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赏艺·温暖申城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市文明办、市建交委、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市文联、市志愿者协会、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指导,市文联艺术促进中心、市音协、市摄协、市书协、市民协、朗诵协会等联合主办,市志愿者协会文化志愿服务总队、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志愿者服务基地共同承办的“百姓赏艺·温暖申城——上海市文艺志愿者春运慰问暨志愿服务活动”日前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拉开帷幕。众多文艺志愿者兵分两路,以“快闪”形式突然出现在了人流如织的虹桥T2航站楼、虹桥火车站的出发大厅。梁波罗、陈少泽、赵静等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用一首首小诗,点燃了游子回家团圆的期盼和喜悦;剪纸艺术家奚小琴、沈育麟,编织工艺家何培华、陈超友,书法家姜家平、摄影家祖忠人等,用现场亲手制作写就的一件件手工艺品、一对对春联、一帧帧全家福,传递着传统年俗文化的温馨和中华大家庭的和谐;上交乐团的青年演奏家们,用一曲曲乐曲,奏出了来自上海市民的深深爱意和浓浓祝福。短短一个小时的活动,不仅让回家团圆的人们获得了一份意外和惊喜,更是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大爱情怀和新春问候,流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之后,艺术家们集体出现在了虹桥天地,为市民们送上了一台丰富多彩、欢乐祥和的迎春慰问演出。
  成立于2015年的文艺志愿服务总队,吸引了沪上众多艺术家积极投身文化志愿者行列,不断得以发展壮大和扩容升级。近兩年来,文艺志愿者们以市文联积极推动的“百姓赏艺”作为志愿服务的一个专有品牌,在公益性的舞台、讲台和展台上奉献艺术才华,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摇旗呐喊、鼓舞士气,为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群策群力、提供助力,切实担负起了“传播主旋律、积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其他文献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称,演唱会在线直播已全面常态化,渐成票房、赞助之外的盈利方式。乐视、腾讯、优土、爱奇艺等老牌视频网站,陌陌等社交平台,芒果TV等电视台APP都在积极开拓演唱会直播领域业务。与演唱会一样,音乐节也正加速互联网化。2015年,乐视音乐与摩登天空合作将上海草莓音乐节打造成国内首个付费直播音乐节,腾讯视频独家直播简单生活音乐节,理想音乐节
期刊
以“弘扬丝路精神,提高鉴藏水平”为主题的2016第五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暨“一带一路”收藏文化研讨会近日在上海举行。作为第五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专题展览,《丝绸之路民间收藏文物精品展》日前在朵云轩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了3家民间博物馆和8位私人收藏家的精品收藏。海内外华人收藏家如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收藏和保护丝绸之路古代艺术品?收藏文化怎样传承中华文化、守望中华文明?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期刊
新编古装悲喜剧《命中注定》近日在上海文艺会堂登台并连演8场,这是这部时隔8年再度登上戏剧舞台的话剧本轮来沪首演,也是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的首次商业演出。标志着在上海文艺院团改革和群团改革的背景下,有着55年历史积淀的上海文艺会堂正式向社会大众开放。《命中注定》讲述了一个令人笑中带泪、唏嘘感慨的爱情故事。2008年尹韬曾编排话剧《天作之合》,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获得观众好评。时隔8年,尹韬决定复排,改
期刊
近日,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举办的青年编剧剧本朗读会举办了两次展演活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剧协等相关领导及12位获得青年编剧基金资助的编剧和他们的导师出席本次活动。朗读会以高质量的读演状态,展现了京剧、儿童剧、舞台剧、话剧等多样类型的艺术样式。活动现场,很多演员已可脱本演出,如真正的表演那样走台,并与观众互动。本次剧本朗读会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青年编剧扶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由上海市文联指导,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上海新视角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近日在文艺会堂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上影集团、区县广播电视台、本市各大院校影视专业团队、社会电视制作机构以及外省市影视爱好者的160余部作品参赛。与首届大赛不同,本届大赛分设剧情、纪实、动漫、网络剧四大板块进行评选,充分体现评选的公开、公正和科学性。经过专家评委会3个月的评审,
期刊
在著名文学翻译家草婴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由上海市文联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承办的“译笔求道路漫漫——草婴与俄罗斯文学翻译”研讨会在文艺会堂举行。上海市文联相关领导,俄罗斯联邦驻沪副总领事列·伊·伊格纳坚科,资深翻译家夏仲翼、冯春、葛崇岳、裘因、杨伟民、陈建华等以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草婴先生家属、生前好友等近百位嘉宾齐聚一堂,以简朴和学术的方式,共同缅怀这位为中国文学、翻译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前辈大师,
期刊
600万字的《柳鸣九文集》15卷,年前由海天出版社隆重推出。笔者无缘参加柳鸣九先生文集的首发式,但日前却有幸收到了他的著译和相关资料。  作为法国巴黎大学选定的博士论文专题对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柳鸣九是我国外国文学界公认的权威学者,他的文集的出版引起巨大的反响,一点不为怪。柳先生告诉我,由于他“被帕金森氏收归门下多年,行动不便,难以远行”,未能参加在香港举行的首发式,而委托老同
期刊
光明日报刊登刘巽达的文章说,我辈年少时,对《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名片很是迷恋,可以说是百看不厌。所以看到《地雷战》要拍成电视剧,不禁充满期待,尤其是看到一则隆重推荐的网评曰:“相对于经典的电影版《地雷战》,电视剧版《地雷战》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现了抗战时期胶东人民用智慧、勇敢谱写的神奇历史。不只向经典致敬,更打造了一种情怀,进一步让年轻人体味抗战的艰辛,感受民间智慧的重量……”然而等到它出笼
期刊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7春节大联欢”在京举行。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来自各艺术门类的老中青几代艺术家2000余人欢聚一堂,共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7春节大联欢”。大联欢共分“序曲:百花迎春”“走进春光里”“共享幸福年”“放歌新征程”“花开中国梦”“尾声:春风大地” 6个部分。“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是中国文联的重大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本届大联欢由
期刊
解放日报刊登罗怀臻的文章说,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藉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可是如果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验的后来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