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劝辞艺术的不朽经典,历来被人们所称赞。题目是后来加的,文章一开篇就把大家引入到一个紧张的情势当中:“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秦晋围郑,晋军驻扎在郑国的函陵,秦军驻扎在郑国的氾南,郑国情势危急,战争一触即发。国家重臣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小小的圉政烛之武,烛之武以年迈之由推辞,郑伯以国家之利向烛之武说之。虽然内心有所芥蒂,但顾全大局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奔赴秦营,陈说利弊,展示出了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一、当时之势
文章开篇交代这场战争的主谋和发动者是晋侯而非秦伯,与晋国有姻亲关系并且有同盟之约的秦国也想来分一杯羹,借此扩大自己的势力,秦郑并没有实际的矛盾。对这一点烛之武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在见到同样老谋深算而又居心叵测的秦伯时,烛之武已经将他要对秦伯说的话在心里打好了草稿,也许早在他答应郑伯时就已经胸有成“辞”了。退一步再想,如果烛之武这么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然世人皆知秦晋强而郑弱,以强凌弱,此乃不义之战政城略地,杀掠无辜,此乃不仁之战。不仁不义,此非君子所为,唯君图之。
这一段话明显有指责秦国的意味,战争不是个人的好勇斗武,统治者的攻城掠池,最终受到摧残的是天下的生灵,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明显是在挑衅秦伯,不但达不到说服的理由,估计连自己的性命也不保,再者“春秋无义战”。很明显,作为一个对春秋时期历史现状有清醒认识的人来说,烛之武没有用儒家的这一套“仁义之说”去说服秦君,去指责秦君,而是紧紧围绕着“利”一层一层地说服秦伯,这是现实的也是聪明的,更是有成效的(结果显示了这一点)。
二、抓住秦晋矛盾,“利”字当头
我们来看看烛之武的说辞,烛之武先陈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边远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是不可行的,况且这个别国就是同样强大的晋国,这就等同于秦国不能实际拥有这些土地。这个可以概括为越国鄙远论。开口就降低了姿态,向对方示弱,在强大的秦国面前,郑国是不值得一提的。把自己完全放置在秦国的利益链条当中。秦伯一听,言之有理,气势首先小了一截,认为起码有可听的必要,谁也不会把一个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人拒之门外。紧接着烛之武说道:“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秦国实际上是得不到土地的,最终控制这些地方的还是晋国,跟随晋国不但不能得到好处,而且还帮助晋国这个潜在的对手增强了实力,这是同样有称霸之心的秦国不愿看到的,这个可以概括为亡郑陪邻论。说这些还是不够的,得表明自己的立场,烛之武把郑国完全放置在秦国的利益版图当中,说明留下郑国是对秦国有利而无害的。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来接待道路上乏困的秦国使者。这是唯一一处谈到留郑的地方,还是以秦国的利益为先的。再回到秦晋的历史交往中,秦伯曾经帮助过晋惠公,但是晋惠公回到晋国之后却失信于秦国,这都是前车之鉴。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方面,那就是秦国攻打郑国对秦国是没有一点益处的,不但没有益处而且对秦国的利益是有害的。“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国是贪得无厌的,既然獲取了郑国,那么,他想要向西扩张的话,不削弱秦国的土地,它将从哪去扩张他的势力呢。这就是告诉秦伯灭掉郑国,仅仅只是晋国扩充版图的一小步而已,晋国最终会将扩张之手伸向秦国的。秦伯不是没有想到过这些,只是秦伯一直有称霸之心,所以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使秦国强大的机会。但是,当烛之武把其中的利害赤裸裸的展现在秦伯面前时,秦伯犹豫了、思考了、也醒悟了。因为这场兼并战争最终会损害到秦国的利益,所以退兵是顺利成章的。烛之武真正的厉害之处,不仅是让秦伯退了兵,还有就是秦国和郑国结了盟,秦伯留下军队驻守在郑国。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后来晋侯的决定。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没有秦伯的这一举动,晋侯直接灭掉郑国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三、多方合力,终成使命
句句戳到秦伯的心里,字里行间都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的,而且语气不卑不亢。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这场危机,但化解这场危机仅仅是因为的烛之武的说辞吗?恐怕不是,从文章和历史中不难发现,烛之武说退秦师,进而逼退晋师是很多情况合力的结果。第一:烛之武对秦晋两国亦敌亦友的关系观察的是很清楚的,对晋侯、秦伯二人的野心是有充分的认识的;第二:晋军和秦军分驻两处。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见到秦伯提供了可能。第三:秦国的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第四:秦晋之间的历史感情。郑国在秦晋两国之间,秦国在郑国西面,而晋国在郑国的东边,晋文公撤军,一个原因是忌惮秦国的军队,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感念秦穆公对他入主晋国的帮助。所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说的就是这个。
一、当时之势
文章开篇交代这场战争的主谋和发动者是晋侯而非秦伯,与晋国有姻亲关系并且有同盟之约的秦国也想来分一杯羹,借此扩大自己的势力,秦郑并没有实际的矛盾。对这一点烛之武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在见到同样老谋深算而又居心叵测的秦伯时,烛之武已经将他要对秦伯说的话在心里打好了草稿,也许早在他答应郑伯时就已经胸有成“辞”了。退一步再想,如果烛之武这么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然世人皆知秦晋强而郑弱,以强凌弱,此乃不义之战政城略地,杀掠无辜,此乃不仁之战。不仁不义,此非君子所为,唯君图之。
这一段话明显有指责秦国的意味,战争不是个人的好勇斗武,统治者的攻城掠池,最终受到摧残的是天下的生灵,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明显是在挑衅秦伯,不但达不到说服的理由,估计连自己的性命也不保,再者“春秋无义战”。很明显,作为一个对春秋时期历史现状有清醒认识的人来说,烛之武没有用儒家的这一套“仁义之说”去说服秦君,去指责秦君,而是紧紧围绕着“利”一层一层地说服秦伯,这是现实的也是聪明的,更是有成效的(结果显示了这一点)。
二、抓住秦晋矛盾,“利”字当头
我们来看看烛之武的说辞,烛之武先陈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边远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是不可行的,况且这个别国就是同样强大的晋国,这就等同于秦国不能实际拥有这些土地。这个可以概括为越国鄙远论。开口就降低了姿态,向对方示弱,在强大的秦国面前,郑国是不值得一提的。把自己完全放置在秦国的利益链条当中。秦伯一听,言之有理,气势首先小了一截,认为起码有可听的必要,谁也不会把一个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人拒之门外。紧接着烛之武说道:“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秦国实际上是得不到土地的,最终控制这些地方的还是晋国,跟随晋国不但不能得到好处,而且还帮助晋国这个潜在的对手增强了实力,这是同样有称霸之心的秦国不愿看到的,这个可以概括为亡郑陪邻论。说这些还是不够的,得表明自己的立场,烛之武把郑国完全放置在秦国的利益版图当中,说明留下郑国是对秦国有利而无害的。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来接待道路上乏困的秦国使者。这是唯一一处谈到留郑的地方,还是以秦国的利益为先的。再回到秦晋的历史交往中,秦伯曾经帮助过晋惠公,但是晋惠公回到晋国之后却失信于秦国,这都是前车之鉴。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方面,那就是秦国攻打郑国对秦国是没有一点益处的,不但没有益处而且对秦国的利益是有害的。“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国是贪得无厌的,既然獲取了郑国,那么,他想要向西扩张的话,不削弱秦国的土地,它将从哪去扩张他的势力呢。这就是告诉秦伯灭掉郑国,仅仅只是晋国扩充版图的一小步而已,晋国最终会将扩张之手伸向秦国的。秦伯不是没有想到过这些,只是秦伯一直有称霸之心,所以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使秦国强大的机会。但是,当烛之武把其中的利害赤裸裸的展现在秦伯面前时,秦伯犹豫了、思考了、也醒悟了。因为这场兼并战争最终会损害到秦国的利益,所以退兵是顺利成章的。烛之武真正的厉害之处,不仅是让秦伯退了兵,还有就是秦国和郑国结了盟,秦伯留下军队驻守在郑国。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后来晋侯的决定。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没有秦伯的这一举动,晋侯直接灭掉郑国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三、多方合力,终成使命
句句戳到秦伯的心里,字里行间都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的,而且语气不卑不亢。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这场危机,但化解这场危机仅仅是因为的烛之武的说辞吗?恐怕不是,从文章和历史中不难发现,烛之武说退秦师,进而逼退晋师是很多情况合力的结果。第一:烛之武对秦晋两国亦敌亦友的关系观察的是很清楚的,对晋侯、秦伯二人的野心是有充分的认识的;第二:晋军和秦军分驻两处。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见到秦伯提供了可能。第三:秦国的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第四:秦晋之间的历史感情。郑国在秦晋两国之间,秦国在郑国西面,而晋国在郑国的东边,晋文公撤军,一个原因是忌惮秦国的军队,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感念秦穆公对他入主晋国的帮助。所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说的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