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多级泵铸钢泵壳的铸造工艺研究及实践

来源 :铸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g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卧式多级泵铸钢泵壳产品结构复杂,壁厚相差大,尺寸精度控制困难,并且易产生表面缺陷、缩松、裂纹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多级泵产品结构、质量要求和使用状况进行分析,从操作控制、补缩工艺、浇注工艺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级间叶轮蜗室采用整体砂芯结构,利用卡板检测控制过流腔砂芯的形状和位置,保证流道尺寸精度;采用中开面向上分型方式,并增加引流槽,底注式平稳充型,减少钢液氧化夹渣的产生,控制腔体表面质量;通过侧暗冒口消除长过桥厚大结构的缩松和缩裂缺陷,防止渗漏发生;在壁厚相差较大的部位设置拉筋,在壁与壁相交汇的部位放置随形冷铁,防止铸造裂纹产生.
其他文献
针对某薄板厂镀锌机组现场拉矫机经常出现掉辊、服役周期短的问题,对拉矫机做了重点研究和力学分析,发现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拉矫机辊端支撑轴承在轴径向力的作用下失效所致.针对这一原因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优化辊端支撑轴承结构、提高辊系装配质量、优化工艺参数等,提高了拉矫机工作辊和中间辊辊端支撑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拉矫机弯曲单元辊盒的频繁更换和掉辊现象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备件和检修成本,进一步提高了镀锌生产线的产量和稳定了质量.
针对目前大型轴类零件均采用锻造等技术生产,存在材料损耗率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采用楔横轧机来制备大型轴类零件,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对双机联动的大型轴类楔横轧装备及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重点对轧机本体、轴向窜动装置、预应力装置和导卫装置进行了结构定型,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关键作用,并对部分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大型轴类楔横轧机研发的成功为大型轴类零件的生产提供了可靠高效的装备,实现了大型轴类零件的快速制造,为增加我国装备制造国际范围的竞争力做出贡献.
针对大中型重金属双动挤压机挤压周期短、人工操作少、设备易维护、产品质量稳定的生产及工艺需要,设计出了机械化辅助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锭坯加热后到挤压完成过程中的各辅助动作.采用升锭机械手能够快速上料,避免锭坯温度降低过多影响挤压,内涂粉装置对锭坯内孔涂玻璃粉料润滑,涂粉台实现对锭坯外表面润滑,压余分离装置完成压余顶出及挤压垫分离.整个系统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与提高生产效率,并成功用于63 MN重金属双动挤压生产线中.
在抬底千斤顶焊接耳板的过程中,存在不易操作,焊接困难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工装辅助加工.通过对抬底千斤顶耳板位置结构、焊接工艺及定位要求分析,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通过对比选出较优的一种作为抬底千斤顶耳板焊接专用工装.该工装的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固定好千斤顶方便焊接工人进行耳板焊接,保证了焊接精度,提高了焊接质量和效率.
铸钢是铸造铁合金家族里重要的一类材料,在工业体系中应用广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铸钢材料种类繁多,造型方法多样,重量从几克到几百吨,国内中信重工曾组织829.5 t钢液浇注18500 t油压机上横梁铸件,创造了世界纪录,而且在复杂结构的零部件上,铸钢还是不可取代的.rn本专题特邀国内铸钢材料专家和国内知名铸造企业撰写了相关论文.其中1篇是研究临界回火热处理、时效热处理对高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篇是研究多级泵体铸造工艺及实践;1篇是研究发热补贴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篇是关于3D打印在铸造中的应用问题.
期刊
论述了国外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产品研发的一些新动向,包括直接替代、产品优化和整合集成组装件的实例.介绍了一些ADI生产厂家,包括欧盟为打开ADI应用市场所采用的一些有效和最新的做法.文中还介绍了国外等温淬火灰铸铁(AGI)和等温淬火蠕墨铸铁(ACGI)研发的最新动向和一些应用前景.
介绍了某热轧带钢生产线粗轧、精轧高压水除鳞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粗轧、精轧除鳞泵站装置的组成及其功能,并对喷射阀组的结构形式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为热轧带钢生产线高压水除鳞装置的使用与维护提供参考.
基于生产现场发生的卷筒旋转头联接螺栓断裂的故障,本文从部件结构装配、磨损宏观形貌、螺栓受力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旋转头频繁启停造成螺栓松动和微动损伤,卷筒与旋转头的相对运动使螺栓受到垂直于轴线的剪切力并在螺栓头杆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发生断裂.文章结合故障原因对旋转头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提升旋转头与芯轴的联接强度及耐磨等性能,显著提高了卷筒运行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保障了连退机组高速、稳定的生产节奏.
对比了发热材料补贴和金属补贴在铸造双相钢生产中的作用效果.借助凝固模拟软件对设计的发热保温补贴进行了模拟验证,并进行了浇注试验.结果 表明,EX5 BLEND型发热保温材料补贴能够代替金属补贴,在满足补缩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金属消耗量和去除金属补贴时的能源消耗,大大降低了成本.
研究了临界回火处理和时效处理后高合金铸钢的显微组织与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临界回火处理后,奥氏体稳定性得到提高,显微组织由铸态的铁素体和马氏体等轴晶组织转变为细长条状的马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混合组织.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逆转变奥氏体的量先增大后减小,650℃临界回火时对应最大的逆转变奥氏体含量14.3%.临界回火处理后钢的韧性得到明显提升,拉伸断口以等轴韧窝为主.经过时效处理,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增加至23.7%,抗拉强度达到1046 MPa,屈服强度提高到793 MPa,伸长率为18.2%,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