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外研究闽南方言概况。近三十年来,闽南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表现在闽南方言研究人数多,研究范围广,还表现在研究种类齐全,研究成果显著。这些研究成果对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闽南方言研究工作还很不平衡,还有些空白点等着我们去填补,如研究人员多数是高校语言学教师,其研究成果多用于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价值很高,但实用价值略显不足,这些成果目前还较少运用到当地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
2.国内外中小学闽南方言教学概况。在学习闽南方言这个方面,台湾比我们开始得更早。2001年,台湾就开始开设乡土语言课程,要求在全台湾的国小中开设每周一节的乡土语言课,并对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其中开设闽南语课程的学校最多,达到了2098所。但是台湾的闽南语课程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统一的教材,使得闽南语教学中用字与注音方式都不规范;强调注音、音标,使课程枯燥无味;任课老师多是兼职,虽经历过培训但并不一定能说好、教好闽南语等,因此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综上所述,各地区、各年龄层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教学对象以青少年教育为主;教学内容以童谣、诗歌、歌曲为主;教学目的以激发学生对闽南语的兴趣,让学生了解闽南文化为主。而课程开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注音方法与用字的规范性。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旧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基于厦门地方课程开发的需要。闽南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建南部、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部分地区、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及海陆丰地区、广东西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群。闽南语的形成融合了上古时代“百越族”土著语言和古代中原的汉语,加上地区闭塞,因此保留了很多中原地区的上古音,称得上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同时,作为大陆与台湾共有的方言,作为联系大陆与台湾的纽带,闽南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讲好闽南语,发扬闽南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两岸同宗同语系的事实,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另外,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也普遍使用闽南语,将闽南语作为沟通的媒介,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因此,闽南语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开发统一的闽南语课程能够规范如今闽南语教学的混乱局势,找到最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闽南语的传承。从实际上看,系统的闽南语课程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闽南语的音韵系统研究古代中国的音韵学;同时还可以促进闽台在文化上的联系,促进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交流。
3.基于厦门中考的需要。近几年,厦门中考语文卷和政治卷上频频出现关于“如何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的探究题和材料分析题,《闽南方言与文化》这一地方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习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
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发课程的内容,二是开发规范的用字、注音体系,三是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方面,要特别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母语学习习惯和接受闽南语的情况等等。
2.本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将闽南语中的俗语和唐诗的吟诵有机结合,使闽南语课程既有作为方言的生活化、通俗的一面,又有作为古语的诗意、传统的一面。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闽南语中的文读与白读,同时还与语文教学产生了紧密联系,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规范用字、注音体系。使这套教材中的注音能涵盖闽南语的各种韵母声调,用字能有一定的标准,同时又适合学生理解记忆。
3.本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首先,如今学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外地,身边没有说闽南语的环境,不习惯闽南语的声调、鼻化韵等等。要怎样从零开始,进行没有基础的教学,值得研究与思考。首先,闽南语中存在文读与白读的区别,尤其在唐诗的吟诵上,许多字与平时的读音是不相同的,如何使学生熟练地区分并运用文读与白读,也是课程中必须考虑的内容。其次,闽南语课程的检验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学生们在学习之后能够运用闽南语。现在许多家庭中都不说闽南语了,学生怎么将学到的内容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这也需要我们思考。最后,教师的培训与教学。现在每个学校中,会讲闽南语的教师一定有,但讲得好的,会教的未必有,而闽南语课程的运用,离不开教师。因此,如何培训闽南语课程教师,从哪些方面进行培训,都是后续需要做的工作。
1.国内外研究闽南方言概况。近三十年来,闽南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表现在闽南方言研究人数多,研究范围广,还表现在研究种类齐全,研究成果显著。这些研究成果对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闽南方言研究工作还很不平衡,还有些空白点等着我们去填补,如研究人员多数是高校语言学教师,其研究成果多用于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价值很高,但实用价值略显不足,这些成果目前还较少运用到当地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
2.国内外中小学闽南方言教学概况。在学习闽南方言这个方面,台湾比我们开始得更早。2001年,台湾就开始开设乡土语言课程,要求在全台湾的国小中开设每周一节的乡土语言课,并对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其中开设闽南语课程的学校最多,达到了2098所。但是台湾的闽南语课程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统一的教材,使得闽南语教学中用字与注音方式都不规范;强调注音、音标,使课程枯燥无味;任课老师多是兼职,虽经历过培训但并不一定能说好、教好闽南语等,因此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综上所述,各地区、各年龄层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教学对象以青少年教育为主;教学内容以童谣、诗歌、歌曲为主;教学目的以激发学生对闽南语的兴趣,让学生了解闽南文化为主。而课程开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注音方法与用字的规范性。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旧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基于厦门地方课程开发的需要。闽南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建南部、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部分地区、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及海陆丰地区、广东西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群。闽南语的形成融合了上古时代“百越族”土著语言和古代中原的汉语,加上地区闭塞,因此保留了很多中原地区的上古音,称得上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同时,作为大陆与台湾共有的方言,作为联系大陆与台湾的纽带,闽南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讲好闽南语,发扬闽南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两岸同宗同语系的事实,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另外,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也普遍使用闽南语,将闽南语作为沟通的媒介,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因此,闽南语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开发统一的闽南语课程能够规范如今闽南语教学的混乱局势,找到最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闽南语的传承。从实际上看,系统的闽南语课程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闽南语的音韵系统研究古代中国的音韵学;同时还可以促进闽台在文化上的联系,促进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交流。
3.基于厦门中考的需要。近几年,厦门中考语文卷和政治卷上频频出现关于“如何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的探究题和材料分析题,《闽南方言与文化》这一地方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习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
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发课程的内容,二是开发规范的用字、注音体系,三是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方面,要特别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母语学习习惯和接受闽南语的情况等等。
2.本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将闽南语中的俗语和唐诗的吟诵有机结合,使闽南语课程既有作为方言的生活化、通俗的一面,又有作为古语的诗意、传统的一面。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闽南语中的文读与白读,同时还与语文教学产生了紧密联系,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规范用字、注音体系。使这套教材中的注音能涵盖闽南语的各种韵母声调,用字能有一定的标准,同时又适合学生理解记忆。
3.本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首先,如今学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外地,身边没有说闽南语的环境,不习惯闽南语的声调、鼻化韵等等。要怎样从零开始,进行没有基础的教学,值得研究与思考。首先,闽南语中存在文读与白读的区别,尤其在唐诗的吟诵上,许多字与平时的读音是不相同的,如何使学生熟练地区分并运用文读与白读,也是课程中必须考虑的内容。其次,闽南语课程的检验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学生们在学习之后能够运用闽南语。现在许多家庭中都不说闽南语了,学生怎么将学到的内容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这也需要我们思考。最后,教师的培训与教学。现在每个学校中,会讲闽南语的教师一定有,但讲得好的,会教的未必有,而闽南语课程的运用,离不开教师。因此,如何培训闽南语课程教师,从哪些方面进行培训,都是后续需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