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螯螯虾低温胁迫下应激行为及抗低温措施研究

来源 :水产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hong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体质量(70±2.52)g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饲养在60 cm×50 cm×40 cm聚乙烯养殖箱中,通过控制降温缓急和改善饲料成分来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初期在21℃~23℃水温中增强体质30 d后,从室温匀速升温至25℃适应8 d,然后进入中温胁迫期和急降组(CJ、GJ),3日内降温至18℃,此后20 d维持18℃不变;缓降组(CH、GH)7日内降温至18℃,此后16天维持18℃不变;最后为低温胁迫期,急降组3日内由18℃降温至低温6℃,此后7d维持温度不变;缓降组7日内由18℃降温至室外低温6℃,此后3 d维持温度不变。常规急降组、常规缓降组增强期(30 d)内投喂常规饲料;强化急降组、强化缓降组在体制增强期投喂抗低温饲料,研究了不同降温方式和投喂不同饲料对红螯螯虾在低温胁迫下的摄食、行为及存活率,以寻求有效措施降低养殖生产中低温或寒灾的危害。结果表明,水温低于10℃时,红螯螯虾断螯、卷曲、侧翻;水温低于7℃僵硬、昏迷,水温降至6℃时大规模死亡,6℃为红螯螯虾临界致死低温。死亡时,身体的头胸甲和腹部连接处脱离、水肿,身体和螯足瘫软,瞳孔无反光。投喂自制饲料的强化组死亡率(36.67%)显著小于常规组(95.83%)(P<0.05),进食行为的低温应激反应也滞后于常规组,故红螯螯虾在应对低温胁迫时,投喂适口、高质、强化的饲料,能够有效减少低温应激反应,为亚热带地区红螯螯虾养殖中应对寒潮、倒春寒等极端天气提供了急需的解决措施。
其他文献
研究了温度对锂电池参数的影响,并提出了考虑容量损失的荷电状态(SOC)估算方法。首先,基于不同温度下锂电池混合脉冲功率特性试验(HPPC),建立了一种考虑温度影响的改进等效电路模型;然后,通过充放电试验得出了不同温度、不同电流倍率下锂电池的容量系数,进而提出了一种考虑容量损失的SOC计算公式;最后,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对锂电池SOC进行在线估算。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OC估算方法
<正>鲁迅先生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学阅读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学语文教育界经久不衰。中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品鉴鲁迅作品,可以品味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精神。但传统的文本教学束缚了作品解读模式,降低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尝试在群文阅读视域下,对初中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研究,让鲁迅阅读课堂更好地发挥其内在的文学价值和精神内涵。
期刊
<正>“顾名思义,‘知行生物’教学理念是将‘知’‘行’合一作为中学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教学理念。‘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认知、理解、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行’是让学生通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实地种养等方式巩固、迁移、运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知’是‘行’的基础和前提,‘行’是‘知’的迁移与运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知’是生物学学习的静态过程,‘行’是生物学科学习的动态过程,‘知’指导、引领‘
期刊
对四肢骨折病人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探讨提高四肢骨折病人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目的 探索公共空间对公共设施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趋势,总结多样化的设计策略。方法 遍布城市不同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是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一种物质形式,是公共性与交互性的统一,代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质量。从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的基本性质和存在价值入手,以整体性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并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与人们的现实需求,深入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的内部细节,分不同方面就其设计思路与创新方向展开探讨,最终以通用性、审美性
针对悬臂式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与应变模态振型的结构损伤位置辨识技术。借助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了悬臂式复合材料梁结构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得到应变模态振型对于该类型结构局部损伤位置的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应变模态振型变化差值和应变模态振型变化率的2种损伤位置辨识方法。根据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上述2种指标进行损伤定位的可行性。采
为合理评价并积极提升校园绿地景观质量。以延安大学杨家岭校区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会聚式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建立校园绿地景观评价体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IPA分析法对校园6大区域的绿地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校园各个区域的满意度一般,特别是校园绿地中植物景观和景观小品及标志物是需要改善的重点。植物景观方面需要在植物的丰富度、常绿落叶植物的配置比例、季相变化以及疏密搭配等方面重点改善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内标前置法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茶叶中37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待测农药包括14种有机磷类、10种有机氯类、8种拟除虫菊酯类和5种有机杂环类。比较了提取溶剂、加水量、内标放置方式对37种农药提取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类型茶叶的基质效应,确定最优的实验条件为:茶叶样品加入内标后,加水浸泡,经乙腈超声提取,QuEChERS法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
20世纪初,河南安阳殷墟因发掘甲骨而闻名于世,但毫无章法的挖掘,盗掘事件的屡禁不止,对地层与文物破坏严重,且殷墟位于河岸,每年冲塌甚多,科学发掘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为此,自1928年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安阳殷墟发掘团,多次至殷墟进行考古发掘。本组史料即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为殷墟发掘相关事宜与河南省政府、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等之间的来往函电,对研究殷墟考古颇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