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基础教育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而任务型教学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学习和使用数学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课堂教学任务化”已成了教师备课的基本原则。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作业观下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过分强调“熟能生巧”的误区,让我们的孩子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逐渐消钝了学习的热情,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因此受到遏制,特别是基础较好学生。
2、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题,导致学习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吃不了”。造成一批平庸者。
3、作业形式、内容呆板单调、冰冷无情,是一些纯粹的数和形的舞台。让我们的孩子感觉无味,久而久之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或反感,并出现抄袭、马虎应付的情况。
基于此,凸显新课程理念,进行作业改革,让学生的作业体现科学性和对学生的发展起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做的。下面,我就在这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数学作业要力避重复性,讲究趣味性与训练性。
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如:有一位二年级数学老师,当她教完了表内乘法口诀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秋天到了,你们想欣赏秋天的景色吗?秋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学校决定明天去秋游。秋游时大家都要带点心,这次秋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元;饼干2元;面包2元;汉堡包8元;苹果l元:梨8角;炸鸡腿5元;果冻5角……用30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同学们,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体现情境性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例1:(教学内容:“你今年几岁了”)
作业设计:在意大利足球甲级比赛的九轮比赛中,尤文图斯队保持不败,共积分25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一分,问该队共胜了几场球?
评析:这种短小精悍的新题,难度不大,把列方程解应用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足球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可使一些“足球迷”即兴求解。从而以这样的新“产品”,以新引思,以新促思,以新成思。
三、体现开放性。
开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背景新颖。同时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空途径。
作业设计:一个正方体,剪掉一个角,剩余部分还有几个角?
评析:这是一个结论开放题,寥寥几字看似简单,其实题目本身却会折射出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会通过截面的不同位置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学生在思考、动手、探索、交流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例2:(教学内容:“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作业设计:如图,直线a、b均与c相交,形成∠1、∠2……∠z8共八个角,请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____,使得a∥b。
评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探索题,答案不唯一。它通过一个题目就包含了两直线平行的三个条件,用了较少的时间却提高了做题的质量,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大大减轻学生课业的过重负担。
四、体现实践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
例3:(教学内容:“统计图的选择”)
作业设计:请你向父母亲调查,你家近五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家庭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1)请你用三种统计图,把你家近来的家庭收入情况表现出来。(2)对近五年的家庭收入变化,你有何感想?
评析:用统计图来反映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既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去调查完成,达到知识目标,激发内在的智力潜能和数学兴趣,又让学生关心自己家庭的经济,把思想教育融在其中。
五、体现层次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要体现出“人人学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建立作业“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例4:(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作业设计:甲、乙、丙、丁四名打字员承担一项打字任务,若由这四人中的某一人单独完成全部打字任务,则甲需要24小时,乙需要20小时,丙需要16小时,丁需要12小时。问:
A档题:如果甲、乙、丙、丁四人同时打字,那么多少时间完成?
B档题:如果按甲、乙、丙、丁……的次序轮流打字,每一轮中每人各打1小时,那么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c档题:能否把(B档)题中所说的甲、乙、丙、丁的次序作适当调整,其余都不变,使完成这项打字任务的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
评析:这是一道“档次”明显的题目,“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没有意义,但题目本身的解题过程却是一个层层深入、比较、探究的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很有裨益。
六、体现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造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创造设计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和适当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5:(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图形”)
作业设计:下面的图形是用直线、角、三角形、圆等几种基本图形设计成表示客观事物的图画。请同学们展开联想,用你学过的几何基本图形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附解说词-/J、组比一比,看看谁的作品更有创意。
评析: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来画图,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创意得到了发挥。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可以用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来抽象出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感受数学美。
七、重视课本习题“试一试”
课本中的“试一试”,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是难得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不能忽视。
例6、(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
作业内容:将—8、—6、—4、—2、0、2、4、6、8
这9个数分别填入又图的9个空格中,使得每行的3个数、每列的3个数,斜对角的3个数相加均为0。
评析:表格是数据处理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数形结合的之一。表格将分散的数据集中在一起,起到存储作用,观察者从中可容易地提取到有关信息。本题可以引导学生分别通过和为0的哪三个数,每个数出现的次数来思考得出不同的填表方法。
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考试的傀儡。所以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的改革。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1、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过分强调“熟能生巧”的误区,让我们的孩子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逐渐消钝了学习的热情,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因此受到遏制,特别是基础较好学生。
2、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题,导致学习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吃不了”。造成一批平庸者。
3、作业形式、内容呆板单调、冰冷无情,是一些纯粹的数和形的舞台。让我们的孩子感觉无味,久而久之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或反感,并出现抄袭、马虎应付的情况。
基于此,凸显新课程理念,进行作业改革,让学生的作业体现科学性和对学生的发展起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做的。下面,我就在这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数学作业要力避重复性,讲究趣味性与训练性。
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如:有一位二年级数学老师,当她教完了表内乘法口诀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秋天到了,你们想欣赏秋天的景色吗?秋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学校决定明天去秋游。秋游时大家都要带点心,这次秋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元;饼干2元;面包2元;汉堡包8元;苹果l元:梨8角;炸鸡腿5元;果冻5角……用30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同学们,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体现情境性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例1:(教学内容:“你今年几岁了”)
作业设计:在意大利足球甲级比赛的九轮比赛中,尤文图斯队保持不败,共积分25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一分,问该队共胜了几场球?
评析:这种短小精悍的新题,难度不大,把列方程解应用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足球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可使一些“足球迷”即兴求解。从而以这样的新“产品”,以新引思,以新促思,以新成思。
三、体现开放性。
开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背景新颖。同时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空途径。
作业设计:一个正方体,剪掉一个角,剩余部分还有几个角?
评析:这是一个结论开放题,寥寥几字看似简单,其实题目本身却会折射出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会通过截面的不同位置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学生在思考、动手、探索、交流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例2:(教学内容:“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作业设计:如图,直线a、b均与c相交,形成∠1、∠2……∠z8共八个角,请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____,使得a∥b。
评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探索题,答案不唯一。它通过一个题目就包含了两直线平行的三个条件,用了较少的时间却提高了做题的质量,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大大减轻学生课业的过重负担。
四、体现实践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
例3:(教学内容:“统计图的选择”)
作业设计:请你向父母亲调查,你家近五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家庭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1)请你用三种统计图,把你家近来的家庭收入情况表现出来。(2)对近五年的家庭收入变化,你有何感想?
评析:用统计图来反映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既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去调查完成,达到知识目标,激发内在的智力潜能和数学兴趣,又让学生关心自己家庭的经济,把思想教育融在其中。
五、体现层次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要体现出“人人学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建立作业“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例4:(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作业设计:甲、乙、丙、丁四名打字员承担一项打字任务,若由这四人中的某一人单独完成全部打字任务,则甲需要24小时,乙需要20小时,丙需要16小时,丁需要12小时。问:
A档题:如果甲、乙、丙、丁四人同时打字,那么多少时间完成?
B档题:如果按甲、乙、丙、丁……的次序轮流打字,每一轮中每人各打1小时,那么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c档题:能否把(B档)题中所说的甲、乙、丙、丁的次序作适当调整,其余都不变,使完成这项打字任务的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
评析:这是一道“档次”明显的题目,“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没有意义,但题目本身的解题过程却是一个层层深入、比较、探究的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很有裨益。
六、体现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造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创造设计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和适当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5:(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图形”)
作业设计:下面的图形是用直线、角、三角形、圆等几种基本图形设计成表示客观事物的图画。请同学们展开联想,用你学过的几何基本图形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附解说词-/J、组比一比,看看谁的作品更有创意。
评析: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来画图,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创意得到了发挥。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可以用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来抽象出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感受数学美。
七、重视课本习题“试一试”
课本中的“试一试”,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是难得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不能忽视。
例6、(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
作业内容:将—8、—6、—4、—2、0、2、4、6、8
这9个数分别填入又图的9个空格中,使得每行的3个数、每列的3个数,斜对角的3个数相加均为0。
评析:表格是数据处理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数形结合的之一。表格将分散的数据集中在一起,起到存储作用,观察者从中可容易地提取到有关信息。本题可以引导学生分别通过和为0的哪三个数,每个数出现的次数来思考得出不同的填表方法。
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考试的傀儡。所以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的改革。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