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悟济宁,感受一座城的儒雅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伏后,中国东部城市进入了“烧烤”模式,火辣的太阳仿佛要蒸干大地才肯罢休。7月底来到山东济宁,刚下飞机滚滚热浪就让我这个宁夏来的妹子吃不消,不但被“烧烤”还被附赠了“汗蒸”,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这次活动的兴趣。
  由中国画报协会、济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山东画报社承办的“游悟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济宁摄影采访活动”于7月25~31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画报协会的20家媒体采访团成员,利用一周时间,采访拍摄了济宁市区以及泗水县、邹城市、微山县、兖州市等多个区域,留下来很多精彩的瞬间。同时也对“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有了立体、丰富的认识和感悟。
  山东济宁,人杰地灵、文脉兴盛。孔孟文化、运河文化、佛教文化、水浒文化、梁祝文化等都是解读济宁的重要元素和符号。
  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从数百年流淌至今。一个城市有了河,便多了几分灵动与平和的气韵。而随着商业文明的发展,河水又负载起货物的运输流通,也给河畔两岸带来了富饶和繁荣。行走在济宁运河沿岸的小巷,杨柳低垂,燕声呢喃,有着几许江南气息。缓缓流逝的运河水,仿佛仍倒映着当年的繁华景象:船队浩浩荡荡,商旅熙熙攘攘,巷弄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运河流经了济宁,改变了这座城市的自然面貌,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这座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性情品格。清代康熙、乾隆南巡几度驻跸济宁。给济宁留下了许多与古人、胜迹相关联的街巷地名,如城隍庙街、皇经阁街、天仙阁街。济宁因而被誉为“运河之都”。
  当儒学从济宁开始发源的时候,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仿佛就已经定格,孔孟诸人游走四方开坛讲学,开启的不仅是一个学派,更是一个时代。它们伟大的思想和发自心底的道义奠定了东方文明的基石,滋润的不仅是古代的中国,连整个亚洲都受其恩泽。千年之下,儒风不息,走在济宁这座古老深厚的城市里,从一砖一瓦间,从一草一木里,都能感受到儒风在新时代中焕发的生命。它和济宁独特的佛教文化,共同完成了此方水土温文尔雅的性格基因。
  在济宁城里游走,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一种传统力量的浸透,它仿佛穿越时间与光阴而来。“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曲阜独一无二的象征,也是济宁儒家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当从这些府邸楼台间缓缓穿行而过的时候,萦绕于此间的温醇深厚的儒家气息便会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圣人的力量如同奔涌之海,在内心深处逐渐升腾。从金声玉振坊、棂星门一路经行过去,在大成门触摸先师手植桧,时光的痕迹印刻在上面,仿佛从未远去;在杏坛驻足,怀念先师宣讲治世理想,将仁义之种播洒到大江南北,海宇内外;在大成殿仰望楼阁台榭,感悟战争与和平交替的数千年,也无法撼动这传承不息的中华文明……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他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距离儒学发端的时间,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但这古老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绵延而零落,相反,它在当今社会更散发着熠熠光彩。在济宁的一些道路上,随处可见“德不孤,必有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出自《论语》的名句标语。这些简单的话语,是先人智慧的凝练,是如今社会对传统精神的回归。 在济宁乡下的儒学讲堂里,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念诵着古老的典籍,琅琅读书声里充满了童稚,也充满了认真。从儒家文学的发源地开始,儒学得到了新的传播方式,这是古老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融合,也是对习总书记呼吁坚持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呼应。
  泉水,是流淌在济宁大地上的清澈眸子。早在几千年前,泉眼就以小城主人的姿态,开始了自己的喷涌和流淌。一眼眼泉水,像一块块挂在泉林胸前的老玉,或轻扬曼妙,或动石勃发,喷涌着济宁大地的气魄和惊魂。千百年来,蓬勃涌动的泉水,一直是泉林不曾凋谢过的动人风景。泉林、沃野、城郭,使得泉林成为治愈的天堂。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即在此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感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誉之为“海岱名川”;《读史方舆纪要》及《山东通志》更称其为“山东诸泉之冠”。康熙大帝曾巡省方岳,瞻岱宗,祭儒圣,后至泉林;观诸泉,登陪尾,盛赞泉林乃“泉源胜地,圣迹所存”。乾隆皇帝对泉林情有独钟,先后九次驻跸,留下赞美泉林的诗文达190多篇,更有历代文人骚客赞叹泉林诗文200余篇。
  “村座在山上,街口石头门,人住石头房,脚踩石头路,院墙石头垒,人称石头村”,这顺口溜里唱的村子,唱的便是济宁邹城的上九山村,据记载它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石村依山而建,九座山环绕四周,走进山村,一座八角形的水井映入眼帘。沿着蜿蜒曲折的碎石路前行,满眼望去,石屋、石院、石墙、石阶、石井,一个石头的世界奇观浑然天成。走在村中的小路上,几乎每走几步脚下便是一块巨大的岩石。顺着石头的纹路望去,许多村民的房屋都是直接建在岩石上。“门口的台阶是用旧的磨盘改的,家家户户都有石头做的神台。”踏着石台阶走进石门楼,便是石墙围起来的小院,小院的门上贴着大红色的对联,和周围的绿树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煞是可爱。院子里摆着石磨、石碾、石凳、石桌、石臼,除了石屋顶上的小灰瓦外一切都是就地取材的石头。村里老人说,这里都是几百年的老房子,牢固得很。
  七天的“游悟济宁”活动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天气依然是“烧烤”模式,汗水在阳光下依然流淌,但我已浑然不知,不是习惯了炎热,而是被这片大地承载的深厚文化占据了所有的感知。
其他文献
群众体育的红红火火靠的是群众健身组织不断健全。近几年,体育社团逐渐成为全民健身最活跃的“细胞”,确立体育社团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开放更多领域,创新管理模式,对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吴忠市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以市体育总会为龙头,单项体育协会为引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农村社区健身广场、全民健身辅导站(点)为主阵地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  目前,吴忠市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已经进一步得到
期刊
吴忠市体育“社会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吴忠市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契机,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体育事业发展,创新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赛事组织模式,进一步加强了社会资金投入体育场馆运营的政策支撑,由品牌赛事带来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  尤其是今年,吴忠仪表第五届宁夏黄河金岸(吴忠)国际马拉松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和宁夏(吴忠)第
期刊
紧盯中央和自治区资金投入方向,突出行业特点,积极对接,重点公益性建设转移支付资金、2016年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2016年全区健身步道和多功能运动场建设项目、吴忠仪表第五届黄河金岸宁夏(吴忠)国际马拉松等10个项目先后立项。截至目前,共完成体育项目上争资金近300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5%,按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已超额完成半年任务。  盛夏
期刊
吴忠市辖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5个县市区,共有各类中小学校357所,成立并且能够正常开展活动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6个。 近年来,吴忠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期刊
依偎在明长城怀抱的盐池县,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商贸繁荣,盐池“三宝”(食盐、皮草、甘草)是陕甘宁边区经济的重要支柱。毛泽东主席在1941年就曾指出,“定(边)盐(池)是边区的经济中心”。从1936年盐池解放到新中国成立的13年峥嵘岁月中,红色盐池县一度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富裕、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是我党开展宁夏工作的桥梁以及解放宁夏的干部基地、后勤保障基地。  盐池县在我党开展对宁夏工作过程中,既是
期刊
革命老区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宁夏9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盐池县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扶贫史。从“三西”建设到“八七”攻坚、再从“千村”扶贫到新一轮扶贫,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盐池县贫困发生率由1983年的75%下降到2015年的17.7%。全县贫困人口减少6.4万人。如今,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生活仍然是贫困群众最现实、最强烈的愿望。  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盐池县坚持
期刊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讲得再多也不为过、做得再多也不算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更多的财力保民生,以更大的精力抓民生”——这是盐池县近年来牢固树立的民生工作理念。  回望盐池县百姓生活,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映照着万家灯火,暖流涌动;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  百姓在“民生大餐”中体味幸福  近日,吃过午饭的青山乡古峰庄村村民罗忠红悠闲地在家门
期刊
2016年民族团结月启动仪式在银川市民大厅广场举办,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廷礼,自治区副主席马力,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小河出席启动仪式,自治区有关部门、银川市负责同志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和银川市各族各界群众共20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马廷礼宣布2016年全区民族团结月活动正式启动。自治区副主席马力在启动仪式上说,多年来,宁夏“民族团结月”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区回汉各族群众向心
期刊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盐池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求实、创新、争先”理念,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实践了具有盐池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工业经济、脱贫攻坚、特色产业、第三产业、生态建设、城乡统筹、民生保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先后荣获12项
期刊
作为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主战场之一,采油九厂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始终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优化生产组织模式,精细油田开发,推进合规运行,严抓安全环保,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构建开发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开展科研项目和现场试验38项,取得科技成果20项,申报国家专利9项。磨刀石上闹革命,超低渗中求发展,一路高歌百万吨,2009年原油产量15万吨,2010年突破50万吨,2011年产量达到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