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点:执着信念
战役:奥凯停航
在国有三大航不断并购格局渐成,形成鼎立态势时,奥凯经历了公司最艰难的一刻。这种局面不是飞行造成的,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原因——停航。
那是在2008年12月,我至今印象深刻。经历了行业严冬,所有航空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民营航空更是如此。当时均瑶集团布局航空业,已经是奥凯、鹰联航和吉祥三家民营航空公司的股东,但实际只有吉祥航空一家公司的控制权。
奥凯当时和联邦快递合作,“次晨达”货运网络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吉祥采用的是客运商业模式,原本业务各具特色。但是,作为公司大股东,吉祥更希望大家业务模式统一。于是,公司管理层与大股东出现意见相左,引发了公司内部人事管理权的纠纷。
首先,均瑶集团王均金向民航总局华北局提出了停航申请,有两条原因:一、作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王均金本人已经无法保证安全责任;二是奥凯干支共举、客货并营、经营业务重点不清,亏损累积增加。大股东要求自己的公司停航,民航华北局自然无话可说,终于向奥凯下达了史上第一个“停航令”——客运航班停飞一个月。与此同时,我也收到了王均金对我的调职通知。
停航决定下达的第二天,媒体就知道了,满城风雨是注定的。注定的还有一点:第三天逼债的全都来了。
负面消息、讨债,这些对于一家航空公司来说,并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其实正是事件的起因——停航。当时的情况很清楚,停航的根本原因是股东之间的纠纷,而并不是由于公司的技术、安全,甚至发展问题。管理团队与另外四个股东也反对停航,因为航空公司最重要的是信誉,一旦停航,损失信誉的同时,订单与合作都会严重流失。
为了公司的经营,公司管理层主动提出交出管理权。当时民航局也出面了,并成立了复航小组,但是由于停航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造成了大量的应付账款变成了债务,本该以后支付的账目或者是应定期结算的账目,由于信誉受损,也要立即支付,一些大的航材公司,油料公司,机场,此刻都成了债主,压的我们喘不过气,甚至飞机加油都变成了现金结算。
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停航对奥凯来说意味着怎样的冲击。事后总结,停航不仅直接导致2009年公司的8架波音737飞机最后只有3架在飞,还导致了合作伙伴联邦快递的离开,而且他们把项目和业务也带走了。在租赁公司把飞机收回的情况下,偌大个航空公司连2009年的春节都支撑不过去。
不要看出事的时候轰轰烈烈,其实,惨淡的坚守才是最具决定意义的。此时,放弃的念头就等于宣告奥凯的彻底失败,没有艰难的坚守,也不会有之后的“枯木逢春。”
窘况一直持续到大田集团的进入。2010年初,大田以2亿元的价格买断了王均金手中的奥凯股份,还一并收购了另外四个股东的剩余股权,成为了奥凯100%的控股股东。在管理团队眼中,股东层面的问题算是得以解决,历史遗留的弊病终于可以慢慢剔除。
由于停航,奥凯今年上半年基本是在还债。大田在追加投资6亿元的同时,还帮奥凯预付租赁飞机的款项。到这时候,我们才可以说算是挺过了最关键的时刻。
(采访 本刊记者 王瀛)
战役:奥凯停航
在国有三大航不断并购格局渐成,形成鼎立态势时,奥凯经历了公司最艰难的一刻。这种局面不是飞行造成的,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原因——停航。
那是在2008年12月,我至今印象深刻。经历了行业严冬,所有航空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民营航空更是如此。当时均瑶集团布局航空业,已经是奥凯、鹰联航和吉祥三家民营航空公司的股东,但实际只有吉祥航空一家公司的控制权。
奥凯当时和联邦快递合作,“次晨达”货运网络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吉祥采用的是客运商业模式,原本业务各具特色。但是,作为公司大股东,吉祥更希望大家业务模式统一。于是,公司管理层与大股东出现意见相左,引发了公司内部人事管理权的纠纷。
首先,均瑶集团王均金向民航总局华北局提出了停航申请,有两条原因:一、作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王均金本人已经无法保证安全责任;二是奥凯干支共举、客货并营、经营业务重点不清,亏损累积增加。大股东要求自己的公司停航,民航华北局自然无话可说,终于向奥凯下达了史上第一个“停航令”——客运航班停飞一个月。与此同时,我也收到了王均金对我的调职通知。
停航决定下达的第二天,媒体就知道了,满城风雨是注定的。注定的还有一点:第三天逼债的全都来了。
负面消息、讨债,这些对于一家航空公司来说,并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其实正是事件的起因——停航。当时的情况很清楚,停航的根本原因是股东之间的纠纷,而并不是由于公司的技术、安全,甚至发展问题。管理团队与另外四个股东也反对停航,因为航空公司最重要的是信誉,一旦停航,损失信誉的同时,订单与合作都会严重流失。
为了公司的经营,公司管理层主动提出交出管理权。当时民航局也出面了,并成立了复航小组,但是由于停航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造成了大量的应付账款变成了债务,本该以后支付的账目或者是应定期结算的账目,由于信誉受损,也要立即支付,一些大的航材公司,油料公司,机场,此刻都成了债主,压的我们喘不过气,甚至飞机加油都变成了现金结算。
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停航对奥凯来说意味着怎样的冲击。事后总结,停航不仅直接导致2009年公司的8架波音737飞机最后只有3架在飞,还导致了合作伙伴联邦快递的离开,而且他们把项目和业务也带走了。在租赁公司把飞机收回的情况下,偌大个航空公司连2009年的春节都支撑不过去。
不要看出事的时候轰轰烈烈,其实,惨淡的坚守才是最具决定意义的。此时,放弃的念头就等于宣告奥凯的彻底失败,没有艰难的坚守,也不会有之后的“枯木逢春。”
窘况一直持续到大田集团的进入。2010年初,大田以2亿元的价格买断了王均金手中的奥凯股份,还一并收购了另外四个股东的剩余股权,成为了奥凯100%的控股股东。在管理团队眼中,股东层面的问题算是得以解决,历史遗留的弊病终于可以慢慢剔除。
由于停航,奥凯今年上半年基本是在还债。大田在追加投资6亿元的同时,还帮奥凯预付租赁飞机的款项。到这时候,我们才可以说算是挺过了最关键的时刻。
(采访 本刊记者 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