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下的劲竹人生

来源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州竹雕,与砖雕、木雕、石雕并称“徽州四雕”。
  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多种工艺,雕琢出多种作品。从名人的书法墨迹、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到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题材极其广泛。
  我们很想知道,洪建华这位雕刻大师是因何走上竹雕之路,又是如何“雕琢”自己人生的呢?辉煌的成绩背后,他又有着怎样的心愿?
  竹笋才生黄犊角
  洪建华老师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人。他从小生活的洪坑村,是一座典型的徽州村落: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徽文化底蕴浓厚。
  他家住在一座牌坊旁边,牌坊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繁复的图案。
  小时候,洪建华每天上学和放学,都会经过这座牌坊,每次他都忍不住用手去摸他最喜欢的石狮子。夏天的夜晚,洪建华总喜欢躺在牌坊的青石上乘凉,和一群小伙伴们谈论“长大以后做什么”。而在那时,洪建华会说:“我啊,长大以后想学雕刻!”
  自那时起,雕刻这个梦想的种子就悄悄地在他心里生了根。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从学校毕业后,洪建华听取了父母的建议,跟随舅舅学了一年木工。但是,做木工和做雕刻是不一样的,洪建华心里还是无法割舍对雕刻的追求。于是,他到处拜师学艺,先后学习了木雕和砖雕。尽管非常辛苦,他也默默地坚持了下来,磨炼了自己的雕刻基本功。
  可是,雕刻师傅们常常接不到订单。没有活干,生意就开不了张,师傅们只能劝洪建华这个徒弟回了家。到底还要不要坚持下去?洪建华一时无法抉择。
  在苦闷和彷徨中,洪建华偶然在屯溪老街的三友书店里看到了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所著的《竹刻》一书。那天,洪建华一直翻阅这本书,边看边叹,原来房前屋后那一竿竿普普通通的竹子,经过雕刻,竟然可以呈现出那么多精美的造型!
  看了书中对于徽州竹雕历史的介绍,联想到身边被人冷落的竹雕技艺,洪建华感到很痛心,“这么好的一门技艺,我一定要将它‘救活’!”
  洪建华从模仿开始,并寻找机会向大师讨教,在实践中创作,在创作中创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竹雕道路。
  直挂云帆济沧海
  刻刀划过,竹花翻卷,情趣盎然;层层上推,景物交替,错落有致,尽显徽州竹雕的神韵与光彩。
  我们禁不住好奇:一件完整的竹雕作品,从选材到完工大约要多长时间呢?
  洪建华老师告诉我们:以笔筒为例,制作的过程大致分为选材、浮雕图案绘制、打蜡等十个步骤。技法有两大类,刻法更是有几十种。因此,完成一件作品一般要两三个月,精品则长达一年之久。
  如今,洪建华老师已经创作了一千多件竹雕作品。他创作的《竹林七贤》,成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第一件近现代竹雕作品,《农家乐》《大爱无疆》等作品,也收获了广泛赞誉。
  洪老师小小的工作室,已慢慢发展成一个三百平方米的大工作室,又逐渐发展成艺术馆。
  2013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他和夫人张红云老师投资建设了徽派雕刻博物馆……
  洪建華老师一边回忆一边说:“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拼搏,勇于奋斗,勇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哪怕再苦,也总会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竹雕代有才人出
  临别之际,洪老师应我们的请求拿出《竹刻》这本书。我们看到书皮已经陈旧,内页也已经略微泛黄。洪老师将指尖轻轻搭在书上,缓缓翻页,动作极其轻柔。可见,他至今仍十分珍惜这一本带他走上雕刻之路的书。
  从事竹雕多年,洪建华愈发体会到匠人的功底和心境的重要性。这是他对自己,也是对传承人提出的要求。他以刀代笔,记录了古代的传奇,记载着当代的故事,同时更热切地希望:竹雕被更多人知晓,刻刀永远熠熠闪光!
其他文献
天平的两端  林烟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小姑娘。别看她才上六年级,写的故事却让人欲罢不能。林烟的妈妈是个幼儿园老师,擅长讲故事的她经常给林烟带来许多好玩有趣的小故事。林烟从小耳濡目染,不但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还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许多新鲜有趣的故事。  在学校,林烟最爱上的课就是语文课了,因为她的作文总能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来读。语文老师徐小小也很喜欢这个古灵精怪、充满想法的才气女孩。当其他学生还在
期刊
(二)误入风波里  为首的一人衣袂飘飘,面容俊朗,腰上别了一把长剑,剑末有长长的银色流苏,看起来年纪轻轻,气度不凡。他的身后,还有清虚派的一干弟子,他们佩剑上的流苏,都是浅灰色。  清虚派掌门人和长老佩剑上的流苏一律为白色,白色越纯,证明剑术水平越高。掌门人的流苏为象牙白,其次为珍珠白,只有长老才能使用。在弟子中,银色已是最高级别,代表的是掌门人最认可的弟子。眼下,清虚派的掌门人是道清真人。除他之
期刊
是什么让我们像一朵朵小小的苔花在舞台上绽放?是谁让我们和赞美家乡的诗来一次亲密接触?是谁让我们当了一回瞩目明星,让大家频频点赞?是那次难忘的经典诵读活动。  程老师笑盈盈地走进教室,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班经典诵读展示了,请大家做好准备。”听了老师的话,我满怀憧憬。好运接踵而至,老师居然让我当领读,啊!真是胸口挂钥匙——开心,脚底仿佛踩了一朵幸福的云。练习时,我手捧着稿子,眼睛盯着诗
期刊
选择  猫妈在画廊里挑了很久,选中了一幅画。付钱时,老板问她:“您买这幅画,是因为喜欢这个题材,还是喜欢作品的风格?”  猫妈回答:“比来比去,就这幅画最宽,可以盖住我家墙上的三个大洞。”  找金毛  大猫养的狗狗走丢了,她到处寻找,逢人便问。  路上,大猫遇见一位大叔,就问他有没有见过她家的狗狗。  大叔问:“是一只金毛,还穿着黄色马甲?”  大猫激动不已,一把抓住大叔,说:“对!对!你看见它了
期刊
乡音难改更有味  不知你发现没有?当我们演讲或者聊天时,普通话可以帮助我们交流得更顺畅,但是方言,可以让我们的谈吐更有亲切感。  举个例子。  唐代诗人贺知章写过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那股乡音和乡愁。  贺知章是浙江人,他离开家乡五十多年,年老回乡时依然满口家乡话。村里的孩子
期刊
童年的我曾有一个梦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美丽的大海。  每个女孩儿都有一个公主梦。我曾梦见自己穿着一件蓝白相间的连衣裙,乌黑的头发上戴着一个粉色的蝴蝶结,面向大海拍一张美丽的照片;和爸爸妈妈在沙滩上光着脚丫,踩在柔软的沙滩上,脚丫痒痒的,沙子如同沙发一样柔软,摸起来软绵绵的。我要与他们拍一张玩耍的照片,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我和爸爸妈妈会在蓝色的大海里游泳,像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会与
期刊
有人赞叹危峰兀立的泰山斩云剑石,有人钟情风景如画的桂林漓江水,而我最喜爱家乡马仁山的楠木林。  春天,楠木吐出了点点嫩芽,换上了翠绿的新装;林边小溪解开了冬的枷锁,欢快地流淌着;春雨叫醒了睡意松惺的小草弟弟,他好奇地探出头来,打量着周围美丽的花儿小姐,她們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呢!  夏天,楠木茂密的枝叶更浓郁了。你若走在林中的石板小道上,有头上的楠木这把“大伞”为你遮阳,风和树演奏的“森林交响曲
期刊
亲爱的傻老头:  你好!  早就想给傻老头写信,可妈妈说不可能收到回信,所以不太支持我。我是一个固执的宝宝,所以,依然选择给你写信。  我快上五年级了,总是会想太多,甚至考试都会东想西想,导致这次期末考试错了一道应用题,只考了97分。  我虽然是白羊座,但很多变,有时候沉默,有时候特开心,有时候又很懊恼!  我喜欢粉色、紫色、青色、蓝色等等。  我还喜欢一个姓潘的同学,她的体育特别好。我多么想在运
期刊
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地在章宇生的头顶上跳动,一大片红黄相间的小叶子被吹落,在他面前调皮地舞蹈,似乎在故意引起他的注意。可章宇生這会儿没空欣赏,他只想立刻回家——再不快点,每天惯常表演的“把戏”马上又要上演了。  “章鱼生!章鱼生!大章鱼!别跑啊,跑那么快干嘛?”一阵嘈杂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脚步混杂在一起,把刚刚落下的落叶踩得粉碎。  章宇生正准备躲开这帮人,没想到其中一个早就猜透他的想法,加速
期刊
安徽的林致远问:光姐,因为升学,我家搬到了一个新小区。整栋楼我一个邻居都不认识,楼上楼下的人也淡淡的,见面互不理睬,连一丝笑容都没有。我想结识我的新邻居,您有什么高招可以“破冰”吗?  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光线”——林琦妙前来解答:  我家住三楼,最西头一户。隔着一层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和三户人家比邻而居。  和我家同在三楼的这一户,永远唱“空城计”。据妈妈透露,这户人家的户主是一位大学老师,为了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