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以前原为代表的“少壮派”政治家正浮出水面。他们崇尚美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希望通过修宪使日本成为“普通国家”,对参与国际事务跃跃欲试。他们的崛起,势必对日本的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对前原诚司来说,9月17日是一个好日子。他在日本政坛的两次闪亮登场,都发生在这一天:2005年9月17日,43岁的前原当选日本民主党代表,是该党最年轻的党魁;今年9月17日,他登上日本外务大臣宝座,是新一届内阁成员中最耀眼的明星。
正当中日关系因钓鱼岛撞船事件而骤然紧张之际,前原的任命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外交风向的种种猜测,因为这位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帅哥”,实为“日本最鹰派的政治家”。
果然,新官上任不久,前原就围绕钓鱼岛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雷人”之语。
10月18日,在日本右翼分子鼓动“包围”中国大使馆的前一天,他放言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毫米都不会退让”。
19日,他在国会回答质询时称,中国在撞船事件中采取的应对措施“极度歇斯底里”。
21日,他在众院安全保障委员会会议上,否认钓鱼岛“搁置论”,称“这是邓(小平)单方面言论,日本未曾同意此事”。
其实,早在撞船事件初期,前原就被媒体称为“日方的幕后推手”。9月16日,还是国土交通大臣的前原闪电访问冲绳县石垣岛,声称尖阁列岛(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此举直接推高了日本国内要求以国内法审判中国渔船船长的呼声。
前原的“血气方刚”与其仕途一帆风顺不无关系。
前原1962年出生于日本京都,从小立志当一名外交官。父亲因负债累累而卧轨自杀,年仅13岁的前原备受打击,也因此少年老成。
依靠獎学金,他完成学业,考入国立京都大学,师从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高坂正尧。导师告诫他,京都大学的毕业生即使当了外交官,也不会出人头地,因为外务省高级官员几乎都来自东京大学。于是,他进入“政治精英的摇篮”松下政经塾学习从政之道,开始向“政治家”的人生目标迈进。
1991年,他当选京都府议会议员,时年29岁;1993年,作为新党成员首次参选国会众议院议员成功,时年31岁;1996年,“跳槽”新成立的民主党,成为该党“元老”,时年34岁……
2005年9月17日,43岁的前原以两票的微弱优势,击败58岁的菅直人当选民主党代表,日本政坛出现首位40岁年龄段的党首。
这一结果出人意料。有人归结为前原形象不错,能言善辩,是一个“声色俱佳”的媒体型政客。这次选举险胜,就是因为他在最后阶段,用自己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努力拼搏的故事,打动了几名中间派议员。
担任党首后,前原让日本政坛多了一张“不同的面孔”。他大肆宣扬“鹰派”主张,成为日本“新防卫族”的代言人。
2005年12月访美期间,他公开呼吁修宪,允许派兵海外,声称“中国威胁论”已成现实。在接下来的访华中,他竟当着东道主的面继续叫嚣“中国威胁论”,致使原定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见临时取消,所谓“在野党外交”濒临崩溃。连日本国内都看不下去了,批评他“年少气盛,不知礼仪”。
前原于多事之秋出任外务大臣,耐人寻味。
上任仅4天,他便出访美国,尽显其一贯“亲美”的立场。早在民主党在野时,他就几乎每年访美,在美国政界拥有广泛人脉。
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日美将展开“更大范围的战略对话”,在对中国、朝鲜、伊朗、阿富汗和其他国家的政策上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
日美的再次亲近,与日中的骤然冷却形成鲜明对比。
前原对中国问题堪称精通,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他曾十多次访华,能说不错的中文,但对中国始终心存戒备。在他看来,中日是两个“似是而非”的国家,虽然都使用汉字和筷子,但无论在道德观、伦理观还是感情表达方式上都相去甚远,因此在与中国交往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个不同的国家。
在日本,以前原为代表的“少壮派”政治家正浮出水面。他们崇尚美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希望通过修宪使日本成为“普通国家”,对参与国际事务跃跃欲试。他们的崛起,势必对日本的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对前原诚司来说,9月17日是一个好日子。他在日本政坛的两次闪亮登场,都发生在这一天:2005年9月17日,43岁的前原当选日本民主党代表,是该党最年轻的党魁;今年9月17日,他登上日本外务大臣宝座,是新一届内阁成员中最耀眼的明星。
正当中日关系因钓鱼岛撞船事件而骤然紧张之际,前原的任命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外交风向的种种猜测,因为这位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帅哥”,实为“日本最鹰派的政治家”。
果然,新官上任不久,前原就围绕钓鱼岛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雷人”之语。
10月18日,在日本右翼分子鼓动“包围”中国大使馆的前一天,他放言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毫米都不会退让”。
19日,他在国会回答质询时称,中国在撞船事件中采取的应对措施“极度歇斯底里”。
21日,他在众院安全保障委员会会议上,否认钓鱼岛“搁置论”,称“这是邓(小平)单方面言论,日本未曾同意此事”。
其实,早在撞船事件初期,前原就被媒体称为“日方的幕后推手”。9月16日,还是国土交通大臣的前原闪电访问冲绳县石垣岛,声称尖阁列岛(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此举直接推高了日本国内要求以国内法审判中国渔船船长的呼声。
前原的“血气方刚”与其仕途一帆风顺不无关系。
前原1962年出生于日本京都,从小立志当一名外交官。父亲因负债累累而卧轨自杀,年仅13岁的前原备受打击,也因此少年老成。
依靠獎学金,他完成学业,考入国立京都大学,师从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高坂正尧。导师告诫他,京都大学的毕业生即使当了外交官,也不会出人头地,因为外务省高级官员几乎都来自东京大学。于是,他进入“政治精英的摇篮”松下政经塾学习从政之道,开始向“政治家”的人生目标迈进。
1991年,他当选京都府议会议员,时年29岁;1993年,作为新党成员首次参选国会众议院议员成功,时年31岁;1996年,“跳槽”新成立的民主党,成为该党“元老”,时年34岁……
2005年9月17日,43岁的前原以两票的微弱优势,击败58岁的菅直人当选民主党代表,日本政坛出现首位40岁年龄段的党首。
这一结果出人意料。有人归结为前原形象不错,能言善辩,是一个“声色俱佳”的媒体型政客。这次选举险胜,就是因为他在最后阶段,用自己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努力拼搏的故事,打动了几名中间派议员。
担任党首后,前原让日本政坛多了一张“不同的面孔”。他大肆宣扬“鹰派”主张,成为日本“新防卫族”的代言人。
2005年12月访美期间,他公开呼吁修宪,允许派兵海外,声称“中国威胁论”已成现实。在接下来的访华中,他竟当着东道主的面继续叫嚣“中国威胁论”,致使原定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见临时取消,所谓“在野党外交”濒临崩溃。连日本国内都看不下去了,批评他“年少气盛,不知礼仪”。
前原于多事之秋出任外务大臣,耐人寻味。
上任仅4天,他便出访美国,尽显其一贯“亲美”的立场。早在民主党在野时,他就几乎每年访美,在美国政界拥有广泛人脉。
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日美将展开“更大范围的战略对话”,在对中国、朝鲜、伊朗、阿富汗和其他国家的政策上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
日美的再次亲近,与日中的骤然冷却形成鲜明对比。
前原对中国问题堪称精通,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他曾十多次访华,能说不错的中文,但对中国始终心存戒备。在他看来,中日是两个“似是而非”的国家,虽然都使用汉字和筷子,但无论在道德观、伦理观还是感情表达方式上都相去甚远,因此在与中国交往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个不同的国家。
在日本,以前原为代表的“少壮派”政治家正浮出水面。他们崇尚美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希望通过修宪使日本成为“普通国家”,对参与国际事务跃跃欲试。他们的崛起,势必对日本的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