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到郑老师电话时正看到他的文章《江湖夜雨十年灯——我的学生时代》,本想照例玩笑说几句,就被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谈谈对他的印象,末了,大约想起他的学生一贯调皮胆大,不忘叮嘱:“你老师我好歹也算是个名人,可不能败坏了我高大伟岸的形象l”
虽是隔了电话,仍可以想见老师含了三分认真,两分顽皮,一分得意的神情,像窗外初冬的阳光,温暖又家常。
这两年,老师不知不觉就成了名人,名字前的头衔越来越长,不时跨越海峡上个课,在电视上露个脸,或是又得了很多厉害的奖项,每每有如此证明自己是“名人”的机会,还总兴高采烈地向我们宣扬一番,假意谦虚一番,那神情,全然是赤子心肠,让人对这直白的“炫耀”实难生出哪怕一点的反感,也是因了这赤子心肠,郑老师的“名人”光环就像他的西装一般——有客来时方披挂上身,硬朗帅气不假,却难和真人合为一体。我们眼里的郑老师,就是冬日里的唐装围巾,课堂上的挥洒自如,走道里的谈笑风生,下班后回家做饭的行色匆匆——温和、平易、宽厚,就是平平常常的一个老师、父亲和朋友。
也是因此,我努力回忆了许久,也想不起三年里他究竟讲述过什么具体的知识,每每忆及的都是些不相干的小事,也就是这些小事,往往更加触动心肠。
最近的记忆是老师安慰一名受了他批评的同学:“你再难过我可也要难过了,你忍心看我难过吗?”带了温和的善意和歉然,还有一点讨饶的意味。虽然说起此事不无委屈,老师仍嘱我再三和学妹道歉,让她宽心。大约是因为儿子和我们年纪相仿,在这些小事上,他很愿意充当“慈父”的角色,肯体谅青春期的敏感与彷徨,包容和安抚我们时不时冒出来的小情绪。那些烦恼和忧愁,在执著倾听的神情和风轻云淡的口吻里,就能轻易散去。高中三年,听他说了很多回“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话和话里包含的笃定和淡然有神奇的力量,无论是在弥漫着硝烟气息的考场外,还是离开校园时涩涩的泪光里,或是在行走大学校园,不知所往的迷茫时,听他用清如流水的声音慢慢道来,让人心安。
而在学问,或是为人的事上,他也往往不像一个师者,而像一个忘年之交。第一节课时老师便和我们说,如果我们只能从他那里学到一样东西,那他便希望我们学会“平视”的态度,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崇拜,也不蔑视。也是因此,相比说教与传授,和老师相处时更多的是探讨和交流。说《论语》,他便说孔子的可爱天真的言行和思想,说他朴素的梦想,批评朱熹的偏颇,劝诫我们从一个平常人的角度去理解孔子,而非将他奉上神坛;说鲁迅,他便说在那个时代鲁迅也有挣扎痛苦,也有心灰意冷,也非后世塑造得那般坚强与刀枪不入。再伟大的人到了他的眼中都是那么平凡,七情六欲,跃然纸上。而那些平凡而卑微的生命,却会绽放别样的精彩。他曾说过很多乞丐的故事,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曾有一个乞丐将自己的儿子放在楼梯转角处,自己上楼叩门,讨一碗饭给孩子吃;他还多番说起过一个在路边乞讨的老太太,衣衫整齐,花白的头发纹丝不乱,安详而坦然。他说起这些人,像是说自己的一个同事、我们的一个同学那样自然,并非一个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作秀式的悲悯,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和赞赏,在他的眼中,他们的心灵较之那些伟大的人无甚区别,他们在生活的苦痛和丰盛之中挣扎和历练过之后,成就了各自完整而独特的人格。
我想,这也许就是教育的真谛吧,不因任何人的知识或阅历而放弃对他灵魂的理解,不因任何人的智慧或性格而放弃交流,从每一个学生身上看到可爱和闪光之处,大爱无形,大音希声,郑老师用平和的态度感化我们,为我们开启了看世界的另一扇窗子,却从未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记。恰似前两天老师转发了一条微博所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触碰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他做到了。
虽是隔了电话,仍可以想见老师含了三分认真,两分顽皮,一分得意的神情,像窗外初冬的阳光,温暖又家常。
这两年,老师不知不觉就成了名人,名字前的头衔越来越长,不时跨越海峡上个课,在电视上露个脸,或是又得了很多厉害的奖项,每每有如此证明自己是“名人”的机会,还总兴高采烈地向我们宣扬一番,假意谦虚一番,那神情,全然是赤子心肠,让人对这直白的“炫耀”实难生出哪怕一点的反感,也是因了这赤子心肠,郑老师的“名人”光环就像他的西装一般——有客来时方披挂上身,硬朗帅气不假,却难和真人合为一体。我们眼里的郑老师,就是冬日里的唐装围巾,课堂上的挥洒自如,走道里的谈笑风生,下班后回家做饭的行色匆匆——温和、平易、宽厚,就是平平常常的一个老师、父亲和朋友。
也是因此,我努力回忆了许久,也想不起三年里他究竟讲述过什么具体的知识,每每忆及的都是些不相干的小事,也就是这些小事,往往更加触动心肠。
最近的记忆是老师安慰一名受了他批评的同学:“你再难过我可也要难过了,你忍心看我难过吗?”带了温和的善意和歉然,还有一点讨饶的意味。虽然说起此事不无委屈,老师仍嘱我再三和学妹道歉,让她宽心。大约是因为儿子和我们年纪相仿,在这些小事上,他很愿意充当“慈父”的角色,肯体谅青春期的敏感与彷徨,包容和安抚我们时不时冒出来的小情绪。那些烦恼和忧愁,在执著倾听的神情和风轻云淡的口吻里,就能轻易散去。高中三年,听他说了很多回“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话和话里包含的笃定和淡然有神奇的力量,无论是在弥漫着硝烟气息的考场外,还是离开校园时涩涩的泪光里,或是在行走大学校园,不知所往的迷茫时,听他用清如流水的声音慢慢道来,让人心安。
而在学问,或是为人的事上,他也往往不像一个师者,而像一个忘年之交。第一节课时老师便和我们说,如果我们只能从他那里学到一样东西,那他便希望我们学会“平视”的态度,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崇拜,也不蔑视。也是因此,相比说教与传授,和老师相处时更多的是探讨和交流。说《论语》,他便说孔子的可爱天真的言行和思想,说他朴素的梦想,批评朱熹的偏颇,劝诫我们从一个平常人的角度去理解孔子,而非将他奉上神坛;说鲁迅,他便说在那个时代鲁迅也有挣扎痛苦,也有心灰意冷,也非后世塑造得那般坚强与刀枪不入。再伟大的人到了他的眼中都是那么平凡,七情六欲,跃然纸上。而那些平凡而卑微的生命,却会绽放别样的精彩。他曾说过很多乞丐的故事,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曾有一个乞丐将自己的儿子放在楼梯转角处,自己上楼叩门,讨一碗饭给孩子吃;他还多番说起过一个在路边乞讨的老太太,衣衫整齐,花白的头发纹丝不乱,安详而坦然。他说起这些人,像是说自己的一个同事、我们的一个同学那样自然,并非一个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作秀式的悲悯,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和赞赏,在他的眼中,他们的心灵较之那些伟大的人无甚区别,他们在生活的苦痛和丰盛之中挣扎和历练过之后,成就了各自完整而独特的人格。
我想,这也许就是教育的真谛吧,不因任何人的知识或阅历而放弃对他灵魂的理解,不因任何人的智慧或性格而放弃交流,从每一个学生身上看到可爱和闪光之处,大爱无形,大音希声,郑老师用平和的态度感化我们,为我们开启了看世界的另一扇窗子,却从未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记。恰似前两天老师转发了一条微博所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触碰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