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书店”更名记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向认为,不管家中钱多钱少、房大房小,孩子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房——书房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角落。
  房子大的、有条件的家庭,当然可以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作为他的书房。给他一排书架,让他把自己的藏书整整齐齐地码在书架上,分门别类。平时看着自己的书架都很享受,更别说每天晚上在自己书房里读书了!
  房子小的家庭,没有条件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作为他的书房也没关系,可以在大人的书房里辟出一角,作为孩子的读书角——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读书角,那里有孩子的位置,有你对孩子读书的重视,有你和孩子共享一个书房、共享亲子阅读时光的大乐趣。
  我们家的书房是我们夫妻俩和儿子俊哥共用的。大书房分成两边,一边是我们的书柜,一边是俊哥的书柜。每天晚上我们一起在书房读书。
  有时候俊哥和我们“租”书房,要把我们那一边也据为己有。问他为什么,他说要开个书店。好吧,我们就租给他,“租金”是他每天给我们读一个故事。我们作为“房东”,很享受他的读书服务!
  有趣的是,书店门上贴的名字老更换,俊哥还振振有词:“常换常新嘛!”书店最初叫“新华书店”,一本正经的,一看就是传统老字号。因为我们最早带俊哥去看书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后来我们常带俊哥去北京著名的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买书,俊哥觉得“甜水园”的名字好听,甜甜的,就把他的书店更名为“甜甜圈书店”。我说很有特色,尤其小朋友读者一定喜欢。
  我经常带孩子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读书,俊哥从图书大厦回家后,自己把书店名字改为“朝阳图书大厦”。我问为何,他说:“西单是地名,朝阳也是地名啊,‘大厦’显得书店很大,对不对?”我大笑:“对对对,对极了!”
  我带俊哥去河南旅行时,我们俩去郑州购书中心买过书。从郑州回京后,俊哥的书店改名为“北京购书中心”,我惊叹:“您家的书店可是越开越大啊!”俊哥好得意:“那当然了!”
  我给俊哥说起我的母校厦门大学,当年在学校南门的街上有一家我非常喜欢且常常光顾的“晓风书屋”。俊哥说:“妈妈,你不是把书房叫做‘清风明月轩’吗?可以把你这个名字借给我书店用吗?”我欣然答应。于是那一阵子,俊哥的书店就有了个和“甜甜圈”风格迥异的名字“清风明月轩”,甚为风雅!
  我带俊哥回我母校厦门大学玩时,到过厦门外图书城看书。我带俊哥参观书城,一共六層,的确很大。回到北京,俊哥的书店就改名为“北京内图书城”。我问:“什么是内图啊?”俊哥说:“厦门是外图,因为他们的书店门冲着外面大街。咱家书店是屋子里面的,叫‘内图’。”我忍俊不禁,但不说破,继续问:“书城是不是有一个城市那么大啊?”俊哥说:“没有,虽然有六层,但也没有一个城市那么大,所以我这个书店也可以叫书城,因为用了‘夸张’的说法。”
  经常带孩子去书店,给孩子讲各种书屋的名字的故事,这是美好的文化熏陶。孩子有自己的“书店”,还自主为其起名、更名,那是因为他有了读书意识,已经成了爱读书的孩子。因此,我十分相信,父母播种什么,孩子就收获什么。
其他文献
从这个星期起,课程表上多了一门课。  鲁智胜是第一个得知消息的,这家伙眼睛虽然近视,但敏锐的神经和爱到处打听的习惯弥补了这个缺陷。  他从教务处听到消息,连忙跑回来,按捺住兴奋的心情,学着古代私塾老师的模样,慢悠悠来到讲台上,举起教鞭,说:“谁敢顽皮,先生打你们手心。”  等教室里的喧闹声静下来,他故意顿了一顿,又停了几秒钟,才悠然地说:“你们不给先生鞠躬,先生原谅了,告诉你们,秋高气爽的明天,将
一    随着最后一根头发掉下来,球长的头就像一个光溜溜的“球”了  别误会,这个球长可不是某个部落的“酋长”,也不是球类运动的“球长”,而是地球的球长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地球球长心急如焚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球长决定把人从地球上分流一部分出去──下海或上天俗话说“下海比登天还难”,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登天球长指派全球最杰出的宇航员西卡和罗落,到太空中去寻找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西卡
方某在上海某公司品管部门从事行政工作,朝九晚五,每周工作5天。不久前,同公司检测部门的一位女工休产假,单位未同方某协商,直接调她去做检测工作,工作时间变成“三班倒”。方某不同意单位安排拒绝到岗,多次协商无果后,单位就向方某发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请问,被单位强制调动岗位,可以拒绝吗?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勞动合同,应当采用
“给我一份咸辣的的杂烩吧,天真的太冷啦。” 红薯杂烩店里,客人把手伸到烧得噼里啪啦的火炉旁,对老板说道。  “是啊,出一趟门,再高筒的靴子都会灌满雪。”杂烩店老板立刻回应道,并娴熟地往厚厚的料上浇了汤汁,再用一只粗大的木勺搅拌起来,暖乎乎的雾气顿时飘散开来,咕嘟嘟热闹的声音跟着响起来,浓浓的杂烩香味立刻弥漫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  杂烩店老板是个特别善良的人,不忙的时候,他会将头探出门外,招呼行人:
当你把如意罐滚出去后,你会发现如意罐能自动回到你身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知道如何制作这种如意罐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实验器材]    茶叶罐、钉子、螺母、橡皮筋。    [实验过程]   在茶叶罐盖子和底部各凿两个孔,两孔相距l~2厘米,拿一根橡皮筋,以8字形把橡皮筋穿过4个孔。把橡皮筋的两端结在一起。把一个螺母固定在皮筋中央。这样,如意罐就做成了(如右图)。接下来把如意罐放在
付秀辉老人八十岁寿诞的前一天,收到一个意外惊喜:县里的红叶艺术团排演了他当年的川剧剧目《鳖灵魂》。早些年,付秀辉老人在县川剧团当团长,他自己也是“生、旦、净、末、丑”中扮演丑角的行家。在上世纪川剧最火热的年代,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川剧团创办的“川剧娃娃班”学习。一旦有了好苗子,川剧团就会留下来进一步培养。而在娃娃班的所有学员中,一个叫周元仑的孩子不但悟性高,而且特别能吃苦,他试着扮演的丑角,有着和
4月1日是愚人节,大家有没有“愚人”一回呢?小童是很想“愚人”的,但好像不够“狡猾”,总是不能成功,没能诱人上当。哎,希望大家能够成功吧!但大家要记住哦,不要用恶劣的手法去愚弄别人,不然,玩笑没开成,反而弄得好朋友生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愚人节遭遇失败的小童  前几天,爷爷奶奶托乡下的亲戚送来了一大袋玉米。因为我不爱吃玉米,所以我们把玉米放在冰箱里,好几天不去理它。  昨天,奶奶打电话来问:
孙维梓/译    塔纽莎是个干家务活的机器人,当它从“机器人技术”商店被售出时,它请求购买它的主人给它取个女性化的名字。谢尔盖和加琳娜对此并不反对,就是10岁的儿子彼季卡也很赞成,所以塔纽莎就顺利地进了他们的家。  为了让塔纽莎的外貌看起来更像个姑娘,加琳娜还特地给它缝了一条花裙子,配上美丽的花布头饰,为它那颗四方的脑袋增添了不少美感。只是这件事有点尴尬,因为这位100多斤重的机器人说起话来却是一
生完二宝后,我整日在家带孩子,空闲时间虽然变多了,人却变得不修边幅起来,再加上产后发福,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反观同是二胎宝妈的安宁,一直在做微商,生孩子、坐月子也不耽误做生意,每天依然晒着几百上千元的收款单,不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就连微信朋友圈晒出来的照片里,她的皮肤也嫩得能掐出水来。  我腆着脸皮询问安宁保养秘诀,安宁说她用的就是自己代理的某品牌护肤品。一来二去,我被她说得心动,于是决定
三月了,太阳慢慢变得温暖了,大家是不是很想脱掉穿了一个冬天的厚衣服,轻松一下呢?小童就很想,可虽然想换掉那些厚重的衣服,但小童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随便减衣服哦,不然感冒了就不好了,等气温比较稳定的时候再减吧!  ——提醒大家不要着急减衣服的小童    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给我起外号了,这样会伤害我们之间的友情的!”真的,虽然我有些胖,但你们也不能把我叫做“猪”啊?我跟你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