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体会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急诊护理所处的急诊科室,患者多、病程快,职业暴露风险大,不做好严格的防护可能就会加重职业暴露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到急诊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所以做好急诊护理防护工作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对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具体实施哪些防护措施总结了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够给急诊护理人员及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减少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风险。
  关键词:急诊护理;职业暴露;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急诊护理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接触的患者相对于其他诊室多而杂,还有很多不明病因的患者,急诊护理人员在采取抢救措施时如果不做好防护直接与患者进行接触,会增加暴露的可能性,尤其是爆发严重的传染疾病时更是应该做好自我防护。因此,在充分分析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原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规范的防护措施,对确保护理人员及医护群体的安全性,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一)工作岗位及环境特殊
  急诊护理职业十分特殊,她们接触的患者多,情况各不相同,病情病因也不同,极性症状和慢性症状交叉在一起,还有一些是携带传染病原的病人。传染病经过唾液或者直接接触都可以进行传播,而且在急诊患者时,患者血液、尿液、唾液等很可能会在诊室内有残留,这些都是加重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1]。
  (二)物理因素
  急诊护理人员在收到医嘱之后会给病人采取相关的护理服务,其中针刺伤或者锐器伤等物理因素也是加重职业暴露风险的因素之一。这两种物理因素都由于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到了患者的血液,进而造成的血液性感染风险。
  (三)化学因素
  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接触各种化学制剂,消毒用品或者强毒类的药物,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护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身体伤害比较大。如用于癌症疾病化疗类的药品,长期接触会造成护理人员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直接地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健康问题。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药物垃圾处理不当等也会加重职业暴露的风险,比如体温计中的水银处理不当,直接接触会伤害护理人员的呼吸道系统或者肾脏系统等。
  二、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一)加强环境改善与防护处理
  急诊科室必须要对现有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保证诊室内空气的流畅性和新鲜性。在抢救室内各种类型的病患都有,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定期做好室内的通风消毒尤为重要。在室内通风方面,要采取对流通风的方式保证通风的有效性,控制急诊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在室内消毒方面,由专门的消毒人员每天定时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在抢救室内,抢救工作结束之后需要马上进行消毒处理,包括地面、污染区、桌面等[2]。
  (二)加强物理因素的防护处理
  锐器伤与针刺伤是护理职业暴露的物理因素,所以规范物理因素引发的职业暴露是非常必要的,对减少传染疾病、血液疾病的感染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及急诊科室对此要加强培养教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减少锐器伤与针刺伤的可能性。例如,急诊护理人员在给患者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时,使用过的针头必须要及时地放在利器盒内,严谨回套,如情况特殊则需要单手完成。
  急诊护理人员锐器伤和针刺伤的造成很大一方面的因素是工作人员不实施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比如,在静脉注射完成后拔针后针头随意放置很容易伤到自己;穿刺工作中不约束好患者,很容易由于患者随意乱动而伤到自己。再如,在掰玻璃安瓿瓶时要规范操作,以免造成严重的锐器伤[3]。如处理不当发生了锐器伤要进行及时地处理:第一步是马上消毒,可以用肥皂水沖洗伤口,然后包扎,之后向感染科进行汇报,抽血检查,做好心理疏导等。
  (三)加强化学因素的防护处理
  经常性地接触化学制剂、化学药品等也是加重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风险之一,所以急诊护理人员要做好化学用品防护处理工作。首先,在使用化学试剂、化学消毒液、化学药品之前必须要佩戴口罩和手套,穿好防护服,必要时戴好护目镜。比如,在使用过化学消毒液后马上将盖子盖严实,然后进行室内通风。在消毒、清洗物品或者处理患者排泄物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时要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洗手步骤进行。
  (四)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
  急诊护理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患者,而每一个患者都有可能存在感染病原体的风险,都有可能是感染的携带者,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加强防护意识,做好防护准备是最基本的,也是降低自身职业暴露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因此,职业护理人员要确保在接触任何患者时都要佩戴好口罩、穿好工作服、戴好护理帽、穿好工作鞋,如果接触的是患者的血液、尿液、排泄物或者呕吐物等还要佩戴手套。
  (五)制定完善的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非惩罚性上报制度。
  该项制度的制定是解决职业暴露最好的手段,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到职业暴露问题,然后马上根据暴露的时间、地点、任务、时间、程度、源头等采取有效的干预与处理措施[4]。一旦发生了职业暴露事件后,急诊科室及感染科室都要介入进来,对职业暴露的种类、源头、现在的情况、风险、易感性等进行分析与评估,采取有效的防控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职业暴露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所以做好职业防护,保证急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对急诊护理职业暴露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分析的是暴露风险出现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本文从提升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防护处理、改善就诊环境、制定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方面对急诊护理职业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希望各医院都可以严格并认真地落实职业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保证自身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卢小玲.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J].健康养生,2019,(17):282.
  [2]邓桃英.急诊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策略[J].母婴世界,2019,(16):286.
  [3]张逸萍.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的效果[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9,32(3):190-192.
  [4]曾玲,胡铁春.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3):183.
  作者简介:谭欢,女,1987.6生,汉族,四川达州人, 现任宣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护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rs1083096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选择来自浙江省衢州市妇幼保健院的GDM孕妇87例(GDM组)和同期正常妊娠妇女91例(对照组),应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确定所有研究对象MTNR1B基因rs1
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主办,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协办的"首届北京危重新生儿转运体系建设海淀高峰论坛",于2010年12月18日在北京新闻大厦酒店召开.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张雪峰、首都儿科研究所王天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丛乐、海军总医院栾佐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全市46家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及妇幼保健院的150余名儿科主任、护士长及业务骨干出席了会议.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变性而引发的疾病,他的临床症状通常有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同时还伴随着认知能力的障碍以及一系列的精神症状等。根据数据可以得到在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可以达到3.5%~6%,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发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是妊娠期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严重并发症.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更易导致母婴严重并发症,因新生儿不成熟及低体重所致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目前,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惟一有效的方法,何时终止妊娠对母婴结局最有利是研究的热点。
期刊
一、产前诊断的伦理原则:终止还是不终止妊娠(to terminate or not)? 在妇产科领域里,伦理问题最集中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专科有两个:一个是产前诊断,另一个是辅助生殖,前者尤为突出.产前诊断最大的伦理困境主要是出生缺陷胎儿的妊娠终止问题,即胎儿的生存权利.为避免争议,我国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中并未涉及出生缺陷胎儿终止妊娠的问题,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却无法回避这一伦理难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关怀用于肾结石手术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睡眠质量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PSQI、VAS、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疼痛严重患者给予
早产作为引起新生儿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产科领域内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早产明确定义为在孕37周前或259 d前终止的妊娠.全球早产的发病率,特别是孕34周之前的早产发生率明显升高,病死率为75%~80%,占围产儿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且存活者近半数存在合并症和后遗症,其生存质量的改善远不尽人意[1]。
期刊
暖箱内鼻导管吸氧是治疗低氧血症的常用方法.由于新生儿本身的特点,鼻导管吸氧易刺激鼻黏膜甚至堵塞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位置以及不同供氧流量下,暖箱内各位置氧浓度的变化,为临床新生儿合理使用暖箱内供氧方式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浆D-乳酸水平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NECⅡ、Ⅲ期的早产儿104例(NEC组);同期因其他疾病入院的早产非NEC患儿104例(对照组),与NEC组匹配纠正胎龄、性别和出生体重,按1∶1比例进行配对.NEC组患儿于NE
患儿男,生后4 d,因 "皮肤黄染4 d"于2010年6月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母孕期无合并症,孕38+1周自然分娩出生,产程顺利.羊水、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2 h即开始母乳喂养,奶量偏少.生后24 h内排胎便.母子血型一致,均为B型,Rh阳性.生后6 h于外院发现皮肤黄染,逐渐加重,生后3 d血清总胆红素达429.2 μmol/L,间接胆红素389.9 μmol/L,予光疗6 h后,经皮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