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Lu-PSMA靶向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s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现有的治疗方法对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仍然极具挑战性,迫切需要发展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177Lu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治疗是最有希望的新疗法之一,有望成为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该疗法安全、有效,可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术(FET)中采用不同方法准备内膜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行FET术获临床妊娠的205例PCOS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激素替代组70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激素替
Wnt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异常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Wnt信号通路在原始生殖细胞增殖、精原细胞自我更新、精子发生和睾丸体细胞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讨了Wnt信号通路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及用于研究男性生育功能Wnt信号通路动物模型,并总结了哺乳动物睾丸精子发生中Wn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与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性,评价早期多指标联合预测胰瘘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PD的68例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8岁,年龄范围为26~80岁。根据胰瘘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胰瘘组(n=17)和非胰瘘组(n=51),比较分析
桦褐孔菌是俄罗斯民间常用的药食两用真菌,常用于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本文根据苏联及俄罗斯的相关研究资料,对桦褐孔菌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配伍应用方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桦褐孔菌可单独代茶饮,也可与他药配伍应用,组方简单、实用、较为安全,患者易于接受,但在我国应用时应考虑患者体质和药材来源的不同,注意调整用量。
目的利用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探索高糖状态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HRMPCs)的蛋白表达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周细胞缺失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蛋白靶点。方法将HRMPCs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和35 mmol/L的DMEM培养基培养48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各组HRMPCs活性。提取各组细胞的蛋白并进行酶切,得到肽段,取2 μg肽段进行
FYVE and 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1(FYCO1)是一种细胞自噬过程的衔接因子,含有RUN结构域、卷曲螺旋结构域、FYVE结构域、GOLD域和LIR结构域。FYCO1蛋白的表达十分广泛,主要与Atg8家族蛋白、基于微管的驱动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磷酸(PI3P)等相互作用。FYCO1蛋白参与驱动蛋白沿微管的运动过程以及自噬囊泡向微管正末端定向转运的过程,
Cre/LoxP系统在新型基因打靶中应用广泛,可对特定组织和器官中的基因进行改造,将特定的基因片段删除,以研究特定基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Cre/LoxP系统是条件性、诱导性和时空特异性基因打靶策略的技术核心。研究Cre/LoxP系统的工作机制有助于获得视网膜不同细胞类型的Cre转基因小鼠模型,如视网膜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上特异性表达的Cre工具鼠,可为特定组织单基因的缺失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影响提
玻璃体是凝胶状、透明且高度水合的基质。玻璃体中存在着许多影响视网膜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玻璃体内蛋白质组成在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发生特征性改变。因此,对玻璃体内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了解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发现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的有效途径。近十年来,多种蛋白质组学方法逐渐应用于玻璃体的整体性蛋白质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许多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玻璃体蛋白图谱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占脑肿瘤的40%~55%,其诊断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PET显像剂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18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T)就是其中之一。18F-FLT是经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胸腺嘧啶的类似物,是较常见的正电子显像剂,用于评估细胞的增殖情况,它能在肿瘤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提供其他影像学检查和显像剂不能提供的信息。笔者主要对目前脑胶质瘤显像剂的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内分泌肿瘤。人类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改变可诱导机体内某些致病基因发生变化,从而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在对人类的基因转录组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 ),其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肿瘤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s与甲状腺癌关系密切,许多Lnc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