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诗歌)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76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滴
  雨滴落进心田里
  灵魂的香樟被久久的湿润
  褶皱了太久的心
  被雨滴装饰的晶莹剔透
  远方来的麻雀儿
  衔起我的诗篇
  那一页
  写着你的名字
  藏着我的心
  子期不在
  我将生命放进窄门
  我不再因为灵魂的聒噪不安
  试图去寻点燃内心的光芒
  子期不在
  伯牙只是睁着眼的木偶
  我无视他们的浅薄
  活的浅,笑的艳
  我们不应该是过度欢愉的奴隶
  我们不应该因为片刻的笑容而没心没肺
  真正的喜悅来自灵魂
  它由内而外,充实而幸福
  我沉默不是因为无话可说
  而是因为等的太久
  子期不在,子期不在!
  内心掩藏了太多光芒
  善良
  和肆意流浪
  我所要的深度唯你可知
  唯你可知!
  香樟
  我把灵魂种入香樟
  就长在
  你生命的路边
  它不会
  不会因为风吹而落叶
  不会留恋尘埃而招摇
  我的香吹不散
  我的天都是等待
  等待
  我把灵魂种入香樟
  等你做成标本
  永世收藏
  责任编辑|刘思雨
其他文献
一个怀疑论者的爱  这么多年,我一再写到的有——  骨头缝蔓延的枯藤。泪水里  闪烁的故乡。突然就消失的足迹  一位好人记忆的错位。一个苟且者  华丽的刑场。从这半边天追到那半边天的  残阳。我还不断掘墓  在生与死之间,添入诸多假象  这么多年,我不相信每一个人  也不解释,只一次次抽出新长出的  骨头,让他们看吧:  我爱得有多么深沉!  流水命  流水至此回  说回就回  拍击海岸的潮声  
期刊
流水结  掬一捧清泉,仍那么香甜  都说这是天上的银河洒落  这一流就是几千年  这一流就生生不息  生我的,养我的,我生的  谁不天生一颗清澈见底的心  走到哪里,都一身佛性  想学做观音,带一净瓶  把甘露普降  把尘埃洗尽  思乡结  注定无处可逃  冬天隐忍,夏天疯长  无论漂泊哪里,无孔不入  细如流沙,細如牛毛  都说相思能开花  若能减轻痛苦  我想这多朵花  就不要再开在石头上  
期刊
饮马池  谁在风高月黑夜  携剑饮马走江湖  弃一杯鸿门的烈酒  祭千年风流  少年的轻狂  留不住女人的秀发  虞姬啊  霸王的泪  从汉水至长江  一路悲怆  美人、江山、王侯、将相――  皆沉入这饮马池  化作他乡的月亮  卑微如葉  霾色沉重  呼不呼吸  都无法逃避  像泥塘的残荷  挣不挣扎  已深陷一生  更像固执的你  一边冲掉尘世的污垢  一边急于奉献出自己的身体  卑微如  东
期刊
王国良的诗  黄河谣  从源头流来的历史  握住变幻莫测的岸,搅拌一路  浑浊的泪,翻卷一集集  讲不完的故事,磅礴地走来  总想澄清那些兵戈铁马  厮杀的血腥,又舍不得滤掉  那首大合唱的雄浑音符,还是保持  原生态,留给千山万壑铭记  壶口,暗合李白的韵脚  高悬于天空,发出母亲的怒吼  震撼茫茫九派,让吕梁和太行山  再次从惺忪中苏醒,焕发龙马精神  我曾去拜谒你走向大海的挥别  在泰山脚下
期刊
悠悠城堡  一条秃尾的河  把干渴的城堡浇灌多少年  石峁山的石头墙  把时间一点一点收藏  南河湾的水稻田绿浪滚动  三里墩的玉米地蝉声窃窃  高家堡是边墙的一粒纽扣  系结住纷乱中的安宁  摊开历史的画卷,如今  康熙吃过的豆腐依然滚烫  蒙古军队的蹄声杳无音讯  戍卒振臂击破的长空如新  张子英的盒子枪锈迹斑驳  炙热的红色星火凛然如初  刘大荣的骡马队渐行渐远  黛色的屋瓦上药草弥漫  三
期刊
1  “活着,就得折腾。”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李梅的时候,她甩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折腾,好好的日子让她折腾没了。”这是坐在我对面的苏芳在冲我嚷嚷。  2  我,李梅,苏芳,从高三分文理科重点班开始,我们从不同的班级分到了文科重点班——高三(6)班,一直到大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三个人牵牵绊绊了二十多年。  高三的时候,大家没那么多时光交往,我们那时候考大学是万人闯独木桥,幸存的没几个。
期刊
每每见到泛黄的麦子,总会想起小时候吃过的搓麦,就忍不住流口水。  记忆中,儿时的彝家山村,只要能哄嘴的东西,人们都会找来糊口,可还是撑不饱肚皮。最难熬的是青黄不接春的三四月,柜子底的苞谷或谷子少得能数清颗粒,地里的麦子和蚕豆还铁青着脸。这段时间里,米饭是不敢奢望的,除非生病实在咽不下粗糙的苞谷饭时,才有白米稀饭救救急。平常日子,苞谷饭里还得掺些野菜凑数,否则熬不到小春成熟。棠梨花、白刺花、黄花、婆
期刊
去年腊月16日,我亲爱的母亲与世长辞同我们永别了……她老人家走的时候很安详,如同睡着一般非常平和,也许是因为水肿,她脸上平展舒缓,反倒没有患病期间密集的皱纹……  1944年农历8月10日,母亲出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由于家境不好,她从小没读上过学,很小的时候就帮家里割猪草、照顾病人和年幼的孩子。17岁那年,母亲嫁给我常年在外工作的父亲,于是又当男人又当女人:早上起来得烧火做饭、做猪食喂猪喂
期刊
仁者喜山,寿者亦喜山。  深秋时节的一个早晨,我和一棵一千四百多年的寿者银杏树相见在岚皋县木马河畔的山坡上。寿者多喜幽处独栖,朝觐的路需耐烦地逆岚河,溯支河,踅木马河,当河流分支再分叉,溪水喧嚷而柔婉时,攀上一面缓坡,我和银杏树觏面了。  树叶正黄,浮光曜金,涨满了亲昵。脚步移动着,一树金黄从季节的烂漫景色里,从悠悠的希冀里,摇曳而至,飘然而起,诗意地萦绕进了这绛红色的日子中。黄叶灿亮了人的眼睛,
期刊
早在前些年,我就听从彩云之南回来的人讲,腾冲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投资建设是怎样怎样的热,生态环境是如何如何的美,是最理想不过的开发与宜居城市之一。对此,我不屑一顾。于是就想,一个西南边陲的县级市,开发热、投资热能热到何等程度?环境美能美到何种地步?至于宜居,世界上宜居的地方太多了,又何足挂齿呢?莫不是故弄玄虚吧?  可真正来到腾冲,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我的不屑已被彻底打消,代之而来的是吸引,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