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私人教育费用不断增加

来源 :比较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韩国教育新闻网(www.hangyo.com)2008年5月26日报道,近日,随着私人教育费用的不断增加,韩国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也随之增加。据首尔统计厅最近发表的《2008年第一季度家庭费用动向》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私人教育费用每月为16.47万韩元,与去年同一时期相比,增加了15.7%。
其他文献
继2002年和2005年成功举办两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之后,适逢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今年在北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将举办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我们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共同参加这一国际性盛会。
本文认为,20世纪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迅速崛起并非单纯的自然演变过程,而是在联邦政府财政干预和危机干预之下的突变过程,它是与联邦政府的有效干预密不可分的。本文以联邦政府的三次重大干预为脉络,系统研究联邦政府干预大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我们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因提供新的视角。
本文从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对美国择校研究进行梳理与简要评论,通过综述研究发现,美国择校研究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较为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择校研究具备公共选择理论、民营化理论、教育选择理论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美国择校研究注重研究方法与过程的科学性,而非研究结论的普适性。这些可以为我国今后的择校研究提供知识和方法上的参考与借鉴。
教育期刊论文的情况往往是教育研究情况的一种反映。中外主要高等教育期刊刊名分别为《中国高等教育》(China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研究》(中国)(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本文基于这四种高等教育期刊的相关参数分别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合作网,从论文作者数目及不同论文作者间的合作关系的角度,揭示中国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差异,并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发性和指导
印度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2007年制定并实施了高等院校评估与鉴定新方法。本文分析了印度高等院校评估与鉴定新方法的内容和特点,并指出其评估程序及时间安排、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按学校类型确定各个指标的不同权重等,以供我国参考。
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在IEA和OECD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逐步发展了起来,数学、科学、阅读、公民教育、信息技术是大多数评估项目的首选学科,TIMSS、PISA、ICCS是当前影响较大的几个评估项目。在国际教育成绩评估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论,主要集中在评估的目标定位、评估过程的组织实施、评估对推动教育发展的功效及评估本身的影响等方面。
据伏尔加河教育网2008年5月21日报道,虽然教育贷款的初期大纲已经于10年前在俄罗斯获得通过,但至今为止依然未得到广泛推广。虽然俄罗斯高校越来越接受成本分担原则,学费也飞速增长,但大学生们依然不愿意去银行申请教育贷款。银行也不力求提供这样的方案,而那些已经推出教育贷款的贷款组织也承认:大学生暂时更愿意获得消费眭贷款以支付学费。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8年5月21日报道:欧洲高等教育系统促进高校协调的“博洛尼亚进程”已经引起了一些美国高等教育领导者的注意。最近,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著名研究员克利夫德·阿德尔曼(Clifford Adelman)发表的报告就强调,美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博洛尼亚进程,并吸取其中一些具有特色的经验。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8年5月22日报道:美国的大学校长们近来总是吹嘘他们的学校是多么国际化,许多事实也可以证明。比如,其中许多学校在国外办有分校,学校促进外国文化的研究,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学习一个学期等。但是,今日由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国际交流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发布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状况不容乐观。
据英国《每日电讯》2008年5月23日报道,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的前任领导克里斯·伍德黑德(Chris Woodhead)教授指出,私立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某些经济行为感到十分不满,认为很多经费都浪费在无关紧要的形象工程上了。伍德黑德教授指出,很多学校都在乐此不疲地建设“五星”校舍,而这种硬件层次上的竞争并没有给教育带来多少实际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