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调适策略综述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648491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辅导员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但实际工作中,职业认同的弱化导致辅导员的角色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调适策略作一综述。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认同 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2-176-02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层身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角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在工作实践中,辅导员也扮演了服务者的角色。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辅导员能否很好地认同所从事的职业,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学生工作的稳定开展而且对于辅导员自身的成长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界定
  1.1 辅导员
  《教育大辞典》将“辅导员”定义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在我国高校中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其基本任务是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把高校辅导员定义为“中国高等学校的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2 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
  1.3 辅导员职业认同
  辅导员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辅导员的“职业过程”是指辅导员从自己的工作中逐渐发展和确认辅导员角色的过程;辅导员的“职业状态”是指当下辅导员对自己职业的认同程度。
  2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
  对大量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主要从辅导员、学生、学校、社会四个角度对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2.1 辅导员角度
  (1)心理因素。辅导员对工作成败的归因方式,辅导员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自尊、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都影响职业认同。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辅导员的年龄较多居于30岁以下,由于各方面都相对欠缺,因此内控程度低的辅导员慢慢会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高水平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自尊;较好的人际关系能使辅导员从知觉上对辅导员这一职业产生认同。
  (2)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求辅导员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本知识,还要求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然而高校辅导员学历参差不齐,理论素养高低不同,导致整体的从业素质不高。
  (3)工作职责杂,工作效果隐匿。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班组织建设、学风建设、校文化建设等职责,还要开展迎新、困难学生的资助、宿舍的管理、资料档案管理、就业指导等工作。这种职责分配使辅导员陷入大量的工作中没有缓冲时间。这使得辅导员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大多数的工作成效都具有渐进性,造成辅导员工作热情减退,在事业上没有成就感。
  (4)职业方向不明确,对未来发展担忧。目前,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相当一部分辅导员认为“搞学生工作,不如从事教学、做学问”。辅导员缺乏对职业的科学规划,多数人把现在的工作当作过渡,职业心理的不稳定导致辅导员缺乏自信心和归属感,逐渐由对发展方向的迷茫转为对职业认同的下降。
  2.2 学生角度
  (1)对辅导员角色、职责认识的不清。课堂管理、学费催交、学籍管理等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压在他们身上。学生就会认为辅导员是“管家婆”,有困难只要找辅导员准没错,这就弱化了辅导员的的思想教育职能,越发地否定了辅导员的教育者角色的本质。
  (2)评价缺乏客观性且存在波动。不论对工作如何地尽心尽责,但涉及奖助学金,评优评干等牵扯学生利益的问题时,难免不会让所有的同学都满意,情感上的排斥会使學生对辅导员的接受存在偏差。学生对辅导员评价时主观内容多,客观内容少以及评价的持续波动都会给辅导员带来内心失落感。
  2.3 学校角度
  (1)工作范围界定不清。很多高校不止将辅导员当作“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更多时候做了很多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工作内容宽泛会使本职工作受到干扰,而且辅导员的应得利益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学校职能部门对辅导员工作的错误认识模糊了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界定,这更加重了本来就较繁重的工作负担,从而使辅导员产生倦怠情绪,也很难体现本职工作的成效。
  (2)在辅导员自身发展和培养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对辅导员岗位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严格的岗位培训制度,如对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有关部门不能结合辅导员个人意向进行培养;政策和经费不到位,这都使得辅导员的学习、发展和晋升与教师、科研人员相比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感的缺乏以及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容易使辅导员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
  (3)缺乏对辅导员工作绩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许多高校都实行科研量化考核制度,教师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能够被量化,而辅导员的工作的具有成效周期长,渐进性,无形化等特点,而且难以量化,导致对辅导员的工作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方面,对从事多年工作的优秀辅导员套上一定行政级别,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行政组织层次增加且行政职位资源更加紧张,更模糊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从而降低了辅导员对自身岗位的认同度。
  (4)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偏低。专业化要求辅导员在具备一般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遵循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具备特有的一项或多项专业的特殊技能。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有一句名言:“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指辅导员可以凭借这项工作立足社会,并能长期从事该工作,获得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具有从业资格,按照特定的行为规范或标准工作。高校对辅导员的专业分工不明细,职业化培训程度不高造成有的辅导员一时没有优势,自然就容易产生倦怠心理。
  2.4 社会角度
  (1)对辅导员角色、工作的陌生。高校辅导员之为师者,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不同于专职教师。社会各界对辅导员角色、工作的认识的不清,这种尴尬使辅导员不得不对职业定位进行再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辅导员的职业情感。
  (2)对辅导员认可度、支持度偏低。许多人认为在高校里,一流的人才搞教学,二流的人才搞行政管理,三流的人才才当辅导员。有些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学生工作人员队伍存在偏见,未建立起正确的理解。
  3 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调适策略
  辅导员职业认同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为了使辅导员更好的将精力付诸工作中,提高工作效能,本研究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重点从辅导员自身、学校两方面对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调适策略进行了归类和阐述。
  3.1 辅导员自身
  (1)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经常锻炼身体;正确认识自我;将挫败归为自己内部的原因,积极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积极挑战工作中的各种变化;安心本职工作等。
  (2)加强学习,明确岗位职责。辅导员的身份集“学习导师”、“ 生活导师”、“人生导师”、“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于一体。所以辅导员要不断加强理论和和业务的学习,总结经验,增强竞争力,促进全面发展,以便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树立辅导员良好形象。
  (3)理性对待评价,转变角色定位。辅导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在执行起来却包含着许多艺术,如果方法得当,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辅导员要虚心和理性的对待各方评价,转变角色定位、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法。
  3.2 学校方面
  (1)明确辅导员的职责,优化辅导员工作内容。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高校要紧紧围绕这一点定位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正确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指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
  (2)加强专业培训和指导,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校内校外长期短期培训结合的方式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教育,提高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以及能力水平,还要加强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增强其职业发展的动力。同时还可以设立辅导员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的培训机构,对辅导员的教育培养有积极的意义,更能加快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3)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健全的激励制度。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估,可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質量,同时为晋级、奖惩等提供依据,能够对辅导员起到鞭策、督促等作用。对辅导员的激励制度既要有物质奖励,又要结合晋升制度、进修制度、表彰制度等精神奖励。公平而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增强辅导员的成就感。
  (4)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如辅导员评优奖惩制度、辅导员工作管理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晋升制度等。制定制度并不是终极目标,只有加大力度推行和落实这些制度,才能稳定和发展辅导员队伍。
  此外,广大师生要树立辅导员是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教师的认识,给予这支队伍应有的地位。同时社会各界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营造一个重视、关心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氛围,同时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形成一个共同育人的和谐环境,最终达到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的目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稳定关系到高校的稳定,高校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辅导员在维护大学生思想政治稳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张炳武.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22(6).
  [2] 于腾腾.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心理因素探析[J].中国商界,2010(7).
  [3] 彭金富,周正.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题探究[J].改革与开放,2009(05).
  [4] 周巧云.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6),23(3).
  [5] 邓凯文.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J].科技资讯,2009(14).
  [6] 潇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因素分析与管理建议[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26(3).
  [7] 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委员会.高校辅导员工作手册[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8] 赵元,张晓玲,罗大贵.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其他文献
由溢流口和底流口的面积比、入料压力和原矿浓度的变化对浮选旋流器内部物料流态及浮选效果影响的定性分析,得到其变化规律。这有助于浮选旋流器的进一步完善。 Based on th
Presentation是国外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如今在在高校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Presentation在商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重要作用。 Pre
本文拟以海关行政执法框架下的法治理念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海关行政执法历程的追溯,梳理出隐含其中的法治理念演进轨迹,同时结合海关执法现状,勾勒出在新时期海关行政执法理念中
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内涵和起源,针对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及其意义,旨在探索能够有效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In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服务组织形式,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事业单位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事业
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因效仿本科院校办学模式所带来的缺陷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专业定向与岗位对接不够紧密、课程体系不够健全、产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没有得到彻底贯彻落实、考核方
摘 要:学校再现着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不平等。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在建构着性别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而显性课程的不平等表现在学科偏见和内容偏见上;隐性课程的不平等则表现在:精神环境层面、学校人员结构层面、教学方式及语言文字的传递作用上。  关键词:性别不平等 性别偏见 性别不公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现代性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在对公共政策评估进行解释时表现出合法性与合理性各执一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此消彼涨的状态。用质量问题来概括政策评估的现存问题包括了两层意思即
摘 要:针对学生就业问题,基于高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就业数据信息,运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找出学生平均专业成绩、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对实际就业的影响,以便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根据学生特点有意识地加强相关指导和培训,提高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向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决策树 数据挖掘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2-172-
俄语口译是结合语言、语气和语境等综合因素对表层语言进行准确理解、加工和传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特别是在严谨的商务环境中,对口译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