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政协委员、民革吉林省委员、吉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委、吉林省朝鲜族经济科技振兴总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境外就业协会副会长……创办了全国唯一一所以创业培训为主的技工学校,开始了全国唯一的农民工境外创业就业培训。获得过“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身为吉林省全民创业技工学校校长、万洋公司董事长,在众多光环背后,是怎样的一个南亿?
在接受采访时,南亿的话语表明,他始终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者和教育参与者这三种身份中转换。或者说,他已经把自己深深地融入了这三种角色中。
服务是人类最大的美德
南亿为万洋出国服务公司确定了一个理念:服务是人类最大的美德。“万洋公司的准确定义是现代服务行业,和服务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公司规模不算太大,但我们力争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自我洗礼,自我熏陶,净化心灵。这个过程是非常好的。我们提出了‘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做好事’的思想,让大家牢记。”南亿说道,“公司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增强素质,才能把服务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细节,让客户满意。”
创业培训是一个细致的工作。每期培训班的学员,南亿都要亲自挑选,经过三次面试后决定名单。“这样既可以挑选适合创业,并在以后创业过程中能够起带动作用的人才,又能够使学员对公司和学校的工作有更贴近的认识。”南亿还拥有自己学校里培训班的毕业证书,“我也去亲身体验了整个培训课程,去发现培训课程中的缺点,以便于改进。”
在谈到全民创业技工学校的创业培训工作时,南亿也多次提及了一个词:温暖。他说:“(对于接受创业培训的农民工学员,)给他们温暖很重要!温暖将是他们在创业中的重要积淀,他们会感受到大家对我都很好,就会萌动很多勇气。如果周围是很冷漠、很残酷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抵御心理。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在培训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让他们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懂得温暖懂得爱,懂得关怀,懂得交际。我们要为他们添一双走向成功的翅膀。……这是个综合性的工作,是细节上的东西。”
确实,从记者踏入万洋公司的那一刻起,安静中的忙碌,温馨中的干炼,带着真心的微笑,每个细节都在不停地传递着“服务”这个词的内涵。
从3000元钱起家,发展为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集团化企业,万洋在吉林省出国和境外就业行业中绝对是响当当的名字。全民创业技工学校也随之不断发展并完善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选择了“农民”和“创业”作为自己终生的话题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与朝鲜共和国相望。全省共有汉族、朝鲜族等44个民族,其中就业人员总数为1202.5万人,其中,乡村劳动者669.02万人,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正是基于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及人文因素,使得吉林省的境外就业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独树一帜。
“我们发现,很多出国劳务的农民挣了几万到几十万,回国后有的买了房子、设备,利用手中的资源继续工作。而有的开始享受,坐吃山空,把时间荒废了,有的还引起了家庭的不和睦。因为农村社会和就业市场的收入水平没有(国外)那么高,而归国人员的消费层次和思想发生了变化。低工资的工作不想干,高技能要求的工作干不了,因此他们的心理难以平衡。这个问题促使我们在2005年创办了吉林省全民创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想从技能培训方面来解决归国人员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在这方面摸索了一年多后,包括在焊接、面点、厨师、美容美发等方面做的培训努力,南亿发现这种培训的效果并不好。学员们学习了这些技能后,仍然有很多人的就业状况难以令人满意。
“(他们)就业了,但又不持续。以前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去哪个企业都需要认真考勤,认真上班,要耐得住寂寞啊。当你面对着每月挣一两千块钱时,缺少耐心,缺少持久能力。工作一段时间后,学到了一点东西,就急着向更高的层级发展。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很苦恼。后来就萌发了对学员进行创业培训的想法。”
“进行创业培训,并不是要求百分之百的人能够创业成功,而是通过创业培训,让学员了解创业的过程和其中的苦辣酸甜,强化他们的就业意识。这样他们的择业观就明确了。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把原来的全民创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改成了全民创业技工学校。”
这次的改变,并不仅仅是学校的名称,真正改变的是南亿所带领的团体教育思想的改变。“原来进行的是‘泛泛的就业培训’,我们认识到只注重在学校的培训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在学员们接受培训和就业后,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帮扶,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就业乃至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全民创业技工学校现行的创业教育理念:“适时选拔创业人才,点拨创业热情,强化创业信念,使他们走向人生的成功。”
南亿对这个创业教育理念进行了解释。“为什么叫适时选拔创业人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这是一个事实。合适的有潜质的人才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原来是激发创业热情,现在改成点拨创业热情,在首次境外创业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民工在创业方面存在着误区,他们连最初的创业萌动期还没到,为了‘点拨’他们的创业热情,组织他们去创业成功者那里参观、体验,使他们感受创业的过程,增加创业的信心。所以,点拨比激发更好。
创业培训结束后,他们还仅仅处于一种热情的阶段,如何使他们的热情持续下去?公司就派他们去日本,在务工和实践中消化理解创业理论,强化创业信念。经过这几个阶段,相信他们会做出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人生之路上走向成功。”
融入农民工创业培训事业的过程,让南亿接触、了解了我省农业农村大量鲜活的实例,对吉林农业农村有了深刻的认识。
吉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想实现全面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南亿认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是人才的现代化。
“农民工有几个特点,朴实、能吃苦、不好高鹜远,认真、懂得感恩,积极主动,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差,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有改变生活现状的强烈要求但能想到的路不多。我省农村部分地实现了机械化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但也要看到仍有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还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机械化,无法让更多的劳动力从田地中解放出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这是个现实。”
“当我们在联系出国、境外劳务业务时,我们看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农业农村状况,看到了日本田地通公路、农民可以西装革履地耕作、养殖,我觉得我省的农业农村也有条件走上创业之路,用农业创业改变我省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改变这一切的开端,就是让农民、农民工看到这一可实现的目标,促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
“人离不开吃,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产业,是永远的话题。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今后健康不应该靠吃药来维持,应该用健康的食品来预防疾病。这个健康食品从什么地方来?最基础的还是农业。
第二,人类需要发展,就离不开创业。所以我选择了农业和创业作为我终生的话题,作为我一生的追求和探索。”
事业的发展,在吉林省出国劳务行业中不断提高的影响力,使万洋公司和全民创业技工学校名声大振,也使技工学校的培训进入了一个新的、创造性的阶段。
创业培训,要精细化、专业化、全程化
全民技工创业培训学校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是很讲究的,“对于农民工学员,不能上来就讲上百万千万的项目,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用性、可实现性。”
“创业培训的思路和方法确定下来后,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深入培训工作,让学员们从最初‘三分钟热血’的创业萌动期走进创业持久期。全民创业技工学校开始在精细化、专业化、全程化上面狠下功夫,尤其是把创业培训全程化作为培训工作的重心。”
这样的理念与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方针不谋而合。借助于国家和吉林省在全民创业方面的扶持政策,并基于两者的契合,全民创业技工学校与省社保厅合作开展了农民工境外就业SYB创业培训班。今年3月31日,首期培训班的毕业生已经派遣到日本北海道就业。
“接受培训的学员去国外务工,是专业化和全程化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学校接受了与学员特点相匹配的创业意识、创业方向、创业技能等的训练后,需要让他们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和观摩中消化理解。我们已经同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协商好,互相配合,学员到达日本的第一个月,在日本农户家里进行培训和观摩,看日本的农户如何创业,如何从一头牛变成一千头牛,从以前的有害农业变成低碳、环保的农业。在之后的几个月工作时间里边干活边学习日本农业的先进工具、种植方式、作物选择、肥料使用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学习日本对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思路。
在工作中,他们会感受并亲身践行日本农业生产中的认真精神和责任心。日本农业对认真和责任心的重视是很强烈的。比如大棚生产中,大棚内不能吸烟,进大棚前要进行换装、消毒等过程;农产品销售包装上要标有生产者的姓名、电话、产地等。出国的学员曾经历过这样的事件:日本奶牛厂对病牛、弱牛有严格的管理,在一次挤奶过程中,一头病牛被赶到产奶区挤奶。结果,导致了一罐牛奶、价值近二百万日元的损失。所幸的是没有进入工厂环节,否则将导致一批牛奶的废弃或召回。这样严格的要求,不仅推进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同和信任,也促使农业生产者加强自身的素质和管理,使农业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经验对于发展吉林农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将来由出国劳务的农民工带回国后将逐步产生其应有的影响力。”
“七月份之后,我们开办的农民工境外就业SYB创业培训班学员将在日本等地工作三年,也就是说,进行三年的就业和创业学习。当学员回国后,每个人都能拥有部分资金基础和执着的精神。这时,我们会启动创业后续扶持行动,对回国人员进行全程创业扶持。这个扶持是全方位的。项目方面,公司已经创立了项目超市,派信息员对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项目进行收集整理。资金方面,公司会拿出一部分资金,采取投资、参股、控股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资金扶持,并在经营过程中对学员进行业务开拓、财务、人事、销售等全方位的培训和业务支持。”
“走到这一步,才算是完成创业培训精细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初步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现在国家已经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从这个时间点上,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农业教育已经起步得有些晚了。
农业的真正发展,要从“使农业成为一代人的理想”开始
“我们花这么大的心血来做一个全程的细致的创业培训,不仅仅是让他们(学员)学会在做事的过程中挣到钱,做好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些鲜活的、摆在眼前的事例来影响他们周围的人,把农业创业的精神和作用带给所有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创业氛围和环境的塑造,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价值。只有劳动者们理解并向往从事农业创业,全民创业才不是空话。”
全民创业技工学校和万洋公司正在与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洽谈,希望能够建立一个酪农基地和大棚基地,给未来专业化农民工创业做一个典范和探索。“农民工的朴实和勤奋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优势,但如果没有好的社会环境和创业氛围,是远远不够的。整个社会和政府的责任还很重,需要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这个事业。这也促使我们去探索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以前一提起农民,大家就会想着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鞋沾泥脸晒黑’。其实在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已经走进了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进程。农民像工厂一样着装规范,可以有自己的化验室,几乎不用做重体力劳动。我们要让吉林省的农民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更重要的,是改变农业和农民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使更多的人乐于投身到农业发展的大事业中来。”
“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酪农基地和大棚基地,将来会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农业基地,让城市里的孩子亲自来体验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过程,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只有让孩子从小走进工厂,走进农庄,去和自然接触和亲近,让他们看到农业的发展方向,感受到农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的心里产生‘有我加入,农业会更美好’的愿望,让农业成为一代人的理想,吉林农业乃至中国的农业才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现在,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已经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头。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和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吉林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在环保农业、低碳农业这些方面吉林省是有优势、有潜力的,也赶上了国家政策支持的好时期,如果再白白等下去,可能会错失这个发展的良机。”
采访后记: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随南亿参观了万洋公司和全民创业技工学校。在采访中,南亿坦荡地说,“我说的比较随意,有不足的地方和需要升华的地方还要提出来啊。”整理文稿时,我想,这些对自己故乡怀着热切感情的话语是不需要升华的。如果文稿需要一个结尾,我愿意引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来结束此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附:南亿语录
关于成功:“关于成功,就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而言,所谓成功失败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更多的则是平凡朴实的日夜,不浪费每一天才对得起自己。人生的修炼大抵也如此吧。”
关于事业:“即使是个小职员,也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否则工作就毫无兴趣。”
关于缘份,南亿摘录了日本剑道宗师柳生家的家训:“小才遇缘不觉缘;中才觉缘不善缘;大才擦肩亦善缘。”
在接受采访时,南亿的话语表明,他始终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者和教育参与者这三种身份中转换。或者说,他已经把自己深深地融入了这三种角色中。
服务是人类最大的美德
南亿为万洋出国服务公司确定了一个理念:服务是人类最大的美德。“万洋公司的准确定义是现代服务行业,和服务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公司规模不算太大,但我们力争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自我洗礼,自我熏陶,净化心灵。这个过程是非常好的。我们提出了‘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做好事’的思想,让大家牢记。”南亿说道,“公司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增强素质,才能把服务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细节,让客户满意。”
创业培训是一个细致的工作。每期培训班的学员,南亿都要亲自挑选,经过三次面试后决定名单。“这样既可以挑选适合创业,并在以后创业过程中能够起带动作用的人才,又能够使学员对公司和学校的工作有更贴近的认识。”南亿还拥有自己学校里培训班的毕业证书,“我也去亲身体验了整个培训课程,去发现培训课程中的缺点,以便于改进。”
在谈到全民创业技工学校的创业培训工作时,南亿也多次提及了一个词:温暖。他说:“(对于接受创业培训的农民工学员,)给他们温暖很重要!温暖将是他们在创业中的重要积淀,他们会感受到大家对我都很好,就会萌动很多勇气。如果周围是很冷漠、很残酷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抵御心理。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在培训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让他们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懂得温暖懂得爱,懂得关怀,懂得交际。我们要为他们添一双走向成功的翅膀。……这是个综合性的工作,是细节上的东西。”
确实,从记者踏入万洋公司的那一刻起,安静中的忙碌,温馨中的干炼,带着真心的微笑,每个细节都在不停地传递着“服务”这个词的内涵。
从3000元钱起家,发展为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集团化企业,万洋在吉林省出国和境外就业行业中绝对是响当当的名字。全民创业技工学校也随之不断发展并完善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选择了“农民”和“创业”作为自己终生的话题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与朝鲜共和国相望。全省共有汉族、朝鲜族等44个民族,其中就业人员总数为1202.5万人,其中,乡村劳动者669.02万人,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正是基于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及人文因素,使得吉林省的境外就业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独树一帜。
“我们发现,很多出国劳务的农民挣了几万到几十万,回国后有的买了房子、设备,利用手中的资源继续工作。而有的开始享受,坐吃山空,把时间荒废了,有的还引起了家庭的不和睦。因为农村社会和就业市场的收入水平没有(国外)那么高,而归国人员的消费层次和思想发生了变化。低工资的工作不想干,高技能要求的工作干不了,因此他们的心理难以平衡。这个问题促使我们在2005年创办了吉林省全民创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想从技能培训方面来解决归国人员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在这方面摸索了一年多后,包括在焊接、面点、厨师、美容美发等方面做的培训努力,南亿发现这种培训的效果并不好。学员们学习了这些技能后,仍然有很多人的就业状况难以令人满意。
“(他们)就业了,但又不持续。以前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去哪个企业都需要认真考勤,认真上班,要耐得住寂寞啊。当你面对着每月挣一两千块钱时,缺少耐心,缺少持久能力。工作一段时间后,学到了一点东西,就急着向更高的层级发展。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很苦恼。后来就萌发了对学员进行创业培训的想法。”
“进行创业培训,并不是要求百分之百的人能够创业成功,而是通过创业培训,让学员了解创业的过程和其中的苦辣酸甜,强化他们的就业意识。这样他们的择业观就明确了。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把原来的全民创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改成了全民创业技工学校。”
这次的改变,并不仅仅是学校的名称,真正改变的是南亿所带领的团体教育思想的改变。“原来进行的是‘泛泛的就业培训’,我们认识到只注重在学校的培训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在学员们接受培训和就业后,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帮扶,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就业乃至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全民创业技工学校现行的创业教育理念:“适时选拔创业人才,点拨创业热情,强化创业信念,使他们走向人生的成功。”
南亿对这个创业教育理念进行了解释。“为什么叫适时选拔创业人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这是一个事实。合适的有潜质的人才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原来是激发创业热情,现在改成点拨创业热情,在首次境外创业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民工在创业方面存在着误区,他们连最初的创业萌动期还没到,为了‘点拨’他们的创业热情,组织他们去创业成功者那里参观、体验,使他们感受创业的过程,增加创业的信心。所以,点拨比激发更好。
创业培训结束后,他们还仅仅处于一种热情的阶段,如何使他们的热情持续下去?公司就派他们去日本,在务工和实践中消化理解创业理论,强化创业信念。经过这几个阶段,相信他们会做出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人生之路上走向成功。”
融入农民工创业培训事业的过程,让南亿接触、了解了我省农业农村大量鲜活的实例,对吉林农业农村有了深刻的认识。
吉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想实现全面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南亿认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是人才的现代化。
“农民工有几个特点,朴实、能吃苦、不好高鹜远,认真、懂得感恩,积极主动,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差,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有改变生活现状的强烈要求但能想到的路不多。我省农村部分地实现了机械化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但也要看到仍有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还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机械化,无法让更多的劳动力从田地中解放出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这是个现实。”
“当我们在联系出国、境外劳务业务时,我们看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农业农村状况,看到了日本田地通公路、农民可以西装革履地耕作、养殖,我觉得我省的农业农村也有条件走上创业之路,用农业创业改变我省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改变这一切的开端,就是让农民、农民工看到这一可实现的目标,促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
“人离不开吃,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产业,是永远的话题。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今后健康不应该靠吃药来维持,应该用健康的食品来预防疾病。这个健康食品从什么地方来?最基础的还是农业。
第二,人类需要发展,就离不开创业。所以我选择了农业和创业作为我终生的话题,作为我一生的追求和探索。”
事业的发展,在吉林省出国劳务行业中不断提高的影响力,使万洋公司和全民创业技工学校名声大振,也使技工学校的培训进入了一个新的、创造性的阶段。
创业培训,要精细化、专业化、全程化
全民技工创业培训学校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是很讲究的,“对于农民工学员,不能上来就讲上百万千万的项目,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用性、可实现性。”
“创业培训的思路和方法确定下来后,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深入培训工作,让学员们从最初‘三分钟热血’的创业萌动期走进创业持久期。全民创业技工学校开始在精细化、专业化、全程化上面狠下功夫,尤其是把创业培训全程化作为培训工作的重心。”
这样的理念与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方针不谋而合。借助于国家和吉林省在全民创业方面的扶持政策,并基于两者的契合,全民创业技工学校与省社保厅合作开展了农民工境外就业SYB创业培训班。今年3月31日,首期培训班的毕业生已经派遣到日本北海道就业。
“接受培训的学员去国外务工,是专业化和全程化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学校接受了与学员特点相匹配的创业意识、创业方向、创业技能等的训练后,需要让他们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和观摩中消化理解。我们已经同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协商好,互相配合,学员到达日本的第一个月,在日本农户家里进行培训和观摩,看日本的农户如何创业,如何从一头牛变成一千头牛,从以前的有害农业变成低碳、环保的农业。在之后的几个月工作时间里边干活边学习日本农业的先进工具、种植方式、作物选择、肥料使用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学习日本对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思路。
在工作中,他们会感受并亲身践行日本农业生产中的认真精神和责任心。日本农业对认真和责任心的重视是很强烈的。比如大棚生产中,大棚内不能吸烟,进大棚前要进行换装、消毒等过程;农产品销售包装上要标有生产者的姓名、电话、产地等。出国的学员曾经历过这样的事件:日本奶牛厂对病牛、弱牛有严格的管理,在一次挤奶过程中,一头病牛被赶到产奶区挤奶。结果,导致了一罐牛奶、价值近二百万日元的损失。所幸的是没有进入工厂环节,否则将导致一批牛奶的废弃或召回。这样严格的要求,不仅推进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同和信任,也促使农业生产者加强自身的素质和管理,使农业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经验对于发展吉林农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将来由出国劳务的农民工带回国后将逐步产生其应有的影响力。”
“七月份之后,我们开办的农民工境外就业SYB创业培训班学员将在日本等地工作三年,也就是说,进行三年的就业和创业学习。当学员回国后,每个人都能拥有部分资金基础和执着的精神。这时,我们会启动创业后续扶持行动,对回国人员进行全程创业扶持。这个扶持是全方位的。项目方面,公司已经创立了项目超市,派信息员对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项目进行收集整理。资金方面,公司会拿出一部分资金,采取投资、参股、控股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资金扶持,并在经营过程中对学员进行业务开拓、财务、人事、销售等全方位的培训和业务支持。”
“走到这一步,才算是完成创业培训精细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初步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现在国家已经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从这个时间点上,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农业教育已经起步得有些晚了。
农业的真正发展,要从“使农业成为一代人的理想”开始
“我们花这么大的心血来做一个全程的细致的创业培训,不仅仅是让他们(学员)学会在做事的过程中挣到钱,做好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些鲜活的、摆在眼前的事例来影响他们周围的人,把农业创业的精神和作用带给所有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创业氛围和环境的塑造,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价值。只有劳动者们理解并向往从事农业创业,全民创业才不是空话。”
全民创业技工学校和万洋公司正在与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洽谈,希望能够建立一个酪农基地和大棚基地,给未来专业化农民工创业做一个典范和探索。“农民工的朴实和勤奋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优势,但如果没有好的社会环境和创业氛围,是远远不够的。整个社会和政府的责任还很重,需要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这个事业。这也促使我们去探索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以前一提起农民,大家就会想着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鞋沾泥脸晒黑’。其实在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已经走进了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进程。农民像工厂一样着装规范,可以有自己的化验室,几乎不用做重体力劳动。我们要让吉林省的农民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更重要的,是改变农业和农民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使更多的人乐于投身到农业发展的大事业中来。”
“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酪农基地和大棚基地,将来会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农业基地,让城市里的孩子亲自来体验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过程,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只有让孩子从小走进工厂,走进农庄,去和自然接触和亲近,让他们看到农业的发展方向,感受到农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的心里产生‘有我加入,农业会更美好’的愿望,让农业成为一代人的理想,吉林农业乃至中国的农业才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现在,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已经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头。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和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吉林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在环保农业、低碳农业这些方面吉林省是有优势、有潜力的,也赶上了国家政策支持的好时期,如果再白白等下去,可能会错失这个发展的良机。”
采访后记: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随南亿参观了万洋公司和全民创业技工学校。在采访中,南亿坦荡地说,“我说的比较随意,有不足的地方和需要升华的地方还要提出来啊。”整理文稿时,我想,这些对自己故乡怀着热切感情的话语是不需要升华的。如果文稿需要一个结尾,我愿意引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来结束此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附:南亿语录
关于成功:“关于成功,就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而言,所谓成功失败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更多的则是平凡朴实的日夜,不浪费每一天才对得起自己。人生的修炼大抵也如此吧。”
关于事业:“即使是个小职员,也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否则工作就毫无兴趣。”
关于缘份,南亿摘录了日本剑道宗师柳生家的家训:“小才遇缘不觉缘;中才觉缘不善缘;大才擦肩亦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