对其发展概况、开发模式和开发类型进行了分析,旨在探求工业遗产保护改造的方法。  关键词:工业遗产 维也纳煤气罐厂 保护改造 开发模式 开发类型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给园林工程建设和园林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下,园林工程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园林工程为人们提供美化了的环境和休息娱乐的场所,对周边的经济、苗木种植产业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园林工程建设队伍的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水平就十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设计施工管理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应从原材料质量控制、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发生,提高沥青路面的均匀性,保证沥青路面修筑质量。本文探讨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离析;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许多高等级公路皆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但由于诸多因素, 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容易产生粗
期刊
摘要:水污染状况越轻,径流污染控制越简单易行。然而,收集天然雨水困难很大,所以雨水的收集主要集中在其它汇水面,还应按照“先屋面,再路面,最后管道”的原则优先收集污染轻的汇水面上的雨水径流。同一地区的住宅小区与城区相比较,住宅小区的雨水径流污染程度低于城区,在住宅小区中更适合进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化。住宅小区雨水径流污染物冲刷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应在分清不同的实际条件与前提的情况下,遵循该规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