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sc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并拓宽了其研究视角,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论述了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探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在普通高校迅速扩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高职学生较之普通高校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在心理上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其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许多高职院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感到课难上,事难管,而且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误区,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学校也因此进行了大量的转化工作,有的针对性地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还配设了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正确认识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相应的对策对于做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总体上来说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落实不力。
  1.1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比较高。一些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某所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里,两年内就有十几个学生因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休学或退学;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而对于高职学生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来说,问题更突出。徐炳谦等对河北某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有29.3%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9.7%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碍。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陈启山、温忠麟使用SCL-90对广东某高职院校187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高职大学毕业生有轻度不良健康问题的占21.9%,主要表现为强迫(45.5%)、人际敏感(41.7%)、偏执(33.6%)、敌对(29.9%),较低的为恐怖(15%)、躯体化(10.7%)。有轻度不良健康问题的学生检出率较高,最高高达45.5%。近期,邱开金使用随机抽样法对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的797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的厌学情绪大、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成就感弱:进职业院校学习是学生本人意愿的为43.8%,由父母决定的占20.1%;选择就读职业院校的关键因素是“升学考试成绩不好”者约占50%,认为“进职业院校读书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热爱所学专业者仅占29.8%;26.5%的“对完成学业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这表明,高职学生进职业院校学习有“先天不足”的因素,如主体的学习期望与现实矛盾大,使职业认同(或角色认同)度低,影响了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厌学情绪大;读职业院校认为是“无奈选择”,学生“伤痕心理”较重,信心不足,成才期望值低。研究同时还发现,高职学生中心理承受力脆弱,同学间相处不和谐(占47.6%),心理发展存在一定障碍的学生也不是少数。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2 部分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心理问题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而我们常常错误地估计“有心理问题者毕竟是极少数”,没有特别明显的反常行为便难以被觉察。所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实质性地疏导,导致问题积蓄越来越多,这无异于为日后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而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认为它是软任务,只要保证学生别出事、别走极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干多干少无所谓。高职院校应该把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的思想高度,“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1.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落实环节有诸多问题,成效不明显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主要问题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调,学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的途径单一,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等;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促使学生积极本性发展的环境;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培养积极情感和塑造积极人格为主要内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
  2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先导,以一种宽泛的视野,来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心理教育整体的最大功能。
  2.1 积极心理学取向要求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心理和谐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学校、家庭、同学、环境、氛围、教师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书法比赛、知识竞赛、运动会、文艺联欢、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从活动中感触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愉悦,开阔心胸、培养情趣,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培养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证明,给学生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不仅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也能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在情绪上做到自我疏导。其次,重视校风、班风建设。幽静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和文明端庄的言行自然会让人心情舒畅、气氛和谐,为转变学生思想、调整学生心态和行为创造有利条件。我院“周恩来邓颖超班”创建过程中,就用实践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严明的班级纪律,优化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提高荣誉感,把班级建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关系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温暖集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 积极心理学取向要求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列入课程计划之中。同时,要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或选择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如自信心、情绪控制、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就业心理调适等。重点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上下工夫。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如:采用情景式、讨论式、模拟式、现场咨询式等多种方法,注重训练一些心理实用技术,如人际交往训练、心理放松训练、对自卑者的自信心训练、对抑郁的合理认知技术训练、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训练、就业心理指导训练等。在课程考核环节,多采用案例分析、自我剖析、心得体会、心理调研等方式,通过手抄报、实践活动和讨论答辩等来进行。
  2.3 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及途径的改变
  首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和心理咨询记录等,把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个人心理档案。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便于教师更有效掌握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在和谐环境中成长,并对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治疗,从而提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微观上防患于未然。其次,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解决困扰、注重发展为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多途径推进。这不仅可以指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向心理平衡的方向转化,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神经或精神方面有疾病征兆的学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不仅仅是针对部分异常心理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面向心理健康全体学生。其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自尊、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再次,要进行重点的专题教育。根据大学生活各阶段、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讲座的形式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譬如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适应新环境等内容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对于毕业生,主要是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对一些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小群体进行团体心理训练,比如为贫困生减压,帮助有社交恐惧的学生走出心灵阴影。
  2.4 积极心理学取向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自我教育是学生自我或学生之间的互助教育,它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和群体互相影响的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高职院校应积极支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自助活动,如:在每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举办“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优秀心理健康征文、趣味心理游戏对抗赛、心理漫画展,举办经典系列心理影片展播,开展名著心理、生活心理讨论,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进行心理艺术系列汇演等,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使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意识深入学生内心,营造大学校园健康活泼向上的心理气氛。
  
  参考文献
  [1]陈启山,温忠麟.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92~97.
  [2]徐炳谦,张能云.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57~59.
  [3]邱开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2):190~192.
其他文献
生物学家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一种“袖珍”鱼.其成年雌鱼的身长只有7.9毫米,相当于一只蚊子大小.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全面综合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抢篮板球技术也得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在篮球运动中,掌握良好的争抢篮板球技术,已成为决定篮球比赛能否取胜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与大家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关键词运动员 篮板球 技术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摘要礼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高校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肩负传承传统文明精髓的神圣使命。笔者认为,关注艺术院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并思考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途径,对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礼仪 道德素质 艺术院校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
在非洲茫茫戈壁上生长着一种植物,每到干旱的季节,它就变得异常干枯,蜷曲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团干草,仿佛早已失去了生机.一旦有一天,雨季来临了,或者有人把它捡回家,浇灌它,即
下面,向你介绍一种简易的创造力自我测定法.你不妨一试,看看自己的创造力到底如何?
我有一群好伙伴,他们都是旅游一族,这个寒假,他们是怎么计划的呢?快和我一起去瞧瞧吧! 1松潘黄龙:有人间瑶池的美称哦.听我的同桌说, 那里有个喊泉池,只要喊一声,就会有泉水
摘要体育锻炼伴随着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始终贯穿终身体育教育,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应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要适应今后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就要树立学生的终生体育观,这就要求我
4月25日下午3时,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出版物发行量调查统计和认证的机构——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副
摘要高校辅导员不仅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日常事务工作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大学生正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由青涩走向成熟的重要过渡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极易受到来自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
【内容摘要】“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专司对外传播的中文日报,具有一定的国际传播话语权。本文选取《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9月到2016年4月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运用“框架理论”对其进行文本内容分析,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策略的特点,以期为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