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画幅无反镜头中的北美风光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职业风光摄影师,我在近十年的创作中,与中画幅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远的不说,宾得645Z和飞思1亿像素后背这两个中画幅系统,已经陪我走过了两年的摄影历程(我也使用如尼康D800、佳能EOS 5DS R等全画幅设备)。我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即最高的细節再现能力和最佳的宽容度表现,我想这也是其他风光摄影师最为看重的两项素质。此外,在拍摄时我更偏重于户外冒险,所以器材在严酷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对我来说也相当重要。


  2016年12月,我成为富士全球首批35位特约试用GFX 50S的摄影师之一。在使用这台中画幅无反相机之前,个人使用富士产品的经历并不多,更别提这个最新发布的小型中画幅机器,因此我抱着尝试与比较的心态,将它和我的众多全画幅、中画幅相机一同放到摄影包里,开始了一段加拿大户外摄影之旅。从2016年12月中旬到2017年2月初,我前前后后拍了一个半月,而这一个半月恰逢加拿大最寒冷的时节,整整一个星期气温都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江湖冰封,大雪纷飞,这为我测试机器的适应能力创造了最佳条件,而富士GFX 50S的表现十分惊艳。首先就是低温适应能力,在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条件下,我主要针对这台机器的电池和显示屏做了耐力测试,清晨的拍摄过程中,富士GFX 50S没有出现一次死机和反应迟钝现象,甚至当我的全画幅单反都停止工作的时候,它仍旧尽职尽责。其次就是抗碰撞能力,落基山大地冰封,三脚架结冻、化冻的过程中导致云台卡口不稳,让富士GFX 50S直接从接近2米高的空中落地,重重地摔在了冰面上。不过这一次“碰撞试验”却没有给机身留下任何疤痕,仅仅是遮光罩出现了裂缝。
  富士GFX 50S的拍摄参数调节采用的是物理滚轮方式,光圈环预设光圈值,快门轮将快门速度锁定,这正合我意。ISO值则可以在拍摄之前设置成“最佳”,这种提前预设的功能确实是我从未有过的愉悦体验。该机器的翻转屏也是一大特色,尽管这早已是许多新型相机的标配。一台划时代的中画幅无反产品加入翻转屏,一定是考虑到风光摄影师采用多角度尤其是低角度创作的实际需要。由于我习惯了单反相机光学取景的真实感,对于电子成像的显示屏有诸多不适,这是我和新机器最需要磨合的一环。除此之外,相机的峰值对焦功能将手动对焦辅助运用到了极致,直接扭动对焦环就能看出焦平面的变化;而425点对焦更是可以让单点对焦框移动到屏幕的最下方和最上方,将我从“先对焦、再构图”的繁琐操作中解放出来,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我用全画幅单反相机进·超低角度拍摄时,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操作)。


  风光摄影师在选择新的相机系统时,不仅看重相机的画质表现,也会特别在意镜头群的特点,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酷爱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师,我对“超广角加低角度”可谓情有独钟。当初选择佳能EOS 5DS R进·创作,便是受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的魅力所吸引。而富士GFX中画幅无反系统目前上市的三款镜头中最广的只有32mm,相当于全画幅的25mm左右,这成为了我在新机试用期间最大的遗憾。这与当年使用宾得645Z的情况很相似,它镜头群里最广端的才28mm,因此我只能选择接片再接片。不过,遗憾很快就将得到弥补,富士给GFX 50S配备的23mm镜头上市在即。这款镜头的视角虽然达不到全画幅相机11mm超广角的宽度,但是中画幅系统能够开发出这种规格的广角已实属难得。
  至于画质,由于我拿到机器的时间比较早,解析富士RAW格式的软件尚未发布,因此我的全部测试都是在JPEG格式的条件下完成,说服力有所欠缺。即便如此,我也完成了多次单张大光比创作(非HDR)。在 Lightroom和CaptureOne里面直接拉“高光”和“阴影”,也可以得到噪点低、细节丰富的画面。与全画幅单反相机拍摄的JPEG影像相比,可以说是富士GFX 50S完胜。不过,既然提到后期,我还要再次感叹中画幅系统的信息捕捉能力。我曾在一篇比较尼康D800和宾得645Z的文章中有过详细记述,结论是传感器尺寸直接决定了影像的信息量多寡,而信息量最重要的体现不是前期,而在于后期。因为无论是颜色还是明暗细节,肉眼往往难以判断,而一旦进入Photoshop完成各种操作,信息量就直接决定了明暗过渡的平滑性和色彩的丰富性,因此在编辑JPEG文件时,我仍然感受到了GFX 50S作为中画幅机器的强大细节再现能力。
  经过这段时间的试用,我与这台富士GFX 50S擦出了许多火花。小巧便携的机身、细节丰富的画质以及在严酷环境中游刃有余的表现,这些都成为我渐渐爱上它的原因。不过,话也不能说太满,我现在还只是初步尝试,还未领略到富士GFX系统的全部魅力,等用上RAW格式处理软件和那款23mm超广角镜头之后,相信我会更有发言权。

其他文献
作者:仝冰雪  出版:中國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评委评语】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摄影研究著作。作者抱有构筑“一部中国人认知摄影、自我观看的大历史”之决心,“去书写独特的中国早期摄影史”,而“这种书写,是对历史的忠实,更是为了一个民族敢于正视自身历史的文化自信”。没有这样的抱负,就不会有此书的诞生。  近年来,在中国摄影史的认知、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多项突破。如,在断代上,逐渐突破了
期刊
摄影术由西方传来,早期玩得起摄影的人,可谓非富则贵。香港摄影学会成立于1937年,秉承了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画意摄影传统。学会早期成员差不多全是外籍人士,有关会章、聚会和通讯等均是英文版本。“二战”结束后,内地有些摄影人移居香港。1950年春,香港和广东的著名摄影家,在香港举办了十四人联展,刺激了香港人对艺术摄影的兴趣。其中,来自广东的参展者有薛子江、蔡俊三、邓雪峰、何信泉、黄容光、潘日波、董贯行等
期刊
寒冬过后,纽约艺术界在春季迸发出蓬勃生机。军械库(Armory)和弗里兹(Frieze)等大型艺博会相继登场,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 Biennial)也如期而至。2016年获雨果·伯斯奖(Hugo Boss Prize)的艺术家阿妮卡·李(Anicka Yi)在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举办个展,“图像的一代”(The Pictures Generation)代表
期刊
何:很高兴又能在伦敦相见,我想今天采访以一个陈词滥调的问题开头:您最初为什么选择摄影?  克诺尔:我在德国出生,因为我的父母都是美国人,所以我出生在德国的一家美国医院。我的父母现在都去世了,父亲生前是一名富有想象力的生意人,他曾在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开设了自己的公司,我后来就跟随父母移居到了波多黎各。  我读书的那个年代(1960-1970年代),中学学历的女性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很难的事情,因而我在
期刊
2008年是个标志性的年份,数码摄影兴起后,中国摄影图书出版进入了数码摄影技法书时代。2009年初,我从浙江文艺出版社来到浙江摄影出版社,踏入这个领域,正赶上数码摄影技法书在市场非常火爆的时期。印象中两本标志性的出版物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雷伊里/著, 2008年3月出版)与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神龙摄影/著,2009年3月出版)。2009年至20
期刊
三月的姑苏古城,春意盎然。3月8日至14日,2017 “生命美丽”奥林巴斯名家摄影展在诚品生活苏州光合广场精彩呈现。本次影展汇聚了王文澜、解海龙、李舸、梅生、贺延光、梁子、郭三省、付欣共八位中国摄影名家的优秀作品。主办方还特别邀请到王文澜、解海龙亲临现场,分享他们跌宕起伏的摄影人生,与爱好摄影的朋友们一同品鉴那段被岁月烙印的光影故事。  作为国际领先的光学企业,奥林巴斯一直以其优秀的影像产品为中国
期刊
戴乐(Christopher Taylor)冰岛主题的摄影作品中,“Steinholt”是第三个系列。冰岛是他妻子 Alfheidur 的故乡,Steinholt本为人名,戴乐夫妻以此命名为他们在冰岛的房子,意为“奇岛”。第一个系列是“来自冰山之下”(From Under the Glacier,1996 -1998),得名于 Halldor Laxness 的书《冰山下的基督教》(Christi
期刊
近几年,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着力于国内外摄影名家的摄影集和摄影理论类书籍的出版,颇受业内关注。在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的推选过程中,从初选到终评,乃至编辑部的推荐书目,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都是入榜书籍数量最多的出版社之一。“影像文丛”系列从最初入榜,到因其中《为什么是艺术摄影?》一书被出版社召回,而导致该系列被取消入榜资格,更让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成为焦点。带着诸多与摄影出版相关的话题,本刊记者
期刊
哈苏X1D是世界首款中画幅无反相机,它采用了与哈苏中画幅单反相机H5D-50c和H6D-50c相同的影像传感器(5000万像素,尺寸为43.8×32.9 mm)。由于哈苏X1D采用的是电子取景系统,而不是单反相机那种反光镜和五棱镜系统,因此它显得非常小巧和便携。  哈苏X1D采用的是镜间快门系统,最高快门可达1/2000秒,目前该机有两款定焦镜头可以选择:哈苏 XCD 45mm f/3.5和哈苏X
期刊
孙彦初2004年开始拍摄的《沉溺于此》系列是不少人有关他的第一印象。那组作品以不安、冷厉、压抑的黑白影像把摄影者内心的精神状态做了相当准确的呈现。但是这组作品并没有让孙彦初从当时一批秉持着类似拍摄手法的国内摄影师中完全跳脱开来。好在他并没有“沉溺于此”,2009年,《沉溺于此》入选三影堂摄影奖,为了让别人可以看到更多作品,他第一次动手做了一本手工粘贴的摄影作品集,此后,他玩性大发,在这本手工摄影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