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辩证张力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ufangfang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八个统一”是新时代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和根本遵循。“八个统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关切与问题症候的深刻回答,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经验规律的科学总结。深刻把握和明晰“八个统一”的精神要义和辩证关系,对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八个统一”;改革创新;辩证张力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统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思政课“八个统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根本遵循。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深入领会“八个统一”的精神要义,深刻把握思政课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张力,在坚持增强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根本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要求。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政课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政治性是思政课的基本立场和方向保证,学理性是思政课的科学支撑和思想基础,政治性与学理性之间互相补充、相互贯通。
  政治性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坚守。思政课必须讲政治,思政课教师必须有信仰。思政课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立足新时代,思政课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价值观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理性是思政课的有力支撑。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必须要增强学理性,以理服人、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说服学生,并能够用理论回应现实、解决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只有通过具有强大说服力和阐释力的理论内容,才能使学生真信、真懂、真用,入耳、入脑、入心。
  政治性与学理性互相补充、相互贯通。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辩证统一。思政课要通过透彻的学理彰显政治导向,以理论的魅力展现政治内涵,以科学理论夯实学生的政治信仰;科学、透彻的理论是表达政治的学理基础,政治性是学理性的方向保证,学理性是政治性的科学支撑。因此,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一方面要坚守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另一方面要善于用科学、透彻的理论讲政治,用深厚的历史、科学的理论把握政治,用学理讲好政理,同时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关照学生困惑,以強大的真理力量引导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思政课教学既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又要鞭辟入里讲理论。
  二、基本目标: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目标。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价值性和知识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它关涉思政课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思政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性教育,它尤其注重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当前,思政课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分离的现象。一种是重知识性轻价值性。也就是说,一味强调科学技术、理论知识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价值理性,这就使得工具理性的过度重视遮蔽了价值理性的应有张扬。具体表现在止于知识学习的督促,强调分数的意义,而罔顾人文情怀、价值理念的全面塑造。另一种是重价值性轻知识性。过度宣扬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健康教育等内容,因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任何一种偏向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单向度的人。思政课教学既要注重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的建构,又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传授。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既要进行知识性的教育,也应注重价值性的引导。价值性与知识性具有可通约性,两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切不可把两者相分离。思政课知识体系完整,同时也包括价值理念、价值信仰、价值取向、价值立场等一套逻辑严谨的价值体系。为此,思政课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把价值观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用科学的理论知识论证价值理性的存在、推演信仰的力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中夯实基础知识,启发学生自主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知识性为价值性提供学理支撑,价值性为知识性提供思想引领,价值性和知识性辩证统一于思政课之中,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三、基本职责: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建设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思政课是承担明理传道、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同时,思政课也具有批判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直面多元社会思潮、回应多种错误观点,澄清思想误区、驱除歪门邪气。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事关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立足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要坚持建设性,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建设性是思政课的基本职责,思政课就是要传输和引导主流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崇德向善、爱国明理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要坚持批判性,担负思政课的应然职责。批判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思政课应针对社会现存的错误思潮进行针锋相对的澄清与批判,传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理直气壮的直面错误观点,坚定立场,敢于发声、回应问题。
  建设性和批判性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性是思政课的实然使命,批判性是思政课的应然职责;建设性是批判性的基础,批判性是建设性的升华。建设性和批判性辩证统一于思政课之中。建设性是思政课实然使命,就是要通过思政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点、政治立场等,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批判性是思政课的应然职责,批判性是建立在建设性基础之上的升华。从“立” 和“破”的角度来看思政课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立”是建设性,“破”是批判性,思政课首先要“立”,这是它存在的根本;其次要“破”,这是它重要的使命。思政课绝对不是“为破而破”,“破”是为了更好的“立”。思政课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剖析其实质的危害,这就辅助思政课更好地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因此,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继续坚守思政课的建设性,更加注重思政课的批判性,在批判中建构、辩驳中提升,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阐释力和战斗力。   四、内在要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内在要求。思政课既是理论课,也具有实践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实践以理论为指导,实践促进理论的深化,同时又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当前,思政课存在两种错误的教学现象。一种是“泛理论性”与“去实践性”现象。具体是指思政课片面强调理论的灌输与引导,缺乏实践的体验与检验,忽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当然这和思政课的现存状况存在很大关系,思政课教师不足,加之大班上课,开展实践教学难度较大,同时也和思政课本身理论抽象、概念深奥有关。但过分重视理论性,轻视实践性,容易导致教学形式枯燥无味,让原本深奥、抽象的理论更加难以理解。另一种是“去理论性”与“泛实践性”现象。具体是指思政课一味追求实践教学,淡化理论内容的教导,采用各种形式,片面追求趣味性而忽视思政课系统、深入的理论讲解。这种现象严重偏离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既要坚持理论性,也要坚持实践性,把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于思政课教学之中。首先,要坚持理论性,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科学理论系统地传导给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培养学生、以最新的理论创新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其次,要坚持实践性,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最后,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注重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做实践者,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教导学生把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于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更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外化与行。
  五、守正创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思政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2]。统一性和多样性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彰显,统一性是指思政课教学目标、教材使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的统一要求;多样性是指思政课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场域等具体差异的多样化要求。
  统一性是指思政课的统一要求、统一规定,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具有一致的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教材使用的统一规定: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关涉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经过反复调研、深入研究制定的科学的知识体系,思政课必须统一按规定使用教材。课程设置的统一要求:思政课是我国人才培养必须设置的课程并具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管理的统一安排:思政课的教学管理包括师资、备课、考试等的统一要求,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多样性是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场域等的具体差异,要求思政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体现着全面、发展、具体的辩证思维。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条件具有不同的教学师资;不同的教学场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从而体现出思政课的多样性。
  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既要坚持统一性,又要坚持多样性。统一性是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坚守,在坚守统一性的前提下创新发展多样性。思政课对象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层、多变的特征,思政课针对不同的学生不能够“千人一面”,不同的时空场域不能够“百堂一灌”。首先,思政课要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换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运用互联网+思政课、自媒体+思政课、大数据+思政课的新模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其次,思政课还应紧跟时代主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后,随着学生价值观念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政课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统一性中寻求多样性。
  六、双向互动: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师生角色定位及其关系的恰切反映。思政课教学既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思政课作用无可替代,思政课教师更是责任重大,思政课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思政课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其中主导性主要是指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教师在思政课中的引领作用。教师在思政课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主导性的特点。思政课是一项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课程,加之大学生所处“拔节孕穗期”的关键阶段,正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塑造的关键期,教师承担着“舵手”的職责,需要在思政课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也称之为主观能动性,是指学生在思政课中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与教育者地位平等。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主见、有选择、有创造地活动。在思政课中教师与学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主导主动的关系、双向转化的关系。所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在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前提下,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思政课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起主导作用,通过议程设置、内容安排,主导传输、教导的思想内容。一方面促进学生习得夯实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主导主流价值观念,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教师要在教学流程、教学设置上起主导作用。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教学质量发挥着关键作用。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动性的参与者,思政课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思政课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此,我们要对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规律有一定的了解,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3]。在此基础之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造、自觉自律。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更能够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七、基本遵循: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本质和规律的彰显。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直接的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与引导。灌输性是思政课必须坚持的本质属性。启发性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对塑造学生创造性思维,深化理论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既需要外部灌输,也需要引导启发。
  灌输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本质坚守,启发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转向。所谓的灌输不是指表面意义上强制性、教条式、填鸭式的思政课教学方法,而是指具有自觉性、引导性的原则和属性。“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4]对于处于自发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需要教师把科学的理论知识、崇高的理想信念、规范的道德准则传导、输送给学生。思政课的启发性教育是指教师自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需要自觉地“启发”,学生需要积极地“愤悱”。通过启发式教学既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又使学生掌握方法规律,深化认识、深化思想。
  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既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灌输性,也需要创新启发性教育方法。思政课需要在坚持灌输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更新灌输途径;需要教师把原本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柔性灌输的方式输送到学生头脑中去,使思政课变得有滋有味。同时,思政课需要坚持启发性教育。思政课通过启发式教育教会学生如何自学、教会学生如何举一反三。启发性教学要注意启发的时机,抓住主要矛盾,使其豁然开朗;还要注意启发的形式和技巧,可以采取讨论法、激励法、情绪感染法等。总之,思政课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的辩证统一,两者皆不可偏废。
  八、协调推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任务。思政课是承担此项任务的重要课程,需要发挥其显性教育的关键作用,同时也需要其他课程和部门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共同完成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
  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设定好特定的内容、特定的目标、特定的场域,按照计划把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通过正面、直接的方式灌输、传导给受教育者的一种实践活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思政课这一主渠道把规定的教育内容输送给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它是一种非专门的、寓他性的实践形式,可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新时代推动思政課改革创新需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既发挥思政课主渠道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也要发挥其他课程思政元素育人的重要力量,促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调发力,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坚持隐性教育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授课老师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政治性要强、人格要正,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二是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协调好学校各个部分,协同推进、集聚资源、耦合构建,构建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同心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如上八个统一,既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既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即符合时代潮流、也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坚持内容为王、思想为上,不断提升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黄蓉生,崔健,唐斌.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8,(08):12-18.
  [4]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
  [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实证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CKS046)阶段成果;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了荧光屏及其在光电平板显示器中的应用,测量了光电平板显示器荧光屏的发光亮度变化.结果表明,研究的荧光屏在光电平板显示器中具有实用价值.
在世所罕见的纳西族古代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经典中,不仅有舞谱———栩栩如生地记录着丰富玄美的种种舞蹈;而且有音乐———凝藏着仿佛可视可听的诸类乐歌、乐器、“戏味”音乐,还有萌芽状的歌舞剧和乐谱。作者在多年前识辨东巴舞谱并对其进行广泛深入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绚丽多姿的东巴音乐进行了细致地挖掘与探析,浪漫奇妙的纳西古老音乐,被揭开面纱,纳西古老图画象形文字东巴经典中容藏的古老音乐,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文化角度审视,都具有重要的人类学价值。
对血糖浓度进行紧密控制能减少或减轻糖尿病病人的长期并发症,糖尿病病人在诊疗期间经常要进行血糖浓度化验,频繁进行的抽血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和不便,也给医护人员增添了工作.
美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詹姆逊在近年的理论著作中多次使用了文学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关于文学生产方式的理论规定,詹姆逊主要论述了两点:一、文学生产方式是把文学作品中不同因素统一起来,凝聚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机制①;二、任何文学生产方式中都包含和残留着以往几种...
21世纪的中国文化艺术与20世纪应该有什么不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庚面向21世纪,对我们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战略问题,今天我想简单谈一点。就是21世纪的中国文化艺术与20世纪应该有什么不同。我们是20世纪的过来人。在年轻时,我们这一代人主要学习、接受...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方法 ,首先研究了 Kalman滤波的稳态误差方差和滤波增益的解法 ,并根据满意控制的思想 ,提出了具有误差方差上界约束的滤波问题 ,然后研究了误差方差上界约束下对系统测量噪声具有最大容许强度的满意鲁棒滤波 .本文的研究成果已被应用于某型 C3 I系统中的航迹辨识 .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分为模型组(DM组)和氯沙坦治疗组(LOS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氯沙
介绍了基于曲面CNC直接插补方式的多坐标曲面加工中进给速度的控制原理,综合考虑刀具地零件表面切削进给速度的恒定,曲面形状引起的各运动轴速度及其变化不超守伺服驱能力,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放疗组)24例,B组(序贯放化疗组)33例,C组(同步放化疗组)23例.比较
河北山水画家程翔宇是我美校的同班同学。忆昔年三十位同窗,当时之好学不倦,当时之锲而不舍,当时之少年任气……似已早成过眼云烟。而今仍不弃画业者,已寥寥无几,程翔宇就是这仅有的几人之一。而且不管其工作生活如何变化,他始终未放弃这一事业。可以说,在他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